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规程 1 工艺流程 线路图 基材 装挂 脱脂 碱蚀 中和 阳极氧化 电解着色 封孔 电泳涂漆 固化 卸料包 装 入库 2 装挂 2 1 装挂前的准备 2 1 1 检查导电梁 导电杆等导电部位能否充分导电 并定期打磨 清洗或修理 2 1 2 准备好导电用的铝片和铝丝 2 1 3 检查气动工具及相关设备是否正常 2 1 4 核对流转单或生产任务单的型号 长度 支数 颜色 膜厚等要求是否与订单及实物相符 2 1 5 根据型材规格 外接圆尺寸 外表面积等 确定装挂的支数和间距 色料间距控制在型材水 平宽度的 1 2 倍左右 白料间距控制在型材宽度的 1 倍左右 2 1 6 选择合适的挂具 确保正 副挂具的挂钩数与型材的装挂支数一致 2 2 装挂 2 2 1 装挂时应先挂最上面一支 再固定最下面一支 然后将其余型材均匀排布 在中间 并旋 紧所有铝螺丝 2 2 2 装挂前在型材与铝螺丝间夹放铝片 以防型材与 挂具间的导电不良而影响氧化 着色或电泳 2 2 3 装挂时 严禁将型材全部 装挂在挂具的下部或上部 2 2 4 装挂的型材必须保持一定的倾斜度 5 以利于电泳或着色时排气 减少斑点 气泡 2 2 5 装挂时必须考虑型材装饰面和沟槽的朝向 防止色差 汽泡 麻点产生在装饰面上 2 2 6 易弯曲 变形的长型材 在型材的中间部位增加一支 挂具或采用铝丝吊挂 以防型材间碰擦 或触碰槽内极板 而擦伤或烧伤型材表面 2 2 7 选用副杆挂具 时 优先选用插杆 采用铝丝绑扎时 一定要间隔均匀 露头应小于 25mm 2 2 8 截面大小 形状悬殊的型材严禁装挂在同一排上 2 2 9 装挂或搬运型材 必须戴好干净手套 轻拿轻放 爱护 防护好型材表面 严禁 野蛮操作 2 2 10 装挂或搬运型材时必须加强自检和互检 不合格的型材严禁装挂 表面沾有油污 或铝屑 毛刺 的型材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干净 2 2 11 剔除不合格型材后 必须按订单支数及时补足 2 2 12 装挂区的型材不宜存放太久 以防废气腐蚀型材表面 2 2 13 认真填写 装挂记录 和 氧化工艺流程卡 上装挂部分的记录 准确计算填写 每挂氧化面积 随时核对订单 确保型号 支数 颜色不出差错 2 2 14 认真做好交接班手续和工作区的环境卫生 3 氧化台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3 1 检查各工艺槽的液面高度 根据化验报告单调整各槽液浓度 确保槽 液始终符合工艺要求 并经常清除槽液中的污物 3 2 检查行车 冷冻机 整流器 循环酸泵 水泵 转移车 固化炉等设备是否正常 如 有异常应及时排除 严禁带病运行 3 3 检查纯水洗槽和自来水洗槽的 PH 或电导率 和洁净度 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应及时 更换或补水溢流 3 4 打开碱蚀 热纯水槽 封孔槽的蒸汽或冷却水 打开氧化槽 着色槽 电泳槽的循环 冷却系统 确保槽液均匀 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3 5 检查罗茨风机和抽 排风机 并在生产前开启 3 6 认真核对 氧化工艺流程卡 明确生产要求 准备 好比色用色板 4 氧化台操作的通用要求 4 1 每次吊料不准超过两挂 并且两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距 以防型材之间的碰擦伤 4 2 型材吊进 吊出槽液时必须斜进 斜出 倾斜度应控制在30 左右 4 3 掉入槽内的型材必须及时取出补挂在排上 损伤报废的型材必须及时通知装挂组按 订单补足支数 4 4 除碱蚀和着色外 型材吊出槽液后应流尽槽液以减少浪费和污染 4 5 当吊料转移必须跨越其它型材时 必须保持转移型材的水平度 以减少型材 上的槽液流下 污染型材和导电梁 4 6 每道工序均应及时认真填写 氧化工艺流程卡 并签字 5 脱脂 5 1 工艺参数 槽液成分 酸性脱脂剂 2 3 槽液温度 室温 