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从“快照”——“录像”青岛美化后_第1页
血糖监测从“快照”——“录像”青岛美化后_第2页
血糖监测从“快照”——“录像”青岛美化后_第3页
血糖监测从“快照”——“录像”青岛美化后_第4页
血糖监测从“快照”——“录像”青岛美化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糖监测从“快照”“录像”,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必要性,1,自我血糖监测“快照”,2,动态血糖监测 “录像”,3,目录,糖尿病及并发症危害全身各器官,糖尿病足,心肌梗死,脑梗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血糖监测的频率:,平均 HbA1c(%),未进行每天少于1次每天1次每天至少3次,N=24,312,经常进行血糖监测显著降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HbA1c,Karter AJ, et al. Am J Med. 2001;111(1):1-9.,HbA1c每降低1%,显著减少慢性并发症发生,Stratton IM, et al. BMJ 2000;321:405-12,所有患有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均应进行血糖监测,2015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1,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ADA糖尿病标准治疗指南2,国内外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血糖监测,.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2. Diabetes Care.2012 Jan;35 Suppl 1:S11-63.,患者进行SMBG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必要性,1,自我血糖监测“快照”,2,动态血糖监测 “录像”,3,目录,提高治疗有效性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以及生活事件(锻炼、用餐、运动及情绪应激等)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提高治疗依从性激励患者参与疾病管理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提高治疗安全性有助于发现低血糖,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 13-21.,SMBG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用SMBG能改善代谢控制、并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地位尚未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研究,自我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 13-21.,SMBG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SMBG的时间选择,.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点击进入各方案,强化监测方案,常规监测方案,餐时配对监测方案,监测频率,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选择,目标人群:胰岛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或达到治疗目标后监测方法:未达标时每天监测血糖 5-7次;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返回,注:“ ”需测血糖的时间; “ ”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的SMBG方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注:“ ”需测血糖的时间,目标人群: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在血糖达标前或达标后监测方法: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和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注:“ ”需测血糖的时间,目标人群: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在血糖达标前或达标后监测方案:监测空腹喝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监测方法: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测5点血糖谱,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注:“ ”需测血糖的时间; “ ”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有低血糖症状;旅行;感染等应激状态;正在对用药、饮食或运动方案进行调整;HbA1c水平升高;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如入学、开始新工作或改变工作时间;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情况监测方法:连续三天,监测5-7点血糖,包括餐前、餐后及睡前注意:短期强化监测方案适用于目标人群在特殊时期使用,无需长期维持,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短期强化SMBG方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注:“ ”需测血糖的时间,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已使用短期强化监测方案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可以进行一周交替配对SMBG方案监测方法:一周七天交替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或晚餐前后血糖注意:短期强化监测方案适用于目标人群在特殊时期使用,无需长期维持,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交替SMBG方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注:“ ”需测血糖的时间,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监测方法:餐时配对方案建议一周三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未达标患者建议每月4周连续进行餐时配对监测,已达标患者可以每月选1周进行餐时配对监测,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血糖监测方案(以进餐为基础的自我血糖监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生活方式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 建议每周测57点血糖谱,以指导营养和运动方案,并能在血糖持续不达标时尽早开始药物治疗 未达标患者建议每月4周各选1天监测5-7点血糖谱,已达标患者可以每月监测1次5-7点血糖谱,注:“ ”需测血糖的时间; “ ”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生活方式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准确性:是指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确性:是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高准确性/高精确性,低准确性/高精确性,低准确性/低精确性,高准确性/低精确性,SMBG的准确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比对条件: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浆用生化仪进行血糖测试的同时,采用毛细血管全血使用血糖仪进行测试准确性标准:精确性的标准:,血糖仪的准确性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血样来源:全血/血浆红细胞压积血糖仪酶技术:葡萄糖氧化酶(GOD)/葡萄糖脱氢酶(GDH)GDH辅酶:吡咯喹啉醌(PQQ)/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干扰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操作不当,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 13-21.,SMBG的影响因素,测试前清洁采血部位按摩采血部位切勿挤压采血,测试中一次性吸取足量血样测试中不要移动试纸和血糖仪,测试后记录血糖测试结果试纸与针头丢弃至适当容器测试用品存放在干燥清洁处,血糖测试和记录的注意事项,.