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第四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工业合成氨 新汶中学王菊11 2 通过法院实习 让我了解了本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将理论用于实践中 这样才能使我今后更 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加深对本行业的了解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此分享体会 下面是美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法院实习体会 欢迎大家阅读 法院实习体会篇1光阴似箭 转眼间实习生活已接近尾声 还没来得及细细感受 时间就这样被吞噬了 在法院政治处实习这段时间 自己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应有知识 更多的是比书本知识更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人生哲理 实习是学校课堂和社会职场的磨合 是架接理论和实际的桥梁 实习不仅是一种锻炼 更是一种学习 这种学习不单纯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知识 学习社会职场上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去面对自己的职业 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生活给了我最好的诠释 面对工作应当是耐心仔细 细心谨慎 认真负责 公私分明 这样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才能真正把握自己执业的方向及目的 司法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有所体现 刚来到法院的时候 心里确实没底 总有些紧张不安和茫然 幸好法院工作人员对我们很热情 指导我们十分耐心 院领导更是特别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这为刚参加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过程与方法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工生产条件选择的的思路和方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体验实际生产条件的选择与理论分析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对化学反应的价值的认识 从而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回顾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升高温度 反应速率加快 增大压强 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增大反应物浓度 反应速率加快 升高温度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 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 19世纪以前 有远见的化学家曾指出 考虑到将来的粮食问题 为使子孙后代免于饥饿 必须寄希望于科学家能实现大气固氮 将空气中丰富的氮固定下来并转化为可被利用的形式 德国化学家哈伯在1913年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生产 因此人们赞扬哈伯是 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 弗里茨 哈伯 假如你是化工厂的老板 你将如何选择合成氨的适宜反应条件 都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一 理论1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反应方向问题 2 怎样能使氨气产得多 反应限度问题 3 怎样能使氨气产得快 反应速率问题 二 实际生产成本和生产条件 基本思路 H T S 0 增大反应限度 平衡正向移动 加快反应速率 合成氨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已知298K时 H 92 2KJ mol 1 S 198 2J K 1 mol 1 思考 请根据正反应的焓变和熵变 分析298K下合成氨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反应的方向 H T S 0反应能自发进行 反应的特点 合成氨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已知298K时 H 92 2KJ mol 1 S 198 2J K 1 mol 1 思考 从反应的可逆性 热效应 气态物质系数变化的角度分析合成氨的反应特点 a 可逆反应b 放热反应c 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反应 思考 根据反应特点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 分析什么条件能使氨气生成得多 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已知298K时 H 92 2KJ mol 1 S 198 2J K 1 mol 1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在温度压强一定时 N2 H2体积比为1 3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最高 N2 H2体积比对产率的影响图 在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时 将产物氨气及时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去 思考 结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思考什么条件能使氨生成得快 反应的速率 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为 C N2 C1 5 H2 C 1 NH3 思考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反应速率 增大N2 H2浓度 将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 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对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用催化剂可使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提高上万亿倍 反应的速率 讨论 催化剂是对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如何 铁触媒催化能力 交流研讨 1 既然增大压强既可提高反应速率 又可提高氨的产量 那么在合成氨工业中压强是否越大越好 压强怎么定 2 既然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那么生产中是否温度越低越好 