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三个相并列的提法1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如何建设这样的党 3 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发展 如何搞好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涵义 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背景 国际上主导发展观的演变 经济增长观 刘易斯 罗斯托的发展经济学 经济发展观 缪尔达尔等 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观 巴里洛克模式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佩鲁的新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布伦特兰报告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 现代产业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并存由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和外来资金流入现代部门 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 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扩大在达到 刘易斯转折点 后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结束 工业部门成本与工资上升 从而进入资本密集型阶段 目前我们未达到 刘易斯转折点 但已开始转向资本密集型 因而出现经济增长与失业扩大并存的局面 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 非共产党宣言 一 传统阶段二 起飞准备阶段三 起飞阶段四 成熟阶段五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六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各地均在自觉按照经济发展阶段论来指导经济工作 缪尔达尔的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论 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贫困恶化的原因继而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低收入 贫困 人口素质不高 生产率低下 低产出 低收入主张要重视经济结构 国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出不能只搞经济建设 应首先实现社会改革 创造必要的政治和社会条件社会改革的目标是解决不平等问题 以实现社会福利 十五规划 强调 富民 是 出发点 和 归宿 结构调整 是 主线 巴里洛克模式 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人不是仅仅追求物质利益的 经济动物 而是有着广泛的多方面的需求人的多方面的需求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佩鲁的新发展观 1983年佩鲁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 发表 新发展观 整体的 综合的 内生的发展强调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提出了 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甚至只是一种手段指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具有 过程性 和 具体性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 国家 乃至世界全面协调的发展 也要求以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渊源 实践渊源 双刃剑效应人口剧增 资源过度消耗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南北差距扩大理论渊源 罗马俱乐部和其他学科生态学 范畴 规律 经济生态 社会生态 伦理学 生态伦理 奥波尔德 大地伦理学 罗尔斯顿 环境伦理学 生态经济学 自然资源价值观 经济环境协调观 环境财富观 外部不经济必须内部化 资源使用良性循环论 平衡稳定社会论 资源充分利用论 适度消费和理性生活方式论 人口大爆炸 1927年世界人口总数为20亿 1960年为30亿 1975年达40亿 1987年突破50亿 2000年已达60亿 在73年时间内 世界人口增长了整整2倍 是原来的3倍 且每增长10亿所需要的时间从33年缩短至15年 进而又缩短至12年 13年 目前 世界人口正以每天增加25万 每年增加9000万的速度在继续膨胀 预计到2030年 世界人口总量将超过90亿 人口剧增导致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全世界人均耕地面积1952年为5 5亩 2000年降至2 5亩 人口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 目前 全世界处于饥饿 半饥饿状态的人口竟达8亿 人口剧增导致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 掠夺性开采 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剧增也诱发高度城市化 恶化了城市环境和社会环境 资源过度消耗 耕地资源危机 城市化 工业化使耕地被大量侵占 加之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侵袭 全世界每年损失耕地500万 700万公顷淡水资源危机 人均淡水资源量急剧减少 淡水需求量不断提高且淡水资源分布不均森林资源危机 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700万 50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每年有110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被毁 温带森林受损面积也已超过30 而森林乃 地球之肺 其涵养水源 保持地球大气层圈稳定的作用无法替代矿产资源危机 矿产资源多为非可再生性资源 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开采及消耗量 使矿产资源在20世纪内的减少量超过人类以往历史消耗量总和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环境污染 首先是因能源消耗 车辆废气和工业生产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 目前 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为 煤尘粉1亿吨 一氧化碳2 2亿吨 二氧化碳8 4亿吨 二氧化硫1 46亿吨 二氧化氮0 58亿吨 碳氢化合物0 88亿吨 硫化物400万吨 铅200万吨 砷7 8万吨 汞1 1万吨 镉0 55万吨 等等 如此巨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大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其次是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 