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推荐127页--新增年产30万张牛羊皮鞋面革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_第1页
极品推荐127页--新增年产30万张牛羊皮鞋面革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_第2页
极品推荐127页--新增年产30万张牛羊皮鞋面革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_第3页
极品推荐127页--新增年产30万张牛羊皮鞋面革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_第4页
极品推荐127页--新增年产30万张牛羊皮鞋面革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第一章 总 论 新增年产 30万张牛 羊 皮鞋面革 技术改造项目 办单位 皮革有限责任公司 目主管单位 目建设地点 皮革有限责任公司 提供的有关 基础数据、资料 。 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 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行 业部门的发展规划。 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 企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划进行说明和总体研究; 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项目生产规模; 产品方案和产品技术进行论证,确定产品水平; 国内外同类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拟定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方案; 项目实施条件、厂址、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等进行研究说明; 项目的环保、节能、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进行分析说明; - 行项目的总投资估算、 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财务及经济评价; 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结论。 在全球范围内,皮革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在逐年扩大。而拥有世界最先进技术的欧洲发达国家的皮革和皮革制品业由于环境保护限制及劳动力成本太高等诸多原因正在逐年萎缩,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世界皮革工业的重心就逐步向 亚洲 转移,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生产大国,由毛皮、制革、制鞋、皮革制品四个主体行业和皮革化工、皮革机械、鞋用材料、皮革五金等配套行业组成的中国 皮革业,正呈迅速发展态势,并在原料资源、产品产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方面于世界范围称“大”。中国的猪皮、羊皮原料资源居世界第一,牛皮居世界第三;每年的轻革、鞋类、皮衣产量及皮具综合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皮革及皮草制品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均为世界首位。 我国的皮革工业虽然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中国皮革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企业规模、环保设施等综合基础仍相对落后,中国目前只是一个皮革生产大国,还远远称不上皮革生产和销售强国。我国的皮革行业在适应国际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方面任重道远;制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采用国际标准或惯例与国际接轨;开发和采用国际先进的制革高新工艺技术和污染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技术;走规模化集约型的行业技术改造和企业重组道路已是中国皮革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 新增 年产 牛 羊 皮鞋面革 30 万张,其中羊皮鞋面革 60 万张、牛- 皮鞋面革 20 万张 ( 羊皮鞋面革按照 6张折 1张标准牛皮鞋面革计算; 羊皮按照 3张 1 皮按照 1张 2 算 ) 。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不仅已成为世界制革生产 大国,同时也已成为制鞋、皮革服装、包袋、皮件、皮具的生产基地,其产量在世界名列榜首 ,再加上 拥有占世界人口 1/5 的大市场 , 因此中国每年的皮革需求量为世界之最。 由于中国原料不足,每年大量进口成品革,其进口金额居全行业首位。从 1999 年至 2001 年中国成品革的进口金额和数量连续增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6%和 10%, 2003 年成品革进口数量为 吨,进口金额 皮革工业进口总额的 34%。而至 2007 年,口金额为 美元,占皮革工业进口总额的 据不 完全统计,中国的皮革年需求量目前已经达到 平方米,其中从国外进口各类皮革 平方米 , 以补充国内成品革供应在质和量上的严重不足。 没有市场的产品及企业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制革企业今后的产品市场潜力仍是内销市场,我国每年要进口 40 余亿美元 的成品革,这也是我们的潜在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加入 进口关税的降低,中国皮革的需求和进出口量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必定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中国作为世界皮革加工中心和销售中心的地位仍将持续若干年,据世界皮革专家和 市场权威预测,中国的皮革行业的大好 发展时期将起码持续到本世纪中期 。 