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平缝机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总结_第1页
工业平缝机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总结_第2页
工业平缝机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总结_第3页
工业平缝机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总结_第4页
工业平缝机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平缝机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复杂而精密的机器 其精度和配合要求都非常高 它可在不到一秒钟时间内连续作十几个动作而准确无误 因此 只要机器中某 一零部件配合不好或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其它某种原因 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 的故障 下面我们将常见的故障 分十个方面分别介绍 一 跳线 跳线 也可称 跳针 是指经过缝纫后在缝料的线迹上 出现面线与底 线不绞合的现象 跳线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机针和旋梭尖的间距 间隙 高低 不符合公差精度要求而引起的 另外 由于零件的松动 磨损 或位置的定位 不准确也会造成 根据跳线现象可分偶然性跳线 断续性跳线和连续性跳线三种 故障的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见表 3 5 表 3 5 跳线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故障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1 在缝纫厚薄不均的缝料时 由于使 用较细的机针 遇到较厚部分缝料时 使机针容易发生位移 而产生跳线故 障 1 应调用相应粗些的机针 缝纫厚薄 不匀的缝料时 应适当减慢缝纫速度 2 由于机针后壁歪斜未与旋梭成正交 造成旋梭勾线效果不佳 2 适当调整好机针和旋梭正交位置 3 缝线的质量不好 捻度不均匀造成 线环形成的稳定性不够 3 通过选择合理的缝线来解决 4 由于缝制薄料制品时 错把细的缝线 用粗的机针来缝纫 再加上压脚的压 力过小 4 通过调换机针 提高压脚的压力来解 决 5 机针针尖不锐利 弯曲发毛 5 调换机针 6 旋梭尖头由于种种因素 使尖头变钝 6 应合理修磨旋梭尖头并抛光 7 机器的长期使用 使针板的容针孔磨 损较大 超过直径 1 7 1 9 毫米的公 差范围 7 调换不合格的针板 偶然性跳线 8 压脚压力过弱 8 调大压脚压力 1 由于机器的长期使用 使针杆的高低 位置发生位移 再加上针杆连接柱 针杆连杆 挑线曲柄等零件的磨损 而出现的间隙松动 出现跳线 1 调换磨损的零件 按要求重新调整旋 梭与机针的间距 间隙和高低位置 2 由于更换缝制品的种类而引起 特别 是服装行业 往往一台机器要缝制各 种厚薄 软硬不同性质的缝料 2 除了针 线要符合要求外 及时合理 地调整旋梭与机针的间距 一般情况 下 缝薄间距为 8 10 毫米 缝中厚 和较厚间距 10 12 毫米 同时 机针 与梭尖嘴平面间隙尽量小于 0 10 毫米 最好在 0 04 0 08 毫米之间 3 由于压脚底平面与针板平面 牙齿 齿面不密合 而引起的 3 调整压脚和修磨牙齿 使三个零件 的平面密合 4 机针弯曲 4 更换机针 断续性跳线 5 机针过细或缝线过粗 5 相应地更换机针和缝线 1 底线线头留的太短 线环套不住底 线 1 取出梭心套 把底线拉出 10 厘米 2 机针经长期使用 或维护 保养不 当 各零部件位置发生变化 达不到 缝纫要求 2 按照本章第五节要求进行调换不合 格的零部件 调整好机针和旋梭尖嘴 的间距 间隙和高低 3 面线受针热影响变热 3 对化纤线采取机针冷却 4 缝制特殊材料 如胶皮带 塑料等 线环不能正常形成 4 放慢缝速 并增加面线的滑性 缝 线通过蜡块 润滑油等 5 配有自动剪线机器 剪线后机针上 线头过短 面线脱出针眼 5 调节剪线凸轮配合时间 连续性跳线 6 压脚槽子太宽 当针刺布退出时 缝料移动而影响线圈 这种情况做薄 料时影响最大 6 根据缝料 将压脚移左或移右 或 将宽槽用焊锡填满再开较窄的槽 并 抛光或更换压脚 二 断线 断线是机器在缝纫过程中 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对于工业平缝机来说 断线现 象一般可分为断面线故障和断底线故障两大类 下面根据我们在缝纫过程中 