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新购买血糖仪启用新的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后SMBG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需要血糖仪校准的情况,.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 13-21.,SMBG血糖数据管理,血糖日志:应包含血糖、饮食、运动等多方面信息血糖数据管理软件:提供血糖记录册、血糖趋势图、14天图谱等工具用以评价血糖控制趋势及药物、饮食和运动等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 13-21.,指导患者将SMBG用于糖尿病自我管理,与患者充分讨论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认真审查血糖记录与患者共同回顾SMBG结果指导患者如何解释监测结果根据SMBG积极改变行为方式根据SMBG调整治疗方案,参考糖尿病防治指南或自行定义培训患者寻找适合自己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界限值培训患者寻找适合不同时点的血糖极值,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如何设定血糖控制目标,单位:mmol/L,SMBG的局限性,针刺采血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如果血糖监测频率不足,可能无法全面反映血糖谱不同血糖监测系统的准确性不一不能将临床研究的结果简单推广至实际工作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糖尿病监测及治疗技术的发展,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必要性,1,自我血糖监测“快照”,2,动态血糖监测 “录像”,3,目录,每天288个血糖值记录每日血糖图多日血糖图特定时间血糖图血糖图小结 血糖波动 平均值 平均绝对差 相关系数 饼图 血糖曲线下面积,快照,录像,CGM 一本全面的血糖日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动态血糖监测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 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 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的定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CGM) 不仅是一项革新在将该技术整合于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之中时,它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 2010年 AACE关于 CGM的共识,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的无症状性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主要的优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问题和解决方法一目了然,Type 1 on 70/30 Regimen,Nocturnal Hypoglycemia 9 Hrs.,发现“隐匿性”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主要的优势,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动态血糖监测主要的优势,黎明现象,Somogyi现象,鉴别诊断空腹高血糖,动态血糖监测主要的优势,可以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的血糖变化 食物种类、运动类型、药物品种、精神因素、生活方式了解传统血糖监测方法难以发现的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Somogyi现象等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在评估血糖波动及发现低血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SMBG (n=526),CGMS (n=831),0.5倍,1.1倍,研究对象:119例1型糖尿病患者,CGM提高无症状低血糖的检出率,Thorsteinsson B,et al. 2006 ADA, 2098, 2099-PO.,症状性低血糖在日间最常见体力活动是引起低血糖发生的最常见原因CGMS有助于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类型、时间分布和原因,CGM有助于分析低血糖的原因和时间分布,Thorsteinsson B,et al. 2006 ADA, 2098, 2099-PO.,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波动模式可以不同,血糖波动: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血糖波动 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0,50,100,150,200,250,300,350,Glucose (mg/dl),Breakfast8:30 a.m.,Lunch12:00 noon,Dinner6:00 p.m.,Bedtime10:30 p.m.,血糖波动的内涵日内血糖波动: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波动: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餐后血糖波动: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增值(AUCpp)严重低血糖风险(LBMI),CGM 揭示血糖波动的特征,1型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 A1C 未达标患者反复低血糖或无症状低血糖患者所有怀孕的1型糖尿病妇女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孕妇在更改治疗方案,有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无症状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的年轻1型糖尿病患者中适用提倡对患者定期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检查,AACE 共识中推荐的动态血糖监测适用人群,动态血糖监测主要适用于以下患者或情况,包括:1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如每日3次以上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国动态血糖监测指南中推荐的动态血糖监测适用人群(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在SMBG的指导下使用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 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特别是空腹高血糖血糖波动大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中国血糖监测指南中推荐的动态血糖监测适用人群(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教育 可以促使患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医患双方更有效的沟通其他糖尿病患者如病情需要也可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以了解其血糖谱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其他伴有血糖变化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也可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变化的特征,中国动态血糖监测指南中推荐的动态血糖监测适用人群(3),.中华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