本项目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 该公司具有 多年牛皮、羊皮鞋面革 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经验,生产的产品处于国 内 先进水平,产品性能优异 。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丰- 富的客户资源。同时本项目的生产规模经过多方论证, 项目达产后,其产品市场销售不成问题。 艺 本项目 采用灰碱法脱毛、 植物 鞣制、助剂复鞣 以及 多种涂饰剂涂饰的方法, 原皮 经浸水、去肉、浸灰、脱毛 、脱灰、软化、 浸酸 、 鞣制 后,静置两天后 挤水伸展 、 剖层削匀 , 然后进行复鞣,中和,染 色加脂,而后挤水伸展,真空干燥, 再经过绷板、磨里抛光 、 熨平等工序, 经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库。 产品经过用户使用证明,产品性能优异,设计和生产工艺是成熟的、先进的,企业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可以保证项目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该项目位于 山东省 人民路 12 号 。 东依京沪铁路,西临京九铁路,新石铁路穿境而过,县城内设有二级火车站,是欧亚大陆桥的组成部分。日东高速公路、济菏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327 国道、聊商公路等 15条公路纵横交错。东距县城 20 公里的济宁机场 通航北京、福州、广州、上海等大城市。距济南机场、郑州机场全部高速公路相连,仅有 2个小时的路程。离 50 公里集海关、商检、集装 箱站及出口专列于一体的菏泽直通口岸已全面配套运营,直通青岛港口 。厂区内地势平坦,地理 位置较好,实施项目建设较为有利。 要原材料及能动供应 本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主要为牛皮、山羊皮和皮化材料。该公司地处鲁西南,本地区为全国著名的 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饲养繁育基地 ,公司有长期的供货资源,原料皮供应充足。 所需 皮化 材料主要为酸、碱、盐及加 脂剂、复鞣剂、涂饰材料等, 目前均可实现 在 国内直接从市场购买 ,- 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供应需求 。 动供应 a 本项目装机总容量为 1080计算,有功负荷 336偿后视在功率 395率因数为 项目供电由 供电公司 供电专线接入,经本企业配电室变压后可以满足生产和公用设施需求。本项目主要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需要新增630台,可以保障本项目的实施。 b、供水 本项目 用水点 用水量 1250m3/d, 其中 新增新鲜水用量 640m3/d, 主 要为生产用 水, 厂区供水由自备深水水井提供,可完全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 c、供煤 本项目新建 一套 6吨燃煤蒸汽锅炉,新增燃煤用量 d。项目距 矿区矿井较近,可以采用汽车运输,具有运距短,运费低,原煤成本低的特点,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需求。 本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技术,在设计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完善的安全卫生措施,预计本项目在建成后将能有效的防止火灾、爆炸、雷电、静电、触电、机械伤害、中毒、化学灼伤、噪声危害等事故的 发生,一旦发生事故,依靠装置内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事故应急措施也能及时控制事故,防止事故的蔓延,使生产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有充分的保证。同时 要求工人在生产过程注意自我劳动保护,要求上岗人员必须以预防为主进行安全教育及劳动保证、工业卫生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 本项目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废水、 废气 、 粉尘 、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 对于生产中的含有高浓度的 氮、 用以氧化沟为主体的生化二级处理流程以及深度处理工艺,污水经过必要的物理化学和完善的 生化二级处理后,去除了大部分污染物,使排入天然水体的污染负荷得以大幅度消减。本项目废水经处理以后: 1、综合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废水回用于鞣前准备工段; 2、其余废水达标排放或根据实际情况在灌溉季节回用于人工林的灌溉, 非灌溉季节达标排入 污水处理厂 。 对于废气和粉尘, 准备工段产生少量硫化氢臭气,采用轴流风机有组织的排出室外;磨革间的磨革机、扫毛机在设备操作时产生革粉尘,机械本身备有粉尘回收装置;喷浆机产生的涂饰废气,通过设备自带风管直接排出室外;燃煤锅炉产生的含二氧化硫的废气,采用水膜除尘脱硫和炉内脱硫技术进 行处理。 对于固体废弃物, 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及初沉池产生的污泥均采用浓缩池预浓缩污泥 皮革 脱水,脱水后运至当地指定的垃圾处理厂处理。 污泥浓缩后可用于建筑业或用做肥料,皮革边角料可作为合成革的原料或其他化工材料加以回收利用。 对于 喷浆机气泵、转鼓以及各类风机、泵等 产生的噪声 , 为了改善操作环境,控制动力设备产生的噪音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设计在设备选型上,选用装备先进的低噪音设备,并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如机组基础设置衬垫,使之与建筑结构隔开;风机的进出口装消音器;设备布置时远离行政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隔 音机房;操作间做吸音、隔音处理;厂区周围及高噪音车间周围种植降噪植物等,采取这些措施后,噪音可达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 的类标准。 - 项目总投资 元, 其中建设投资 元 、 铺底流动资金 元。 资金 全部 由企业自筹解决。 项目年流动资金 元。 年新增 营业收入 25600万元。 年利税 中年利润 后)。 投资回收期 (包含建设期)。 财务内部收益率 项目 投资利税率 项目 投资利润率 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本项目建设期一年,投产后一年达产,投产期生产负荷按 60计,以后各年均按满负荷 100计。 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生产工艺路线成熟,水、电 、汽 等配套设施齐全,产品 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皮革有限责任公司 属于国内同类产品的 知名 企业, 具有多年羊皮和牛皮鞋面革产品 的 研发、生产的管理体系 以及 经验丰富的生产管 理人员, 拥有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 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 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综上所述,认为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皮鞋面革 张 /年 600000 皮鞋面革 张 /年 200000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设投资 万元 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底流动资金 万元 3 投资指标 元 营业收入 占用总投资 元 /百元 元 营业收入 占用固定资产投资 元 /百元 元 营业收入 占用流动资金 元 /百元 4 劳动定员 人 216 中:工人 人 185 技术人员 人 14 管理人员 人 17 5 全年生产天数 天 300 6 建设期 月 12 7 设备数量 台 112 8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8847 增建筑面 积 平方米 资强度 万元 /公顷 1766 筑系数 - 积率 化率 9 年 营业收入 万元 常年 10 年增值税 万元 常年 11 年 营业 税金及附加 万元 常年 12 年总成本 万元 常年 13 年利润总额 万元 常年 14 年 所得税 万元 常年 15 年 净利润 万 元 常年 17 项目 投资利税率 常年 18 项目 投资利润率 常年 19 盈亏平衡点 常年 20 经营安全率 常年 21 投资回收期 年 前(含建设期) 后(含建设期) 22 财务内部收益率 得税前 得税后 23 财务净现值( I 12) 万元 10652 所得税前 7166 所得税后 24 万元 耗 万元 按 等量 计 -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提出 业 及负责人 目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皮革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在逐年扩大。而拥有世界最先进技术的欧洲发达国家的皮革和皮革制品业由于环境保护限制及劳动力成本太高等诸多原因正在逐年萎缩,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世界皮革工业的重心就逐步向 亚洲 转移,使得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皮革业的加工和销售中心。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生产大国,由毛皮、制革、制鞋、皮革制品四个主体行业和皮革化工、皮革机械、鞋用材料、皮革五金等配套行业 组成的中国皮革业,正呈迅速发展态势,并在原料资源、产品产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方面于世界范围称“大”。中国的猪皮、羊皮原料资源居世界第一,牛皮居世界第三;每年的轻革、鞋类、皮衣产量及皮具综合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皮革及皮草制品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均为世界首位。 但是,无论从品质还是从价值上,我国离皮革生产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外一些品牌皮装单价能达到上千甚至上万美元,而我国皮衣出口价格平均每件只有 40 美元,皮鞋出口价格平均每双不到 10 美元,明显低于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国产品,绝大部分是中低档产品,几乎是国际市场上 最便宜的。由于价格低廉,使得鞋类出口频繁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虽然 2005 年欧盟将全面放开进口限制,但以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为主的欧洲传统制鞋国则希望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及经济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借口,不断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等,对我国鞋类出口加以限制。而我国目前的制鞋材料与这些技术、环- 境标准规定的要求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有关专家认为, 21 世纪中国皮革业面临多重挑战,第一来自外部竞争者,外来竞争的最大威胁是技术手段;第二是来自有新技术的挑战;第三是来自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作为污染 最大的产业,进入 21 世纪以后,皮草业不在保护环境方面有大的改进,其国际市场前景肯定会趋于黯淡。 