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节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 掌握导致土壤侵蚀 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人为因素及其后果 2 知道 20 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说明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之间 的关系 3 掌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 人为因素及其严重后果 4 了解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从而警醒人们注意 自己的行为 5 注意区分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和工程活动导致的自然灾害类型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自主学习 1 原因 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 如乱垦滥伐 乱牧滥采等 土壤侵蚀 2 1 概念 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 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 蚀 2 后果 侵蚀区 耕作层流失 土层变薄 保水 蓄水能力降低 旱涝灾害加剧 沟谷 诱发山崩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远离侵蚀区的下游 泥沙沉积 河床抬高 湖泊淤浅 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土地荒漠化 3 1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乱砍滥伐 开垦草地 植被破坏 地表裸露 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速度 土地荒漠化 干旱和半干旱区 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 2 危害 土地生产力下降 农牧业减产 土壤侵蚀为什么会加重洪涝灾害 提示 在侵蚀区 土壤遭受侵蚀后 大量泥沙被流水携带至下游地区 随着地形趋缓 河道变宽 使得流速减慢 大量泥沙就会沉积在河床或与河流相连通的湖泊中 结果造成 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降低 所以 加重了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 核心归纳 生态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 1 2 土壤侵蚀 2 1 土壤侵蚀的原因 造成土壤侵蚀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 也有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的加入使侵蚀强度骤然 增加 具体如下图所示 2 土壤侵蚀的后果 在侵蚀区 在沉积区 用联系的方法理解侵蚀区和沉积区出现的自然灾害 3 土地荒漠化 1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3 2 荒漠化的危害 跟踪训练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酸雨危害 c 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d 土壤盐碱化 2 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 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人口密集 过度开垦严重 酸雨危害严重 a b c d 4 解析 第 1 题 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 位于内蒙古高原 两地都位于我国的干旱 区和半干旱区 风力作用强劲 土壤遭受风蚀作用严重 由于过度放牧 导致草地退化 第 2 题 三个地区都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起伏较大 水土流失严重 再加上三个 地区都是人口密集区 过度开垦 造成植被破坏 加重了土壤侵蚀 答案 1 c 2 c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自主学习 环境污染的范围 1 1 区域性 20 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2 全球性 气候变化 臭氧层耗竭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 2 1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加 2 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有 一是造成海平面上升 二是加剧洪涝 干旱 和其他气象灾害 三是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四是影响人类健康 3 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对农业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臭氧层耗竭 3 1 臭氧层功能 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 2 破坏原因 人类大量排入大气的氟利昂等 3 危害 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加 会损坏人的免疫力 使皮肤癌 白内障患者增 多 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生物多样性减少 4 1 减少原因 人类对森林 草地的大规模破坏 对生物物种的过度利用 2 危害 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氧化碳的增加为什么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提示 二氧化碳除吸收少量太阳的短波辐射外 还大量吸收地面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并由此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增强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促使入射能量和逸散能量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 造成地球表面的能量平衡发生变化 引起 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地面辐射增强 从而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核心归纳 1 全球变暖的原因 危害及防御措施 5 2 臭氧层耗竭与自然灾害 3 生物多样性减少与自然灾害 跟踪训练 读下面漫画图 判断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臭氧层破坏 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6 b 森林破坏 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c 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 威胁生态平衡 d 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 破坏地球生物生存环境 解析 选 c 图所示应为排放工业废水引发的水污染 为环境污染问题 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自主学习 大都市 过度开采地下水和高层建筑物重力作用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缝 1 矿区 竖井或斜井采掘 地下形成大片采空区 引发地表沉降 塌陷和地裂缝 2 山区 工程建设挖高填低 人工边坡也经常出现崩塌 滑坡等地表失稳现象 3 大型水库蓄水容易诱发地震 4 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 缩小 作用 提示 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 从而减少灾情损失 核心归纳 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1 都市建设与自然灾害 2 开采矿山与自然灾害 3 山区建设与自然灾害 4 修筑水库与自然灾害 5 跟踪训练 7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题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 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 如下图 近年来 由于 城区扩展 大量开挖山坡 