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氨及液氨罐区的安全培训知识 为了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原则 进 一步提高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熟练掌握液氨及液氨罐区的使用 与运行安全知识 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充分做好应对液氨泄漏事件 的各项准备工作 以人为本 加强监测预警 做到早预防 早发现 早报告 早处置 最大限度减少液氨泄漏事件造成的损失 我们搜 集 整理了部分有关液氨与液氨灌区的安全知识 望液氨灌区维护 人员 运行人员及有关人员认真组织学习 熟悉 了解掌握液氨与 液氨灌区的安全知识 做到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确保液氨灌区安 全稳定运行 1 1 液氨简介 液氨简介 液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应用广泛 随着工业化生产规 模的不断扩大 液氨的储存规模也随之扩大 由于液氨属于有毒 易燃 易爆介质 近几年发生了数起液氨泄漏 中毒事故 造成了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以保证液氨罐区的安全运行成为一个必须 认真重视的课题 1 1 液氨又称无水氨 是一种无色液体 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 密度 0 617 沸点 33 5 77 7 可 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应用广泛 为了运输及储存便利 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 氨 氨易溶于水 溶于水后形成 NH 4OH 的碱性溶液 氨在 20 2 水中的溶解度为 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 而且具有腐蚀性 易挥发 所以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液氨挥发生成氨气 氨气属于有 毒 易燃 易爆气体 其爆炸上限 27 下限 15 5 作业场所最 高允许浓度 30 mg m3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泄漏物 质可导致中毒 对眼 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 有烧伤危险 1 2 液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氨气的分子式 NH3 液氨是一种 无色液体 极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碱性 氨气加压到 0 7 0 8MPa 时就变成液氨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 的热 所以氨可作致冷剂 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1 3 危险性类别 第 2 3 类有毒气体 8 类腐蚀品 火灾爆炸 危险性类别为乙类 与氟 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 氨与空气混合到 一定比例时 遇明火能引起爆炸 其爆炸极限为 15 5 25 低浓 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 皮肤及 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 肺充血 肺水肿及出血等 2 事件分级事件分级 根据液氨泄漏事件性质 危害程度 涉及范围 划分为重度中 毒和轻度中毒 2 1 重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氨时 可引起喉头水肿 喉痉挛 发生窒息 外露皮肤可出现 II 度化学灼伤 眼睑 口唇 鼻腔 咽部及喉头水肿 粘膜糜烂 可能出现溃疡 2 2 轻度中毒 眼 口有辛辣感 流涕 咳嗽 声音嘶哑 吞 3 咽困难 头昏 头痛 眼结膜充血 水肿 口唇和口腔 眼部充血 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3 液氨罐区安全设施及运行液氨罐区安全设施及运行 液氨罐区是液氨的集中储存区 保证它的安全运行是保证企业 安全的重中之重 根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氨生产储存运输 安全管理规定 及各大公司液氨罐区的多年管理经验 液氨罐区应 具备以下安全设施 2 1 液氨储罐应设防火堤 堤内有效容积应为最大储罐容积的 60 这样氨储罐一旦泄漏 液氨不会四处扩散 为事故的处理提 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围堤内有下水系统 应设雨水和生产污水两条 通道 平时均处于关闭状态 个别情况下根据需要选择性打开 2 2 液氨储罐设计应符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液 氨储罐应设液位计 压力表 安全阀和温度计 安全阀出口应设导 气管 压力和温度远传至 DCS 主控室 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罐内的 温度和液位 以便进行调节控制 个别压力异常情况安全阀启跳 有效防止储罐超压 根据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暂行 中要求 氨压力表量程应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 1 5 倍 不大于 最大工作压力的 3 倍 精度 2 5 级 2 3 液氨储罐安全充装量不得超过储罐容积的 85 正常生产 时液氨储罐应控制在较低的液位 一般控制在安全充装量的 30 之 4 内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储存过程中因环境温度上升膨胀 升压而 导致储罐发生超压危险 2 4 室外液氨罐区应设事故喷淋水 排水等设施 这样在储罐发 生大量泄漏的情况下 可以用消防水对泄漏的液氨进行吸收以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排水应设两条通道 雨水系统和生产污水系统 下 水时打开雨水系统的阀门 使之流入雨水系统 事故状态下打开通 往生产污水系统的阀门 经环保处理合格后外排 正常情况下两者 均处于关闭状态 2 5 为防止夏季阳光暴晒造成储罐超压 球罐外壁应刷凉凉胶 以减少阳光的辐射热 降低传导热 使储罐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季 同时 完好的管线保冷 也是保护管线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 2 6 为确保储罐不超装 储罐液位显示应设高报 用以提醒操作 人员储罐充装已到安全许可上限 为保障液位计失灵或其他人为因 素造成储罐超装情况下储罐的安全 在储罐许可充装范围的液位高 度设置液位开关 控制进料线上的快关阀 一旦液位达到该高度触 及此开关 则联锁动作关闭来料线上的快关阀 切断进料 确保储 罐安全 2 7 液氨罐区及液氨输送泵附近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 当氨气 浓度接近爆炸下限的 10 时 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氨气比空气轻 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其爆炸极限为 15 5 27 