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YY024】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直动式溢流阀的设计]【2A0】【机械专业类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直动式溢流阀的设计]【2A0】【机械专业类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zip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CAD图纸-预览】.pdf---(点击预览)
CAD源文件图
液压缸A1.dwg
直动式溢流阀装配图A1.dwg
缸头A3.dwg
缸筒A4.dwg
装载机液压系统图A0.dwg
阀体A2.dwg
阀芯A4.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304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3-23 上传人:棒*** IP属地:湖北
50
积分
关 键 词:
液压 轮式 装载 系统 设计 直动式 溢流 a0 机械 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通过 答辩
资源描述:
该资料由棒哥毕业设计工作室整理上传,购买之前,请仔细阅读预览,满意后注册帐号,充值下载即可得到源文件。

      棒哥设计工作室专职于数控编程、夹具设计、模具设计、机械设计、减速器设计、三维造型设计[UG、PROE、SW等]。拥有万份成品毕业设计资料,如若资料库中没有您想要的课题,我们支持量身定做,量身定做,保证通过!咨询QQ:29467473

     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团队,有10余名主要技术主干,30余名兼职技术人员,所有技术人员均从事技术5-10年及以上在职工程师及大学教师,充分保证定做设计质量。

     我们永远诚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的有缘人,同时也欢迎有能力、有技术、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数控、机械、模具、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组建更专业、更效率、更强大的队伍。

     我们始终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完美售后的服务宗旨为广大客户提供海量的参考资料,五年来得到了无数客户的肯定。本工作室所有资料,均已通过检查,均根据大纲要求编写的完完整的设计资料,可以放心选购。

常用文件格式介绍

资料中【.doc】格式的文件为WORD文档

资料中【.dwg】格式的文件为AUTO CAD二维图纸文件

资料中【.prt】格式的文件为UG三维图文件

其余文件请看资料上的备注。

注意事项

1.下载成功后,如遇资料文件打不开,请加QQ29467473联系。

2.下载时请不要使用迅雷软件下载,如若电脑已安装,请先卸载后再进行下载。

3.该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下载后切勿直接交稿,需将资料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修改后再交稿。尤其是需要查重的学校,更要进行修改。