生活废水及各种垃圾的排放 使地球淡水资源的1 3受到污染 海洋污染也日趋严重 水体污染导致生物链被破坏 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再次是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活垃圾 工业废料 包括有毒 含放射性等危险废料 全世界每年多达100多亿吨 通过各种途径污染了水域 土壤 空气 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 生态环境恶化 因 温室气体 指水蒸汽 二氧化碳 甲烷 一氧化碳 排放导致全球 温室效应 气候异常和海平面升高 极地冰雪融化 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在距地表10千米 50千米范围内 在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高 它具有保护动植物和人类免受太阳光中强紫外线辐射伤害以及调节气候的功能 因人类工业及民用氟氯烃数量的急剧增长和排放 使大气中氯浓度急增 导致南半球臭氧急剧损耗 形成耗损量达40 以上的空洞土壤退化 指土壤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性能变异 劣化而导致肥力降低 荒漠化 盐碱化和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等 是其主要表现 这与过度垦殖 滥垦滥伐 工业化 农业化学化相关生物多样性丧失 某些物种灭绝 造成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被破坏 又导致其他生物物种危殆或灭绝 周而复始 恶性循环上述种种相互作用 影响叠加的综合效应 使全球环境灾害频发 加剧了人类整体生存环境的恶化 南北差距扩大 在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南北差距日益扩大虽对此破坏 工业化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 如美国一国的能耗量占全世界能耗量的42 危险废料产生量占全世界总量的75 但其通过科技 经济实力基础上的非平等交换和政治强制手段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责任 如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输出能耗高 污染严重的低端制造业 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开采森林资源及矿产资源等等由此导致南北差距日益扩大 据联合国开发署 人类发展报告 1999年 披露 最富裕国家的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的1 5 其国内生产总值 GDP 却占全球总量的86 罗马俱乐部 1971年以美国MIT教授米都斯 D H Meadous 为首的一批科学家提出报告 增长的极限 沿用福罗斯特 I W Forrester 的 系统动态分析 法 证明影响人类经济增长的4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 粮食需求增长 环境污染 资源耗竭均呈指数增长 因此人类必将达到 全面危机水平 世界将面临 灾难性的崩溃 报告断言人类社会将在2100年到来之前崩溃 届时 所有的传统和希望都将破灭 人类社会趋于灾难性崩溃的根本原因 在于人口和工业资本的指数增长 这两个基本变量诱发了其他变量的指数增长 避免崩溃前景的最好方法就是限制这两个基本变量的继续增长 实现其 零增长 报告虽被认为过于悲观 却有力地质疑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学 传统社会学的发展观与价值观 动摇了人类关于无限制增长的神话 使人类得以正视并认真对待人与自然 经济与生态在现代化与发展中的不协调 此后罗马俱乐部的另一报告 人类处于转折点中 又系统提出有机平衡增长理论 生态学 1866年 德国生物学家赫格尔 ErnstHaeckel 精辟定义了生态学 认为其是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生态学不仅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而且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经济学化 社会学化 使其与人类的发展问题联系起来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资源的承载能力 环境容量 多样性 基础生产力 最大可持久性产量等生态学范畴 以及可更新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基于种群动态及分布的规律 生物物种及数量与环境及资源数量质量的相互依存 转化 制约的规律 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的规律 生态系统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 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规律 都被赋予经济学 社会学的内涵 经常运用于对经济及社会现象的分析 从而催生了 经济生态 与 社会生态 的思想 伦理学 1933年美国学者奥波尔德 AldoLeopold 在 大地伦理学 中提出 伦理学关于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 尊重所有的生命 尊重自然界 他说 当一种行为趋向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 稳定和美丽时 它是正确的 否则它就是错误的 因此 道德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 确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 HolmesRolston 写了 哲学走向原野 环境伦理学 建立了现代生态伦理学体系 他强调 基于生态科学的环境一体化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 新型的科学伦理必然要求人类行为既要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又要有益于生态平衡 破坏后者就是损害前者 因而违背人类伦理 伦理观念必须扩展至自然界 如保护动植物等等 以及人对自然的行为 在上述理论中 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利得到显现 现代返魅的自然观突出了人与自然的一体化 也催生了人类及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生态经济学 一 1 自然资源价值观 自然资源决非免费商品 不仅有价值 且不断增值 2 经济与环境协调观 生态环境问题是经济增长所致 必须使二者协调 3 环境财富论 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4 外部不经济性必须内部化的观点 外部效应是公共经济学 1 的一个基本范畴 指的是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通俗地讲 就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厂商 但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前者称为负外部效应 后者称为正外部效应 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环境破坏就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效应 