根据集团公司规 定或参照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中的规定 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同时相应信号应接至 DCS 5 主控室 实现 24 h 人工不间断监控 有效地填补巡检空闲时间 保 证罐区安全运行 2 8 储罐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电设施 并有专业人员定期检 测 参照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 中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 输送液 氨时 由于液氨与管道的摩擦会产生大量静电荷 若不通过接地装 置把电荷导走 就会使电荷聚集在储罐上形成很高的电位 当此电 位达到某一间隙放电电位时 可能发生电火花引起火灾 爆炸事故 专业人员的定期检测是保证接地装置良好在用的必要保障 同时雷 雨季节来临之前的全面检测最为关键 2 9 球罐开口应采用最少化的原则 以确保球罐的整体强度最佳 罐区高处应设置风向标 当出现氨大量泄漏事故时 人员应向上风 向疏散 储罐和管线应定期测壁厚 以掌握设备的减薄情况 2 10 液氨罐区应设事故罐和事故泵 事故罐最小储量不得小于 最大罐容的 1 4 操作岗位同时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 配备相关防护 器材 建立配备 发放 使用的管理制度 液氨泄漏事故预案应定 期演练 确保职工具备较好的事故处理能力和中毒后的救护能力 3 生产操作注意事项 3 1 管线设备投用前吹扫干净 用氮气置换合格 尤其是不能有 水的存在 否则液氨遇水产生大量的溶解热 这是极其危险的 3 2 管线的防腐保冷是液氨管线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 防腐可以 有效地减缓管线腐蚀减薄 而保冷可以避免管线在夏季潮湿季节外 壁产生凝结水 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防腐效果 6 3 3 管线设备的定期定点测壁厚 可以使管理人员动态了解设备 管线的腐蚀减薄情况 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但是每个测厚点在每次 测厚结束后 应及时恢复防腐保冷 以避免测厚点成为新的腐蚀减 薄处 同时测量点的选取应有代表性 以便能全面反应系统腐蚀减 薄状态 3 4 系统垫片应定期更换 并有记录 储罐应按国家规定每 6 年 由专业部门检定 1 次 新投用储罐首次年检为 3 年 3 5 液氨排放应通过密闭管道排至火炬线 液氨管线需要动火施 工时 一定要将液氨排放干净 并用氮气吹扫后 再用水冲洗 待 冲洗水呈中性时 视为冲洗干净 若有需要再用氮气将管线内存水 吹扫干净 便可施工 4 问题讨论 4 1 阀门问题液氨中含有微量的触媒催化剂 在液氨的输送过程 中这些黑色粉末状物质极易在管道和阀道内沉积 若是闸板阀将会 导致阀门无法关严而失效 所以最好选用截止阀或球阀 而且球阀 的效果优于截止阀 4 2 液位计问题液氨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化学物质 液位计的准确 好用是保证储罐安全运行的主要安全附件 原设计的液位计是钢带 浮盘式的 该液位计的优点是指示准确 误差小 缺点是钢带容易 卡住 导致液位计失灵 在实际使用中已多次出现类似事故 致使 储罐不能正常使用 由于储罐属于压力容器 液位计检修相当困难 后来换成了雷达式液位计 但因偏差大 不得不放弃使用 后来在 7 有关部门的配合及建议下 改成了差压式液位计 到目前为止已经 使用了十多年了 基本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该型液位计的缺点是负 引压管过长 冬季管内产生液氨凝结 出现错误指示 需要在进差 压表前增设一脱液罐 用于冬季脱液 保证液位计冬季的正常使用 5 结论 液氨作为愈来愈受各方重视的危险化学品 这个系统 的设计 操作过程中都要考虑到防火 防爆 防中毒 防环境污染 附 发生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附 发生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 1 处置措施 处置措施 1 1 运行人员发现液氨泄漏 首先启动喷淋装置 用水稀释 吸 收泄漏的氨气 1 2 及时向值长汇报 及时停运脱硝系统 并停氨区设备电源 1 3 运行人员在氨区主要路口临时警戒 防止人员进入氨区 1 4 值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 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8 1 5 现场救援人员应穿好全封闭防化服 戴上正压式呼吸器 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 查找泄漏发生的部位及形态 寻找和抢救伤 员 如果设备有爆炸危险须迅速撤离 2 2 氨压缩机发生漏氨 氨压缩机发生漏氨 2 1 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 当泄氨浓度较大时 大于 50ppm 氨区自动保护系统自动切断压缩机及相关阀门电源 消防喷 淋系统自动进行喷淋 同时可手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 2 2 当泄氨浓度降低后 小于 20ppm 运行人员可佩戴呼吸器 穿防护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漏点处理 3 3 压力容器漏氨 压力容器漏氨 处理此类事故 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 使事故不再扩大 然后 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 关闭设备所有阀门 当泄氨浓度 较大时 大于 50ppm 氨区保护系统自动切断压缩机及相关阀门电 源 消防喷淋系统自动进行喷淋 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 属于 此类设备有 液氨蒸发槽 A B 氨气缓冲槽 A B 液氨储罐 A B 采取倒罐措施 将发生泄漏的液氨储罐内的液氨倒至另外一储罐 4 4 阀门漏氨阀门漏氨 发现氨阀门漏氨后 应迅速关闭事故阀门前后两侧最近的阀门 并通过排放管线排空管内的氨 如容器上的阀门漏氨 应关闭泄漏阀前后两侧最近的阀门 开 启排空阀门 向稀释槽进行排放 5 5 管道漏氨管道漏氨 9 如发现管道漏氨后 应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侧最近的阀门 切 断氨的来源 并通过排放管线排空管内的氨 6 6 运输槽车漏氨运输槽车漏氨 在卸氨过程中 卸氨装置漏氨 应立即停止压缩机 然后关闭 槽车卸氨气 液氨阀门 关闭压缩机出口阀 储罐液氨进口阀 开 启排空阀门 向稀释槽进行排放 7 7 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当容器 管道 阀门大量漏氨时 迅速关闭相关阀门 切断氨 泄漏来源 同时系统自动启动消防喷淋系统 稀释后的液体通过集 水沟流至废水坑 废水坑通过废水坑泵将废液排至灰场积水池 8 8 人员急救措施人员急救措施 8 1 现场营救 1 现场急救原则要求 三快 即快抢 快救 快送 快抢 迅速将伤员抢救脱离伤害现场 送至安全区域 快救 迅速采取应急救治措施 救治伤员 快送 重者迅速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2 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进入事故区营救人员时 首先要 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 