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 滑坡灾害 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 滑坡多发的原因 解析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 滚动 堆积 在坡脚 或沟谷 的地质现象 黄土的垂直节理比较发育 内部孔隙较大 在坡脚遭到人为 作用而变陡 或者发生暴雨时容易使黄土层发生崩塌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 受河流冲刷 地下水活动 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 在重力作用下 沿着一定的软弱 面或者软弱带 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图中显示黄土覆盖层和基岩 之间有明显的滑动面 特别是该区域降水较多 加之人为开挖边坡的影响 从而导致滑坡 发生 答案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孔隙度大 人工开挖边坡 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 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 雨水下渗 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 造成黄土滑坡 对点练一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 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 从 1997 年开始 科尔 沁人因地制宜 防沙用沙 目前已初步扭转了 沙进人退 的局面 开始走向 沙绿民富 的道路 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科尔沁沙地曾经 沙进人退 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 a b c d 2 科尔沁沙地 沙绿民富 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 全球变暖 冰雪融水增加 8 b 沙地边缘构建乔 灌 草防护林带 c 配套排灌设施 合理引用水资源 d 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 解析 第 1 题 科尔沁沙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带 过度放牧或过度开垦 易导致荒漠化 第 2 题 全球变暖 短时间内冰雪融水会增加 但蒸发愈加旺盛 会愈加干旱 加重荒漠 化 故全球变暖不会使 沙绿民富 答案 1 b 2 a 对点练二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漫画 完成 3 4 题 漫画说明了 3 a 人类活动破坏了对流层 b 人类活动破坏了高层大气 c 人类活动破坏了平流层 d 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 臭氧层正在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4 a 核电站的建设 b 制冷工业的发展 c 热电工业的发展 d 常规能源的使用 解析 第 3 题 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 是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第 4 题 臭氧 层的破坏是由制冷设备排放的氟利昂所致 答案 3 d 4 b 对点练三 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 128 m 1958 年开始蓄水 施工前 该水库库区周围地区仅 发生过小地震 到 1963 年水库蓄满水后 库区周围地区的地震仅记录到的就有 2 000 多次 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 1969 年库区发生了一次里氏 5 8 级的较大地震 据此 回答 5 6 题 9 5 赞比亚位于 a 环太平洋地震带 b 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c 东非大裂谷地震带 d 洋脊地震带 6 下列有关修建水库后 地震次数增多的可能原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修建水库降低了地下岩体的稳定性 b 岩石上部工程量增加引发地震 c 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 d 修建水库增加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解析 第 5 题 赞比亚位于非洲东非大裂谷带 由其地理位置可知属于东非大裂谷地 震带 第 6 题 修建水库后 发生地震的次数增多 显然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 的稳定性 从而对灾情起到了 放大 的作用 答案 5 c 6 d 基础巩固 自然气候变化 日前发布研究称 北极冰雪的融化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欧洲 美国及 全球其他地区夏季日渐猛烈的热潮和暴雨天气有关 全球变暖带来威胁的范围之广可见一 斑 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沿岸暖流加强 b 全球气候变暖 c 极昼天数较多 d 太阳辐射增强 2 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b 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 c 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 d 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 解析 第 1 题 由于全球变暖 气温升高 两极冰雪融化 导致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 10 围缩小 第 2 题 全球变暖 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 对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 人口迁移影响不大 答案 1 b 2 c 读图 完成 3 4 题 3 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a 洪涝灾害 b 地面沉降 c 海水入侵 d 大水漫灌 4 造成图中问题的原因是 a 地壳运动 b 水污染严重 c 过量开采矿产 d 过度开采地下水 解析 从漫画中可以形象地看出 导致该地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 答案 3 b 4 d 5 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 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 t1至 t4时 期的历史变化过程 t1至 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 可忽略不计 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过度放牧使草场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 过度砍伐 开垦山地 地表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城市面积扩大 加大了地表径流量 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a b c d 解析 选 d 由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区域的林地面积不断减少 耕地 面积不断增加 地表植被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加大河流的含沙量 大量泥沙在河流 下游的沉积 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随着区域城市面积不断增加 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 11 降水的下渗量减少 地表径流增加 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多伦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南部 地处阴山山脉北坡 内蒙古高原南缘 年降水量 316 7 mm 年蒸发量为 1 748 mm 读多伦县牲畜头数年变化图 回答 6 7 题 6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 多伦县应属于 a 干旱区 b 半干旱区 c 半湿润区 d 湿润区 7 牲畜头数的变化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 第 6 题 根据多伦县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判断出多伦县属于半干旱区 第 7 题 牲畜头数的不断增长意味着过度放牧 易造成土地的荒漠化 答案 6 b 7 a 