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 第六章{完全竞争理论}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_第1页
微观经济学 --- 第六章{完全竞争理论}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_第2页
微观经济学 --- 第六章{完全竞争理论}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_第3页
微观经济学 --- 第六章{完全竞争理论}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_第4页
微观经济学 --- 第六章{完全竞争理论}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六章第六章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 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者接洽点 行业是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 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和 2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拥有无数个买者和卖者且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 任何外力控制的市 场结构 3 总收益是指厂商出售产品后所获得的总销售收入 即出售一定量产品的总卖价 它等于单位 产品的售卖价格乘以销售数量 即 TR PQ 4 平均收益 average revenue AR 是指厂商在出售一定数量商品后 从每一单位商品中得到的 货币收入 即平均每个单位商品的卖价 它等于总收益除以销售数量 即 P Q QP Q TR AR 5 边际收益 marginal revenue MR 是指厂商每多销售一单位商品而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它等于总收益的增量与销售量增量之比 即 或 Q TR MR dQ dTR MR 6 收支相抵点 是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生产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产量 7 停止营业点是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生产时所获得的利润刚好等于固定成本时的产量 8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与平均成本线交点以 上的那部分曲线 该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9 当生产每一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的边际利益时我们可以说市场具有配 置效率 10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 它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 不对生产要 素的价格发生影响 从而该行业产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化 1l 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 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 会导致生产 要素的价格上升和单位产品成本的增加 12 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 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 反而使生产 要素的价格下降 进而使得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下降 2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题号题号12345678910 答案答案DCBDCDBDCC 题号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答案BDAAAABDAB 题号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答案ADDAABBCBB 题号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答案DCCABCBCDD 题号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 答案答案ABBCCBBABA 题号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0 答案答案DDDACDCCBA 题号题号61626364 答案答案BACC 三 判断题三 判断题 题号题号12345678910 答案答案 题号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答案 题号题号21222324 答案答案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答 答 因为在理论上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 无需做广告 厂商 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 使所获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 他能按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 故厂商不愿意做广告 2 答 答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市场价格也会改变的 因为市场价格是由市场上供求双方力量决定 的 是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市场均衡出现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 因此 3 如果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 