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地区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_第1页
浙北地区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_第2页
浙北地区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_第3页
浙北地区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_第4页
浙北地区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浙北地区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摘要根据浙北地区气候环境特点介绍了出口甘蓝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苗期栽培、大田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地区甘蓝生产达到出口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浙北地区 浙江省是全国蔬菜主产省和出口大省,出口创汇在全国名列前茅。而浙北蔬菜出口在品种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在全省蔬菜产业起着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了全省蔬菜生产的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近几年浙北地区出口秋冬甘蓝生产发展迅速,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和欧洲。甘蓝品质优良,商品率高,农药残留符合进口国的要求。甘蓝的生长季节就浙北地区而言,主要在秋冬季节。秋冬季栽培的特点是生长期温度由高至低,结球期处于一个比较适宜的温度环境,不仅采收时间可以延长,而且产品质量也相对要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2 / 61 品种选择 浙北地区主要选用美貌二号、七草 2 个日本品种。美貌二号:为早熟品种,可春播、夏播,植株呈半开张形,外叶紧抱,适宜密植,长势旺盛,肥力要求高,结球大,高扁圆球,球面浓绿,直至球底部着色均匀,内叶淡绿,味甜品质佳;特抗软腐病和黑腐病,裂球迟,田间保持期长,极易栽培,适合出口,一般在 12 月底前采收;七草:晚熟品种,为夏播冬收的专用品种,比一般越冬品种更耐寒,在低温下也不易发生软腐病,肥大性好,吃肥重,产量高,高扁圆球,芯极短,外叶浓绿,球内部呈鲜黄色,口味佳,裂球迟,田间保持期长,适合出口,最迟可在开春后采收。 2 苗期栽培技术 播种期 美貌二号的播种期为 7 月 20 日至 8 月 5 日,七草的播种期为 8 月 120 日。 秧田准备 3 / 6机械作业前,一定要清除田间杂草、杂物、前茬残物。整地后施入底肥,一般施进口复合肥 450 kg/hm2,最后 1 次旋耕时施入。播种前视土壤酌情浇足底水,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则需用洒水桶浇足底水,方可播种。 播种 以 1 hm2 秧田计划移栽 15 hm2 大田,则秧田播种量一般为 4 5005 625 g/hm2。开槽点播,槽距 810 cm,槽深 cm,然后 1 穴点播 1 粒,穴距 68 cm。播种后,用细泥或砻糠覆盖种子,厚 cm 左右。铺盖完毕,必须马上铺盖遮阳网(双层),以保水分。 秧田管理 出苗至 60%70%时,应及时揭起遮阳网利用拱棚遮阳,直至 2 叶 1 心,方可拆除。注意苗肥的使用,在 2 叶 1 心时施尿素 75 kg/hm2。施苗肥应视天气、土壤水分而定,一般选择阴天或雨前进行,均匀撒施,防止烧苗。 3 大田栽培管理技术 4 / 6大田准备 一般耕翻、旋打后施优质有机肥 t/hm2、进口复合肥 450 kg/hm2 和碳铵 750 kg/hm2,再次旋打、平整后开沟。畦宽 170 cm(包沟),沟宽 25 cm,沟深 25 cm,腰沟宽 20 m、深 3035 cm,四沟配套。种植密度 一般 1 畦 3 行,美貌二号为万万株/hm2,株距 3638 cm;七草为万株/hm2,株距 42 cm。 移栽 一定要带土移栽,土壤湿度不够时需灌沟抗旱,2 d 后方可移栽。 肥水管理 松土、中耕、培土、除草 12 次1。定植 1 周后,追施提苗肥,用 kg/hm2 尿素对水浇施,促其发棵。莲座期封畦后,每 1520 d 追肥 1 次,每次施尿素 150300 kg/hm2,追肥持续到结球中期,约 23 次。追肥原则为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除定植时立即浇搭根水外,2 周内要求保持干干5 / 6湿湿,促进根系生长。2 周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结球期大量浇水,一般 5 d 左右沟灌水 1 次,以促进叶球膨大。叶球基本成形后,逐渐减小浇水次数。 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蚜虫。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软腐病、菌核病。秋冬季栽培甘蓝,以治虫为主,防病为辅。 防治方法。软腐病。用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 0004 000 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务必将药液喷洒到植株基部、底部的叶柄及叶片上。蚜虫。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喷雾防治2。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用 5%阿维菌素乳油 8 000 倍液、10%除尽悬浮剂 1 500倍液、24%美满悬浮剂 3 000 倍液、1%甲胺基阿维菌素 2 500 倍液等交替使用。小菜蛾。用 5%抑太保乳油 1 500倍液、%菜喜 1 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交替使用。 防治时间。虫孵化开始至 3 龄为最佳时期。10 月中下旬霜降过后,冷空气频临,病虫害的发生大大减少,一般不6 / 6再用农药防治。 注意事项。注意施用农药品种,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不得施用违禁农药,并按出口要求选择农药。防治时注意农药交替使用,一般情况下每种农药使用1 次,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积极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如频振式杀虫灯、彩色粘虫板、防虫网等。在结球后期要停止用药(在采收前 20 d 左右),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