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江湖很受伤 珠峰不下雪 隆冬时节 珠峰反倒没有大雪满山 冰川倾泻的风采 强烈的高空风吹走了珠峰 颈 部 的一圈白色 围巾 裸露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岩石 尖尖的峰顶 雪帽 显得单薄而孤 独 而珠峰 腰部 以下的 裙摆 则呈现一片赭黄色 15 年前 珠峰的冬天往往大雪 封山 这两年夏天降水明显减少 冬天也几乎不下雪 珠峰山脚下寺庙的一位僧人如是说 1 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是 2 珠峰不下雪的原因是 随之而来的是珠峰的雪线不断 12 3 冰川快速融化 对喜马拉雅地区造成的后果可能是 进 而导致 上升 危及沿海低地 4 应对全球变暖 发展低碳经济 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 第 1 题 注意准确描述气温的变化特点 第 2 题 全球变暖导致降雪量减少 雪线上升 第 3 题 喜马拉雅地区主要为高山 地形起伏大 大量的冰雪融水易诱发滑坡 泥石流 洪涝等灾害 冰川融水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第 4 题 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加剧 了全球气候的变暖 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 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致使二 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另一方面是由于植被遭破坏 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 针对二氧化碳浓 度上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答案 1 波动上升 2 全球变暖 上升 3 滑坡 泥石流 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 海平面 4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 采用新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 停止对森林 尤其是热带雨林 的破坏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能力提升 2015 年 6 月 17 日是第 21 个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中国的主题是 绿化沙漠 守护家园 读图 回答 1 3 题 1 甲地区草地退化严重 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过度放牧 b 过度樵采 c 气候干旱 d 水资源减少 2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石灰岩广布 土壤发育浅薄 植被破坏 土质疏松 13 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 b c d 3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 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 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 南方多水田 北方多旱地 d 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解析 第 1 题 甲地区位于我国呼伦贝尔高原 降水稀少 因此该地区草原退化最主 要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 第 2 题 水土流失包含水资源的流失和土壤资源的流失 主要 发生于地形起伏较大 降水强度大 植被稀少的地区 第 3 题 土壤次生盐渍化多和气候 及不合理的耕地灌溉方式有关 北方春旱严重 蒸发旺盛 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 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滞留于地表出现盐渍化现象 答案 1 c 2 b 3 b 近些年来 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 羊患上了白内障 野兔和 鸟类几乎双目失明 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 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被晒得 通红 眼睛也有痒痛感 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 读图 回答 4 5 题 4 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a 北极上空 b 南极上空 c 赤道上空 d 北大西洋上空 5 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a 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 各国共同行动 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 各国共同行动 控制氟利昂的排放 d 严格控制发达国家 co2的排放量 解析 第 4 题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 可知该地是南美洲的南端 靠近南极洲 第 5 题 近年 由于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时 排放的大量氟利昂使南极上空的臭氧大量减少 出 14 现了臭氧层空洞 答案 4 b 5 c 如图示意 1972 2011 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 单位 km2 读图 回答 6 7 题 6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 b 地壳抬升 c 流水搬运 d 风力侵蚀 7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 将导致 a 冰蚀作用增强 b 绿洲面积增大 c 干旱程度加剧 d 流域面积扩大 解析 第 6 题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2011 年的冰川面积比 1972 年的小 说明气候 变暖导致冰川融化 a 项正确 地壳抬升 流水搬运和风力侵蚀都不能造成冰川面积减少 第 7 题 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 意味着气候继续变暖 冰川进一步缩小 冰蚀作用不可 能增强 也不可能使绿洲面积增大 a b 项错误 冰川作为陆地淡水资源 固体 面积缩 小将导致该流域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剧 导致恶性循环 c 项正确 流域面积与地形地势有 关 与冰川面积无关 d 项错误 答案 6 a 7 c 8 图 1 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 单位 m 地形图 图 2 是图 1 中甲处的气候资料 据道 光 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 图 1 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 柳竹成荫 河深水清 舟楫畅行 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航道工程施工№.HD6 标段拌合站项目(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猫咪繁育知识培训班课件
- 农业无人机租赁服务在2025年行业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安全教育游泳培训总结课件
- 农业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提升对2025年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报告
- 电气工程方案书(3篇)
- 牵引挂车司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牧童舟过安仁课件
- 陕西省2025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答案
- 林业技术面试题库及答案
- 馒头店食品管理制度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SH3503石油化工工序资料表格
- 人居环境科学讲义
- 瓷砖干挂专项施工方案
- 药剂学第八版-第一章-绪论课件
- 国外建筑防水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 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 合同起草审查指南:三观四步法
- 蒙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档案制作合同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