表现为供给曲线或者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都可能造成市场价格发 生改变 3 答 答 因为理论上假定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 厂商的经济行为不能影响价格 完全竞争厂 商只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它能且只能按照市场价格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 也就是说 厂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 只要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产品就一个都卖不出去 而 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上 厂商可以卖掉他所有的产品 因此 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与横轴 平行的一条水平线 5 答 答 可以这样说 因为厂商均衡时要求 这里代表劳动的边际产量 代表产品价格 LXL PPMPP L MPP X P 代表劳动价格即工资率 再假定厂商产量为 厂商雇佣劳动量为个工人 代 L PXL L APP 表每个工人的平均产量 则或 从题中已知 这LAPPX L L X APPL LL APPMPP 等于说均衡时 该等式两边同乘以 LXL PPAPP L 得 为总收益 为购买可变要素劳动的总可变成本 LX PLPX X PX TR L PL TVC 因此 如果 LL APPMPP 厂商均衡就是 或 TVCTR 0 TVCTR 而厂商总成本 TVCTFCTC 因而有 TFCTFCTFCTVCTRTVCTFCTRTCTR 0 可见 这是亏损 亏损为全部固定成本 6 答 答 这种说法不正确 因为 当达到短期均衡时 AVC q TVCMC q TVCqMC q AVC 2 曲线下降 意味着当 P MC 时 即 PMC 或 MR MC 时 都不能达到最大利润的目的 而惟有 MR MC 时的产量才能实现最大利润 所以 MR MC 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另外 由于完全竞争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所以其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即短期内的均衡条件为 P MC 2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 AR MC AC 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 在短期内可能出现三种均衡状态 一是它的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 AC 曲线最低点下方 这时 厂商的总成本 TC 大于总收益 TR 因而处于亏损状态 二是它的需求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 最低点的上方 这时厂商的总成本 TC 小于总收益 TR 因而处于盈利状态 三是它的需求 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处相切 这时总成本与总收益相等 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厂商 行为由于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 当处于第一种亏损状态时 必然要缩小自己的生产规模 5 处于第二种盈利状态时 又必然会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 所以从长期来看 最终会调整到趋 于第三种状态 实现厂商的长期均衡 这时由于需求曲线亦即 AR 曲线与 AC 曲线在 AC 曲 线最低点处相切 因而也与 MC 线相交 所以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 AR MC AC 10 答 答 此话前半部分是对的 后半部分是错的 在长期 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利润 指超额 利润 为零 即每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得不到超额利润 当产品的价格下降时 由需求 缩小引起的 会引起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 由于部分厂商的退出 使该行业的供给量减少 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从而使价格会上升到原来的水平 恢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时 留存 下来的厂商又达到新的均衡 因而不能说当价格下降时 所有这些厂商都无法继续经营 11 答 答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行业长期均衡是经过长期竞争形成的 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 留 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最好的经济效益 即最低的成本 厂商正好盈亏平衡 只能获得 正常利润 若不是这样的话 该行业就没有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但也有些厂商拥有富饶的土 地 先进的管理方法等优越资源 这些厂商的成本曲线会比其他厂商的成本曲线低 能获得 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 但是这部分超额利润并不能由使用优越资源的厂商得到 而是被 拥有优越资源的所有者通过租金等方式获得 这就导致了所有厂商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 可 见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12 答 答 不能 在长期中 厂商数目是可以变动的 当市场需求持续性扩大时 不仅该行业中原有厂 商生产规模可扩大 而且厂商数目会增加 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状态时 与厂商均衡 供给量 从而行业供给量 相对应的成本不是边际成本 而是厂商的长期平均曲线之最低点的 平均成本 