脱脂时间 1 3min 5 2 操作要求 5 2 1 核对工艺流程卡 明确生产要求 同一颜色 同一型号 同一订单或相近规格的型材应同时 或优先吊入脱脂槽 以方便后道工序的操作 5 2 2 脱脂结束时 应及时将型材吊出脱脂槽 以防型材表面起砂 5 2 3 脱脂后的型材表面应均匀湿润 并经二级水洗后才能 转入碱蚀工序 6 碱蚀 6 1 工艺参数 槽液成分 平光碱蚀 砂面碱蚀 NaOH 40 50g l45 60g l 添加剂 NaOH 的 1 12 1 15 1 6 1 8 槽液温度 40 45 45 55 碱蚀时间 1 3min 10 30min 6 2 操作要求 6 2 1 碱蚀时 应打开送风排风机 6 2 2 碱蚀结束时应尽快吊出型材 流尽槽液后立即转移至水槽水洗 以防型材 表面产生碱蚀 斑纹或流浪 6 2 3 严格控制碱蚀工艺参数 确保碱蚀后的表面质量均匀一致 6 2 4 碱蚀后的型材必须经二级溢流水洗 上下移动 反倾斜充分洗净型材表面和内孔中的碱液 以防残留碱液污染其它槽液 7 中和 7 1 工艺参数 槽液成分 HNO3 120 150g l 槽液温度 室温 中和时间 2 5min 7 2 操作要求 7 2 1 中和时 型材应上下反倾斜移动 充分中和型材内孔中的残留碱液和去除表面挂灰 7 2 2 中和后的型材必须经二级水洗后 才能进入阳极氧化槽 7 2 3 中和后的型材应加强表面质量的检查 检查型材表面 的砂面状况 挂灰 有无毛 刺 花斑 焊合线等表面缺陷 以便及时处理 返工 7 2 4 经常检查中和后的夹具螺丝是否松动 如有松动必须重新拧紧 以确保导 电良好 8 阳极氧化 8 1 工艺参数 槽液成分 H2SO4 150 180g l AL 离子 5 15g l 槽液温度 20 1 C 氧化电压 14 18V 电流密度 130 150A 氧化时间 根据膜厚要求计算 8 2 操作要求 8 2 1 阳极氧化前必须开启 a 整流器冷却水 b 槽液循环冷却系统 冷冻机组 c 送排风机 8 2 2 阳极氧化前必须检查 导电铜座 导电铜铝块 挂具与导电梁接触 处的导 电状况 并经常打 磨 8 2 3 阳极氧化前必须打开导电铜座的冷却水 并检查导电梁是否弯曲 弯曲的 导电梁必须更 换 以防烧坏导电座 影响阳极氧化 8 2 4 通电氧化前 型材必须放置在氧化槽的中央 确保与两边阴极板的距离相等 8 2 5 通电氧化前 行车挂钩与导电梁挂钩必须脱开 氧化结束断电后 行车挂钩才能挂上 导电梁挂钩 以防发生短路 损坏设备 8 2 6 阳极氧化采用定电流密度法 氧化电流必须根据型材的氧化面积乘以电流密度计算后 设定 着色型材的氧化电流密度必须控制在 130A 8 2 7 阳极氧化时应经常巡视电压 电流 温度等各种仪表 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 8 2 8 氧化后的型材应检测膜厚 并做好记录 膜厚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重新延长氧化时间至 膜厚达到要求 9 电解着色 9 1 工艺参数 古铜系 金黄系 槽液成分 SnSO4 7 10g l GD 35 45g l NiSO4 6H2O 20 30g l SeO2 8 10g l 添加剂 与 SnSO4 等量 CuSO4 2 3 5g l H2SO4 15 20g l 12 17g l PH 值 PH 0 6 1 0 pH 0 7 1 0 温度 15 25 20 25 电压 14 18V 14 16V 着色时间 20s 15min 2 6min 9 2 操作要求 9 2 1 阳极氧化的型材进入着色槽时必须保持较大的倾斜度 并放置在两极中间 确保左右 极距相等 9 2 2 送电着色时 行车挂钩与导电梁挂钩必须脱开 并静置 0 5 1 分钟后才能送电着色 9 2 3 同一种颜色的着色电压必须相等 9 2 4 古铜槽着色结束时 必须立即起吊 尽快流尽槽液 尽快转移至水槽水洗 充分洗净 型材内孔中的酸液后 才能用色板比色 当颜色太浅时 重新放入着色槽通电补色 当颜 色太深时 重新放入着色槽 不通电 或氧化槽后面的酸性水槽褪色 古铜系列 9 2 5 由于金黄色不能褪色 设定着色时间时不宜过长 9 2 