4.题目最前面的【XX001】之类的序号并非课题型号,而系本工作室按照资料收集的顺序进行排序所设置的序号,与课题无关。

XXX
内容简介: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直动式溢流阀的设计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号: 2008963323 姓 名: 王阳阳 指导教师: 朱石沙(教授) 完成日期: 2012年 5 月 27 日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设计) 题目: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直动式溢流阀的设计 学号: 2008963323 姓名: 王阳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朱石沙 系主任: 周友行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全液压轮式装载机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2、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 3、用 图软件绘制装配图,零件图; 4、设计说明书 8000 字以上,内容完整,计算准确; 5、外文翻译 3000 左右字符;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 动臂液压缸的设计, 直动式液流阀的设计。 三、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斗容 5 3m , 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液压泵的功率P =向泵流量 Q 61.2 油箱体积 0V 1520L 四、进度安排 序号 各阶段完成的内容 完成时间 1 查阅资料、调研 1 周 2 开题报告、制定设计方案 2 周 3 设计计算 38 周 4 图 912 周 5 整理说明书、外文翻译 1314 周 6 修改图纸和说明书 15 周 7 打印图纸、毕业 设计 答辩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杨曙东 何存兴主编 2 现代工程图学 M 2000 周良德 杨世平 邱爱红等主编 3 机械设计(第八版) M2002 纪名刚等主编 4 机械原理(第七版) M2006 5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6 液压元件与系统(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李壮云等编 7 行走机械液压传动(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姚怀新编 8 现代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颜荣庆编 9 孔庆华 刘传绍 M济大学出版社 10 实用液压技术(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张磊编 11理论力学( M) 2004 尹冠生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毕业设计评阅表 学号 2008963323 姓名 王阳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直动式溢流阀的设计 评价项目 评 价 内 容 选题 ,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量是否适当; 研、社会等实际相结合。 能力 合归纳资料的能力; 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 论文 (设计)质量 述是否充分,结构是否严谨合理;实验是否正确,设计、计算、分析处理是否科学;技术用语是否准确,符号是否统一,图表图纸是 否完备、整洁、正确,引文是否规范; 无观点提炼,综合概括能力如何; 无创新之处。 综 合 评 价 王阳阳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作风踏实,行动积极,面对难题敢于钻研。能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论文撰写基本流畅、工作量较饱满、论文格式符合规范,图标较清楚,鉴于其本科毕业设计已达到学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同意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人: 2012 年 5 月 日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 学号: 2008963323 姓名: 王阳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32 页 图 表 7 张 论文(设计)题目: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直动式液流阀的设计 内容提要: 目前国内外的装载机广泛采用液压技术,可使整个装载机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提高。装载机主要用于装卸运作业。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转向机构液压系统和行走机构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标准液压元件的选择计算;液压系统的验算;非标件直动式溢流阀和动臂液压缸的设计计算。行走机构 采用脚踏式操纵,先导控制的液控调速 方式,使调速换向更为方便 ;工作装置采用先导控制,使系统操作更加简便;转向机构采用方向盘转向,运用人机学,使驾驶室的布置更为合理,便于操纵。 整个系统安全可靠、结构紧凑和维修方便。 指导教师评语 王阳阳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态度积极端正,认真查 阅了一系列文献资料,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此期间完成了方案的初步设计,方案被认定可行。