因而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由市场需求扩大 或缩减 引起的行业供求平衡时各厂商 LAC 曲线之最低点的轨迹 因而不能再是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 根据行业需求和生产 变动时产品成本变动的不同情况 行业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可能为水平直线 向右上倾斜和 向右下倾斜三种不同情况 13 答 答 1 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则 P SMC LMC 但是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 衡状态的话 则不但要求 P SMC LMC 还要求 P SMC LMC SAC LAC P SMC LMC 时 不一定就有 P SMC LMC SAC LAC 可 见 即使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整个行业还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但 P SMC LMC SAC LAC 时 必定有 P SMC LMC 即如果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 则行业中的每个企业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6 2 如果企业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即 P SMC LMC SAC LAC 则企业必然处于短 期均衡状态 因为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P SMC 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不再发生变动 那么该行业也就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但当行业和企业处于 短期均衡状态时 行业和企业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因为如上所述 当 P SMC 时 不 一定有 P SMC LMC SAC LAC 14 答 答 在成本递增行业中 由于厂商退出该行业 该行业的厂商对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需求量下降 造成生产要素价格下降 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根据 P MC 原则 随着 MC 的下降 P 也下降 厂商的退出是由于规模不经济使成本上升 厂商发生亏损 无法获得正常利润 只能退出该 行业 15 答 答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够并且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 故 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 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 因 此 MR 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 P 由于利润最大化原则是 MC MR 而在此是 MR P 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 条件下可表达为 MC P 16 答 答 从完全竞争短期市场均衡来看 均衡时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 交点指示了均衡价格 在 交点正好满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 因为价格在需求曲线上反映 而供给曲线正是边际 成本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达到均衡时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这正说明产量 即均衡产量 达到最佳状态 在产量小于均衡产量时 即在均衡点的左边 反映价格的需求曲线高于反映 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 也就是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这时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因为产 量过小而未达到最大化 继续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剩余 相反在均衡点的右边 反映价格的 需求曲线低于反映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 也就是价格低于边际成本 价格反映的是消费者对 产品的评价 这时 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低于生产的成本 说明这种生产是不值得的 如若 果真生产了这么多产品 则说明在这种产品上花费的资源太多了 因此只有在均衡点 价格 等于边际成本时 产量是最合适的 用于这种产品生产上花费的社会资源数量是最合适的 资源在这里达到优化配置 17 答 答 不对 这时厂商使用的要素 a 和 b 的边际产量 MPa和 MPb之比虽然和要素价格 Pa和 Pb之比 相等 即 MPa MPb 4 11 而 Pa Pb 4 11 从而做到了要素的合理组合 实现了厂商均衡 但这种均衡不一定是利润极大 而可能是亏损极小 因为要考虑利润最大化 必须从收益和 成本的对比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7 18 答 答 厂商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对完全竞争厂商 来说 有 P MR 所以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 P MC Q 此式可以这样理解 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 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 Q 使得 P MC Q 成立 从 而实现最大的利润 这意味着在价格 P 和厂商的最优产量 Q 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而 