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例卷B卷.doc_第1页
2020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例卷B卷.doc_第2页
2020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例卷B卷.doc_第3页
2020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例卷B卷.doc_第4页
2020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例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例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 (共15题;共55分)1. (4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 .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D . 脊髓是人体最高级的神经中枢2. (4分)如图所示,把一盆小麦幼苗放到不透光的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并将纸盒的孔对着光,几天后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方向。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B . 实验目的是研究小麦的向光性C . 选用小麦幼苗是因为幼嫩植株对光感应较快D . 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会导致植物内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3. (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B . 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 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D . 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4. (4分)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 . B . C . D . 5. (4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B . 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D . 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6. (4分)计算电流通过电风扇产生的热量,下面公式选用正确的是( )A . UItB . tC . I2RtD . 前面三个都可以7. (4分)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 A . 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B . 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C . N(NO2)3中总共有3个N原子和6个O原子D .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8. (4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能在真空中传播B . 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C .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D . 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9. (4分)关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收音机的工作过程依次是调谐接收天线检波喇叭B . 收音机的工作过程依次是接收天线调谐检波喇叭C . 发射时将音频电流和射频电流先输入调制器,变成调幅电流,再输入发射机,由发射机传给天线发射出去D . 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送入调谐电路,然后经过解调器(检波)分离出音频电流10. (4分)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况。在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11. (3分)小聪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反应有气体生成B . 反应放热是气球膨胀的原因之一C . 利用天平等仪器,此装置可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 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小12. (3分)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这种致病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B . 危害人体细胞,引起致病炎症C . 单细胞生物,有细胞核,无叶绿体D . 生命力强,营寄生生活13. (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伏,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欧。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安;电动机被卡住不转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2安。由此可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 ) A . 4瓦B . 6.4瓦C . 5.76瓦D . 0.64瓦14. (3分)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n+SnCl4=2SnCl2)。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B . 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C . 固体A中可能含有金属铜D . Sn+SnCl4=2SnCl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5. (3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180、,物体B的重力为15N。物体A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F,拉力F的功率为3W,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B在2s内匀速上升0.3m。不计滑轮、绳子的自重及它们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拉力F大小为40NB . 2s内,物体B克服重力做功4.5JC . 拉力F做的功等于物体B克服重力做的功D . 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075m/s二、 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共7题;共36分)16. (4分)2018年8月12日,有史以来飞得最快的美国航天器“帕克”太阳探测器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 (1)“帕克”上天后将越飞越快,在最接近太阳时,打破人造物体的飞行速度纪录。不过,要接近太阳,它还必须借助金星的引力“踩刹车”减速,这是因为力可以_。 (2)“帕克”最终将飞至距太阳表面不到10个太阳半径的日冕层内,在日冕层以内还有能够发生耀斑的色球层和_较活跃的光球层。 (3)太阳主要通过_(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向周围传递热量,“帕克”之所以可以近距离“触摸”太阳,主要原因是其面向太阳的一面装有厚约11.4cm的防热罩。 17. (6分)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 )A .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 . 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C . 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D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18. (4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溪水水面飞行的画面。 (1)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填“运动”或“静止”)的; (2)白鹭倒影是由于(光的)_而形成的;白鹭看到了水中的鳜鱼,鱼的实际位置应位于白鹭看到的位置的_(选填上方或下方)。 19. (6分)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燃烧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红磷,红磷不能继续燃烧的原因是缺少_。 (3)如果放入的红磷量不足,会使得测出的氧气含量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1/5。 20. (4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具有运输功能的 C 系统为_系统。 (2)氧气通过 B 系统进入血液后运输到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大部分废物进入 D 系统,依次经过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中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 21. (6分)下面是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_(3)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_(化学式) (4)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_溶液。 22. (6分)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安,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安。实验时将它们串联起来,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_,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允许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分别是_、_。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23. (12分)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有关;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量角器和秒表;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序号细线长度L/cm螺母摆动的角度/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110032.0214032.4314052.4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_有关;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填字母);(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_,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4. (9分)在少年宫通过天文望远镜观看月球时,科技辅导员介绍说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月坑)是流星撞击而形成,如下图甲。小明听后由此引发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跟流星的体积、质量、速度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设计了用小球撞击砂子的模拟实验,装置如图乙。他找来几个不同质量、体积的小球,并以小球下落的高度h来控制撞击速度.经过实验,他得到表中的数据.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质量m/g体积v/cmm下落高度h/cm沙坑的深度d/mm1207.5502.62207.5603.53207.5705.04202.57011.35201.87012.46607.57014.67857.57015.9(1)1、2、3三组数据可得出沙坑的深度与小球_有关的初步结论。 (2)由_三组数据可得出沙坑的深度与小球质量有关的初步结论。 (3)以上探究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总和上述的结论可知:当流星的速度越大、体积越_(填“大”或“小”,下同)、质量越 _时,在月球表面撞击的月坑就越深。 25. (9.0分)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部分实验操作步骤,请分析回答: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A . B . C . D . (2)步骤中对实验用的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目的是设置_实验。 (3)步骤中,叶片的见光部分(甲)变成深蓝色,叶片的遮光部分(乙)不变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_(填“淀粉”或“蛋白质”)。 (4)对照实验叶片甲、乙两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6. (9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调节(2)如图甲,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钩码_个(3)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在C出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四、 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29小题备6分,第30小 (共7题;共50分)27. (6分)下列材料为人类染色体数目确定的科学历程:20世纪初,细胞学家提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7条,其中一条为“副”染色体,即现知的X染色体。1923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仅存在于男性细胞中的Y染色体,得出了人体细胞共有48条染色体的结论,并分别用“46+XX”和“46+XY”表示女性和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1955年科学家最终确定了人类染色体的正确数目,即人体细胞共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两条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1)若用中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最终确定的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1”,其中的Y染色体来自于2(填“精子”或“卵细胞”)。28. (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 (2)某地违规将有腐蚀性的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它是由_种元素组成。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中部分物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2B=C+2D,则A的化学式为_,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字母序号)。29. (4分)烟头掉落、炉火忘关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火灾。如图是某型号的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拔下保险销,用手握紧压把,通过连杆把高连压气体容器打开。压把属于_杠杆。 (2)打开高压气体容器后,气体充满整个筒体,粉末状的灭火剂就会喷射出米,此时喷管受到一股反冲力,这是由于_。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即能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2Na2CO3+H2O+CO2 请结合燃烧的条件,简述该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30. (7.0分)小欢从淘宝上网购了一个降落伞玩具,他将重物挂在降落伞下并从高处释放,一段时间后降落伞自动打开,重物在离地9m高处开始匀速下落,速度为4ms。若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f=kv2 , k=3Ns2m2。求: (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2)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 31. (10.0分)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在过滤操作 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烧杯 C酒精灯、试管、玻璃棒(2)小华取 10 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 B 装置质量增加了 4.6 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 20 克稀盐酸加入到 1.25 克样品中,生成的 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 CO2 的密度为 1.8 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除不尽,保留两位小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32. (11.0分)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200cm2 , 装有12cm深的水,正方体M边长为10cm,重20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所示,试求:(1)正方体M的密度(2)正方体M受到的浮力以及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若从图示状态开始,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容器中水面下降了2cm时,细绳刚好被拉断,则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g取10N/Kg,水的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