6 着色后的型材应经二级水洗充分洗尽酸水后 才能进行电泳或封孔处理 10 封孔 10 1 工艺参数 槽液成分 Ni 离子 0 8 1 2g l F 离子 0 35 0 6g l pH 5 6 6 5 纯水 槽液温度 20 30 封孔时间 氧化膜厚 um 1 2min 左右 以过到质量标准为准 10 2 操作要求 10 2 1 型材封孔前必须经一道纯水洗 以防污染电泳槽和封孔槽 10 2 2 型材进出封孔槽时应防止封孔槽液溅入电泳回收槽 10 2 3 封孔后的型材必须经水洗后凉干 10 2 4 刚封孔后的型材严禁接触油污 电解质及赤手 10 2 5 封孔后的型材应抽查封孔质量 及时调整封孔时间 确保封孔质量达到要求 并且 防止过封起粉 11 电泳 11 1 工艺参数 槽液成分 固体份 5 8 溶剂 1 5 电导率 550 900 S cmpH 7 6 8 0 电泳电压 90 120V 温度 23 3 电泳时间 1 2min11 2 操作要求 11 2 1 电泳前必须经过一道纯水 二道热纯水 三道冷纯水的洗涤 充分洗尽型材表面 内孔和膜孔中的酸水和污物 11 2 2 经常检查三道纯水槽的 PH 导电率和洁净度 保持各纯水槽的 PH 5 5 第一道纯水 的电导率 120 S cm 二 三道纯水的电导率 60 S cm 并经常更换纯水 11 2 3 热纯水槽的温度应控制在 60 80 11 2 4 型材在热纯水槽中的烫洗时间为 3 5min 烫洗结束后 应充分凉干 并充分擦尽 导电梁上的油污灰尘及酸碱水 特别注意管状型材和厚壁型材的清洗和降温 11 2 5 冷纯水洗槽的温度应保持在 30 以下 冷纯水洗后的型材不应凉干 以防电泳时产 生流浪 11 2 6 型材进入电泳槽时必须保持较大的倾斜度 以利排除空气 11 2 7 型材进入电泳槽后应放置在电极中央 确保与两边极板的距离相等 并静置 1 分钟 后才能通电电泳 11 2 8 电泳时必须开启电泳槽循环泵和电泳回收装置 并使电泳后的两道纯水洗槽达到如 下工艺要求 第一道纯水第二道纯水固体份 1 0 0 3 pH 8 0 8 38 0 8 5 电导率 100 S cm 50 S cm 11 2 9 电泳槽液应根据 PH 或电导率的升高定期开启精制净化系统 确保电泳槽液符合工艺 要求 11 2 10 电泳结束后 必须经两道纯水洗 11 2 11 电泳水洗后的型材应放置在预干区预干 11 2 12 经常保持电泳区的环境卫生 严禁油污 灰尘 酸雾污染型材和电泳槽 12 固化 12 1 工艺参数 固化温度 180 200 固化时间 30 45min12 2 操作要求 12 2 1 固化前应检查固化炉及测温系统是否正常 并定期清洁固化炉 12 2 2 固化结束冷却至室温后 检查电泳漆膜的质量 13 卸料 包装 13 1 卸料前的准备 13 1 1 检查贮料架 运输台车 贴膜机 包装机是否完好 对产品防护是否完好 13 1 2 核对工艺流程卡上的型号 长度 支数 颜色与实物是否相符 明确包装要求 准 备保护膜 胶带 包装纸等包装材料 13 1 3 卸料前必须检验型材的氧化膜厚 复合膜厚 封孔质量 漆膜硬度 漆膜附着力 颜色 色差 外观质量等均符合要求后才能卸料 并填写 氧化成品检验记录 13 2 卸料 包装 13 2 1 封孔料不准带水卸 电泳料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卸 13 2 2 卸料必须逐支卸 严禁撞击 敲打型材 严禁型材直接接触地面 堆放要整齐 不 准超高 13 2 3 卸料 搬运 贴膜 包装时必须戴好干净手套 做到轻拿轻放 爱护 保护好型材 的装饰面 13 2 4 卸料时必须加强自检 配合专检 将不合格的型材剔出整齐放到指定地点 并通知 装挂组补足数量 合格型材分类 分批送包装区包装 13 2 5 电泳料的装饰面应贴上保护膜按规定包装支数打捆 再按订单要求缠纸打包或三点 包装 13 2 6 封孔料的装饰面之间必须夹纸保护后再缠纸打包 13 2 7 采用 EP 纸包装的 外面再加三点纸包装 13 2 8 包装时必须按照型号 颜色 长度 支数分类包装 严禁混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