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娉婷/聘请 脊梁/贫瘠B . 屏息敛声/屏风 拾金不昧/拾级而上C . 风雪载途/载歌载舞 鲜妍/钻研D . 恪守/硌脚 发愤图强/令人发指2. (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好似(sh) 馈退(ku) 桅杆(wi) 眼花撩乱(lio)B . 铜陵(ln) 翘首(qio) 请帖(ti) 催枯拉朽(cu)C . 诸县(zh) 封琐(su) 典籍(j) 痛心急首(j)D . 挑剔(t) 着落(zhu) 悄然(qio) 锐不可当(dng)3. (2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这样能突显出各自的缺点。B . 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C .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D .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4. (2分)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语病的一项是( ) A . 许多同学在平常学习中按照考试要求坚决不使用修正液,为了防止这一好习惯不被同学们坚持下去,老师们每天都在强调。B . 许多学生学习成绩老是提不上去,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手机不离手造成的。C . 这个星期六下午,我校足球队将和光明中学足球队争夺本届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的冠亚军。D . 动画电影白蛇传缘起在影片质感、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等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好评。5. (2分)下列关于名著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萨画室的唯一作品是胜利者。B .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作者是英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抒情性散文作品。C . 傅雷家书中,傅雷除了谈生活琐事,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谈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傅聪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D . 昆虫记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重点介绍了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6. (4分)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词语或句子。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_也。”(论语)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孟子富贵不能淫 (3)_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秋瑾在满江红中,描写京城中秋花好月圆,秋色清爽的美景的话句是:“_,_。” (5)人们常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表达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6)人生不应以名利为重,而应有古仁人“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思想境界,做到不计得失,宠辱不惊。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 (11分)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请你参加“和文化的魅力”综合实践活动,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1)“和”为形声字,原作“龢”,古字形由“龠”(yu,像笙箫类的古乐器)和“禾”构成,前者表意,后者表声。请依据“和”字字形的构成,判断以下哪一项词义为“和”的本义。( ) A . 调和五味B . 天气暖和C . 古代军队的营门D . 古乐器(2)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讲究“天人合一”,饱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请将陶渊明饮酒中表现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名句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3)下面文字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对“和”的境界的解读,横线上依次所填词语的正确选项是( ) “和”是_,人类文明因多彩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是_,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的最大障碍;“和”是,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A . 包容、平等、和谐B . 和谐、平等、包容C . 平等、和谐、包容(4)芳菲四月,春光明媚。请写一段话,描绘春日美景,并用一个含有“和”字的成语或四字短语。(不少于50字)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思而不行鲁国正卿季孙行父,谧“文”,史称“季文子”。此人非常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大家都佩服他后来孔子含蓄地批评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如今很少有人认真读古代典籍,以讹传讹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这句“三思而后行”,很多人认为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孔子反对的。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极精于算计,算来算去,算到最后,总是为自己打算。岂止是他,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总不能见义勇为。所以,孔子说,再思,可矣。想得太多,人便退缩,长此以往,人便猥琐;人一猥琐,便不足观。明人李贽倡“童心说”,说人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方为真人。如何是童心?李贽的解释非常精彩:“最初一念之本心!”为什么是“最初一念”?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对善恶美丑判断!比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窃,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一个犯罪行为,必须制止。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呢?就很可能是这样:我制止他,我会不会受到伤害?我还是不管了吧?钱穆注论语,于此则下注日:“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因为,三思过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文/鲍鹅山,有改动)(1)下列关于本文中心论点的阐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做事不能太过谨慎。B . 考虑得太多,人便渐渐委琐。C . 人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才能成为真正的人。D . 做事贵于果断坚决,不要过多计较私利。(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段写很多人误解“三思而后行”,只为证明很少有人认真读古代典籍。B . 第段孔子反对“三思而后行”,其实是反对人过于精明世故,过于计较祸福利害。C . 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突出了“最初一念”的可贵。D . 第段结尾运用了设问,引人思考,指出“三思而后行”行的往往是私利。9. (16分)阅读老鞋匠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一个墙角上有个鞋摊儿,一位老头坐在“马扎儿”上,为过往的行人和左右住户们修补鞋子。他的摊儿上,摆着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小钉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胶水,还有废旧的自行车、汽车的外带和内胎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顶普通的工具,切刀、锥子、磨石、剪子、铁锤和钉子老头儿长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他整天不闲地为人修补鞋子。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了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天门冬、金丝荷叶、榨浆草,还有一盆玻璃翠因为是小货仓,两扇玻璃窗子几乎终年都不打开,所以这几盆花都伸长脖子,够着,够着地争取阳光。因此,无冬历夏地开着它就自然成了老补鞋匠的背景,因为,老头儿也是无冬历夏地在补鞋摊子上没有字号,也没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来修补鞋子的人只是顺口地叫他一声师傅罢了。墙上贴着一张纸条儿,上边写着:“快修,当时可取。”不停的来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修好,就好上路。有战士,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学生们鞋有各式各样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为鞋跟磨偏了,有的人鞋子开线了,有的鞋帮裂口子了,有的因为鞋跟掉了,还有那些爱惜新鞋的,没穿就拿来打掌了。还有那矮个子姑娘拿着半高跟鞋来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儿加上半寸人们把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脚上,站起身来,抖擞精神,觉得比以前轻快多了。有的人,接过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轻轻跺了两下,既合脚,又称心,付了钱,就声谢谢,便踏步走在路上了。这个老头,曾经托人写了“快修”字条儿,他是为了人们的方便,因为人都要走路的,穿着鞋的脚才能走得远些快些。老头儿,他大概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诉人们,他这鞋摊,能够当时修得,马上穿起,立即继续走路。可是,他知道不知道,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呢!我重新看了这补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谢的花看了一眼,感到,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流去时间漏洞的人。(1)文中所叙述的这个修鞋摊,特点是_和_。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老鞋匠极普通的? (3)你怎样理解“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4)从老鞋匠和“老王”身上,你读到了什么?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选自刘向说苑善说)(1)下面每组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子之不知鱼之乐 而使人知之B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C . 惠子之言也善譬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D . 弹之状何若 若啸呼状(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B .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C .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D .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3)翻译下列句子。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4)下列对两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的项是( ) A . 甲文中两人的辩论,既充满了哲学的情趣,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B . 乙文中梁王本不想让惠子用“譬”,最后却认同了它,表明惠子善借“譬”说理。C . 惠子为让梁王理解弹,当将弹喻为以竹为弦的弓时,梁王才知道了弹的形次D . 甲文中的惠子和庄子都有过人的论辩智慧,乙文中惠子很容易就说服了梁王。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唐诗,完成问题。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财富是我们心智和劳力的结晶。有人认为拥有金钱就拥有财富,也有人认为真正的财富是内在的精神,比如说智慧、创造、坚持不同的人对财富的理解不同,财富对他们的意义也就不同。请以“ 就是财富”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注意】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