厂商的 SMC 曲线恰好准确地表明了这种关系 但是 厂商只有在 P min AVC 时 才会进 行生产 而在 P min AVC 时 厂商会停止生产 所以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 SMC 曲线上大于和等于 AVC 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 既用 SMC 曲线上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 点的部分来表示 参见课本第 160 页图 6 7 19 答 答 不是决定开业还是停止营业的原因 可以分短期和长期来考察固定成本对厂商的影响 在短 期内 企业的停止营业点是销售收益等于可变成本的点 所以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 只要销 售收益能补偿可变成本 厂商总可以营业 因为此时使厂商的损失最小 在长期 一切成本 都是可变的 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 所以不能成为决定企业关停的决定因素 因此 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 高固定成本不是厂商停业的原因 20 答 答 厂商的长期均衡意味着 1 厂商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2 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行业的长期 均衡意味着没有一个厂商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行为 包括 1 厂商的产出水平是最优的 即 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 该行业中厂商数目是均衡的 除非影响供给和需求的某些因素发生 了变化 21 答 答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如下 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各厂商根据市场的均衡价格调整厂房设备规模 与此同时 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和亏损厂商 的退出该行业 当该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在某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时 此时若价格 P 等于 长期平均成本 则市场供给量和厂商数量不再变化 因为每个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 也没有 亏损 所以将不存在厂商的进入和退出 从而使得该行业处于长期稳定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特点是 1 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最 高的经济效率 实现了最低成本 2 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 利润 如果有超额利润 新的厂商就会进入 3 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 每个厂商提供的 产量不仅必然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产量 而且必然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 点对应的产量 8 22 答 答 在长期 只要存在经济利润 厂商的长期调整就会使价格趋于降低 经济利润逐渐减少 只 要存在亏损 厂商的长期调整就将使价格趋于上升 亏损又逐渐减少 最终导致生产规模趋 于最优 此时 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既没有经济利润 也没有亏损 不会有厂商退出也 不会有厂商进入行业 厂商达到了长期均衡 最优性质 1 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2 保证了生产有效率进行 3 实现了消费者最大 化满足 2323 答 答 在短期内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 但高于厂商的平均可变成本 即 AVC P AC 时 厂商也应提供生产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厂商面临亏损 但按照 P MC 生产一定的产量 不仅可收回全部可变成本 还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 这样一来 就 会有一定数目的企业以低于平均成本的价格展开竞争 即过度竞争 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 高的行业中 由于固定成本较大 因而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就较大 厂商 为此就越有可能忍受短期亏损 而在彼此之间展开过度竞争 因此许多国家对固定资产比重 较高的行业 如自然垄断行业 实行了进入管制或价格管制 以防过度竞争的发生 2424 答 答 针对奢侈品开征消费税 从表面上看能够增加生活富裕 纳税能力强的人的税负水平 因为 由于只有富人能买得起这类奢华东西 但是 深入分析供给与需求对价格的弹性 可以发现 奢侈品的需求是极富弹性的 例如 百万富翁不买游艇是很容易的 他可以用钱去买更大的 房子 去欧洲度假 去打高尔夫球等等 与此相反 游艇的供给短期中至少是较为缺乏弹性 的 游艇工厂不能轻而易举地转向其他用途 这时 对奢侈品的征收的税负主要落在供给者 身上 而不是富人身上 这项政策的实施结果与国会所期望的完全不同 因此遭遇到失败 25 答 答 粮食的需求是较为缺乏弹性的 如果粮食丰收 粮食供给增加 而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 那 幺 向右移动的供给曲线与既定的需求曲线就会在较低的价格上相交 由于需求缺乏弹性 价格降低以后销售量的增加较为有限 农民总收益就会下降 当部分地区遭受水灾 因而粮 食减产以后 供给相对较少 供给曲线与不变的需求曲线相交于较高的价格水平上 在需求 缺乏弹性时 价格上涨正好使总收益增加 所以部分地区受灾的结果是其它地区农民收入增 加 26 答 答 不矛盾 说 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 