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疗进展.ppt_第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疗进展.ppt_第2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疗进展.ppt_第3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疗进展.ppt_第4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疗进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侵袭性真菌感染 IFI 的诊疗进展 聚焦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PFI IFI及IPFI的流行病学IPFI的定义及诊断IPFI的危险因素IPFI的治疗卡泊芬净在治疗IPFI中的地位 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fungalinfection IFI 定义及分类 IFI定义 指穿透通常无菌状态的人体浅表组织 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 IFI是院内感染常见的类型之一IFI分类 确定IFI 很可能IFI 可能IFI感染真菌 种类多 以侵袭性念珠菌病 IC 和侵袭性曲霉病 IA 常见感染部位 累计各脏器 以肺部为原发灶或并发肺部感染者常见 即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pulmonaryfungalinfections IPFI 发生率 每100 000人 IC发病率较IA高 1996 2002年发病率较平稳 而2003年明显增加 IA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 年 美国IC和IA发病率趋势图 NHDS IFI发病率 1991年 2003年美国IC和IA导致的全因病死率 ChristopherKibbler BuildingSuccessfulStrategiestoManageInvasiveFungalInfections 17thEuropeanCongressofClinicalMic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sand25thInternationalCongressofChemotherapy NHDSmultiple cause of deathdatafrompublicusefiles IFI病死率 IC的病死率近年来保持平稳 而IA病死率呈下降趋势 IFI分布 以ICU 呼吸科 血液科发病率最高白念珠菌是主要致病菌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部位 达到确诊和疑似诊断标准的分别占5 和21 68 达到可能诊断标准总病死率为21 真菌血症的病死率为26 深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较一般住院病人高 钟韵 谢灿茂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2006年 IPFI常见病原菌 1988 1997年美国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 1986 1998年中国肺部真菌感染 2002 2006年中国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分布 施毅 重视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7 20 3 225 229 在确诊的IPFI患者中 致病菌以曲霉和曲霉 念珠菌占第一位 而在拟诊和定植患者中以单纯念珠菌占首位 IC由念珠菌属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 包括念珠菌血症 播散性念珠菌病以及累及深部器官 心内膜 脑膜的念珠菌病成为血液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占第4位 病死率高 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所减少 而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例增多 并且出现耐药 IA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曲霉菌是继念珠菌之后第二常见的真菌病原体肺曲霉菌感染约占70 90 多见于血液肿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发病率约40 肝脏 肺 心脏移植患者的曲霉菌感染发生率达30 病死率高达60 90 马军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 21 1443 1444 IC及IA的特点 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 M A Pfaller D J Diekema D L Gibbs etal JournalofClinicalMicrobiology 2007 45 6 1735 1745 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比例从1997年起逐年上升 在停用氟康唑的2003年 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比例又有所下降 非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率增加 念株菌属耐药性监测协作组 中国5所医院念珠菌属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7 1 14 18 非白色念珠菌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有所上升 唑类交叉耐药 ARTEMISDISKSurveillanceProgram氟康唑耐药菌株对伏立康唑的敏感性 抑菌圈 S 敏感 17mm SDD 剂量依赖性敏感 14 16mm R 耐药 13mm 伏立康唑结合克柔P450酶较Flu强 交叉耐药情况不如光滑明显 Pfaller JClinMicrobiol2007 卡泊芬净对唑类耐药株仍有活性 卡泊芬净对315株氟康唑耐药念珠菌的活性 Messeretal JClinMicrobiol2006 44 324 326Pfalleretal JClinMicrobiol2005 43 5425 5427 曲霉菌对唑类耐药增加 自2002年始 从81例患者分离的菌株显示 有10例患者表现出对多种唑类耐药 其中4例曾经使用过伊曲康唑进行预防治疗2000年一项研究对900多株烟曲霉菌敏感性进行监测 发现其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2 另外 2005年西班牙的一项研究显示 10株临床分离的烟曲霉菌对伏立康唑耐药提示目前由于唑类药物的广泛使用 曲霉菌耐药呈增加趋势 PaulE Verweij 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 356 14 2007 1481 1483G Chamilos D P Kontoyiannis DrugResistanceUpdates8 2005 344 358 小结 