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doc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37分)1.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假如我是一江春水,哪怕遇到巨岩的阻挡,也要尽力地奔腾流tng_;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即使落在贫j_的土地,也要顽强地萌发成长。我们应懂得生命的真d_,乘着理想的航船,撑起信念的风帆,驶向辉hung_的彼岸。2. (10分)指出下列文言字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妙:众妙毕备_ 以为妙绝_少:宾客意少舒_ 少壮不努力_坐:坐屏障中_ 满坐寂然_指:手有百指_ 指其一端_几:几欲先走_ 未几_3. (8分)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划线词。(注意词语的古、今意义不同) (1)牺牲玉帛:_ 作出牺牲:_(2)小大之狱:_ 越狱逃跑:_(3)虽不能察,必以情:_ 以情动人:_(4)忠之属也:_ 忠于人民:_4. (2分)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A . 或者把他杀死,或者让他逃跑。B . 有人让他死,有人让他逃跑。C .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D . 或许以为他死了,或许以为他逃跑了。5. (2分)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 .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C .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 . 南充山水如画。如果说西山、凌云山、嘉陵江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北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南充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西山、凌云山、嘉陵江”与“北湖”风景的不同风格。)6. (8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桃李不言,_。(2)_,鲜克有终。(3)皮之不存,_。(4)初为霖雨之操,_。(5)每归私第,_,读之竟日。(6)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运用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7. (3分)综合性学习。(1)结合课文内容,填写下面对联。上联:反动势力 求神拜佛失自信下联:民族英雄 _(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唱响了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颂”。下面的一段话也写到了“中国的脊梁”,你知道是赞美什么人吗?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见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选自鲁迅这个和那个)答:_(3)下面是选自网名为“幽暗月影”的网友于2011年2月8日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中的一段话,题为“再谈鲁迅和中国人的脊梁”,请阅读并谈谈你的理解。鲁迅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中国的脊梁,代表了有思想、有良知的所有中国知识分子,鲁迅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浓缩!中国人不讲鲁迅讲什么?答:_二、 课内精读 (共1题;共25分)8. (25分)阅读“归来见天子”至结尾,完成下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愿为市鞍马_出郭相扶将_著我旧时裳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4)选文共4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概括前两个层次的故事情节。第一层(第段):_第二层(第段):_第三层(第段):以双兔为喻,赞美木兰的才智。(5)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6)联系全诗,简要评价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三、 拓展阅读 (共1题;共25分)9. (25分)课外文学作品阅读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朱成玉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祖父和祖母结婚一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发生。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劈哩啪啦全毁了。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令我们意想不到的,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苦难这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这是祖母的哲学。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儿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小半个天空。(1)面对深重的苦难,祖母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 (2)说说你对第段加下划线词语“戳”的理解。 (3)分析文章结尾第段划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4)文章标题“一只倾听黑暗的蜡烛”好在哪里? (5)第段划线句子“苦难这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蕴含深刻的哲理,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第 9 页 共 9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