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_第1页
脱硫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_第2页
脱硫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_第3页
脱硫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_第4页
脱硫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脱硫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脱硫工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概述 1 1 生产工艺 某焦化厂从焦炉来的荒煤气 经过初冷气循环水和制冷水冷却 再经鼓风机加 压后进入 as 工艺的洗涤工段 煤气依次进入 h2s 洗涤塔和洗氨塔 采用氨水脱 硫和水洗氨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煤气自身所含的 nh3 洗涤脱除煤气中的 h2s nh3 hcn 脱除了 h2s nh3 后的煤气依次进入两台串联的洗苯塔 洗苯 后的净煤气送至公司煤气管网 2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焦化煤气脱硫工艺采用的生产原料和生产的产品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及其特征 1 见表 1 具有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以煤气系统为主的爆炸气体 环境和以焦油及苯系统为主的火灾环境 见表 2 表 1 易燃易爆物质特征 序号名称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极限 火灾危险性 分类 1 焦油 100580 丙 2 洗油 100 丙 3 重苯 28 甲 4 轻苯 28 甲 5 萘油 28 甲 6 硫磺 235 乙 7 萘 805400 9 5 9 甲 8 氰化氢 17 85385 6 41 0 甲 9 氨 63015 0 28 0 丙 10 焦炉煤气 4 72 37 5 甲 表 2 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场所或装置生产类别危险区域危险介质 洗涤工段甲2 区煤气 氨分解硫回收工段乙2 区煤气 硫磺 粗苯蒸馏工段甲1 区 2 区 煤气 苯 危险评价以及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评价 2 1 评价方法 对火灾 爆炸事故易发性的评价 采用国家 八五 科技攻关项目 85 924 01 01 易燃 易爆 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的研究 中有关 危险物 质事故易发性分类分级评价技术研究 和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研究 的评价 方法 2 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 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 程度的乘积 即危险性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易发性 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 后果的严重性 此外 现实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由生产物质的特定物质危险性 和生产工艺的特定工艺过程危险性所决定的生产单元的固有危险性 还同各种 人为管理因素及防灾灭灾措施的综合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危险源的现实 危险性指标的综合算式为 式中 b111 i 代表第 i 种物质危险性的评价值 b112 j 代表第 j 种工艺危险性的评价值 wij 代表第 j 项工艺与第 i 种物质危险性的相关系数 b12 代表事故严重度评价值 b21 代表工艺 设备 容器 建筑结构抵消因子 b22 代表人员素质的抵消因子 b23 代表安全管理抵消因子 b11 即为火灾 爆炸 中毒事故易发性 它取决于危险物 质事故易发性 b111 和工艺事故易发性 b112 两方面及其 藕合 2 评价单元划分及选择 焦炉煤气脱硫净化装置有四个工段 分别是洗涤工段 a 脱酸蒸氨工段 b 氨分解硫回收工段 c 粗苯蒸馏工段 d 按其特点分为 12 个评价单元 详见表 3 表 3 评价单元划分 单元简称单元组成单元简称单元组成 a1 污水罐 剩余氨水沉淀罐等 c1 硫切片机室及硫仓库等 a2 富液罐 汽提水沉淀罐 碱液 罐等 c2 氨分解硫回收工段其他工 艺设备等 a3 污水罐 油放空槽等 d1 萘油罐 轻苯油水分离器 换热器组等 a4 富油罐 新油罐等 d2 轻苯中间罐 重苯罐等 a5 硫化氢洗涤塔 洗氨塔 洗苯 塔等 d3 管式加热炉等 b 脱酸蒸氨工段等 d4 脱苯塔 再生器 泵房等 3 危险物质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评价 1 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评价 b111 i i g 具有燃烧 爆炸 有毒危险特性物质的事故易发性分为八 类 每类物质根据其总体危险感度给出权重分 i 每种物 质根据其与反应感度有关的理化参数给出状态分 g 每大类 物质下面分若干小类 共计十九个子类 对每一大类或子类 分别给出状态分的评分标准 权重分与状态分的乘积即为该类 物质危险感度的评价值 亦即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的评价值 b111 i 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为 100 分 2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评价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 b112 j 的影响因素确定为 21 项 具体是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物料处理 物料贮存 操作方 式 粉尘生成 低温条件 高温条件 负压条件 特殊的操作 条件 腐蚀泄漏 设备因素 密闭单元 工艺布置 明火 磨 擦与冲击 高温体 电器火花 静电 毒物出料及输送 最后 一种工艺因素仅与含毒性物质相关 3 评价单元的事故易发性 由于同一咱工艺条件对于不同类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 度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 wij 一般分为五级 4 事故易发性总结 对各单元的事故蝗发性进行的汇总见表 3 1 表 3 1 各单元事故易发性汇总 单元a1 区a2 区 b1168004675 单元c1 区c2 区 b1127012175 单元a3 区a4 区 b1146754675 单元d1 区d2 区 b1122006237 单元a5 区b 区 b1171501700 单元d3 区d4 区 b1111007347 从表 3 1 中可以看出 各单元的事故易发性大小为 c2 区 d4 区 a5 区 a1 区 d2 区 a2 区 a3 区 a4 区 b 区 d1 区 d3 区 c1 区 c2 区的事故易发性最高 主要是由于 因为其中进行的反应是中等放热的 且同时进行两个反应 而 且其中的主要物料焦炉煤气属于易燃气体 氰化氢水蒸汽又属 于剧毒物质 使该单元成为事故最易发生的地方 d4 区 a5 区 a1 区 d2 区也具有有较高的事故易发性 其他几个单元 则事故易发性较低 5 评价结论 1 该项目工程中的氨分解硫回收工段装置区 c2 区组成的单元具有最高的事 故易发性 2 该项目工程中由 d2 区 a5 区和 d4 区组成的单元具有较高的事故易发性 3 该项目工程中的其他装置单元事故易发性较低 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3 对劳动安全卫生主要技术对策的确定 在满足国家 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的同 时 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a 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 以消除或减少危险危害源 b 采取连锁 报警 泄放等预防性措施 以防止事故的发性 c 采取遥控及隔离等措施 以防止事故蔓延 d 配备必要的救护 消防设施 以减轻事故的危害 e 提高机械化 自动化水平 改善劳动条件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对策的确定依据以下原则 a 满足国家 地方及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规定 b 总结以往同类工程的生产经验与事故教训 c 结合本企业生产特点加强与本地区急救 消防等部门的协作关系 1 劳动卫生对策措施 1 在硫切片机室及硫仓库设置防爆型排风扇 可有效降低室内硫磺粉尘浓度 保护工人健康 但是 硫磺粉尘是可燃性固体 该项目工程是甲类火灾爆炸危 险类别 向厂区内排队放可燃性粉尘不利于防火防爆 建议设置硫磺粉尘收集 装置 以保证厂区安全 2 建议对装置区内的值班室 操作室设置微正压气体保护装置 提高事故保 护能力 同时保护工人健康 在事故易发区 有毒有害物质装置区内设置洗眼 器 淋浴器 巡检人员应配备个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个体防护设备 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3 在鼓风机 泵基础处理时应考虑采取隔振技术 值班室安装隔声门窗 各 种进气管口 排队气管口安装消声器 降低噪声 2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对策和措施 为了贯彻江总书记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指示 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应用先进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持续有效地强化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通过 管理创造效益 可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式 结合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 议该项目工程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ohsms 以保证安全生产 结论 4 集中控制室与鼓风机房 甲类火灾危险生产场所 紧邻不 符合劳动安全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