是从短期来看的 因为处于短期 市场上供应量的调整受 到固定要素的制约 各个厂商只能沿着短期供给曲线调整其产量 如果需求突然发生变动 供给方面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彻底变化 价格就会发生较大波动 但是在长期 由于价格的波 9 动会引起厂商的进入或退出 价格会趋向于长期平均成本 可以说在短期 价格决定于供给 与需求 而在长期 价格决定于长期平均成本 27 答 答 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是通过价格与产量相互调整实现的 假定供给和需求分别确定 并且供 给量和需求量都可以随价格的波动及时调整 即 供给量可沿着供给曲线上下移动 需求量 可沿着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开始时在市场上出现的价格并不一定是均衡价格 可能高于或低 于均衡价格 如果一开始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需求量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与这个市场价格相应 的数量 供给量也表现为供给曲线上与这个价格相对应的数量 也就是说 因为价格高 供 应方有积极性提供更多产品销售 而购买方因为价格过高而缺乏购买积极性 这样就会出现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过剩状态 由于产品过剩 厂商为了竞相销售其产品 便会竞相降价 这个过程会延续到使价格降低到均衡价格 使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价格 为止 在降价过程 中 消费者会因为价格降低而增加购买量 供给者也会尽量减少销售量 原先过剩的数量就 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如果一开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购买者积极性较高而生产者积极性不高 市场上便会出现供不应求 这时价格便会上涨 直到等于均衡价格 在这个过程中 需求量 会逐渐减少 供给量则会逐渐上升 直到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28 答 答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在个别厂商背后 由无数厂商和无数消费者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价格对厂商的行为起着诱导作用 当价格由于需求的提高而上涨时 一方面原有老厂商会根 据市场价格调整厂房设备数量 扩大规模 另一方面新厂商也会进入 分享净利润 由于新 厂商相继进入 供给持续增加 即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与不变的需求相结合 产生了新 的更低的短期均衡价格 这个过程一定会继续 直到价格下降到等于代表性厂商长期平均成 本最低点为止 这时的价格便是该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 行业的均衡产量则因为新厂商的加 入而增加了 它等于在长期均衡价格下所有新老厂商产量之和 29 答 答 可以说 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是双赢的结局 一方面 从消费者来看 需求曲线可以看作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可以看作消费者愿意为一定量商品支付的总金额 商品实际支付的金额则是以均衡价格计算的 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在完全竞争 市场上 消费者通过购买充分得到了这个消费者剩余 另一方面 从生产者来看 价格与平 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可以看作生产者剩余 它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即短期供给曲线左边的 面积 生产者剩余也称经济租 将在地租理论中介绍 下起平均可变成本 上至市场均衡 价格 从短期看 产品价格只要高于平均可变成本 厂商就有所收获 因为固定成本是必定 要付出的 不论固定成本是否如数得到补偿 厂商都会生产 厂商提供单位产品必须得到的 补偿是平均可变成本 所以产品价格超过其平均可变成本的余额就具有经济租的性质 自由 竞争的市场中交易双方按照市场均衡价格成交 买方得到消费者剩余 卖方得到生产者剩余 各得其所 达到双赢局面 10 30 答 答 看不见手 的作用就是价格机制的作用 价格在市场期 短期和长期分别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市场期 价格只能调节需求量 使得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如数分配给愿意以这样的 价格购买的消费者 出清市场 既不存在短缺 也不存在过剩 因此在市场期 价格机制的 作用在于分配产品 在短期 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资源配置作用 它可以调整需求量 也可以调整供给量 在厂商根据价格调整供给量时 实际上是通过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实现的 短期中价格 的资源配置作用较为有限 在长期 价格的作用就十分明显 也就更加重要 它可以通过调整所有要素来实现产量 的改变 总的来说 看不见手 的作用在于根据产品价格 即产品的相对稀缺程度来调整产品的 供应量 使产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其需求量相适应 也即保证社会有相对充分的资源用于某种 人们需要的产品上 一旦某种产品的需求达到被相对充分满足的状态 即达到长期均衡状态 如果信息是充分的 就不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该种产品的生产 剩余的资源就会流向更需要 的行业 这样 价格这只 看不见的手 就在引导逐利厂商行为的同时 把资源引导到符合社 会需要的方向 即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31 答 答 从长期均衡来看 完全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有效性方面做得最好 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明 第一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最低 