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理论知识部分一、填空1、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 ,强调学习的 与 _ 。2、_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3、“课程”一般是指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科目及其_,_和_的总和。4、小学数学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计算能力,_, _,_。二、判断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6、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三、选择题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知识的现状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必修 3 3 B、必修 1 1C、选修 3 3 D、选修 3 4 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 B、 C、 D、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四、简答题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第一, 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理论知识部分一、数学课程标准知识填空1、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 ,强调学习的 与 _ 。2、_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 3、“课程”一般是指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科目及其_,_和_的总和。4、小学数学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计算能力,_,_,_。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 、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6 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 ”、“ ”、“ ”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 、 、 ,以及与 的能力。7 要初步培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 、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8 新课程中的数学评价,要建立( )多元,( )多样的评价体系。二、判断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6、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三、选择题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知识的现状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必修 33B、必修 11C、选修 33D、选修 34 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B、C、D、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四、简答题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索。(3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技能,但如果一味采用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接受学习的方式,只会模仿,不会灵活运用,更不会创造。(5分)“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3分)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5分) 六、数学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0分)学科知识(22分)(其中小题各3分,至小题4分。)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这一排共有( )人。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手。把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 )。把一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 )分钟。一个圆锥形状的沙堆,占地面积的周长是25.12米,高3米,这堆沙的体积是( )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 )吨。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13分)案例:一次数学新授课中,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圆满地完成了授课的任务,累得我口干舌燥。下课后,一位学生拿着她的课堂本找到我,说:“老师,您刚才在课后的练习中出的这道应用题我是这样做的,您看这种做法对吗?”我看了一眼答案,发现答案不对,于是不加思索地说:“做错了,再回去认真思考,找找错的原因。”她很疑惑地捧着本子走回了座位。临上课时,她又一次找到我,说:“老师,我一直在想这道题,我总感觉这道题我这样做也是对的。”看着她那坚定的目光,我又一次拿起她的练习本,仔细地看起来。结果发现,她的解题方法同样正确,只是得到的答案不一样。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将那道题进行了研究,原来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使题目的数据间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一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的情况发生。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此时,学生呈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或静心思考、或热烈讨论,结果又产生了好几种解题的思路和不同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我启发学生进一步对老师当初的编题进行质疑,寻找解决办法。很快,题目中数据存在矛盾的问题被学生找到了,并通过再一次的商讨,编写出了正确的应用题。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盎然!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位老师的教学案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呢?(从教师观、学生观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反思)教学设计(25分)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目标。(一)一、填空题(30分)1、按规律填空。8、15、10、13、12、11、()、()。1、4、16、64、()、()。2、两数相除,商为1800,如果被除数缩小50倍,除数扩大20倍,那么商就是()。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8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80,正确的商应该是()4、10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场。如果进行淘汰赛,最后决赛出冠军,共要比赛()场。5、我是深圳路小学教师我是深圳路小学教师我是依次排列,第2006个字是()。其中有()个师字。 