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抽测试题D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抽测试题D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抽测试题D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抽测试题D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抽测试题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抽测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勋(xn) 地壳(k) 诗兴不作(xng)B . 殷红(yn) 校补(jio) 气冲斗牛(du)C . 弥高(m) 迥然(jing) 妇孺皆知(x)D . 迭起(di) 彷徨(hung) 风悲日曛(xn)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喧闹 渊博 不屑置辨B . 镂空 萧索 触目伤怀C . 诧异 狼籍 大庭广众D . 字帖 堆叠 厌厌欲睡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B .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 .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 ,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物的供养。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B . “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C . 我们要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D . 希望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参加“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5.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是作为小说暗线虚写和略写的,而塑造的主要人物是菲利普夫妇。B .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C . 沁园春 雪情景交融,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议论抒情。D . 范进中举运用对比手法,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1)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2)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可以为师矣。(论语) (4)古诗词中以“雨”为意象的诗词句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句: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8. (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届总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一天送餐50多单,一日三餐的进食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哪怕工作再繁忙,他也会随手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等餐的时候看上一首,外卖送到时就背会了。雷海为不断用诗歌浸润心灵,让狭窄的世界变得丰富广阔。【材料二】从山里走出的教师,再次回来,他们的努力或许如苔般微弱,却也能照亮一张张小小的笑脸。“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唱出,让狭窄的心灵世界充满力置,给了观众最深的感动。【材料三】跟随北京故宫博物院祝勇寻找苏轼的心灵印记。苏轼由金字塔尖被排挤到社会边缘,当日暮时分,他从东坡的农田荷锄回家,过城门时,守城士卒有时还会拿他开几句玩笑。但他仍能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生活锤炼境界,境界成就诗歌,诗歌滋养了他的心灵,“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他豁达宁静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探究上述三则材料,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30字)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9. (1分)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并简述理由。 人民日报北京12月11日电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最新统计,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一年来,累计分水水量222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汩汩清水让京津冀豫10余个大中城市解渴,受益人口达到3800万人。一条输水线成为发展“保障线”,沿线城市供水保证率提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逐步显现。五、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0. (1分)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厚积薄发 志在必得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 泛吴松江宋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1) 诗中“_”一词透露出天色已晚;“_”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2. (16分)文言文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营列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判论战(1)(初读知文)翻译文中划线句。 (2)(再读知书)根据情景,完成对话。 长勺之战是古代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 曹刿论战里写战争场面太少了。春秋里更少,整篇一句:“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军于长勺。”曹刿论战略写战争,详写_ 、_ ,从中也可见左传的史书特点_ 。(3)(联读知人)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完成阅读任务。 材料一: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迈种德,德,乃降。修德以待时乎!”师还。君子是以善鲁庄公。左传庄公八年材料二: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辞也。”臧孙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左传庄公十一年用“/”标出材料二中划线句子的停顿。(限标三处)孤 实 不 敬 天 降 之 灾 又 以 为 君 忧 拜 命 之 辱。选出与加下划线字用法相同的项。君子是以善鲁庄公( )A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C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宋其兴乎( )A故人不独亲其亲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曹别有“远谋”,鲁庄公是否真的“鄙”呢?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3.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其实,现代的很多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其中都蕴含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因子。以此来观照,现代通缉令中就有着古代通缉令的影子。我们可以从现藏于甘肃博物馆的一件简册中窥见古代通缉令的真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从两万余枚居延汉简中发现一件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是由朝廷丞相与御史府共同签署的文件,记述了汉宣帝刘询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张掖郡地方执行朝廷通缉在逃要犯命令的情况。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通缉令。我国古代通缉令的内容与现今基本相同,包含疑犯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及流窜的时间和地点等。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通缉令上都会附上疑犯的画像。在现代,办案人员可以通过电子照片和监控视频来抓捕疑犯。而在古代,犯人的画像只能由官府画师描绘出来。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通缉令画像的人。东周列国志记载:“平王悉从起计,画影图形,访拿伍员,各关隘十分紧急。”伍子胥也因此急白了头,才混淆过关。古代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画得最好的是宫廷画师,负责给皇帝或皇亲国戚画像。相较来说,衙门的画师就显得很不专业,出于务实的考虑,画师会将疑犯的某些特征画得很突出,甚至很夸张。官府要在各处交通要道张贴疑犯画像,因此需要通过临摹、复制来制作大量的画像。这样一来,疑犯的画像就与本人相貌出入很大。可是,官府成功抓捕疑犯的概率却很高。这究竟是为何?其实,这一切得益于古代的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汉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时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清代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最终形成,即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十保以上为乡镇。这种对百姓严密控制的手段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连保连坐”制度就能实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人犯法,全保的人都要受到牵连。外地的疑犯跑到当地,当地人要及时举报,否则会受到惩处。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发明了“照身帖”,发展到后来,便是“路引”等。这是类似于现在身份证的一种东西,里面包含有古人的各种信息,这对流动人口有一定的管理作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店主索照身之帖,鞅辞无有。店主曰: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人,犯者并斩!吾不敢留。”由此可以看出,一旦疑犯逃到外地,拿不出有效的身份证明,便会被官府收押。此外,为了有效缉捕疑犯,官府还会进行悬赏。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意思是,告诉全国,如有人能检举、告发杀人犯的,给予五万钱奖赏。对于疑犯,是检举揭发受到奖赏,还是隐瞒包庇受到惩罚?何去何从,孰轻孰重,百姓自然会有选择。正是有了这些制度,通缉令上的画像像不像已经不重要了。(1)文章以“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为题,有何作用? (2)文中第段划线的“基本”能否删掉?为什么? (3)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一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质量并不高,官府还有哪些制度来提高抓捕疑犯的成功率?结合本文谈谈。 14.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那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2)“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有人说,这句话中的“选”和“圈定”两个词用得非常妙,说一说,妙在何处? (3)联系文章说说第节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4)文段最后一个句子所写的内容,有人说是亮点,还有人说多余,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的意思,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炒的音乐,倾听师长的谆谆教导,倾听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获得收益,在倾听中成长。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