碰到的断线现象和产生断线原因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表 3 6 所示 表 3 6 断线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故障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1 机针针孔边缘有锐角或针槽毛 1 抛光针孔后使用或换新针 2 面线各过线孔部分拉毛 缝线运 动时受阻 2 用砂皮打光 再用线涂上抛光膏拉光 或抛光 3 缝厚料用细线 3 相应更换缝线 4 缝线强度太差 4 更换缝线 5 压线力太紧 缝线运动困难 5 适当旋送夹线紧固螺母 6 旋梭内槽有锐角 将缝线碰伤 抽纱断线 6 将旋梭内槽用抛光膏抛光 然后试装 或者更换新的 7 旋梭定位勾与梭架凹口配合不当 7 调整旋梭定位勾的配合 8 针过热把化纤线熔断 8 对化纤线采取机针冷却 9 针板容针孔边缘有毛刺锐角以致 碰伤缝线 9 用砂皮拉光 但不能砂的过大 太大 会引起跳线 10 机针的位置装错 10 纠正机针的位置 11 机针弯曲 11 更换质量好的机针 断面线 12 机针上 下行程不对 针杆曲柄 上的挑线曲柄定位螺钉定位没有在 挑线曲柄的凹槽内 或定位方向错 误 12 重新定位或纠正错误的定位方向 断底线 1 梭心线绕的太满 太松 太乱 使底线在缝纫过程中出线不爽 造 成断线 1 合理修正绕线器 使梭心上的绕线达 到均匀 紧凑 整齐即可 2 梭心太大 运转不灵活 2 适当改善梭子与梭心的配合 3 送布牙位置过于低 造成送布牙 底部快口处和底线出线的距离过小 使底线和牙齿部快口发生接触摩擦 3 合理调整送布牙的高低位置 或拆下 送布牙用砂皮拉光牙齿底部的快口处 4 梭皮压底线口由于磨损而造成快 口 4 调换新梭皮 5 旋梭皮边缘发毛 擦断底线 5 修磨旋梭皮边缘不光处 6 梭皮和梭子外壳配合不好 配合 间隙有大小 出线张力不均 6 合理调整梭皮和梭子外壳的配合间隙 使底线出线张力无变化 三 浮线 浮线也是缝纫过程中较常见的缝纫故障之一 根据故障发生的症状 一般大致 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浮底 面线 一种是毛巾状浮线 另一种是有时浮底 面 线 有时不浮线的故障 具体原因和排除方法见表 3 7 表 3 7 浮线原因和排除方法 故障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1 由于送料与刺针的动作配合不对 造成底 面线在交织过程中受阻 形成浮线故障 1 通过合理调整偏心轮的定位位置来 解决调正要求 当机针开始刺料但离 缝料 2 3 毫米距离时 送布牙送料 结束 这时 就是偏心轮的定位位置 浮底 面线 2 面线张力过大 造成浮底线 反 之底线张力过大 则浮面线 2 浮底线可调大面线的张力来解决 浮面线可以调小面线的张力来解决 也可以调整底线的张力大小来解决 1 由于旋梭受到外力作用而损伤 勾线各部位有裂痕或毛刺 使面线 无法顺利通过 而造成毛巾状浮线 的故障 1 具体维修方法参照本章第五节有关 维修旋梭部分 2 由于面线夹线器操作失灵 或压 脚压住缝料进行缝纫时 松线勾和 松线顶失灵 造成面线在无张力的 情况下缝纫 面线无法收紧 大量 余线留在缝料下面 2 可通过合理调整松线勾伸缩进 出 位置和夹线器的进 出位置 使松线 顶伸缩灵活 使夹线器既能松线 又 能压线 毛巾状浮线 3 由于梭子圆顶的过线圆弧处的铁 锈或毛刺 并抛磨达到一定的光洁 度要求 使面线通过是无明显受阻 现象 3 用油石修磨圆弧处铁锈或毛刺 并 抛磨达到一定的光洁度要求 使面线 通过时无明显受阻现象 1 由于梭子和梭芯配合不佳 造成 底线出线不匀 使在缝纫过程中出 现时浮时不浮的现象 1 通过选择配合较佳的梭芯来解决 2 梭皮和梭子外圆配合的平整度不 好使不同的的出线位置 出线的压 力也不同 造成出线时好时不好的 现象 2 合理调整梭皮和梭子外圆配合的平 整度 要求不同的出线位置 出线的 压力基本相同 3 压脚压板下的出线槽太浅或太短 造成缝纫线迹向前移动时受到摩擦 阻力的影响 使底 面线交织不匀 3 应拆下压脚 用细砂皮拉深拉长压 脚底板下的出线槽 并要磨光出线槽 使缝料向前移动时 能顺利通过 有时浮线 有 时不浮线 4 机针 缝线 缝料三者配合不符 合要求 4 根据缝料选用合理的机针和缝线 四 线迹歪斜和缝料皱缩 线迹歪斜是指线缝上的每一针线迹都是倾斜着排列的 底 面线的绞结点总是 偏向一方 缝料皱缩是指线缝处的缝料出现皱缩现象 用力一拉缝料 缝线便会一节 一节被拉断 下面介绍产生线迹歪斜和缝料皱缩的具体原因和排除方法 见表 3 8 表 3 8 线迹歪斜和缝料皱缩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1 面线张力太大 1 减弱面线张力 2 缝纫薄料 细料时 使用粗线 使底面线的绞结点无法藏在缝料中 间 2 缝纫薄料 细料 选用较软的细缝线 3 机针太粗 线太细 造成线迹歪 斜 3 