二、解答题(1-10题每题6分,11题10分共70分)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2、下面算式中的“爱、长、虹、小、学”各代表什么数字3、用一根绳子测量井台到水面的深度,把绳子对折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15米,把绳子三折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4米。求绳子长和井台到水面的距离。4、三(1)班有58位同学,有39人订了少年报,有28人订了儿童画报,;另有8名同学两种都没有订,问两种报刊都订了的有几人?5、一个学生做两个整数的乘法时,把其中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6误看成3,得出的积是552;另一个学生却把这个因数的个位数字误看成9,得出的积是696。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6、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千米有一个仓库(如图),共有五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5吨的货物,二号仓库存有30吨的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现在想把所有货物集中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费1千米需要2元运费,那么最少要多少运费才行?(1)(2)(3)(4)(5)15吨30吨40吨7、两箱茶叶共重120千克,如果从甲箱取出28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千克数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有茶叶相差多少千克?8、观察下面的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到2006为止,A、B、C、D各组有几个数? (2)D组第41个数是几?(3)198在哪一组里?9、四个一样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如图)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21平方米,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米。那么长方形的长是多少?,10、若干同样的盒子排成一排。小华把70多个同样的棋子分装在盒子中,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没有装棋子,然后他出去了。小兵从每个有棋子的盒子里各拿出一个棋子放在空盒内,再把盒子重新排一下。小华回来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有人动过这些盒子里的棋子,你知道盒子有多少个吗?棋子有多少个呢?11、下图(1)中有多少个三角形?下图(2)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图1图2参考答案 一、(1)、14、9,256、1024。(2)、1.8。(3)8。(4)45、9。(5)学、250。二、(1)13、16 (2)4、2、8、5、7(3)18、66(4)17。(5)624 (6)2700 (7)4(8)A、B501,C、D502 (9)7(10)13、78 (11)50、60 (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_,四舍五入到万位_,记作万_。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_。面积是_。3.+=44+=64那么=_,=_。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_,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_,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_。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_,分母应该增加_。6.有一类数_,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_,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_,问这类数中_,最小的数是_。7.在y轴上的截距是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8.函数y=1x+1的间断点为x=_。9.设函数f(x)=x,则f(1)=_。10. 函数f(x)=x3在闭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_。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A. 合数B. 质数C. 偶数D. 奇数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A. 长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圆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A. 1/20B. 1/16C. 1/15D. 1/14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5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A. 2B. 4C. 6D. 8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A. 208B. 221C. 416D. 442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A. 十进分数B. 分数C. 真分数D. 假分数8.设f(x)=xln(2-x)+3x2-2limx1f(x),则limx1f(x)等于()。A. -2B. 0C. 1D. 29.如果曲线y=f(x)在点(x,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A. y=x3-2B. y=2x3-5C. y=x2-2D. y=2x2-510. 设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 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P(AB)=1B. P(AB)=0C. P(AB)=P(A)P(B)D. P(AB)=P(A)+P(B)来源:考试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8分)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4分)112+(3.6-115)1170.82.解答下列应用题(4分)前进小学六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48%,后来又有4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这时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占全年级的52%,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课外活动?3.计算不定积分:x1+xdx。(4分)4.设二元函数z=x2ex+y,求(1)zx;(2)zy;(3)dz。(6分)四、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6分)分析下题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12能被0.4整除”成因:预防措施:五、论述题(本题满分5分)举一例子说明小学数学概念形成过程。六、案例题(本大题共2题,满分共21分)1. 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片断,请你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11分)张老师在甲班执教:1.做凑整(十、百)游戏;2.抛出算式323+198和323-198,先让学生计算,再小组内部交流,班内汇报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把198看作什么数能使计算简便?加上(或减去)200后,接下去要怎么做?为什么?然后师生共同概括速算方法。练习反馈表明,学生错误率相当高。主要问题是: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2?