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手术记录_第1页
耳鼻喉手术记录_第2页
耳鼻喉手术记录_第3页
耳鼻喉手术记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 改良乳突根治术手术记录 胆脂瘤型中耳炎 改良乳突根治术手术记录 胆脂瘤型中耳炎 手术所见手术所见 见鼓窦入口扩大 鼓窦 上鼓室 乳突腔有胆脂瘤样上皮 见鼓膜穿孔 仅余少许残边 鼓室内 有大量胆脂瘤及肉芽组织 见镫骨 锤骨 砧骨缺损 乙状窦及硬脑膜未见暴露 手术步骤手术步骤 患者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 常规消毒铺巾 以 1 普鲁卡因 于外耳道四壁 耳轮脚前及耳沟后 方 行术耳阻滞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耳颞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 及浸润麻醉 待麻醉成功后 行耳内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直达骨膜 分离骨膜 暴露外耳道后上棘 筛区 颞线及鼓乳缝 上乳突牵张器 于外耳 道后上棘后方 筛区用切削钻开始磨除骨皮质 进入鼓窦后扩大窦腔 探针探查磨除乳突气房 探查见鼓窦入口 扩大 见病变 清理 磨薄磨低骨性外耳道后壁 向内推进逐步磨去上鼓室外侧壁 最后形成一条细窄的骨桥 用抛光钻断桥 磨平前 后拱柱 在显微镜下仔细清理病灶 在外耳道后壁皮瓣上缘剪开皮瓣 见鼓膜 鼓室情 况 用 PVP I 冲洗术腔 将外耳道皮瓣覆盖在面神经嵴上 填塞碘仿纱条 缝合切口 绷带加压包扎 术中出 血 ml 摘除组织送病检 术毕安返病房 鼻内镜手术记录鼻内镜手术记录 手术所见手术所见 术中见鼻中隔 双侧中鼻甲 中鼻道 手术开放上颌窦及前 中组筛窦 可从窦腔内吸引出较 多脓性液 手术步骤手术步骤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鼻内镜下 以丁卡因 150mg 肾上腺素 3mg N S20ml 混合液棉片作双侧鼻腔 收缩和表面麻醉 3 次 以 1 普鲁卡因 20ml 6 滴肾上腺素行左侧钩突 鼻丘 中鼻甲处局部浸润麻醉 钩突刀 切开钩突 用直钳咬除钩突 开放筛泡 清理前中组筛房直至筛顶 清除前组筛房病变组织 开放鼻丘后 咬除 其后上壁开放额窦底部 清理额隐窝周围气房 打开中鼻甲基板 咬除后组筛房及病变组织 用弯头吸引管探寻 上颌窦自然开口 向后下扩大窦口 见窦内有少许粘性分泌物 用弯头吸引器吸净分泌物 棉片充分止血 填塞 吸血海绵 段 按同法行右侧手术 填塞吸血海绵 段 术中出血 ml 摘除组织送病检 术毕安返病房 扁桃体摘除术手术记录扁桃体摘除术手术记录 患者坐位 以 1 地卡因作咽部表面麻醉共 3 次 常规消毒铺巾 术中见双侧扁桃体 度大 以 1 普鲁卡因 20ml 0 1 肾上腺素 6 滴 在双侧腭舌弓近扁桃体上极 中部 下极处各注射 2ml 作双侧扁桃体周围局部浸润 麻醉 麻醉起效后 用镰状刀切开右侧腭舌弓及扁桃体交界处粘膜 并向上翻转切开部分腭咽弓粘膜 用剥离器 在切口内上下来回剥离数次 向上分离出扁桃体上极 钳抓上极 向下剥离至下极仅留一细蒂 用圈套器套住扁 桃体下极 将右侧扁桃体完整摘除 棉球压迫止血 同法完整摘除左侧扁桃体 压迫止血 检查无残留 无活动 性出血后 结束手术 术中出血约 ml 术毕 患者安返病房 标本送病检 术后首录 回病房时情况 T 38 4 P 88 次 分 R18 次 分 Bp136 91mmHg 神志 清醒 痰中带血少量 术后处理措施 1 一级护理 2 冷流质饮食 3 阿乐欣针 3g 静脉滴注每日两次抗感染 立止血 2U 静脉滴注止血治疗 4 注意咽部出血情况 术后特别注意 注意休息 避免咳嗽 勿吞下血性分泌物 声带息肉手术记录声带息肉手术记录 手术所见 术中见双声带充血 双侧声带 手术步骤 患者仰卧 全身麻醉成功后 头高脚低位 常规消毒铺巾 以纱布保护上切牙 经口沿气管插管插入支撑喉镜 挑起会厌 进入喉入口 调整喉镜充分暴露声带及息肉 固定支撑喉镜 显微镜下息肉刀切开息肉基底黏膜 以 息肉钳完整夹取之 并修复平滑 用肾上腺素棉球止血 退出支撑喉镜 术毕 术中出血 ml 摘除组织送病 检 术毕安返病房 耳前瘘管摘除术手术记录耳前瘘管摘除术手术记录 手术步骤 患者仰卧 以美兰从左耳前小孔注入 见耳屏前局部皮下变蓝 基础麻醉满意后 常规消毒铺巾 以 1 普 2 4 鲁卡因作耳前局部浸润麻醉 以瘘口为中心作平行于耳轮脚的梭形切口 夹持瘘管口将瘘管与周围组织分离 剥 离至盲端 将瘘管及分支 染色组织全部切除 用 PVP I 冲洗术腔 缝合切口 绷带加压包扎 术中出血 ml 摘除组织送病检 术毕安返病房 