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玉米发热处理措施_第1页
总结玉米发热处理措施_第2页
总结玉米发热处理措施_第3页
总结玉米发热处理措施_第4页
总结玉米发热处理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偏高水分玉米保管偏高水分玉米保管 天猫王 摘摘 要要 经过近几年对偏高水分玉米的保管储藏 对偏高水 分玉米安全度夏进行了多年研究 总结出一定经验寻找到 一些行之有效保管方法 采用微循环 借用粮食自身冷源 冷却粮面粮粒 均衡整仓粮温和水分 确保储藏粮食安全 度夏 关键词关键词 偏高水分玉米 保管方法 微循环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是较难保管的粮种 之一 通常不适宜长时间储藏 玉米颗粒大 原始含水量 高 不容易干燥 成熟度不均匀 机械作业脱粒 烘干使 玉米破损粒较多 质粒变疏松吸水能力增强 极易遭受虫 害侵害 胚部较大 富含脂肪 容易酸败 是细霉菌天然 培养基 吸湿后在适宜温湿度下 霉菌会大量快速生长繁 殖 严重威胁储存安全 尤其是保管高水分玉米 根据实 验证明 正常范围内玉米的呼吸强度是正常小麦呼吸强度 的 8 11 倍 高水分下呼吸强度增加 释放热量多 易发 热 是历年来储藏方面的难题 我库地处四川腹地 全年气候潮湿 夏季更是炎热潮 湿 暴雨繁多的季节 多年来我库保管储存中央储备粮多 个品种 玉米 小麦 大豆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储藏 保管方法 对各种原粮保管都有丰富经验 但是近年来市 场风云变化 我库自主经营贸易的玉米由原来的采 销 改变成现在的采 存 销模式 暂时不销售的采购玉米会 入仓短暂保管 平均水分在 15 2012 年 2013 年对情况 基本相同的玉米作不同保管方式 进行探索 总结 下面 将经验总结及新方式阐述如下 一 一 材料材料 1 1 仓房情况 实验用仓房均为 2002 年建成使用的高大平房仓 设计 仓容 4500 吨每仓 仓房长 44 米 宽 23 米 仓内高 8 米 其中装粮线高 6 米 仓墙为钢筋混泥土和砖 仓顶为拱板 双层 仓内配置一台 0 5KW 轴流风机 一管三通风道 3 组 环流熏蒸系统 数字化粮温检测系统 1 2 设备投入使用情况 7 5Kw 离心风机 3 台 风量 转速 移动环流熏蒸机 功率 1Kw 风量 转速 单管风机 功率 0 55Kw 风量 转速 1 3 入库玉米基本情况 2012 年入库玉米水分为 14 15 5 的入库 杂质 1 不完善粒 8 粮堆高度 6 米 2013 年入库玉米水分为 14 15 5 的入库 杂质 1 不完善粒 8 粮堆高度 6 米 总体为 2013 年入库玉米水分稍比 2012 年低 质量情 况总体基本一致 为东北玉米 均为年初入库 二 保管方法 2012 年入仓玉米 入满平整后 密封门窗 进入保冷 隔热程序 发现虫害后熏蒸处理 7 8 月仓内局部开始发 热 发热部位为粮面至粮面下一米左右 采用单管风机吸 出式 24 小时通风 单个离心风机单个风道通风 挖沟扒塘 等措施暂时控制住发热 2013 年入仓玉米 入满平整后 选择夏季傍晚低温时 间全仓使用离心风机压入式均水均温通风 通风时长共计 50 小时 通风后密封门窗 在虫害未大量繁殖之前提前熏 蒸 7 8 月仓内空间积热严重时 早晨 6 点半开启窗户散 发仓内积热 采用冷心上移技术将下层冷源上移冷却表层 粮温 大约 15 天后下层局部开始发热 采用单管风机 整 仓连续通风等措施 三 结果 9 月开始出库 2012 年入仓玉米表层玉米发热 出仓 时将表层发热玉米出库 两天左右未发热玉米表层开始发 热 玉米粒表面出现微结露 再将发热玉米出库 两天左 右未发热玉米表层开始发热 如此反复 直至全部出仓 2013 年入仓玉米通过提前熏蒸杀灭霉菌和虫害 同时采用 冷心上移技术冷却表层 使整体粮温较稳定 但采用冷心 上移技术 15 天过后 底层 下层发热 上层 表层局部发 热 其发热特点蔓延速度快 发热速度快 玉米霉变快 表层粮粒未见发热 生霉情况 粮情稳定 总体发热比较 2012 年退后 10 天 后期整仓通风确保玉米安全 四 结果分析 对于出现不同结果 原因在于进仓后不同处理 下面 就个人分析如下 2012 年入仓玉米夏季出现表层发热并连 串反应 是因为高大平房仓隔热形成 太阳热量经过双层 拱板到达仓内 引起仓内温度升高 仓内高温导致表层玉 米粒温度升高 加上玉米粒原始水分偏高和高营养 