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加2?李老师执教乙班:给这类题目的速算方法找了一个合适的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活动,以此展开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王阿姨到财务室领奖金,她口袋里原有124元人民币,这个月获奖金199元,现在她口袋里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来表演发奖金:先给王阿姨2张100元钞(200元),王阿姨找还1元。还表演:小刚到商场购物,他钱包中有217元,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钞,“营业员”找还他2元。2.将上面发奖金的过程提炼为一道数学应用题:王阿姨原有124元,收入199元,现在共有多少元?3.把上面发奖金的过程用算式表示:124+199=124+200-1,算出结果并检验结果是否正确。4.将上面买鞋的过程加工提炼成一道数学应用题:小刚原有217元,用了198元,现在还剩多少元?结合表演,列式计算并检验。5.引导对比,小结整理,概括出速算的法则。练习反馈表明,学生“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2.根据下面给出的例题,试分析其教学难点,并编写出突破难点的教学片段。(10分)例:小明有5本故事书,小红的故事书是小明的2倍,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参考答案及解析(下一页)一、填空题1.1023456789102346解析 越小的数字放在越靠左的数位上得到的数字越小,但零不能放在最左边的首数位上。故可得最小的十位数为1023456789,四舍五入到万位为102346万。2.69平方厘米解析 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即为该正方形的内切圆。故半径r=126=3(厘米),所以它的周长为2r=23=6(厘米),面积为r2=32=9(厘米2)。3.1710解析 由题干知+2=44(1)3+2=64(2),(2)-(1)得2=20,则=10,从而2=44-10,解得=17。4.60分钟解析 由题干可知,本题的实质是求20与15的最小公倍数。因为20=225,15=35,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223560。即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60分钟。5.21解析 设分母应增加x,则2+67+x27,即:2x+1456,解得x21。6.1199解析 略7.y=1解析 与x轴平行的直线的斜率为0,又在y轴上的截距为1,由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可得,该直线的方程为y=1。8.-1解析 间断点即为不连续点,显然为x+1=0时,即x=-1。9.12解析 由f(x)=x可知,f(x)=(x)=(x12)=12x-12=12x,故f(1)12112。10.1解析 因为f(x)=3x20,所以f(x)在定义域R上单调递增,所以在-1,1上也递增,故最大值在x=1处取得,即为f(1)1。二、选择题1.C解析 2能被2整除,但它为质数,故A错误。4能被2整除,但4是合数而不是质数,故B错误。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都为偶数。2C解析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A排除。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B排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D排除。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为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3.B解析 盐水有5+7580(克),故盐占盐水的580=116。4.C解析 由2a3+326=5b9可得,a+2=b,又5b9能被9整除,可知b=4,则a=2,所以a+b=2+4=6。5.B解析 如果是自然堆码,最多的情况是:每相邻的下一层比它的上一层多1根,即构成了以5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可知21为第17项,从而这堆钢管最多能堆(5+21)172221(根)。6.C解析 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 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而棱柱为直棱柱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棱柱的侧面为矩形。故为必要但不充分条件。7.A解析 13为分数但不是有限小数,B排除。同样13也是真分数,但也不是有限小数,排除C。43是假分数,也不是有限小数,D排除。故选A。8.C解析 对f(x)=xln(2-x)+3x2-2limx1f(x)两边同时取极限为:limx1f(x)=0+3-2limx1f(x),即3limx1f(x)3,故limx1f(x)1。故选C。9.B解析 由曲线过点(1,-3)排除A、C项。由此曲线过点(2,11)排除D,故选B。y=2x3-5显然过点(1,-3)和(2,11),且它在(x,y)处的切线斜率为6x2,显然满足与x2成正比。10. B解析 由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可知,AB=,即P(AB)=0且P(A+B)P(AB)=P(A)+P(B)。故选B。三、解答题1.解:112+(3.6-115)1170.8=32+(335-115)8745=(32+12578)45=(32+2110)45=18554=92。2.解:设全年级总人数为x人,则x48%+4x=52%解得:x=100所以没有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100(1-52)48(人)。3.解:x1+xdx=x+1-1x+1dx= dx-1x+1dx=x-ln|x+1|+C(C为常数)。4.解:(1)zx=2xex+y+x2ex+y=(x2+2x)ex+y;(2)zy=x2ex+y;(3)dz=zxdx+zydy=(x2+2x)ex+ydx+x2ex+ydy。四、分析题参考答案:成因:没有理解整除的概念,对于数的整除是指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概念要求除数应为自然数,0.4是小数。而且混淆了整除与除尽两个概念。故错误。预防措施:在讲整除概念时,应让学生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所要求数字满足的条件。即被除数应为整数,除数应为自然数,商应为整数。并且讲清整除与除尽的不同。五、简答题参考答案: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1)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形成;(3)概念的运用。例如: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讲解:(1)概念的引入:根据已经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只是对于乘法的定律,在计算时,很多时候会遇到乘法和加法相结合的式子,如(21+14)3。(2)概念的形成:通过让学生计算,归纳发现乘法分配律。比较大小:(32+11)5325+115(26+17)2262+172学生通过计算后很容易发现每组中左右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左边算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算式是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虽然两个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即(a+b)c=ac+bc。(3)概念的运用:通过运用概念达到掌握此概念的目的。计算下题:(35+12)10(25+12.5)8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乘法分配律会很快得到结果,比先算括号里两个数的和再乘外面的数要快的多,从而学生在以后的计算中会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也就掌握了概念。六、案例题1. 