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矫正术 手术所见 术中见鼻中隔 偏曲 手术步骤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鼻内镜下 以丁卡因 150mg 肾上腺素 3mg N S20ml 混合液棉片作双侧鼻腔 收缩和表面麻醉 3 次 以 1 普鲁卡因 20ml 6 滴肾上腺素行鼻中隔双侧前方 鼻中隔结节黏膜下注射 用小圆 刀于中隔左侧前方皮肤黏膜交界处弧形切开黏膜及软骨膜 上至鼻顶 下达鼻底 并适当向鼻底延长 分离粘骨 膜并越过偏曲部 于切口后约 2mm 处平行切口切开软骨 分离对侧粘骨膜至同一平面 用鼻中隔回旋刀切除方形 软骨 咬骨钳咬除剩余的偏曲软骨 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凿除靠近鼻底的骨性棘突 恢复黏膜 见中隔基本居中 双侧鼻腔吸血海绵填塞 左 段右 段 术中出血 ml 摘除组织送病检 术毕安返病房 气管切开术 患者仰卧垫肩颈过伸位 常规消毒铺巾 以 1 利多卡因作颈前局部浸润麻醉 沿中线纵形切开皮肤 皮下 组织及颈阔肌 向两侧分离带状肌 见甲状腺峡部 用小拉钩将峡部向外上拉起 暴露 3 4 气管环 稍分离气 管前筋膜 切开 3 4 气管环 抽出气管插管 吸尽气管内痰液 插入 号气管套管 用丝线证实套管在位 气囊 充气 切口上端缝合 针 切口内填塞凡士林纱布条 垫开口纱布 妥善固定套管 术中出血 ml 术毕套管在 位通畅 血氧饱和度 XXXX X X XX XX 术前讨论 时间 地点 耳鼻喉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 蔡华城主任 XXX 患者临床特点为 1 患者为 X 年 X 性 2 慢性病程 较长 3 主要症状为以进行性声嘶 4 喉 间接喉镜下见 会厌充血 动度尚可 左侧声门上见新生物 左室带 声带结构不清 会厌喉面偏左见新生物 左侧披裂动度下降 右侧声带充血 活动不受限 梨状窝清晰 5 门诊纤维喉镜 6 门诊活检报告 喉 部 鳞状细胞癌 I 级 术前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 有手术指征 无明显手术禁忌 可进行喉癌手术治疗 XXX 患者目前诊断明确 喉鳞状细胞癌 术前常规各项检查已完善 有手术指征 无明显手术禁忌 可在 3 4 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 全麻下行全喉切除术 由于颈部扪及淋巴结肿大 暂不考虑作颈廓淋巴结清扫术 蔡华城主任 同意 XXX 主治医师的意见 但是否行颈廓淋巴结清扫术 可在术中探察 U 形切口扩大 显露胸锁乳突肌 颈动脉三角 如有淋巴结肿大 术中作冰冻 如有转移 行颈廓淋巴结清扫术 作好全喉切除 手术准备 并向家属交待术中 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拟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 全麻下行全喉切除术 喉癌垂直半喉切除术手术记录 手术经过 以左侧声门型喉癌为例 患者仰卧手术台 全麻成功后 垫肩 颈部常规消毒铺巾 于颈前皮肤设计一 U 形切口 上至舌骨水平 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皮下注射 6 滴肾上腺素及 NS 20ml 混合液 切开皮肤 皮下级组织及颈阔肌 分离颈阔肌皮 瓣并固定 并以湿生理盐水覆盖 暴露颈白线 沿颈白线作纵开切口 分离向两侧拉开胸骨舌骨肌 剪断甲状舌 骨肌 胸骨甲状肌 暴露甲状软骨 环甲膜 环状软骨及第一 二气管环 正中切开甲状软骨膜 用剥离子自沿 甲状软骨上缘自上而下自前向后分离软骨膜 至甲状软骨后缘 同法分离右侧甲状软骨膜宽度约 3mm 分离环甲 膜前软组织 清除包括淋巴结在内的喉前结缔组织 横行切开环甲膜 观察喉腔病变 明确肿瘤侵犯范围 左声 带菜花状新生物 侵及前联合 右侧声带前端受压 于环状软骨与胸骨上窝中间作横行切口 纵形分离颈前组 织 显露气管前筋膜 切开第四 五气管软骨环 插入全麻气管导管并固定 偏右侧裂开软骨 进一步观察病变 范围 在左侧甲状软骨后缘前约 2 mm 作纵形切口 在左侧甲状软骨下缘切开环甲膜 直至声带突 沿甲状软骨 上缘用剪刀水平剪开室带上缘 明视下用剪刀在声带突后将上下切口联合 切除标本 仔细查看手术切缘保证有 0 5cm 以上的安全边界 将甲状软骨膜翻入喉腔内 后缘与术腔后缘粘膜缝合 上 下方分别与残存的黏膜缘缝 合 将右侧喉腔黏膜与甲状软骨膜缝合 将右侧声带室带向前方牵拉 与右侧胸骨舌骨肌浅面筋膜间断缝合 缝 合左侧甲状软骨膜和胸骨舌骨肌筋膜 将相邻的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