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周练(3).doc_第1页
选择题周练(3).doc_第2页
选择题周练(3).doc_第3页
选择题周练(3).doc_第4页
选择题周练(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周练(一)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读图完成13题。1若MN经度差为120,此时,晨线交赤道于Q点。当Q点日落时,M的地方时为 A 17:OO B18:00 C20:OO D21:002若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则 AL纬线的纬度减小 B海口地面物体正午日影渐长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3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 A南亚进入“于热季节” B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C北京正值 “香山红叶” 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下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示意某日晨线、昏线与M纬线相交点的时间变化情况。P、Q为M纬线上的两点,其经度差为90。读图,完成45题。4该日Q地日出的当地时间为A3时 B6时 C9时D11时5P地可能位于A非洲 B南美洲C欧洲 D北美洲12月14 日21时11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高真空的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完成6-7题.6. 探测器软着陆月面有难度,主要原因是A.真空-无法用降落伞减速 B.太阳风-容易吹倒月球车 C.地形起伏大-角峰、火山锥林立 D.低温-当地季节为冬季7科学家建议给未来的月球系一根“腰带”(长1.1万公里,宽400公里)以获取资源,然后用激光或微波把该资源传回地球,该资源应是A.太阳能 B.风能 C.核能 D.闪电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读浙江省冬季雾霾日数统计图(下图),回答第89题。8. 冬季浙江雾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持续上升;降水 B.波动上升;植被破坏C.逐渐上升;地形 D.波动上升;人类活动9. 冬季是浙江一年中雾霾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主要原因是A.燃煤取暖排放污染物多 B.气温低,水汽易发生凝结C.工业开工率高排污量大 D.降水少,大气形势相对稳定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1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 B C D中新网2013年11月13日电截至目前,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已造成2275人死亡,80人失踪约60万人无家可归。“海燕”在我国沿海登陆后,也给我国南方多地带来了大到暴雨。图1为“海燕”中心位置移动经纬度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台风“海燕”在我国登陆后移动方向大致为 A由正西转向西北 B由东南向西北 C由西北转向东北 D由西南向东北1311月11日,我国广西北海市(109E,21N)的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下图为甲河示意图,M、L表示支流,a、b是位于支流上的两个观测站。右表为两个观测站的气温(单位:)和降水(单位:mm)资料。粗线P表示洋流。读图表资料,完成1415题。 14关于甲河和洋流P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河水量的变化受支流L的影响较大 B. 甲河水量的变化受支流M的影响较大 C. 洋流P会使沿岸气候更加湿润 D. P海区船只自北向南航行省时、节能15甲河四季通航,当通航船只吨位最大时A.我省(河南省)盛行偏北风 B.美国南部正在收摘棉花C.华北小麦拔节生长 D.天山雪线上升下图是某兴趣小组成员在11月份在某地测得某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日,该地最有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暖锋降水天气 B晴朗天气C强对流天气D强台风天气17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南美洲南部 B非洲南部 C亚洲南部 D欧洲南部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1819题。18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 12月 B. 1月 C. 2月 D. 4月19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7月到12月气温一直在下降B. 从1月到8月气温先升高后下降C.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正值,年平均气温会持续上升D.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虽为负值,年平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与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因素影响有关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图甲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图乙是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C)。若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2021题。20图甲中地实测的最大风频为A. 西风 B.东风 C. 西南风 D.东北风21一天中地风力最弱的是A. 3时-5时 B.7时-9时 C.11时-13时 D.15时-17时 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22-23题。22. 红树林在23.5S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光照 C.距海远近 D.洋流23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A.固岸护堤B.调蓄洪水 C.防风消浪D.净化海水读图甲和图乙,回答2425题24读图6,分析此时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A甲附近河段 B乙附近河段 C丙附近河段 D丁附近河段 25下列有关叶尼塞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6中的某月最有可能是9月 B雨水补给是该河暖(夏)季的主要来源 C图6所示月份后,穿过叶尼塞河流域的0等温线一定北移 D影响叶尼塞河水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植被和地壳运动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2627题。26.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27. 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28-29题地点ABC海拔(米)500250600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421341228. 该区域可能属(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29.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图2是我国某石灰岩分布广泛地区的等高线图,图2中A河流被称为“白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呈乳白色;而B河流被称为“黑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沉积了大量黑色的淤泥。图1是图2中M处天然形成的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的水池,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多和长大,科学术语被称为“钙化池”,钙化池光滑平整,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据此回答30-32题。30. 图中M处钙化池形成的碳酸钙来源于A.A河流 B.B河流 C.C山脊 D.D河流31. 从钙化池的形成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池的外边缘流速较池内小; 池的外边缘较池内流速大;池内沉积作用快于池的边缘;池的边缘沉积作用快于池内A.B.C.D.32. 科学家们将钙化池的边缘切开研究发现,其边缘呈层状结构,层状结构呈白色与黄色相间分布,厚薄不一。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白色的是碳酸钙,而黄色的则是泥土。据此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区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碳酸钙沉积层越厚,说明该时期降水越少;泥土颗粒的大小可以反映当地降水强度大小;上述现象在西欧发现的可能性较大A.B.C.D.学生小理从到沿某河段进行地理考察,并记录如下:处河床沉积物颗粒大、棱角分明,处河床沉积物颗粒小且圆滑光溜; 在处捡到一些层次分明内有化石的石头,处山崖上有不少石英岩;低山坡上常绿阔叶林茂密;农民正在田里播种小麦。完成33-34题.33据材料分析,可得A.考察路线从河流下游到上游 B.地质史上曾经内力活动活跃C.河水在侧比侧流速大 D.石英岩两侧应该石灰岩广布34. 考察季节最有可能是 A.初春 B.盛夏 C.深秋 D.严冬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回答3536题。35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河西走廊 D东北平原36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交通线路多沿水源分布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D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下表为三江海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量和保持量,表中的“潜在侵蚀量”, 为完全没有植被时的理论侵蚀量,土壤保持量为潜在侵蚀量与现实侵蚀量之差。表中对各生态系统同时列出了的总量(单位:104t/a)与单位面积量单位:t/hm2a )。回答3738题。3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高寒草甸土壤保持总量最大是因其土壤保持能力最强 B高寒草原现实侵蚀量最大是因其分布面积最大 C高寒荒漠草原单位面积现实侵蚀量最小说明面积最小 D沼泽的分布面积约为灌丛面积的两倍 38三江源水平带谱自东向西的一般分布规律为 A山地森林、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荒漠 B高寒荒漠、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