近年来IC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没有下降 而IA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呈下降趋势 IC导致的疾病负担较大 故临床上IC不容忽视 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上升 其对唑类的耐药率有所上升 唑类间存在交叉耐药 而卡泊芬净对唑类耐药菌株仍有活性曲霉菌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其中肺曲霉菌最多 病死率高唑类对曲霉菌敏感性降低或交叉耐药 IFI及IPFI的流行病学IPFI的定义及诊断IPFI的危险因素IPFI的治疗卡泊芬净在治疗IPFI中的地位 IPFI定义 IPFI定义 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即真菌对气管 支气管和肺部的侵犯 引起气道黏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 严重者引起坏死性肺炎 甚至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 IPFI分类 原发性和继发性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8 697 701 IPFI诊断标准 诊断IPFI分3个级别 即确诊 Proven 临床诊断 Probable 及拟诊 Possible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8 697 701 ClinInfectDis2002 34 7 1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肺真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07年 2002年EORTC标准 2007年肺真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标准 排除了有危险因素 微生物学检查阳性 但无临床表现的患者 提高了拟诊标准的特异性 非培养检测方法 段菊屏 李春辉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 6 5 359 364SennLetal ClinInfectDis 2008 46 878 885 GMEIA和qPCR诊断IPA BenjaminMusher etal JournalofClinicalMicrobiology 2004 42 12 5517 5522 GMEIA和qPCR检测诊断IPA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IFI及IPFI的流行病学IPFI的定义及诊断IPFI的危险因素IPFI的治疗卡泊芬净在治疗IPFI中的地位 IFI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中性粒细胞 0 5 109 L 持续 10d给予适宜的广谱抗生素后仍持续发热 4d体温 38 或10d前30d曾用免疫抑制剂既往曾有深部真菌感染AIDS器官移植给予免疫抑制剂者 应用激素 3周 高危因素 中性粒细胞1mg kg 中性粒细胞2mg kg持续 2周大剂量化疗者 任汉云等 免疫低下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 5 1 7 11ClinInfectDis2002 34 7 14 IA危险因素 IA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JuanJos Cast n etal Chest2007 131 230 236 IC危险因素 M A Pfaller D J Diekema ClinicalMicrobiologyReviews 2007 20 1 133 163 为独立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分层 Wenzel等应用4种确定的危险因素 抗生素种类 念珠菌定植 留置Hickman导管 血液透析 以及在ICU病房1 2 5 5 的念珠菌血症发病率 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评价使用估算风险阈值开始抗真菌治疗的可能性Leon等提出了 念珠菌评分 Candidascore 有助于ICU早期抗真菌治疗 临床脓毒血症2分 外科手术1分 肠外静脉营养1分 多病灶的念珠菌定植1分 评分2 5为界值 患者个体评分 2 5分确诊念珠菌感染是 2 5分患者的7 75倍 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达81 和74 M A Pfaller D J Diekema ClinicalMicrobiologyReviews 2007 20 1 133 163 IPFI危险因素 44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发现广谱抗生素 低蛋白血症 糖尿病 机械通气是COPD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唐小葵 罗永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25 6 516 517 小结 IPFI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即真菌对气管 支气管和肺部的侵犯 引起气道黏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其诊断分为4个部分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IPFI分3个级别 即确诊 临床诊断及拟诊虽然临床诊断取得一定进展 但是仍然较困难 故经验性治疗比较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 免疫抑制相关因素 住院相关因素危险因素分层标准或策略对早期经验性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IFI及IPFI的流行病学IPFI的定义及诊断IPFI的危险因素IPFI的治疗卡泊芬净在治疗IPFI中的地位 IPFI临床处理程序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8 697 701 急性 重症 按拟诊治疗或按临床诊断治疗 临床和胸部影像学征象疑似IPFI 高危因素 有效 无效 疗效评价 继续治疗 调整治疗 低或无危险因素 亚急性或慢性 轻中症 有创性诊断技术 组织学 微生物学诊断 按确诊治疗 抗原 DNA检测 真菌监测 常用抗真菌药物 段菊屏 李春辉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 6 5 359 364ChristopherKibbler BuildingSuccessfulStrategiestoManageInvasiveFungalInfections 17thEuropeanCongressofClinicalMic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sand25thInternationalCongressofChemotherapy IPFI防治策略 一般预防 有宿主因素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防止曲霉孢子经呼吸道吸入是预防IPFI的重要环节 