在达到长期均衡时 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 说明价格已经达到不可能再低的水平 价格影响消费者福利 价格越高消费者福利越小 价 格越低消费者福利越大 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是消费者福利最大的市场 消费者福利水平高低 是衡量资源配置有效程度的标志 第二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 处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说明所有要素都 已经充分发挥了作用 不存在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的要素 这种状态也可以说明厂商在既定数 量要素下达到了产出最大化 第三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 价格同时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这说 明产量达到最优水平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配置效率最优的表征 对这个问题的完整说明将 在一般均衡理论中给出 五 计算题五 计算题 1 1 市场均衡时 QD QS 即 50000 2000 P 40000 3000 P 解得均衡价格 P 2 市场的均衡产量 Q QD QS 40000 3000 2 46000 2 完全竞争市场中 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 故厂商的需求函数为 P 2 11 2 已知 MC 0 4 Q 12 TR 20 Q 则 P MR 20 利润极大时有 MC MR 根据 MC 0 4 Q 12 用不定积分原理可以求得 TC 函数为 FCQQFCdQQFCMCdQTC122 0 124 0 2 又知 Q 10 时 TC 100 元 即 解得 FC 1012102 0100 2 200 FC 因而总成本函数为2001012102 0 2 TC 当产量 Q 80 时 利润达到最大 即 2001012102 0 2 QPTCTR 1080 2001012102 0 8020 2 元 3 1 短期供给函数 P 6 3 143520 P QS 2 价格为 10 时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出 利润为 3 40 Q 27 1145 4 1 因为 101521 0 23 QQQSTC 故厂商边际成本函数为 1543 0 2 QQMC 由短期均衡条件 P MC 知 1543 055 2 QQ 解得 舍去 20 1 Q 3 20 2 Q 即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 20 1 Q 此时的利润为 TCTR 790 102015202201 0 2055 23 元 2 由 101521 0 23 QQQSTC 得 Q1521 0TVC 23 QQ 1521 0 2 QQAVC 求得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为 5 因此 市场价格下降为时 厂商必须停产 5 P 5 1 由 40306 23 QQQSTC 12 得 30123 2 QQSMC 已知 P 66 元 根据利润极大化的条件 P SMC 可得 3012366 2 QQ 解得 6 1 Q2 2 Q 根据利润极大化的充分条件来判断 可以保证利润最大化6 1 Q 此时利润的极大值为 TCTR 176 40630666 666 40306 23 23 元 QQQQP 2 由于市场供求发生变化 新的价格为 P 30 元 根据 P MC 有 3012330 2 QQ 解得 舍去 4 1 Q0 2 Q 当时 利润为 4 Q 40306 23 QQQQPTCTR 8 40430464 430 23 元 即当价格为 30 元时 厂商会发生亏损 最小亏损额为 8 元 3 厂商退出行业的条件是的最小值 AVC P 由 40306 23 QQQSTC 得 QQQTVC306 23 306 2 QQAVC 欲求 AVC 的最小值 须使 亦即使0 dQ dAVC 062 Q dQ dAVC 解得 3 Q 当时 3 Q21303632 AVC 可见 只要价格 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21 P 6 1 因为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供给函数为PQD500080000 PQS250035000 市场均衡时 即 SD QQ PP250035000500080000 13 解得 6 P 即市场均衡价格为 6 元 这与代表厂商的 LAC 曲线的最低点的值相等 故该行业处于长 期均衡状态 2 长期均衡价格元 长期均衡产量6 P500006500080000 SD QQQ 因为长期均衡时每家厂商的产量为 500 故该行业厂商数目为 即在100 500 50000 n 长期均衡时 该行业的厂商数目为 100 3 新的需求函数为 但供给函数仍为PQ500095000 PQS250035000 新的市场均衡时 S QQ 解得新的市场均衡价格为元 均衡产量为8 P55000 S QQQ 短期内 行业的厂商数不会变化 即仍然为 100 家 在新的市场均衡时 单个厂商的产量为550 100 55000 从题中的假设知 当工厂产量为 550 单位时 各厂商的为 7 元SAC 可见 在短期均衡中 价格大于平均成本 厂商有盈利 其利润额为 TCTR 元 550550 78 QSACP 7 1 厂商的长期均衡由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给定 因此厂商长期最低平均成本等于均衡价 格 3 元 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1 000 个单位 已知需求 长期行业供给 200000032000002600000DS 所以厂商个数为 2000 1000 2000000 2 尽管需求发生变化 但因厂商无法在短期内调整其产出水平 故供给量 2 000 000 为固 定令 20000002000003200000 PD 得价格水平为 6 P 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 3000 36 1000 3 随着需求的变化 长期当中 由于超额利润的存在 会促使新厂商进入到该行业 使其 均衡价格水平恢复到与其长期最低平均成本相等 3 元 与 1 类似 令长期供给260000032000003200000 DS 则厂商的个数为 2600 1000 2600000 4 如图 6 3 所示 8 1 150060 2 QQLAC 