随着中国加入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皮革行业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越发的激烈,一方面是亚非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迎头赶上,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以技术优势对我国皮革业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浩瀚的大海中,企业就像一叶小舟,是顺应潮流趋势而上还是被国际竞争的巨浪所湮灭,已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 我国的皮革工业虽然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中国皮革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企业规模、环保设施等综合 基础仍相对落后,中国目前只是一个皮革生产大国,还远远称不上皮革生产 和 销售强国。我 国的皮革行业在适应国际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任重道远;制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采用国际标准或惯例与国际接轨;开发和采用国际先进的制革高新工艺技术和污染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技术;走规模化集约型的行业技术改造和企业重组道路已是中国皮革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提出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设内容均不包括在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中鼓励、限制和淘汰类之列,属于允许建设类 项目 。 项目符合 皮革 行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毛皮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自主创新,- 转变增长方式,使全行业从数量主导型过渡到以质量、品牌、环保、出口、效益型为主导的“二次创业”发展新阶段。 ”中的相关要求。 本项目为年产 30 万张牛 羊 皮鞋面革 技术改造项目 , 利用新增投资 640万元建设的废水处理设施 , 生产工艺先进,生产过程清洁环保,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 先进水平,具有 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地处鲁西 南 地区,属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 一 , 本项目建成后将使公司新增年产 30 万张牛 羊 皮鞋面革 的生产规模 ,该项目对发展当地经济,增加 当地 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础设施完善,水电供应充足,境内河道纵横,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地储备充足,发展空间广阔;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该公司具有多年的从事 羊皮、牛皮鞋面革 的 研发、生产的管理体系 以及 经验丰富的生产管理人员,能够保证 本新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上述已经建立起来的基础条件与优势将能充分保证 皮革有限责任公司 新增年产 30 万张牛 羊 皮鞋面革 技术改造项目 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场分析及预测 场 分析 近年来世界皮革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皮革加工中心由欧洲地区大规模向亚洲转移。主要原因是欧洲国家环保法及制革污水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劳力费用和生产成本高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八十年代 韩国 、新加坡、台湾、香港一度成为皮革加工中心。九十年代以后中国成为欧洲地区向亚洲转移的中心点 。 皮革制造工业发生巨大的变化,东南亚地区皮革工业兴起,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生产国皮革工业飞速发展。目前亚洲地区皮革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53%,原料皮生产量占世界总生产量的 40%;以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葡萄牙为代表的欧洲地区皮革生产量占世界总生产量的 27%,原料皮生产量占世界总生产量的 18%;北美和中美地区的皮革生产量占世界总生产量的 10%,原料皮生产量占世界总生产量的 17%;南美洲地区皮革生产量占世界总生产量的 8%,原料皮生产量占世界总生产量的 13%。 世界皮革工业发展较早基础较好的国家有意大利、西 班牙、法国等欧盟国家,美国以及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 西班牙以成品革出口,品种以牛皮革为主,主要出口到日本、意大利、葡萄牙、香港、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从地中海、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进口原皮。 意大利是传统的皮革强国,但近几年的皮革产量由于受亚洲国家的冲击一直都在下降,目前共有 2300 家制革企业,其中仅有 600 700家企业具备了全套生产加工能力,其他仅为服务、中介和代客加工企业。 法国皮革工业受到其它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竞争,生产及贸易近年- 来持续下降。中国为其最大的鞋供应来源。 土 耳其皮革行业无论从产量还是出口量来说都是土耳其经济的支柱行业。土耳其皮革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土耳其不仅出口皮革产品,而且还出口皮革加工技术、设备和专有工艺。土耳其制革行业每年消耗 8000 万张羊皮和 550 万张牛皮。皮革及制品每年出口量为 8 亿美元。