在此基础上,该同学通过对方案的分析,完成了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以及液压元件直动式液流阀的设计,并完成了相关的特性分析。 利用 成了说明书的书写以及相关外文文献的翻译。在设计过程中,王阳阳同学认真努力,论文立意正确,论述比较清楚,符合设计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答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答辩简要情况及评语 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目录 摘要 . I . 言 . 1 第一章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2 计依据 . 2 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主要特点 . 2 计参数 . 2 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3 走机构液压系统 .作装置液压系统 . 6 向机构液压系统 . 8 第二章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 10 走机构液压系统若干问题 . 10 压泵参数的确定 . 10 压马达的参数 . 11 接式车架的计算载荷 . 12 缸轴线至铰接点中心距离和行程确定 . 12 向泵流量 Q . 12 小转弯半径 . 12 作装置液压系统 . 13 塞直径和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 13 压缸流量的计算 . 13 动机功率选择计算 . 14 输工况功率 . 14 入工况功率 . 15 第 三 章 非标准液压元件的设计 . 16 臂液压缸的设计 . 16 压缸的设计计算 . 16 压缸的作用能力、作用时间及储油量的计算 . 17 压缸壁厚的计算 . 18 塞杆的计算 . 18 压缸零件的连接计算 . 20 动式溢流阀的设计 . 23 计要求 . 23 要结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 23 态特性计算 . 25 簧的设计计算 . 26 第四章 结束语 .考文献 . 31 附录 . 32 I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直动式溢流阀的设计 摘要 目前国内外的装载机广泛采用液压技术,可使整个装载机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提高。装载机主要用于装卸运作 业。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转向机构液压系统和行走机构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标准液压元件的选择计算;液压系统的验算;非标件直动式溢流阀和动臂液压缸的设计计算。行走机构 采用脚踏式操纵,先导控制的液控调速方式,使调速换向更为方便 ;工作装置采用先导控制,使系统操作更加简便;转向机构采用方向盘转向,运用人机学,使驾驶室的布置更为合理,便于操纵。 整个系统安全可靠、结构紧凑和维修方便。 to of is to do of of of of of of to to of to of to is of is it is to 1 前 言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装载 机是一种 广 泛用于公路、 铁 路、建筑、水 电 、港口、 矿 山等建 设 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 铲装 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 状 物料,也可 对矿 石、硬土等作 轻 度 铲 挖作 业 。 该课题结 合机械 设计专业 的教 学内 容和我省工程机械的 应 用及 发 展,对装载 机液 压 系 统 作 较 深入的分析研究。根据 设计 依据及要求,完成 装载 机液 压 系 统 的设计 直 动 式溢流 阀 的 设计 , 进 一步掌握液 压 系 统 的 设计 方法和步 骤 。通 过毕业设计 ,使我 们进 一步 巩 固、加深 对 所 学 的基 础 理 论 、基本技能和 专业 知 识 的掌握,使之系 统 化、综 合化;使我 们获 得了 从 事科研工作的初步 训练 ,培 养 我 们 的 独 立工作、 独 立思考和 综合 运 用已 学 知 识 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尤其注重培 养 我 们独 立 获 取新知 识 的能力;培 养我 们 在 设计 方案、 设计计 算、工程 绘图 、 实验 方法、 数 据 处 理、文件表 达 、文 献 查 阅 、计 算机 应 用、工具 书 使用等方面的基本工作 实践 能力;使我 们树 立具有符合 国 情和生 产实际 的正确 设计 思想和 观点 , 树 立 严谨 、 负责 、 实 事求是、刻苦 钻 研、 勇于探索、具有创 新意 识 、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工作作 风 。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液 压 技 术 式 一门先进 的技 术 ,特 别 是 计 算机技 术的发 展再次 将 液 压 、技 术 推向前 进,发 展成 为 包括 传动 、控制、 检测 在 内 的 一门 完整的自 动 化技 术 。目前 国内 外的 装载 机都采用液 压 技 术 ,可使整 个装载 机的技 术经济指标 得到提高,其 发 展 趋势 是 开发节 能、高效、可靠、 环 保型 产 品,并研制 无泄 漏 装载 机,微 电 子及机 电 液一体化技 术将获 得越 来越 广泛 的 应 用,安全性及舒适性是 产 品 发 展的重要目 标 , 大型化与微型化仍是 产 品系列化的 两 极方向,技 术进 步、人才培 养 和售后服 务 将 成 为 企 业 生存的三大 关键内 在因素,集 团 化、社 会 化与 国际 化是企 业 生存与 发 展的必由之路 。