15001203 2 QQLMC 2 厂商利润极大化时有LMCP 14 2 QQ 解得 舍去 35 1 Q5 2 Q 3 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 每个厂商应该在其长期平均曲线的最低点进行生产 即当达到长 期均衡时 每个厂商的产量为 30 所以 2 中的均衡不是行业均衡 4 行业的供给曲线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组成的轨迹 由于成本固定行业的长期平均 成本曲线不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变化 因此 即为行业的600 min LACP 长期供给曲线 9 1 已知 则QQQLTC84 23 84 2 QQLAC 欲求 LAC 的最小值 只要令 即 解得0 dQ dLAC 042 Q2 Q 所以 当每个厂商的产量为时 长期平均成本最低2 Q 此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为 482422 LAC 当价格 P 等于长期平均成本 4 时 厂商既不进入 也不退出 即整个行业处于均衡状态 故行业长期供给函数即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为 4 P 2 已知行业的需求曲线为 而行业的供给函数为 此时行业的PQD1002000 4 P 需求量为 由于每个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为 2 若厂商有160041002000 D Q n 个 则供给量nQS2 行业均衡时 有 即 解得 SD QQ n21600 800 n 故整个行业均衡价格为 4 均衡产量为 1 600 厂商有 800 家 10 1 已知代表性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101 0 2 QQSTC 则 11 0 QAVC 12 0 QMC 因为产量 Q 0 显然此题中AVCMC 故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 即 MCP 12 0 QP 故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 12 0 QP 或 P 1 55 PQ 15 因为该行业有 100 个相同的厂商 行业的供给曲线是各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方向的 相加 故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为 P 1 500500100 55 PPQS 2 已知市场需求函数为PQD4004000 同时市场供给函数为500500 PQS 市场均衡时 即 SD QQ 5005004004000 PP 解得 5 P 市场均衡产量为 200054004000 SD QQ 3 原来的行业的总供给函数为 当对每单位产品征收 0 9 元税后 500500 PQS 行业的供给函数就变为 500 9 0 500 PQS 行业的需求函数仍为PQD4004000 市场均衡时 即 DS QQ PP4004000500 9 0 500 解得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元 新的市场均衡产量为50 5 P1800 DS QQ 由于税收的作用 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0 50 元 但整个行业的销 50 0 00 5 50 5 售量下降了 200 单位 20020001800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 价格提高的量 0 50 元 小于每单位产品的税收的量 0 90 元 可 见 在 0 90 元的税收中 有 0 50 元通过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剩下的 0 40 元由厂 商承担 11 这个行业的有效供给曲线要从两种情况来看 一种是当时 全部供给量来自于国内 供给曲线为16 PPQS1040 另一种是当时 国内供给量为 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国内16 P200161040 S Q 供给量保持在 200 价格固定在 16 假设总供给量为 Q 则进口量为总供给量 Q 减去 200 因为已知条件是价格固定在 16 时 可以无限制的进口 12 1 市场供求平衡时 PP40063001503000 解得 6 P3900 Q 2 因为价格等于单个企业在 LAC 曲线最低点的价格 所以 1 中的市场同时也处于长期均 衡状态中 此时 行业内厂商数78 50 3900 N 3 若市场供求变动 新的均衡方程为PP15047004008000 16 解得 6 P560064008000 Q 4 3 中的市场也处于长期均衡 因为价格仍为 6 行业内厂商数量为112 50 5600 N 5 该行业属于成本不变行业 因为产量增加时 产品价格不变 6 需要新加入 34 家企业 才能满足由 1 到 3 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3478112 13 1 利润最大时产量 此产量的单位平均成本 总利润为 8000 20 Q240 AC 2 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可从 P 是否等于 AC 的最低点的值来判断 经计算 AC 的最低点为 140 而 因此该行业并没有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640 P 3 由于该行业没有达到长期均衡状态 且代表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 ACP 超额利润的存在吸引了其他厂商加入该行业 使供给量增加 因而催动产品价格下降 一直降低到代表性厂商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 即 此时 各厂商只能140 ACP 获得正常利润 超额利润为 0 均衡时这家企业的产量为 10 单位成本为 140 元 产品单价也是 140 元 14 1 由于该商品进口价和出口价都是 10 元 因此价格也必然是 10 元 如果超过 10 元 进口会增加 如果不到 10 元 出口会增加 在 P 10 时 从 x 的市场需求曲线中 可求得Px150027900 12900 x 在长期 厂商必须按最低长期平均成本生产 欲求最低的 LAC 可令 LMC LAC 即 0005 0 70 6 101 0 0005 0 70 2 303 0 22 QQQQQQ 解得 80 Q 当时 80 QQLAC0005 0 6 长期均衡时纯利润为 