原皮和毛皮主要出口到保加利亚和意大利,皮革服装及附件主要销往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皮革服装、附件和箱包产品是土耳其皮革行业出口量中占据前三位的产品。 欧洲和美国是鞋的主要销售市场,进口鞋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相当高,向其出口鞋的主要有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 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消费皮鞋最多的国家,但美国本土基本上不加工皮鞋,主要依靠从亚洲国家进口,尤其是中国。 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主要为原料皮出口国。阿根廷优质牛皮在 南美占绝对优势地位,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之间制定了“皮革三角合作”计划。根据这个计划,阿根廷每年出口皮革 7亿3300 万美元。阿根廷人均鞋类消费量为 ,整个皮革行业产值为 9亿 3000万美元。 巴西牛存栏数居世界第二,原料皮资源丰富,向美国、葡萄牙等国出口成品革和蓝湿革。 巴拉圭出口品种有源皮、蓝湿革、革坯等 ,主要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巴拉圭每年加工 120 万张皮革,主要采用植物鞣制来生产大底用皮革,常量行高,对那些用于鞋类和箱包的皮革加工主要采用铬鞣制。 乌拉圭的制革行业是当地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生产多种多样的鞋类,主要以真皮鞋类为主。此外,小型提包、行李箱和皮夹也是他们的生产项目之一。该国的皮革服装产量很大,品种众多,主要销往德国。 - 韩国由于不是原料皮出产国,原料皮主要靠进口,故其成品革和皮革制品生产量逐年下降。 印度的皮革业在印度工业生产中占优势地位,印度的牛存栏数和牛皮产量都是世界第一 ,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鞋 类生产国。 非洲大部分国家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发展畜牧业,成为巨大的皮革原料供应基地。在非洲国家中,埃塞俄比亚 、乌干达的皮革工业是前景最为广阔的国家。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的家畜 资源,每年向当地制革厂提供1600万至 1800 万件皮革。乌干达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的鼓励政策,使畜牧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牛羊数量每年以 3%的速度稳定增长,存栏数和出栏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对于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突尼斯的皮革工业比较成熟,其产品质量已达国际品质,深受欧洲人青睐。因此,国际市场对突尼斯的皮革产品 的需求日渐增多,尤其是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突尼斯的皮革产品出口量从 1999年开始,呈持续增长趋势,皮革工业蓬勃发展。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欧洲地区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制造较高质量、档次和数量的皮革产品,获得较高的利润。不过,随着欧洲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劳动费用不断增长,特别是从往日原料皮革供应国家开始限制原料皮的出口以来,欧洲地区制革业开始走下坡路,皮革生产、皮革贸易形势越来越严峻。亚洲地区靠丰富的原料皮资源、廉价的劳动费用,生产稳步增长,是世界重要的成品革和原料皮的生产基地。美洲地区(南 美、中美、北美)将由原料皮供应逐渐向皮革生产的角色转变。从未来发展和合作的角度看,非洲皮革工业在世界皮革工业的地位绝对不容忽视。 内市场 分析 析 a、基本概况 - 皮革 工 业是中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中国皮革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革生产大国,以及皮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中国皮革行业涵盖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品等主体行业,以及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机械、辅料等配套行业。具有产业链完整,上下游关联度高,依靠市场拉动,产品 常青,集创汇、富民、就业为一体的特点。 据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中国皮革、毛皮及其制品行业有加工企业 2万余家,其中:制革企业 2900 多家、皮鞋企业 9300 多家、皮衣企业 2200 多家、皮具企业 5900 多家、毛皮及制品企业 1200 多家。 主体行业一定规模以上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达 500 多万人,全行业连同配套行业就业人员达 1100万人。每年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达 40 50 万个。 2006年,中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3852 亿元,同比增长 20%;利税总额 258 亿元,同比增长 20%。 