参考答案:分析建议:张教师主要用了抽象与概括的思想方法;李老师用了教学模型的方法,先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模型的解,最后用这一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从这方面加以论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钟面上,9点半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 钝 )角;3点半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锐 )角。 2、甲乙两袋大米,从甲袋倒 到乙袋,则两袋米的重量相等,原来乙袋米的重量是甲袋米的( 80 )%。 3、做一个圆柱形的无盖水桶,底面直径为8分米,高12分米,至少要用( 4.02 )平方米的铁皮,这个水桶的容积是( 602.88 )升。(精确到两位小数) 4、(七分之二)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21 )。 5、2平方米5平方分米=( 2.05 )平方米;7小时45分=(七又四分之三 )小时 6、两个非连续自然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57,这两个自然数是( 8 )和( 11 )。 二、判断(每个1分,共5分) 1、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对)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4,乙数比甲数少25%。 (错) 3、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5,那么商不变,余数扩大5倍。 (对) 4、一个数的倍数总比这个数的约数大。 (错) 5、长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对) 三、选择(每个2分,共10分) 1、甲、乙两人各行一段路,路程的比是5:4,两人的速度比是4:5,那么,甲乙两人所用的时间比是(C)。 A、1:1 B、5:4 C、25:16 D、16:25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厘米和12厘米,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 A)厘米。 A、20+4(根号13) B、24(根号13) C、35 D、48 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C )。 A、3倍 B、6倍 C、9倍 D、12倍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如果在它每边中间各剪去一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 A)。 A、增加了8厘米 B、减少了8厘米 C、和原来相等 5、某宾馆的标准间每个床位标价为a元,“五.一”黄金周期间床位上浮x%,则“五.一”黄金周期间标准间的床位价为(C)。 A、ax% B、a+x% C、a(1+x%) D、(1-x%) 四、计算(共20分) 1、脱式计算,能用简算的用简算(每个3分,共12分) 7.39999 7.650.252.35(四分之一) =851.7 =2.5二分之三(3.6五分之六)七分之八0.8 二分之五0.4二分之五40% =4.5 =25分之4 2、列综合算式计算(共12分) (1)、从8里减去3的(六分之五),所得的差被(五分之十一)除,商是多少?0.4 (2)、一个数的(三分之二)比这个数的(九分之八)少14,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答)63 五、应用题(每个5分,共15分) 1、小明沿长、宽相差25米的游泳池跑了4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共跑了600米,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250 2、一根电线用去(三分之一)后又接上6米,这样比原长多(十五分之一),这根电线原长多少米?15 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刚出发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4,它们相遇后,甲车的速度提高了20%,乙车的速度提高了30%,这样,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还有9.2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4 刚出发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4 相遇后,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1+20%):4*(1+30%)=15:13 时间一定,路程比等于速度比 解设AB两地相距X千米,则 (9分之4X):(9分之5X-9.2)=15:13 解得 X=54 共10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 )和( ),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得分 评分人 二、判断题(共10分) 1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 )2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 )3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5“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 得分 评分人 三、简答题(共20分)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2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得分 评分人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 2.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得分 评分人 五、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共40分) 1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被细化为哪四个方面?(8分) 2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基本理念上有哪些新的特点?(8分)3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10分)4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地提出“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还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普通外科腹腔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喘息幼儿园科普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急诊科急性肾衰竭护理管理方案
- 精神科安全用药管理要点
- 疼痛病管理疫苗接种指导
- 眼科近视眼手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 肾内科慢性肾衰竭透析护理规范
- 直播公司规则管理制度
- 数据标注教学课件模板
- 新生儿溢奶与吐奶护理要点
- 公交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公司法务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教学模型教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第九讲: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工程伦理
- 护理求职展示
- 《理解当代中国+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Unit2-教师用书 Unit 2 Planting seeds,harvesting the future
- 2025江苏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行业项目经理职业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