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1页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2页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3页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4页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摘要通过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 4 种处理:即“干、湿稻草覆盖方式” 、 “种薯催芽与不催芽” ,讨论出苗情况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干稻草覆盖催芽后的种薯出苗率高、产量高。关键词马铃薯;稻田免耕;产量;种植模式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技术具有增产、品质优、省工省力、简便易行等优点,为使该技术更好地推广应用,推进马铃薯生产结构性调整,达到节本、增产、增效、优质的目的,试探讨稻田免耕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以筛选出最佳种植模式,指导大面积生产。 1 材料与方法2 / 7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试验田,面积150m2,地处花溪区和惠水县的交界处,交通便利,海拔 1 100m,年均温,年活动积温在 5 400左右,年降水量 1 178mm 左右,无霜期 287d。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单季水稻。供试品种种薯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薯3 号。试验设计后作马铃薯采用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模式,设置 4 个处理:3 / 7干稻草覆盖模式下催芽与不催芽对比试验。处理:用晒干的稻草覆盖催芽后的种薯,厚度为10cm;处理:用晒干的稻草覆盖未催芽的种薯,厚度为10cm。湿稻草覆盖模式下催芽与不催芽对比试验。处理:用鲜湿稻草覆盖催芽后的种薯,厚度为10cm;处理:用鲜湿稻草覆盖未催芽的种薯,厚度为10cm。试验中催芽种薯的芽长约为,对出苗情况,在播种15d 后每隔 5d 进行一次田间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 个处理,2 次重复,小区计产面积 18m2,小区间距 20cm,重复间距及边距 20cm,四周设置保护行。播种行株距统一按 30cm30cm,摆 221 块种薯。4 / 7试验概况XX 年 12 月 11 日播种,播种前 18m 开厢、挖沟,沟宽 1820cm,沟深为 1820cm,把沟泥平铺于厢面并整细整平。用充分腐熟猪牛圈肥 15t/hm2,复合肥600kg/hm2,磷肥 600kg/hm2,生长期不追肥,不施农药。播种施肥后,用稻草均匀平铺畦面,厚度 810cm,防止绿薯产生和保证出苗正常。当地上部分茎杆褪黄时,选择无雨天收获,翻开稻草捡净薯块,测出每小区的单位面积产量后进行比较。2 结论与分析干、湿稻草覆盖对种薯出苗的影响5 / 7从 12 月 26 日开始进行出苗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见表 1。通过试验得知:处理即干稻草覆盖催芽后的种薯种植模式出苗率在不同时期均高于其他 3 种方式。用干稻草覆盖的马铃薯的出苗高峰期在播种后的 1525d 之内;而用湿稻草覆盖的马铃薯在播种后的 20d 内出苗非常缓慢,其出苗高峰期出现在播种后的 2025d 之内。就整个出苗时期而言,干稻草覆盖马铃薯较湿稻草出苗整齐、均匀。不同处理对鲜薯产量的影响由表 2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产量结果不同,经方差分析,处理间 F 大于,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马铃薯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另外,试验两个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地条件基本一致,可采用两重复的平均产量评价各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根据表 2,表 3、表 4 可以看出,干稻草覆盖且催芽即处理的产量为 21 777kg/hm2,在 4 种处理中居最高,6 / 7湿稻草覆盖且未经催芽即处理的产量仅 15 /hm2,为 4 种处理中最低。干稻草覆盖且催芽比湿稻草覆盖未经催芽的产量增加 6 /hm2,增产率达%。而处理与处理的产量居中;处理与处理有 5%水平的差异显著性,处理与处理、处理有 1%水平的极显著差异,所以以处理即干稻草覆盖且催芽种植模式最优。3 小结与讨论就整个试验而言,最佳的种植模式为干稻草覆盖且催芽种植模式。用刚刚收割的湿稻草覆盖,由于茎秆含水量高,茎秆之间结合紧密,没有空隙,马铃薯幼苗无法从湿稻草中钻出而烂掉。试验表明,用鲜湿稻草覆盖未催芽的种薯出苗率仅%,较干稻草覆盖催芽后的种薯出苗率低%,由于马铃薯出苗前靠种皮吸收水分,播种后如土壤过于干燥,薯种发白,发芽出苗会严重受阻。因此,为促进齐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