其中 2006年,中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元,比 2005 年同期增长了 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元,比 2005 年同期增长了 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元,比 2005年同期增长了 2007 年 1,中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2006 年同期增长了 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元,比 2006 年同期增长了 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2006年同期增 长了 目前,中国皮革全行业年产鞋近 100 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 50%以上;年产轻革 7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 20%以上;皮衣、毛皮服装、皮件及制品等均列世界产量榜首。 “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确立了我国作为皮革生产大国的位置。 b、进出口概况 - 2007年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进出口总值 325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 2006 年增长 进口总值 2006年增长 其主要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 3 2007年 1份皮革工业主要商 品出口量值表 金额单位:千美元 主要商品 计量单位 2007 年 1 比上年增减 (%) 数 量 金 额 数 量 金 额 皮面皮鞋 万双 131, 178 9, 561, 271 行用品及箱包 10, 815, 499 革服装 万件 3, 418 1, 291, 684 皮服装 吨 3, 384 305, 841 革手套 万双 81, 331 840, 865 篮排球 万个 18, 088 273, 774 皮 千吨 1 1, 726 品及半成品革 千吨 113 1, 175, 453 鞋零件及类似品 千吨 313 1, 167, 967 革、制鞋机械 千台 59 54, 336 计 25, 488, 415 3 2007年 1份皮革工业主要商品进口量值表 金额单位:千美元 主要商品 计量单位 2007 年 1 比上年增减 (%) 数 量 金 额 数 量 金 额 生皮 千吨 996 1, 620, 624 品及半成品革 千吨 1, 083 4, 344, 208 鞋零件及类似品 千吨 29 299, 044 鞋、制鞋机械 台 5, 757 52, 428 器零件 吨 510 7, 506 - 旅行用品及箱包 354, 054 革服装 千件 102 26, 838 面皮鞋 万双 1, 131 307, 899 革手套 千付 636 2, 046 皮服装 公斤 11, 827 4, 335 球、篮球、排球 千个 1, 571 3, 397 计 7, 022, 380 9.1 c、 面临 的问题 当前, 中国皮革产业在发展中主要面临着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产品成本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皮革行业在劳动力、能源、电力、原辅材料等方面成本持续上涨,以及对环保、社会责任的要求更加严格,使得皮革企业的产品成本不断提高。 技术性壁垒及贸易摩擦不断出现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出口产品在国际上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已屡见不鲜,皮革及其制品的出口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是由于国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日益加深,有些国家提出了限制性指令,此外,一 些大的买家为了避免因为毛皮及其制品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任何可能的负面影响而进行赔偿的风险,他们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皮革及其制品时往往附加一些特殊化学物质的限量规定,这种倾向已构成影响我国毛皮及其制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欧盟正在酝酿出台全面禁止猫狗皮进出口贸易的禁令。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都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皮革产品的出口及市场。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按照总体规划出台- 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如, 2006 年 1月 1日,国家为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开始执行禁止生皮加工贸易政策 ; 2006 年 9月,国家五部委联手出台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政策。此外,人民币的升值等也使以出口为主的毛皮行业面临较大的压力。 发展中国家同行的竞争 东南亚周边国家都是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些国家都不同角度地出台优惠政策。如韩国生皮进口关税为 1,增值税为 10,在出口时全部退还企业;印度、巴基斯坦进口生皮为零关税;越南、印尼等都相继出台招商引资的新政策。 对环保及节能的要求更加严格 皮革和毛皮行业生产过程中有污染, 但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治理的。据统计,皮革和毛皮行业的污水量占我国污水总量不足 分别是造纸和酿造行业的 1/30 和 1/5,比纺织、化工、医药等行业更少得多。但是,由于各地区监管、执法力度不够,造成治理企业及不治理企业的不平等竞争。此外,也易诱导有治理能力的企业也不认真治理,从而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 目前, 节能减排对制革业不仅是硬指标,而且是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 这是两项约束性指标 , 在皮革行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做了同样的要求。