用适当的线 4 机针安装不正 4 纠正机针方向 线迹歪斜 5 针杆过线孔太大 5 使用小孔的针杆过线 1 面线张力太强 1 减弱面线张力 2 送布运动快于针杆 2 调到标准 3 送布牙倾斜 3 把送布牙调到前高后低 4 旋梭 针板在线板挑线杆过线处 不光滑 4 使过线处光滑 5 针板容针孔太大 5 换新针板 缝料皱缩 6 挑线弹簧力过强 6 减弱挑线弹簧力 五 上 下层缝料错位 在缝纫过程中 有时会发生上层与下层缝料错位现象 这是送布机构长期磨损 或零件松动错位造成的 具体原因和排除方法见表 3 9 表 3 9 上下层缝料错位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1 压脚压力太大 使下层缝料错位 1 减低压脚压力 2 送布牙倾斜 2 把送布牙调节为前高后低 3 送布运动慢于针杆造成缝料错位 3 把送布牙速度加快 4 送布力不均匀 4 使用粗齿送布牙 六 面 底线剪线不良 配有自动剪线的工业平缝机 有时会出现面线剪不断 底线能剪断 或者底 线剪不断等现象 下面通过表 3 10 介绍产生剪线不良的具体原因和排除方法 表 3 10 剪线不良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1 机针的安装不良 挑线簧的运动量太大 旋梭位置未调好 1 装正急诊 换掉弯的机针 调整挑线簧的运动 量 5 7 毫米 检查低速时是否跳针 再次调 整旋梭和机针的配合 2 未按规定选用旋梭 剪线时底线的位置 不稳 2 检查旋梭的内沟槽或换新旋梭 3 动剪刀与静剪刀刃部松动 剪线时剪不 断 静剪刀角度 位置 刃口斜面与动剪 刀配合不好 造成剪刀刃口不锋利 3 拆下针板 用手推动动剪刀 再用 50 棉线三根 一齐试剪 若剪不断则应 1 研磨静剪刀片 2 修正静剪刀前端倾斜度 3 再次调整静 剪刀的位置 4 剪刀动作轴及剪线凸轮的左 右位置未 调整好 造成动剪刀的后退量不足 4 把动剪刀的后退量调整到 2 2 5 毫米左右 同 时把剪线凸轮位置也相应调好 七 断针 断针 是指在缝纫过程中 机针受到意外的阻力和障碍而被折断 主要原因是 机针在工作过程中 与某些零部件碰撞或磨擦所造成 在与机针相碰的机件上 能发现被轧 被磨擦的明显痕迹 具体情况见表 3 11 表 3 11 断针原因和排除故隆方法 故障故障原因解决方法 1 由于缝纫粗 厚料时 用针太细 使机针在上 下运动时 机针垂直 位置发生左右偏移 1 选用与缝料相适应的机针 2 机针弯曲 针尖毛 支针螺钉没 有旋紧 2 旋紧支针螺钉 更换机针 3 由于缝制厚 薄不匀的缝料时 机器速度太快 机针发生位移 和 旋梭碰撞而被折断 3 应放慢缝纫速度 偶然性断针 4 在缝纫过程中 用力推拉缝料引 起机针弯曲而断针 以及手脚动作 配合不协调而造成 4 弄懂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 正确使用 机器 1 压脚压板槽严重歪斜 压脚紧固 螺钉没有旋紧 针板容针孔和机针 同心度差 下轴轴向间隙过大 1 应合理调整好各零部件的位置和间隙 对机针和针板同心度差的机器 应调整 针板位置或在机针升高到最高位置后 敲击针杆下端处 校正中心位置 2 由于旋梭尖嘴平面低于梭架容针 槽的平面 2 使容针槽的平面低于旋梭尖嘴平面 0 15 毫米或者相平 使梭架容针槽既不 碰针 又能起护针作用 3 旋梭和机针的间距 间隙 高低 位置不对 3 根据要求合理调整 调整方法见本章 有关内容 连续性断针 4 送布牙与针杆运动时间位置不对 4 根据要求合理调整偏心轮的位置 当 造成针刺时 送布牙还在送料 而 造成断针 机针离缝料还有 2 3 毫米时 送布牙应 送料结束 八 其他故障 工业平缝机的其他故障见表 3 12 表 3 12 其他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故障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1 由于送布轴上的牙架小顶 尖螺钉锥面与锥孔配合松动 而产生针距长短 1 取下送布轴 重新调整牙架的配合 间隙 针距故障 2 由于叉形送布杆 偏心轮 套圈 送布抬牙偏心轮之间 的配合间隙过大 针距连杆 与叉形送布杆 针距调节器 之间的配合间隙松动 造成 针距长短 2 根据松动的零部件位置 进行合理 的调整 1 上轴 竖轴 下轴的轴向 平面配合无间隙 或单边无 间隙 使机器转动力矩过大 1 检查三根轴的轴向平面配合情况 要求平面配合有间隙 但不大于 0 04 毫米 转动要轻松 2 挑线连杆组件的挑线曲柄 挑线连杆销的轴向配合无 间 隙或单边无间隙 使机器转 动力矩大 2 各零部件实际配合给予合理调整 使挑线组转动时无明显阻力 沉重 3 抬牙 送布机构的各部件 配合间隙偏小 而造成机器 转动力矩大 3 检查各部件相互配合的间隙 给予 合理的调整 1 伞齿轮的齿面啮合高低不 一 造成齿轮在高速运转时 发出噪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