受损害的是人类 因此必须由破坏者承担治理或恢复的成本费用 此即所谓 内部化 1 又称 政府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二 5 资源使用的良性循环论 对资源应使用与培育并举 使用与限制并举 使用与开发 可替代性资源 并举 避免资源枯竭 避免使用污染 6 平衡稳定社会论 采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增长成本的新型增长方式 将会导致社会与自然的平衡稳定 7 资源充分利用论 杜绝浪费 对已开采资源必须高效充分利用8 适度消费与理性生活方式论 不能无限膨胀消费欲望 无限追求生活质量及水平的提高 正如莱斯特 布朗 LesterR Brown 所概括 如何才能满足普天下芸芸众生的基本需求而又不致于破坏经济的自然支持系统 简而言之 人类必须建构一种与地球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 而不是建构像现在这种与地球处于对立状态的经济 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斯德哥尔摩 1972 6 人类环境宣言 26原则联合国呼吁 可持续发展 198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布伦特兰 1983 新发展观 教科文组织 佩鲁 1983 我们共同的未来 报告 布伦特兰 1987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里约热内卢 1992 里约宣言 27原则 21世纪议程 40章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 定义 定义众多 大同小异布伦特兰定义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满足能力的发展 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 注重发展的双重后果 发展是硬道理 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考核政绩的双重后果借鉴而非追随国际发展观的演进 注重发展的双重后果 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分配不公 贫富悬殊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脱节 三个文明建设不协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冲突 人与自然不和谐 分配不公的案例 一 结果的公平 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过程的公平 分配规则起点的公平 即时起点 代内起点 代际起点 吉尼系数 吉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的数量表达弓形面积吉尼系数 三角形面积吉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与1之间 根据国际上多年测量的经验 基尼系数在0 3 0 4之间时 为中等不平等程度 1978年 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 160 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 212 在全世界几乎都是最低的 属于过于平均主义的分配不公 改革开放以后 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被打破 个人和家庭收入的贫富差距开始逐年拉大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 1995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达0 28 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达0 342 城乡合计基尼系数达0 389 到2000年 我国城乡合计基尼系数已升至0 414 1 现已超过国际上通常认为的中等不平等程度 1 参见国家统计局撰 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 中国国情国力 北京 2001年第1期 但一些专家学者计算出的基尼系数与国家统计局的不一致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经过研究后认为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基尼系数大幅提升 1988年前不到0 3 1988年上升到0 382 1994年又上升到0 452或0 467 见郑杭生撰 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 江苏社会科学 南京 2001年第3期 李强等认为 我国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 1979年为0 31 1988年上升到0 382 1994年又上升到0 434 见李强等撰 我国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分析 科技导报 北京 1995年第11期 而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 16 1995年为0 415 见世界银行 1999 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北京 2000年版 第234页 虽然各组数据不一样 但近年来 基尼系数不断升高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分配规则 按资本分配按劳动分配 含能力 技术等等 按权力分配按需要分配按风险分配美国情况 伦斯基 按劳分70 按资分20 按需分10 分配起点 即时 消除 进入 和 退出 的壁垒代内 累进所得税和社会救助代际 遗产税和穷人孩子免费教育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脱节 举例 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 非典 精神文明的建设滞后 道德 滑坡 政治改革的滞后 腐败泛滥 人与自然不和谐 举例一 中国的大气污染 水体及水环境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和电磁辐射污染等都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仅以水体和水环境污染为例 1999年 长江 黄河 淮河 珠江 辽河 海河 松花江七大水系中 只有38 的河段达到或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 类标准 类水可以养鱼 类水可作饮用水源 16 的河段水质为 类 仅能用作农业灌溉 类 劣 类水质占46 1 3以上河段的水丧失使用功能 人与自然不和谐 举例二 资源短缺也已成为严重困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据2003年2月9日 工人日报 报道 未来20年 中国5种战略性资源 石油 天然气 钢铁 铜 精炼铝 将出现严重短缺 2003年3月24日新华社报道 气象专家预测 因全球气候变暖 2010年至2030年 中国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 这会加剧荒漠化现象 至2030年 中国种植业产量因全球气候变暖在总体上可能会减少5 10 人与自然不和谐 举例三 