除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例 不主张使用抗真菌药物预防拟诊治疗 即经验性治疗 应综合考虑广谱 有效 安全和效价比等因素选择抗真菌药物 IDSA指南推荐卡泊芬净等用于高危的持续 10天 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即使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 IA的经验性治疗 2009年即将发表的IDSA指南推荐棘白霉素类 如卡泊芬净 为念珠菌血症经验性治疗的首选临床诊断治疗 即先发治疗 对临床诊断患者进行先发治疗靶向治疗 即确诊治疗 对确诊患者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抗真菌治疗 药物选择要参考药物抗菌谱 药理学特点 真菌种类 临床病情和患者耐受性等因素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8 697 701 ThomasJ Walsh etal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8 46 327 602009IDSAGuidelinesforInvasivecandidiasis D H Dockrell Salvagetherapyforinvasiveaspergillosis 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 2008 61 Suppl 1 i41 i44 IC的治疗策略 ECIL 2007 ICAAC2007 2009IDSAGuidelines IC的治疗药物选择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8 697 701 2004IDSA指南推荐念珠菌病的治疗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4 38 161 89 2009IDSA指南推荐IC治疗 即将发表 对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推荐棘白素类 如卡泊芬净 和氟康唑为确诊 可疑IC经验性治疗或初始治疗的首选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推荐棘白霉素类 如卡泊芬净 为初始治疗药物 下列情况推荐使用棘白霉素类 如卡泊芬净 中重度疾病 或近期接受过唑类预防或治疗分离菌株为光滑念珠菌或克柔念珠菌下列情况推荐使用氟康唑疾病轻微 和近期未曾使用过唑类药物 JohnH Rex 2009IDSACandidiasisGuidelines 2007国内专家共识 念珠菌肺炎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07年 IPA的治疗药物选择 传统治疗为两性霉素B 若不能耐受可使用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目前通常选用伊曲康唑危重患者可选择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必要时可联合2种抗真菌药物治疗氟康唑对肺曲霉感染无效有研究者认为 无论是拟诊治疗 先发治疗还是靶向治疗 卡泊芬净作为一线药物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似乎更有益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8 697 701 2008IDSA指南推荐IPA治疗 ThomasJ Walsh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8 46 327 60 2007专家共识推荐IPA的治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07年 2008IDSA指南推荐的剂量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8 46 327 60 治疗时机的选择是关键 MatthewMorrell etal 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 2005 49 9 3640 3645 早期治疗可以达成较好的临床效果 开始治疗时间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治疗时机的选择是关键 早期治疗生存率高 延误治疗病死率增加 Gareyetal ClinInfectDis 2006 43 25 31 疗程充分降低病死率 IDSA推荐IA治疗的疗程通常至少6 12周 对于免疫抑制患者 在免疫抑制过程中应持续治疗至损害消失 充分治疗显著降低病死率 疗程不充分对念珠菌菌血症病死率的影响 Morganetal InfectControlHospEpidemiol 2005 小结 抗真菌治疗分为预防性治疗 经验性治疗 先发治疗 靶向治疗对于无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IC患者 IDSA推荐棘白素类和氟康唑为经验性治疗或初始治疗的首选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IC患者 IDSA推荐棘白霉素类 如卡泊芬净 为初始治疗药物对于IA 卡泊芬净可以作为替代治疗药物 有研究者认为 无论是拟诊治疗 先发治疗还是靶向治疗 卡泊芬净作为一线药物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似乎更有益恰当的治疗时机和足够的疗程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IDSA推荐IPA治疗的疗程通常至少6 12周 IFI及IPFI的流行病学IPFI的定义及诊断IPFI的危险因素IPFI的治疗卡泊芬净在治疗IPFI中的地位 卡泊芬净抗菌谱广 曲霉菌属 烟曲霉菌 黄曲霉菌 黑曲霉菌和土曲霉菌念珠菌属 白念珠菌 包括氟康唑 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耐药株 非白念珠菌属 如热带 光滑 近平滑 克柔念珠菌 等均有良好抗菌作用肺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对隐球菌属 镰刀霉属 毛霉菌等真菌无活性 JohanMaertens InternationalJournalofAntimicrobialAgents27 2006 457 467 6种抗真菌药物对曲霉菌属的MIC值范围 g mL 卡泊芬净对各种曲霉菌属的抑菌效果均较好 周铁丽 彭婷婷 李玉萍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0 1309 1311 卡泊芬净抗菌活性高 曲霉菌属对6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范围 g mL 卡泊芬净对各种曲霉菌属的抑菌效果均较好 周铁丽 彭婷婷 李玉萍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0 1309 1311 卡泊芬净抗菌活性高 卡泊芬净对念珠菌敏感性稳定 卡泊芬净对临床分离念珠菌敏感性趋势分析 M A Pfaller L Boyken R J Hollis etal JournalofClinicalMicrobiology 2006 44 3 760 763 卡泊芬净对临床分离念珠菌的抗菌活性在4年中敏感性高且保持稳定 MIC 1 g mL时 99 菌株敏感 耐氟康唑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