这两项约束性指标用一个形象的描述来表达就是,如果 年均 10%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需要完成 6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需要减排二氧化碳 624万吨,化学需氧量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06 年两项约束性指标未完成。因此,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在“十一五”后四年必须达到约束性指标的全部要求。 目前,中国制革业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即将实施。国务院下决心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国家环保部门委托中国皮革协会牵头对制革、毛皮污水排放情 况进行前期调研,对制革、毛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进行核算。此外,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均已开始正式施行。总之,关于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既具体又紧迫,都需要 皮革行业 认真对待、严格实施。 以上这些诸多不利的因素,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通过企业的不断的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不断的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鞋与皮革 业迅猛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制鞋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 1985 年中国共生产鞋16亿双,到 1995 年达到 57 亿双。 1985年至 1995年这 10年间中国制鞋工业出现了“三级跳”式的快速发展,即: 1985 年至 1989 年是助跑阶段,1990年年产量增至 ,为第一级跳; 1994 年年产量增至 双,为第二级跳; 1995 年产量达到 双,完成了第三级跳。 1997 年产量进一步增至 双,平均一年可为全世界每人生产一双鞋。中国制鞋工业的跳跃式发展,带动了中国鞋类出口的快速增长。 据海关统计, 1994年至 1998 年,中国鞋类出口分别为 57 亿美元、 美元、 71 亿美元、85 亿美元和 84 亿美元。 目前,全国制鞋业有 2 万多家,大中型制鞋企业有 7200 多家,从业人员达 220 多万人。我国 2006 年产鞋量已达 100 亿双,出口近 80亿双,国内年消费量达 20 多亿双,我国鞋业在世界鞋业之版图中已占了 60%以上- 份额,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生产鞋类以中低档为主。皮鞋年产量约 30 亿双,占全球皮鞋总产量的40%,中低档次皮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85%。 2006 年我 国共出口各类鞋 双,同比增长 11,增幅降低 7个百分点,出口金额达到 比增长 百分点。 2006 年,我国出口皮鞋等受限鞋类品种 64 亿美元,比总体出口增幅低 中国鞋类市场可细分为四大部分:皮鞋、胶鞋、布鞋及塑料鞋。除各细分市场对鞋的款式和用料日趋转变外,各类鞋的消费结构也有变化。皮鞋的销售比重由早期 9%已上升至目前的 35%。消费群也由原来的城市扩展至农村地区,产品也开始由低级次向中高级次发展。据调查,消费者普遍接受每双 100 300元人民币的皮鞋,其中,在大陆沿海城市, 200 元左右人民币的大陆本土皮鞋则最受欢迎。进口皮鞋虽然在用料、做工方面比本土产品优胜,但由于价格昂贵、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因此本土皮鞋仍是中国市场主导。近几年,我国年消费鞋类近 23 亿双,已超过美国(消费量22 亿双),居世界首位。按近几年的国内市场发展趋势,我国的鞋类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档次将不断提高。 a、原料皮市场分析 综观世界制革工业,主要原料皮是牛皮、羊皮和猪皮,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皮革 : 牛皮 全世界 牛 存栏数约 年屠宰率约为 15% 25% (各国各地差异甚大),约 3 亿头左右,牛皮年产量约为 10 万吨,近几年还有所增长。牛皮包括黄牛皮、水牛皮和其他牛种的牛皮。牛皮约占世界皮革- 总产量的 2/3( 65% 70%),其中 67%用于制造皮鞋, 33%用于加工服装、皮件和家具等,近几年牛皮用于加工汽车坐垫革有增加的趋势。牛皮是世界皮革工业最重要的生皮原料资源。 绵羊皮 绵羊的世界存栏总数约 12 亿余只 , 每年屠宰率 25% 45%。我国绵羊和山羊存栏数预计 只。绵羊皮革约占皮革总产量的 10% 12%。绵羊皮除用于制革外 , 相当一部分也用于制作毛皮和毛革两用。 山羊皮 山羊的世界存栏数约 6亿只,年屠宰率约为 20% 40%, 占皮革总产量的 8% 10% 。我国山羊皮资源丰富,年产量约 4000万张 。 山羊皮质量最好。山羊皮在制革中可用于制作各种皮革,其中有高档的皮革如打光鞋面革,还可加工成紧牢耐用的服装革、鞋面革、服饰革以及鞋里革。 猪皮 猪的世界存栏数约 8 亿头,年宰杀率近 100%, 猪皮革约占皮革总量3% 5% 。人工饲养的猪皮,部分用于制成鞋面革、服装革、包袋革、鞋里革及底革。我国是世界上猪皮产量最多的国家,猪皮革质量也是世界 上一流的 , 猪皮的反绒革制品的比例也较高。猪皮革及其制品主要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除了人工饲养的猪所剥的猪皮外,还有野猪皮,有名的南美野猪。 马皮 全世界马的饲养量约 6600 万匹。种类上有饲养的驯服马与野马之分。 爬行动物皮 爬行动物主要分布于地球的赤道区域,人工养殖量也较大。在加工时应考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爬行动物皮革约占皮革产量 下。种类有鳄鱼皮、短鼻鳄鱼皮、蜥蜴皮、蛇皮、牛蛙皮等。 - 鱼皮 世界范围内鱼皮制革量很少,仅占总量 下。海水鱼皮具有鲨鱼皮、鳕鱼皮、鳘鱼皮、鳗鱼皮等 ; 淡 水鱼皮有草鱼、鲤鱼皮等有鳞鱼皮。 其他皮种 其他皮种占皮革总量 1%以下 , 有鹿皮、羚羊皮、骆驼皮、袋鼠皮、鸵鸟皮、鸸鹋皮等。 总之,制革所用原料皮以牛、羊、猪皮为三大皮种 , 而其他稀少皮种因其各具独特外观,在皮革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格较高。 