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简爱中,简爱的经历是:在舅妈家,简爱直斥骄横凶暴的表哥,她的刚烈令人敬佩;在慈善学校,简爱深夜去看望病重的海伦,她的善良令人感动;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恋,她的勇敢令人赞叹。B .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C .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D .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2. (5分)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楹联,亦称“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上的叫“春联”。字数多gu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提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sh及交际庆吊之用。(1)划线字“粘”的正确读音是( ) A . zhn B . nin(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gush字数多_装_(3)改正画线处中的一个错别字。 _改为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 (7分)(2011曲靖)根据提示填空。(1)_ ,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 , _”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4)出师表中,表达作者淡泊名利的高尚节操的语句是“_ , _”。(5)登上寥廓山靖宁宝塔,俯瞰日新月异的曲靖城,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滚滚诗情涌上心头。请你写出连续两句登高咏怀的诗句(课内外均可)_ , _。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 (1分)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1)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_) (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_) (3)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_) (4)一鼓作气(曹刿论战)(_) 5.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书谢御史吴敏树(清)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 , 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注:九衢(q):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实词。命卒曳下奴 汝敢笞我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 (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 以中有足乐者B . 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其真无马耶C . 巡城遇之 何陋之有D . 乃遍游江浙 乃密布字印(3)翻译句子。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4)选文主要表现了谢御史的什么品格?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分)昆虫记中作者根据大量第一首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_善建巣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_善于自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_。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灯侯发山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他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楞。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父亲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一下。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父亲说,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小伟依偎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5期,有删节)(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小伟回乡看望父亲_小伟感到很踏实(2)小说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8. (1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读书的“体”与“用”杨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根本、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意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究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时,就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事情。读书的根本意义是“人性养成”“人文化成”。从这种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到读书的至境。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与之相反,“好读书”偏偏是“闲来无事好读书”。以前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说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予的感叹: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归根结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带着患得惠失的心去读书,有时候就会执着于一念而忘记了风来水面与月到中天。雅文深境,幽思明悟,在一方局促的生命空间里,俯仰于天地大化之间,不正是读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吗?(有删改)(1)下列对读书的“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的“用”是指读书能满足人的实用功利诉求。B . 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所有的人都追求读书之“用”。C . 追求读书的“用”,在阅读时往往会执着一念,衡量得失。D . 过分强调读书的“用”会让读书的观念变得狭隘。(2)下列对读书的“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的“体”指的是获得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体悟。B . 从“体”的层面看,作者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认可的。C . 不断追寻读书的“体”,就可能逐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D . “好读书”就是从“体”的层面专心读书,只关注书本身的内容。(3)下列对读书的“体”与“用”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的“体”与“用”从不同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这一问题。B . 读书的“用”就是读书的“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C . 读书的“体”与“用”的差别就是读书有用与无用的差别。D . 对读书的“体”与“用”的不同追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 (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兰花姚述尧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1)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 (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生命的日子,有春天,也会有冬天;有晴天,也会有雨天。人生的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有崎岖山路。这其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我们永远铭记的故事,请你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第 10 页 共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半期试卷及答案
- step培训健康安全环保考核课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独立作业检测试卷(含答案)
- 微分几何试卷及答案
- 新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真分数试题及答案
- PS课件开发教学课件
- 食品安全监管知识培训课件
- 隰县幼教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平面向量题库及答案
-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教学课件
- 三洋洗衣机XQB60-M808使用说明书
- 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 DL∕ T 802.7-201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 (正式版)CB∕T 4557-2024 船舶行业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要求
- DL-T-1928-2018火力发电厂氢气系统安全运行技术导则
- JT-T-325-2018营运客运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三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3位数的加减法竖式
- 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方法
- 实验动物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