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穹窿(qing) 笸箩(p) 猝不及防(z)B . 寂寥(lio) 揶揄(y) 销声匿迹(n)C . 山岚(ln) 毛坯(p) 乳臭未干(chu)D . 戏谑(xu ) 酝酿(ling) 头晕目眩(yn)2.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犯罪嫌疑人周洲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自小虽然成绩优秀,但是性格孤僻,在同学中显得鹤立鸡群。B . 近段时间,毒奶粉、毒黄瓜、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C . 小惠同学在辩论比赛中滔滔不绝、油嘴滑舌 , 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D . 学者不禁心里有些发虚了,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赶快把它填掉!”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大江东区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 .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C . 通过每学期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和逃生演练,使同学们增强了安全自我保护意识。D . 能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大江东、促进大江东经济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4. (2分)下列汉语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愿望”“冷静”“浏览”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 . “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这句话中的“美丽”和“鼎盛”是褒义词。C . “喜悦”“直爽”“轻捷”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高兴、快乐的样子。D .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5. (2分)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别人更加喜欢自己。另一种方式是在别人身上寻找优点而不是缺点。如今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与他人的和睦相处是可以创造快乐的。一种方式就是不要自私,不要期望任何事情都符合自己的方式,不要奢求拥有太多。A . B . C . D . 6. (2分)法布尔的生活十分( )A . 贫穷B . 富裕C . 忙碌D . 悠闲7. (2分)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呜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喜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 . 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 .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 .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问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0分)(一)黎明,一缕晨曦透过窗子,用无数纤指拂醒四壁.我在阳光的抚摩下醒来,于是,一个翻身又撒出一串鸟的欢鸣。这世界真美好。一天,不,是一年、一生,就这样开始了。这是阳光的恩赐。阳光真好。所有的门窗都已经打开,阳光占据了每一个细微的地方。我把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打开,让阳光进入。阳光穿透了我,心被阳光俘虏了,于是心情也变得阳光了。阳光给我带来了最好的礼物,流动的柔和,无波的宁静。当阳光牵着宁静,走着猫步来到我的房间,我浮躁的心被阳光抚平了。沐浴着阳光,我想起了圣经中对阳光单纯至极的描述:“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仿佛一降临人间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了世上。”是的,有了阳光就够了。仁慈的阳光每日每夜都在关爱着我们。即使星辰闪烁、月色朦胧,即使大雪纷飞、阴雨绵绵,阳光从来没有停止过普照我们。它把光芒藏在星辰和月华中送给我们,它把光芒藏在雪花和雨珠中送给我们。可是又有多少颗心能够感受到它呢?可是又有多少颗心能够为之感恩呢?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让人们贪婪的攫取,但却无法占有。阳光是一朵美轮美奂的花儿,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是先帝圣哲,还是凡夫俗子,它都不会只为你一个人绽放。阳光普照下的生活明净温暖,阳光普照下的生命灿烂如歌。在阳光下徜徉,捡拾关于阳光的碎片。冬天的阳光从云隙间筛下来,碎碎的、纯纯的,仿佛一伸手就能捧满满的一把。阳光洒落时,我们常常忘却冬天,温暖的阳光浅吟歌唱,和着生命的律动。“来!晒晒太阳!”在乡村,阳光最多的地方,聚集的人们也最多。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围墙,青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在倾听着什么。那是一块阳光照耀最多的地方。人们一边在阳光的温泉里沐浴,一边在阳光的河流里打捞明灭的往事。窃窃私语,谈一些奇奇怪怪咸咸淡淡的故事;交头接耳,谁家今年的收成最好,谁家的孩子谋取了显赫一家一族的荣耀在这块离太阳最近最温暖的地方,人们饱餐着阳光的盛宴,把阳光紧紧地捂在怀里。即使有贫穷和黑暗,也会被阳光驱赶的一干二净。春天的阳光是彩色的,他濡染花朵,花儿姹紫嫣红;它润湿草儿,草儿一派绿色。夏天的阳光热烈坦荡,它慷慨资助花木,使它们蓬勃热烈地生长。秋天的阳光酿制出万种美味,清芬迷漫于空气之中,闻之则嗅到世界的馨香;甜蜜蕴涵于百果之内,品之则尝出人间滋味。阳光每天都在给我们输血,每天都在给我们补充营养。阳光永远是我们幸福的指向。随风蹁跹的落叶,纷纷飘舞的雪花,栖于花瓣上的蝴蝶都是阳光送来的请柬。捡拾阳光的请柬,用一页页的阳光装订我的岁月。(捡拾阳光的请柬)(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1)当阳光牵着宁静,走着猫步来到我的房间,我浮躁的心被阳光抚平了。(2)在这块离太阳最近最温暖的地方,人们饱餐着阳光的盛宴,把阳光紧紧地捂在怀里。(2)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笔下的阳光具有哪些特点?(3)文中第四段有讲到在乡村,人们在阳光下谈故事,这一小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4)文章最后一段里提到“捡拾阳光的请柬”,什么是阳光的请柬?结合你的生活感悟,思考怎样才能捡拾到阳光的请柬。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两片秋叶 我悲秋,我亦恋秋。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A)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B)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1)本文以为线索,写出了“我”由到情感变化的过程。(2)两片秋叶在文中被描绘的可见可感。从文中划横线的(A)或(B)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3)“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中划线字“弹”和“嵌”能否调换,为什么?(4)读罢此文,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0. (10分)(2011芜湖)名句默写。(1)关关雎鸠,_。(诗经)(2)_ ,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3)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5)_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6)_ ,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7)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_ , 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8)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 , 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11. (12分)阅读元代曲作家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 完成后面问题。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注】 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叹新丰的典故。唐初中书令马周年轻时,生活潦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备受主人冷落,饱尝漂泊之苦。(1)下面诗句表达的意境与本诗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B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D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简要分析这首元曲一、二两句的妙处。(3)这首元曲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 (15分)某班以“魅力云南”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云南旅游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 (2)云南以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你最喜欢的云南景点是什么,请来为它写一段导游词。 (3)据云南部分景点工作人员反映,不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致使一些名胜古迹、公共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对于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你来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3.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四时俱备_ 与其奇者_月色入户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自古以来,与友人品赏山水,谈诗论文,是古人一大雅事,答谢中书书作者以感慨发端,把谢中书当作能谈山论水的朋友,写了这封信给他,一起共赏这秀美的山川景色。B . 记承天寺夜游篇幅短小,却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C . 两篇短文抒发的都是作者欣赏自然风光后的伤感之情。D . 两文行文风格不同。答谢中书书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不饰雕饰,天然中见真章;以散句为主,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4)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明媚”原来形容景物鲜明可爱。生活中同样也会有令我们内心明媚的时刻:深夜苦读,父母端来一杯热乎的牛奶时,考试失利,老师投来一束鼓励的目光时,身处困境,别人给予一份热心的帮助时结合自身生活,请以“明媚的时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