随着对皮革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皮革供应有限,需求缺口依靠进口弥补。加之,国外的皮革原料质量稳定,在我国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通常作为高档产品占据市场。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 2006 年上半年国内进口原料皮依然呈较大幅度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蓝湿牛皮上 半年金额的增长幅度远大于数量,说明了蓝湿牛皮的单价在上半年涨了很多。这和七部委取消生皮出口退税的政策有着极大的关系。绵羊皮的单价仍在下降,并且下降得比较厉害,绵羊皮上半年进口数量同比增长了 金额却同比下降了 美国、澳大利亚是国内上半年进口原皮金额最大的国家,分别为 b、皮化材料市场 分析 从解放前皮化材料的研究空白到目前生产的 600 多个品种,我国皮化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产品单一到相对多样,从质量低下到质量较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皮革联合科技 攻关以及一些重大皮革化学品开发项目的实施,在鞣剂、加脂剂、染料、涂饰剂等几大类皮革化工材料的中,都成功地开发出诸多性能优异的新产品,皮化材料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已基本没有空白,凡国外有的产品种类,国内已基本齐全,- 如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和加脂剂、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涂饰剂、无酪素颜料膏、皮革专用染料等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其中许多新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同时我国基本上有了一批生产工厂及一整套性能优良的生产软革的皮革化学品,为我国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制革所需化工材料主要为酸、碱、盐及加脂剂、 复鞣剂、涂饰材料等,目前均可实现 在 国内直接从市场购买。 山东地大物博,皮革资源丰富,皮革加工能力强。山东省轻革产量位居全国第四,猪皮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皮衣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皮鞋产量位居全国第五 , 皮包、袋产量位居全国第五。茂德、桓台、沂源、博兴万达、高密雪龙等制革企业及烟台万华、昌邑同大、龙口金锋等合成革企业在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烟台制革、茂德制革、高密雪龙、潍坊三大久等四个企业已被认定为中国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 山东还是重要的皮革产品对外出口基地。凭借临近日韩的地理优势 和长期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外向型加工企业在山东皮革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了一批主要从事出口加工的大型皮革制品企业。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韩国产业向海外的进一步转移,韩国大企业以开拓中国市场为目的,纷纷进入胶东半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胶东半岛有规模以上韩国独资、合资制革、皮件、皮鞋企业 200 余家,工业总产值 110 多亿元。其中制鞋企业 50 余家,工业总产值 30 多亿元。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山东具备了建立世界及制造基地的基础。因此,山东省政府提出了将山东建设成为承接日韩加工业资本、流水线转移 的“半岛制造业基地”,计划将青岛、烟台、威海建设成为没有行政区划、资源共享的一体化经济城市群。其重点是承接日韩两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打造吸引- 外资的“日韩高地”,以增强山东皮革产品的竞争力。 测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不仅已成为世界制革生产大国,同时也已成为制鞋、皮革服装、包袋、皮件、皮具的生产基地,其产量在世界名列榜首 ,再加上 拥有占世界人口 1/5 的大市场 , 因此中国每年的皮革需求量为世界之最。 由于中国原料不足,每年大量进口成品革,其进口金额居全行业首位。从 1999 年至 2001 年中国成品 革的进口金额和数量连续增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6%和 10%, 2002年有所下降, 2003 年又开始回升, 2003 年成品革进口数量为 口金额 皮革工业进口总额的 34%。而至 2007 年,成品革进口数量达 口金额为 美元,占皮革工业进口总额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皮革年需求量目前已经达到 平方米,其中从国外进口各类皮革 平方米 , 以补充国内成品革供应在质和量上的严重不足。 没有市场的产品及企业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制革企业今后的产品市场潜力仍是内销 市场,我国每年要进口 40 余亿美元 的成品革,这也是我们的潜在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加入 进口关税的降低,中国皮革的需求和进出口量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必定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中国作为世界皮革加工中心和销售中心的地位仍将持续若干年,据世界皮革专家和 市场权威预测,中国的皮革行业的大好发展时期将起码持续到本世纪中期 。 品销售 本项目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