3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 在合成氨工业中要不要使用催化剂 为什么 温度怎么选择 要不要用催化剂 适宜条件的选择 N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 2 8 及时将气态氨冷却液化分离出去 氮气和氢气循环利用 阅读书本67页最后一段 讨论 浓度怎么定 N2和H2的比例怎么定 适宜条件的选择 研讨的结果 适宜温度700K左右 催化剂活性最大 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N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 2 8的投料比 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 未转化的N2和H2进行循环利用 适宜条件的选择 低压 100个大气压中压 200 300个大气压高压 850 1000个大气压 工业上利用某可逆反应生产产品 一般要使用催化剂 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提高生产效率 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选择合适的温度 该温度是催化剂活性最大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压强 既要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还要考虑动力 材料 设备等 小结 反思 1 应选用的温度是 应采用的压强是 理由是 450 常压 试一试 4 尾气中有SO2必须回收是为了 增大氧气浓度 提高SO2的利用率 防止SO2污染空气 3 在生产中 通入过量空气的目是 试一试 1 在合成氨工业中 为增加NH3的日产量 下列变化过程不能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 不断将NH3分离出来 B 使用催化剂 C 采用700K左右的高温 D 采用2 107 5 107Pa的压强 BC 巩固提升 2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在500 左右进行 主要原因是 A 500 时反应速率最快B 500 时NH3的平衡浓度最大C 500 时N2的转化率最高D 500时催化剂能发挥最大效力 D 巩固提升 3 在合成氨时 可以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 A 延长反应时间 B 充入过量H2 C 充入过量N2 D 升高温度 C 巩固提升 4 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 哪种条件下生成物的含量最高 X2 g 2Y2 g X2Y4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 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高温低压D 高压低温 D 巩固提升 5 对于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 必定生成2体积SO3B 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压强 平衡向右移动C 平衡时 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两倍D 平衡时 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BC 巩固提升 哈伯的功与过 1905年哈伯在慕尼黑出版了 工业气体反应热力学 一书 书中阐述了他对氮 氢合成反应平衡关系的研究 哈伯经过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 从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 从火花下反应到使用不同催化剂 最后 在200个大气压和温度在500 600 时 氢 氮反应得到6 以上的氨 1909年7月 哈伯成功地建立了每小时能产生80克氨的实验装置 哈伯为合成氨工业奠定了基础 耗时5年 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催化剂 并设计出能长期使用和可操作的简便合成氨装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在战争期间该厂为德国提供了世界少有的氮化合物 以生产炸药和化肥 在哈伯的建议下 德军首次在战场上使用毒气 并有效地打击了敌人 不过 当毒气战计划传达给德军师级指挥官时 遭到了所有指挥官的拒绝 只有部队被围困在伊普雷城的阿尔布雷希特公爵予以支持 3个多月后 毒气战 在伊普雷战役中正式诞生 造成英法联军约15000人中毒 并带走了5000多人的性命 不过 这场毒气战最终并没有给德国人带来胜利 却让哈伯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哈伯的妻子克拉克也是化学博士 很清楚毒气的危害 当她恳求丈夫放弃这种惨无人道的武器时 丈夫不仅咒骂她 还声称毒气是 尽快结束战争的人道武器 哈伯认为 作为战争工具的毒气 并不比 天上飞的弹体 更残忍 这些言行遭到来自国际科学界的一致谴责 愤怒和无奈之下 克拉克用哈伯的手枪自杀身亡 但这并没有促使狂热的爱国者冷静下来 相反 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 都是 为了人类的和平 为了祖国的战争 1918年 哈伯因研制合成氨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哈伯为德国军方研制杀人化学武器 哈伯被战胜国列入战犯名单 来自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尤其激愤 在他们眼里 哈伯是个彻头彻尾的战争魔鬼 他的获奖受到美 英 法等国科学家的指责 认为不应把此奖授予一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进修工作总结:多脏器衰竭护理查房
- 文物保护工作指南解读
- 护理质量与安全总结
- 气切半堵管的护理
- 护理教学过程与原则
- 脑梗行为异常患者护理
- 消防验收工作总结培训版
- 物业核算会计年终工作总结
- 2025工程咨询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护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 《心肺复苏操作》课件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三减三健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小学科学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不一样的“感冒”》教案
- 市政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清理检查井、顶管)
- 在LabVIEW中利用ActiveX读取Excel数据
- 胸痛单元建设汇报(自行添加医院照片)
- 如愿二声部合唱简谱文档
- GB/T 3452.5-2022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5部分:弹性体材料规范
- GB/T 6075.1-2012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1部分: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