0 PLAC 又已知 所以有10 PQ0005 0610 解得8000 Q 国内市场上出售量 而长期均衡时国内只生产 其超过部分即进口量 12900 x8000 进口数为4900800012900 2 厂商数 家 100 80 8000 N 3 政府对 x 商品课征商品价格 20 的关税 则使该商品进口价格变为 12 元 而出口价仍 为 10 元 由于存在进口 而进口价又为 12 元 于是国内市场价变为 12 元 当国内市场价格为元时 该商品的销售量就为 12 P 17 990012150027900150027900 Px 在 1 中已说过 国内行业供给曲线位于最低长期平均成本的水平上 即 PQLAC 0005 0 6 所以 当 时 12 P12000 Q 由于在进口价格水平上的生产量 大于市场销售量 因此就没12000 Q9900 x 有进口 并且这时也没有出口 因为国内价格为 12 元 而出口价格为 10 元 因而不 可能有出口 这样 就没有对外贸易 4 由于没有对外贸易 因此国内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决定 供给为PQ 0005 0 6 需求为Px150027900 当供给 需求时 解得元 4 11 P10800 xQ 即国内购买量为 10 800 元 5 国内厂商数 家 135 80 10800 q Q N 6 在完全竞争中 长期均衡时行业利润为 0 7 在没有征关税时 国内价格 销售量 10 P12900 x 征收关税后价格提高为元 销售量减少为 4 11 P10800 x 消费者剩余减少了 16590 2 21 12 xx PP 亦即是说 消费者每周损失了 元 16590 8 征收关税以后进口没有了 因此政府从关税中所获得的收入为 0 15 1 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为元 125 P 2 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厂商 60 家 3 对产品征收相当于产品单价 20 的营业税 就等于价格上升 20 因此 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到150 20125125 P 从市场需求曲线得该行业产销量为 吨 PQ42000 140015042000 Q 因此 该行业在新的长期均衡中有厂商为 56 家 4 如果营业税废除 代之以每吨收 50 元的消费税 则每吨的价格变为 元 这时市场的产销量为 吨 17550125 P130017542000 Q 这时该行业中有厂商数为 52 家 5 如果所有税废除 行业回到 2 中的均衡状态 即共有 60 家厂商 若政府再给每吨产品 S 元津贴 使该行业中厂商增加 3 家 即增加到 63 家 由于每个厂商的产量仍为由于每个厂商的产量仍为 25 因此行业产量从增加到 吨 150015752531500 18 从市场需求函数中可知 当时 有PQ42000 1575 Q 元 25 106 4 15752000 P 原来的均衡价格是 125 元 现在成为 106 25 元 可见 每吨产品所得到的政府津贴是 元 75 1825 106125 16 1 厂商长期平均成本为最小时的产量为 6 销售价格 P 7 5 元 2 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为 Q 6000 200 7 5 4500 3 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为 4500 从 1 中又已知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Q 6 因此该行 业厂商数为 750 家 4 a 厂商均衡产量 Q 7 均衡价格 P 30 3 7 9 这就是政府将该行业竞争厂商减 少到 600 家时每家厂商的产量和销售价格 b 假如营业许可证是免费领到的 则每家厂商的利润为 9 8 c 只要对每张营业证收费 9 8 元 即可使每个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17 1 根据 LTC 能得到 LAC 通过微分得到 LMC LAC Q2 60Q 1500 LMC 3Q2 120Q 1500 2 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 P MC 又因 P 975 将 P 代入 LMC 有 975 3Q2 120Q 1500 解得 Q1 35 Q2 5 根据利润最大化充分条件可以验证 Q 35 时 能够保证实现利润最大化 3 当 Q 35 时 有 LAC 625 利润 P Q LAC Q 975 625 35 12250 以上结果与行业长期均衡相矛盾 因为行业长期均衡要求留存于行业中的厂商只能获 取 正常利润 不能获取超额利润 而现在却获取了超额利润 12250 之所以如此 是 因 为行业长期均衡时 价格应该是最低平均成本 在这里当长期平均成本为 LAC Q2 60Q 1500 时 LAC 的最低点 Q 30 19 进而求得 LAC 600 这说明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应该为 600 而现在却是 975 因 而 出现了超额利润 4 假如该行业是固定成本不变的行业 则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从上面已 知 行业长期均衡时 价格 P 600 可见 行业长期供给方程即为 600 5 已知市场需求曲线是 P 9600 2Q 又知长期均衡价格为 P 600 将价格代入上式 得到 Q 4500 由于代表性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为 Q 30 因此 留存于该行业的厂商数量为 n 4500 30 150 家 18 解 解 1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由于是完全竞争厂商 所以PMR 可得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为PMC 由 可得 2 220QQTC QMC22 又由题知 即知 得6 P622 Q2 Q TCTR 16 22220 26 2 TCQP 所以 最大化利润为 16 2 将上述题 1 的结果代入计算式 可得 622222 10 2 20 4 2 8 14 2 28 82028 2000220 2822220 2 2 QMC Q FC AFC Q VC AVC Q TC AC FCTCVC FC TC 3 当时 8 P8 PMR 20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MRMC 可得 解得 即822 Q3 Q 3 8 Q VC AVC 因为 故仍可继续生产 AVCMR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