佩戴好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 防护衣 橡皮手套 3 将被氨熏倒者迅速转移出污染区至温暖通风处 注意伤员 身体安全 不能强拖硬拉 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 8 2 中毒急救 10 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 气道 呼吸 循环 气道 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 检查病人是否呼吸 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 检查脉搏 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将中毒者颈 胸部 钮扣和腰带松开同时用 2 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 少喝一些柠檬酸汁 或 3 的乳酸溶液 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 应让其吸入 1 2 柠 檬酸溶液的蒸汽 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 并 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 严禁饮水 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 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9 9 身体接触氨处理身体接触氨处理 1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 应用 2 硼酸液或大 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清洗后立即到医院就医 2 眼睛接触 切勿揉搓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 2 硼酸水冲洗眼并迅速开闭眼睛 使水充满全眼 清洗后立即到医 院就医 3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 于鼻腔 咽喉部位 向鼻内滴入 2 硼酸水 并用硼酸水漱口 可以 喝大量的 0 5 柠檬酸水或食醋 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 清洗后立 即到医院就医 1010 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 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 孔 以每分钟 12 16 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 11 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 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 抢救 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身上 面向中毒者头部 用双手的 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位 每分钟 60 70 次 挤压时应注意不 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液氨泄漏点已隔离 现场氨气浓度符合标准值 所有液氨泄漏 中毒人员全部进行就医处置 身体健康 无后遗症 附 液氨相关知识附 液氨相关知识 一 液氨的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 2 3 类 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 解坏死 急性中毒 轻度者出现流泪 咽痛 声音嘶哑 咳嗽 咯痰等 眼结膜 鼻粘膜 咽部充血 水肿 胸部 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 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 出现呼吸困难 紫绀 胸 部 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者剧烈咳嗽 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呼吸 窘迫 谵妄 昏迷 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 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 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对水体 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 12 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有毒 具刺激性 二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 应用 2 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 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 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 困难 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 入 三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 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 氯等接触会发生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评估制度改革方案报告
- 快递包裹自动化安全检测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污水处理厂施工项目实施方案
- 2025年人工智能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 稻香村活动策划方案
- 端午团建活动方案策划
- 行政管理自我介绍
- 地铁志愿活动策划方案
- 油漆店活动策划方案
- 毛巾规范施工方案
- 2025广东省中建三局一公司华南分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彩色陶瓷颗粒地面铺设施工规范
- 2025新疆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叉车证理论考试模拟试题大全及答案
- 悬挑脚手架施工应急措施方案
-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制度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2025版阑尾炎的症状解析与护理指南
- 国航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 南宁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高三)10月摸底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首诊负责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