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设计 5 3m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直动式溢流阀和动臂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标准液压组件的选择计算、液压系统的验算、非标准件的设计计算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液压系统无极调速回路及液压系统安全保护回路的设计。可以通过综合应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2 第 一章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设计依据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主要特点 1、设计用于露天作业的前端式装载机的液压系统,该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转向机构和行走机构均采用液压传动。 2、行走机构能实现无级调速。 3、工作装置、转向机构和行走机构,采用单独驱动。 4、工作装置为反转连杆式。 5、行走机构为轮胎式。 6、采用柴油机为动力。 7、安全可靠、机构紧凑、维修方便。 设计参数 1、额定斗容 5 3m 。 2、额定载重量 10t 。 3、轴距 4、轮距 5、机重 24t 。 6、工作装置 ( 1)、工作压力 10 14 ( 2)、转斗缸最大推力 22t ;铲斗卸载时间 3 6s ;转斗时间 2 5s ;转斗缸行程520 ( 3)、动臂缸最大推力 20t ;动臂提升时间 2 5s ;动臂下降时间 3 6s ;动臂缸行程 560 7、转向机构 ( 1)、工作压力 10 14 ( 2)、最大转向阻力矩 2100 ; ( 3)、最大转向角 30 40; ( 4)、铰接两车架从最左到最右偏转角所需时间为 3 6s 。 8、行走机构 ( 1)、工作压力 18 26 ( 2)、最大行走速度 15 ; ( 3)、工作速度 3 4 ; ( 4)、最大牵引力 30t ; 3 ( 5)、轮胎滚动半径 680 ( 6)、最大爬坡能力 30。 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包括行走机构液压系统、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和转向机构液压系统三个部分,见图 行走机构液压系统 行走机构液压系统按其作用分为:主回路、补油和热交换回路、调速和换向回路、主泵回零及制动回路、补油回路和压力保护回路。 1、主油路 由两个独立的闭式回路组成。 如图 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高压油口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斜轴式轴向柱塞变 量泵 5低压油口。 图 主油路 2、补油和热交换回路 ( 1)、补油回路 齿轮泵 1分流阀 21补油阀 6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 的低压侧。 ( 2)、热交换回路 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或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 排出的部分热油梭阀 变速阀 15(为图示位)背压阀 26过滤器 59油箱 61。 12调压阀 11 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 或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 的壳体过滤器 60油箱 61。 注意:调压阀 22的开启压力调压阀 11的开启压力,才能实现正常的热 交换。 ( 3)、调速和换向回路 a、若脚踏先导阀 17上位工作 4 齿轮泵 1分流阀 21断流阀 20(图示位)脚踏先导阀 17 上位液动阀 25下端 液动阀 25阀芯上移,下位工作。 先导泵 3液动阀 25下位变量液压缸 24下腔变量液压缸 24活塞杆伸出杠杆机构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的缸体摆角或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的流量或。 若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的缸体摆角方向改变,则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排油方向改变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 或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的转向改变 实现装载机的前进或后退。 b、若脚踏先导阀 18上位工作 齿轮泵 1分流阀 21断流阀 20脚踏先导阀 18 上位液动阀 25 上端 液动阀25阀芯下移,上位工作。 先导泵 3液动阀 25上位变量液压缸 24上腔变量液压缸 24活塞杆缩回杠杆机构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的缸体摆角或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的流量或。 若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的缸体摆角方向改变,则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排油方向改变前轮内曲线 径向柱塞马达 9 或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的转向改变 实现装载机的后退或前进。 高速档(变速阀 15 图示位) c、通过变速阀 15,可得两档车速 低速档(变速阀 15 左位) 当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或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为高速工况(即变速阀 15为图示位) 连通阀 16左移,即是图示位工 作 前后轮的油路连通; 当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 或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 为高速工况(即变速阀 15为左位)连通阀 16右移,左位工作 前后轮油路不通。 ( 4)、主泵回零及制动回路 调速阀 27由离心调速器控制,离心调速器与发动机是用带轮连接。 a、若外负载 F,超过发动机出N,发动机转速 调速阀 27左移,右位工作(为图示位); b、液动阀 25 的控制油交替逆止阀 19调速阀 27油箱 61; c、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 摆角减小直到零位降低泵的输出功率,避免发动机因过载而熄火; (低压控制油作用) 离心调速器作用 5 停车时,断流阀 20 左位工作,则连通脚踏先导阀 17 和脚踏先导阀 18随动阀 25上下端控制油与油箱 61相通随动阀 25回到中位伺服变量机构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缸体摆角回零, q 为零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和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10制动。 ( 5)、补油回路 制动及超速吸空时,低压油补油阀 13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 达 9和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 ( 6)、压力保护回路 a、主回路高压保护 系统的工作压力系P过载阀 77P 过载阀 7开启溢流。 b、低压保护 调压阀 22控制补油压力。 c、油马达背压保护 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 和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 排出的部分热油调压阀 14背压阀 26过滤器 60油箱 61 当系统长时间不工作时,按下换向阀 8将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 5 吸排油口相通 前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9和后轮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10不转动 装载机不动。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1、转斗液压缸 52活塞杆伸出 ( 1)、先导油路 将转斗先导阀 37的手柄向左按下 先导泵 3单向阀 29转斗先导阀 37左上位转斗液压缸多路液动换向阀 45左端 转斗液压缸多路液动换向阀 45左位工作。 ( 2)、主油路 进油路:工作泵 2单向阀 46转斗液压缸多路液动换向阀 45 左腔转斗液压缸52活塞腔 转斗液压缸 52活塞杆向外伸出。 回油路:转斗液压缸 52活塞杆腔油转斗液压缸多路液动换向阀 45左腔过滤器55油箱 61。 2、转斗液压缸 52活塞杆缩回 ( 1)、先导油路 将转斗先导阀 37的手柄向右按下 先导泵 3单向阀 29转斗先导阀 37右上位转斗液压缸多路液动换向阀 45右端 转斗液压缸多路液动换向阀 45右位工作。 7 ( 2)、主油路 进油路:工作泵 2单向阀 46转斗液压缸多路液动换向阀 45 右腔转斗液压缸52活塞杆腔 转斗液压缸 52活塞杆缩回。 回油路:转斗液压缸 52活塞腔油转斗液压缸多路液动换向阀 45右腔过滤器 55油箱 61。 3、转斗液压缸 52补油和过载保护 补油:转斗液压缸 52活塞腔或活塞杆腔吸空时,通过补油阀 48补油。 过载保护:转斗液压缸 52活塞腔或活塞杆腔过载时,通过过载阀 49开启溢流。 4、动臂液压缸 53举升 ( 1)、先导油路 将动臂举升先导阀 38的手柄向右按下 先导泵 3单向阀 29动臂举升先导阀 38右上位动臂举升多路液动换向阀 42左端 动臂举升多路液动换向阀 42左位工作。 ( 2)、主油路 进油路:工作泵 2节流阀 44单向阀 43动臂举升多路液动换向阀 42 左腔动臂液压缸 53活塞腔 动臂液压缸 53举升。 回油路:动臂液压缸 53活塞杆腔油动臂举升多路液压换向阀 42左腔过滤器 55油箱 61. 5、动臂液压缸 53下降 ( 1)、先导油路 将动臂举升先导阀 38的手柄向左按下,按到左中位 先导泵 3单向阀 29动臂举升先导阀 38左中位动臂举升多路液动换向阀 42右端 动臂举升多路液动换向阀 42右位工作。 ( 2)、主回路 进油路:工作泵 2节流阀 44单向阀 43动臂举升多路液动换向阀 42 右腔动臂液压缸 53活塞杆腔 动臂液压缸 53下降。 回油路:动臂液压缸 53 活塞腔油动臂举升多路液动换向阀 42 右腔过滤器 55油箱 61。 6、动臂液压缸 53浮动 将动臂举升先导阀 38的手柄向左按下,按到左上位 先导泵 3单向阀 29动臂举升先导阀 38左上位液控单向阀 51 液压单向 阀 51的液压油逆向流动动臂液压缸 53的活塞杆腔和活塞腔与油箱 61相通,进出油都可以。 7、动臂液压缸 53补油和过载保护 补油:动臂液压缸 53活塞腔或活塞杆腔吸空时,通过液控单向阀 51补油。 8 过载保护:动臂液压缸 53活塞腔或活塞杆腔过载时,通过过载阀 50开启溢流。 8、其他元件的作用 调压阀 36的作用是调节减压阀式先导操纵阀的操纵油的压力。 背压阀 39是使液动换向阀 51具有背压。 当发动机突然熄火时,动臂液压缸 53 活塞腔的油通过单向阀 41 和节流阀 40 向动臂举升先导阀 38 和转斗先导阀 37紧急供应操纵油。 9、 工作泵(主泵) 2过载保护 当转斗液压缸 52和动臂液压缸 53不工作时,工作泵 2油箱 61; 当转斗液压缸 52或动臂液压缸 53工作时,系统过载,工作泵 2安全阀 47油箱61。 转向机构液压系统 1、直线行驶 方向盘不转全液压转向器 31处于中位(图示位)液动主控制阀 32处于中位(图示位)转向液压缸 54没有液压油通过 装载机直线行驶。 转向泵 4定差溢流阀 33油箱 61。 2、右转弯 ( 1)、先导油路 顺时针转动方向盘螺杆轴向上移全液压转向器 31上移 全液压转向器 31下位工作。 先导泵 3全液压转向器 31 下腔计量马达进口计量马达出口液动主控制阀32左端(液压主控制阀左位工作)液动主控制阀 32中的先导阀口液动主控制阀 32的右端全液压转向器 31下位过滤器 55油箱 61。 ( 2)、主油路 进油路:转向泵 4液动主控制阀 32左腔转向液压缸 54活塞杆腔 装载机向右转弯。 回油路:转向液压缸 54A 活塞杆腔和 B 活塞腔油液动主控制阀 32 左腔过滤器55油箱 61。 3、左转弯 ( 1)先导油路 逆时针转动方向盘螺杆轴向下移全液压转向器 31下移 全液压转向器 31上位工作。 