给微 生物形成天然营养基 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发热 当出 仓完发热部分为什么几天过后表层又发热 那是因为热粮 面出仓后 较冷粮面直接与仓间湿热空气接触 在玉米粒 表面引起结露形成无数水滴 形成同样的高水 高温 营 养丰富的天然营养基 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发热霉变 如 此反复直至整仓出完 2013 年入仓玉米夏季出现底层和下 层发热霉变 是因为度夏期间 表层发热采用冷心上移技 术 直接通入外界热空气将底层冷源移至上层 降低上层 粮温 通风时长较短 外界热空气进入粮堆引起底层温差 过大而结露 同 2012 年表层发热原理相同 上层和表层因 为冷空气和热粮接触发生结露 发热原理同上 后期整仓 通风是因为玉米发热霉变 在高温季节只有不断进行空气 交换 使玉米与空气温度接近 因为发热玉米相对夏季空 气来说也是一种降温 保持玉米温度恒定不霉变 五 偏高水分玉米如何安全度夏 总结 2012 年 2013 年玉米储藏 在工作中不断变换储 藏手段 但效果不胜理想 下面我们将介绍另一种新方法 保管偏高水分玉米 达到保管掉水少 储藏安全 劳动力 少等特点 微循环低能耗储藏技术 5 1 前期准备 针对现有高大平房仓保温设计作进一步修改 首先将 风机道墙外部分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紧贴包裹 外面用彩 钢再包裹一层 环流管道均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紧贴包 裹 做保冷隔热处理 门窗用茂金丝粮膜双槽密封 仓内 设备接口 拱板间缝隙采用丙酮 固邦中性粘胶 无纺布 等材料 采用二布三凃气密性处理 一方面达到气密性 一方面保冷隔热 做好前期准备 5 2 方法使用和结果 四川地区五月开始温度上升 仓内空间部分温度也随着 升高 粮面 50cm 深度受仓内温度影响开始升高 这时可以 选择清爽干燥天气 在傍晚 10 点 12 点 早上 5 点 7 点 时段开启窗子散除仓内积热 到 6 月中旬此种办法不能控 制住表层玉米发热 为防止玉米高温酸败 此时全仓密闭 启用环流熏蒸机顺着粮堆内微气流方向开始内循环 加大 粮堆内气流循环速度和力度 运用粮堆内部自身冷源缓慢 长时间的冷却表层玉米 使整仓玉米温度基本均匀 此种 方法循环 3 天停 2 天再循环 3 天停 2 天 如此循环至九月 中旬 微循环时长三个月左右 共计循环天数大致为 54 天 仓内玉米质量良好 粮食温度变化情况如表 时间 名称 6 月 15 日7 月 15 日8 月 15 日9 月 15 日 上层温 28 28 26 25 23 3 中层温 19 19 19 2 21 8 下层温 15 14 8 16 8 20 底层温 12 15 18 5 21 4 平均温 14 16 7 19 2 21 7 循环中 在停机时间需要进仓查看粮情 由于底层和上 层温差较大 循环中防止结露 我们在进仓中使用深层扦 样器扦取样品检查 检查过程中不能开启仓内照明 检查 人员只能带手电筒检查 7 月份时根据情况进行全仓熏蒸处 理 杀灭粮堆内虫害 微生物 减少发热源 5 3 结果分析 从表和叙述中不难得出 因为发热的只有表层 50cm 左 右的粮食 而 6 米高的粮堆 任然冷冰冰的粮食相对 50cm 的粮食那就是九牛一毛 所以冷源是相当的充足 完全可 以将表层发热粮靠自身冷源冷却 那为什么全仓平均粮温 3 个月下来会升高得如此之多 接近 8 的温度可不是一个 小数 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 微循环中风机叶片与空气摩 擦会产生一些热 另外就是仓房不是绝对的隔热 外界高 温会通过热传递 辐射等进入仓间 所以温度会升高 但 是整体温度还是相当的不错 当表层温度控制了一定程度 后 进行全仓熏蒸处理 杀灭粮堆内虫害和微生物 没有 虫害和微生物的呼吸产生热源 也是使粮食保冷的一个重 要原因 另外为什么粮堆内部没有发生结露 因为风量小 速度慢 粮堆内部温差每层达不到结露要求 热空气在缓 慢经过粮粒时 经过热传递等空气在一层层中慢慢变冷 不是急促的 如同冰箱制冷采用的冷风制冷不结冰原理一 样 注意 不是任何一种温度采用微循环都不会结露的 在 采用微循环过程中可以根据粮温变化情况 适时调整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