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3题;共35分)1. (10.0分)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词语或句子。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_也。”(论语)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孟子富贵不能淫 (3)_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秋瑾在满江红中,描写京城中秋花好月圆,秋色清爽的美景的话句是:“_,_。” (5)人们常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表达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6)人生不应以名利为重,而应有古仁人“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思想境界,做到不计得失,宠辱不惊。 2. (12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A】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现在是苏联远东红军司令。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B】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克星。但是【B】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是因为【A】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1)在上段文字中,【A】是_;【B】是_。 (2)“第一号”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 (3)请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4)请结合原著回答:你认为【A】是个什么样的人? 3. (13.0分)(2012南通)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尺幅之中,畅游三山五岳;片刻之间,淘尽千年沧桑。善于读书者,不仅可以领略大千世界的无限风光,而且能够用书籍为do hng生命,成就人生的精彩pin zhng,有书的日子,犹如置身于五彩斑斓的世界,芳香沁人,心潮激荡;而无书的生活,则仿佛_ , _ , _。亲爱的同学,让我们相约与书同行,在b ln群书的过程中A(采纳采撷)人类智慧的花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吧!(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do hngpin zhngb ln_(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4)通城中学九(2)班拟举行“书香悠悠伴我行”读书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自拟(或自选)一知读书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参加“我读我思我成长”主题活动,从西游记四个主要人物中任选一个,说说在品读其形象时可以汲取怎样的精神养分,同时避免其个性方面的哪些不足。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星期一上午,班长李明前往市文化馆,邀请作家张老师于本周三下午第三课为大家做“读书方法”专题讲座。假设你是李明同学,见到张老师后,你准备怎么说?请写下来。二、 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4. (22.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y) 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在你双手的不朽的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 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c) 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选自泰戈尔吉檀迦利)(1)划线字“薄”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bB . bo(2)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消融B . 销溶(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_山越谷 (c)_予5. (18.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入”与“知出”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4)第段中划线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5)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 (15.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郑人有爱惜鱼者,计无从得鱼,或汕或涔,或设饵笱之。列三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逾旦,鬣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掺而食复掬而观之曰腹将不厌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之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鳞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宋濂宋文宪公文集)【注释】汕、涔:捕鱼的方法。喁:鱼_向上露出水面。(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且实水焉 腹将不厌乎? (2)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未几掺而食复掬而观之曰腹将不厌乎。(3)找出上面这段文字中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写此文的意图。(4)你认为这则寓言还可以表达怎样的道理?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5分)7. (5分)(2016海南)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16岁的我,茫然地走在小路上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心持勇气,怀揣梦想,我将继续前行!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