先导泵 3全液压转向器 31 上腔计量马达进口计量马达出口液动主控制阀32右端(液压主控制阀右位工作)液动主控制阀 32中的先导阀口液动主控制阀 32的左端全液压转向器 31上位过滤器 55油箱 61。 9 ( 2)主油路 进油路:转向泵 4液动主控制阀 32右腔转向液压缸 54活塞杆腔 装载机向左转弯。 回油路:转向液压缸 54B 活塞杆腔和 A 活塞腔油液动主控制阀 32 右腔过滤器55油箱 61。 4、其他液压元件的作用 液控主控制换向阀 32、定差溢流阀 33、安全阀 34和梭阀 35 组成流量放大阀。 梭阀 35 把液动主控制阀 32 的出口压力引至定差溢流阀 33 的弹簧腔,液动主控制阀 32 的进口压力作用定差溢流阀 33 的另一腔,使得液动主控制阀 32 进出口压力差基本恒定,转向液压缸 54的运动速度进取决于液动主控制阀 32的阀口面积。 5、过载保护 当先导泵工作时过载,先导泵 3直动式溢流阀 28过滤器 56油箱 61;当工作装置和转向机构不工作时,先导泵 3换向阀 8(右位工作)过滤器 56油箱 61。 转向液压缸 54 的高压油梭阀 35安全阀 34过滤器 55油箱 61。 10 第二章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行走机构液压系统若干问题 1、由设计要求知: 最大行走速度5 ( 1- )t ( 2 式中: 滑转率, =取 = 则: 理论行驶速度t15= 2、理论行驶速度 t=2dr 00060=r ( 2 式中: 驱动轮的滚动半径( m ),d r= 驱动轮转速( r )。 则: kn=dt =r 3、最大行驶速度发生在运输工况:最大牵引力产生在装载机以作业速度插入料堆时。 4、进行牵引力和扭矩计算时应考虑驱动轮的数目。 液压泵参数的确定 pq=3 ( 2 式中: 液压泵的排量( 3 ); 液压泵吸排油口压力差( , 由设计要求知其工作压力为 18 26取 P =25则10 液压泵的转速( s/, 11 取000 r =60 21000 =s/ 最大行驶速度( ), 15 =3600100015=;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总效率,取 = 行走时的最大牵引力( N ), f + G 滚动阻力 (N ); 爬坡阻力 (N ),一般小坡度可取 F 滚动阻力系数,取 f= G 装载机重量 (N ), G=240000N 。 则 )40 000 =39600N 注:由于系统是四轮驱动,采用的 2 个泵,所以计算。 液压马达的变速范围, 定量马达,若采用变量泵系统,马达的变速范围。 则: pq= =10 3 液压泵的理论流 量 tq=10 =2 = 液压泵的功率 P : P =600 =液压马达的参数 液压马达的排量: 12 q ( 2 式中: 液压马达的最大转速( ), ; 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取 液压马达的进出口压力差( , 25424 ; 最大牵引力( N ), 采用的是 4马达驱动,则:1239600 =19800N 。 则: q = =10 34 其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 = 4 = 液压马达的扭矩 M : M =F =19800 13464 =液压缸流量的计算 活塞杆外伸速度 1V : 1V = 214 ( 2 活塞杆缩回速度 2V : 2V)(422 2 ( 2 式中: 缸的容积效率;取=、动臂液压缸: 13 提升时间 2 5s ,下降时间 3 6s ,行程 L =5601V = 4560 =70 =14 2V =560=112 =11.2 即 4 121 = 4)( 2222 =11(= 2、 铲斗液压缸: 铲斗卸载时间 3 6s ,转斗时间 2 5s ,行程 L =5201V = 5520 =104 =10.4 2V = 4520 =130 =13 即 4 121 = 4)( 2222 =3)= 原动机功率选择计算 运输工况功率 ( ( 2 式中: 产生最大速度时的驱动力( N ), F F额; 14 额F 额定牵引力( N ), 额F= G 机械的附着重量( N ), 四轮驱动G=240000N ; 额定附着系数, 滚动阻力, G 机重( N ), G =240000N ; f 滚动阻力系数,取 f = F F额=240000 40000 127200N 传动系统的总效率,取= 为转向泵(空载)、工作泵(空载)消耗功率总和。 601 =60 =602 =60 2126050 =1N + 2N =则 20 0 + 718 15 插入工况功率 ( 2 式中: 装载机插入时的原动机功率( ; 最大插入阻力( N ), 最大牵引力 1F =)( =19800 4=79200N 装载机自重( N ), 240000N ; w 滚动阻力系数, w = i 道路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i =10; 装载机的插入速度,1.1 ; k 考虑其他阻力系数, k = k = 泵到马达的总效率,取 = 则 )(1 =79200 )0 00 =52800N =80850W =第三 章 非标准液压元件的设计 臂液压缸的设计 如图 动臂液压缸。当左端进油时活塞杆伸出,动臂举升;当右端进油时,动臂下降;当两端都与油箱连通时,动臂浮动。 16 图 动臂液压缸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查表选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选用尾部耳环式安装方式; 2、由于动臂液压缸采用 2个,所以 F = 100010220 =100000N ; 3、系统的工 作压力为 10 14取系统的工作压力为 12往复速比 =212280110110=取 =2,即缸径 D =100活塞杆直径 d =80 4、动臂液压缸的行程为 560速度为:提升时, 1V =7 下降时, 2V =11.2 流量为:提升 时, 1q = 下降时, 2q = 查表得出供油口的直径: 1d =16 液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YY024】全液压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直动式溢流阀的设计]【2A0】【机械专业类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3041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