巨量人口还会大大加剧对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压力 据预测 2030年以后 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6亿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巨量人口将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包括土地荒漠化 森林植被锐减 草原与湿地退化乃至消失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自然灾害严重且频仍 等等 每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约占GDP的3 5 我国资源消耗与GDP产出情况 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字 一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 GDP增长了大约10倍 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倍二 2003年我国资源消耗和GDP产出占世界总量比重 消耗原油的7 4 原煤的31 铁矿石的30 钢材的37 氧化铝的25 水泥的40 创造GDP的4 政绩考核的双重后果 重政绩考核 且量化 可操作化 有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严重后果 指标的片面性 催生了单纯的经济增长 指标的数量化 助长了形式主义 弄虚作假 考核的定期化 强化了短期行为 考核方式的单向性 导致对上负责 不对下负责 所谓 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 1 人均GDP 美元 3000 2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2 15 3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45 4 非农就业者占总就业人口比重 70 5 成人识字率 80 6 同年龄青年中受高等教育的比重 10 15 7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50 8 平均每个医生服务人口 人 1000 9 平均期望寿命 岁 70 10 人口自然增长率 10 所谓 英格尔斯指标体系 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198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应邀前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学 讲课中提到有一个叫拉西特 Russett 的学者曾经在70年代从60个特征对72个国家 包括发达与不发达国家 进行了比较研究 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结果 他主要对其中的十四个方面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农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等 做了简单介绍 并提出可以以某个典型数字任意划一条线 譬如人均年收入3000美元 来区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 观察它们在其他各个指标上的区别 将这些区别点看作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另一些分界线 我们认为 第一 英格尔斯在这里介绍的只是一些分散的指标 并不是一个我们今天所理解的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无论是他还是拉西特似乎都不曾像我们中国学者今天所做的那样 用它来对各个国家的 现代化 进程进行综合评估 第二 英格尔斯只是在介绍拉西特的研究成果 而不是他自己的成果 因此如果要取一个名称 似乎也应称之为 拉西特指标体系 这次讲课内容后来通过该系教师孙立平 韩明谟等人在文章或著作中加以引用而得以发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朱庆芳看到后 觉得很有启发 遂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这就是所谓 英格尔斯指标体系 的由来 导致 经济过热 的增长模式 实质 以政治权力为动力 以经营者为纽带 低成本快速整合各种生产要素 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项目特征 土地近乎免费 资金依靠银行 赚了是个人的 赔了是社会和银行的 项目成本低 门槛高 门票是经营者与权力的关系 土地与资金 分散闲置时 不能形成生产能力 为经营者带来效益 也不能创造产值 为掌权者带来政绩 转交聚集后 出现 超常规发展 三利一害 利于掌权者获取政绩和利益 利于经营者赚取超额利润 利于地方暂时增加税收与就业 害了 缺位 的所有者和社会 结果 留下一堆GDP数字 过剩的生产能力 银行沉淀的 不良资产 以房地产业为例 经营者通过银行贷款付出 地价预付款 后 拿到土地 又以土地全价抵押 贷到更多款项 启动项目 靠银行贷款和施工单位的 带资 完成部分工程 然后就可以预售房产 由于银行提供按揭 购房者只需支付部分房款即可拿到房产 经营者得到的却是全款小结 经营者无本起家 卖出多少赚多少 无须全部出手 卖不出去的部分可以高价抵偿给银行 彼得原理 假设 注重考核 任人唯贤提拔路径 层级间向上 平面内向心结果 所有位置被庸人充斥原因 各个位置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不一 上层重战略眼光 下层重实际操作 决策岗位重决断 执行岗位重干练 监督岗位重刚正 反馈岗位重准确 咨询岗位重足智多谋 对策 任期制 退休制 增设助理与特别代表 调整机构 关于级别提升问题 提升原则 台阶论 台阶级数 从科员到正省级共9级 8段推算 22岁任职 一段五年 要到62岁 可已退休提干年龄要求 年轻化结果 每个台阶上都不能干满一个任期五年结论 必然助长 短期行为 必然寅吃卯粮 抢子孙饭吃 留下大量后遗症 启示 运送囚犯的海轮 当年英国派海轮运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销售代表面试宝典及实战模拟题集
- 2025年招聘面试全攻略模拟题详解及面试技巧
- 电仪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员初级面试宝典与答案解析
- 毕业设计-垫片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
- 买矿泉水 教学课件
- 五十米跑教学课件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训练题(含答案)
- 附件2-光明新区锂电池企业安全检查表
- 生鲜品类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出租充电桩车位合同范本
- 人工晶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开放性骨折感染预防的护理
- 浙江宁波江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6届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PC构件吊装专项施工方案(修改1)
- 混泥土计量管理办法
-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材料
- 国防教育课件
- 完整版护士糖尿病护理课件
- 铜绿假单胞菌安全数据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