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1(综述)_第1页
【精品】范文1(综述)_第2页
【精品】范文1(综述)_第3页
【精品】范文1(综述)_第4页
【精品】范文1(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精品 范文范文1 1 综述综述 毕业论文题目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张三学 号1051xx07666入学时间xx春专业护理指导教师李四试点单位重庆市 永川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广播电视大学xx年5月13日广播电视大学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材料目录1 指导任务书 1 2 指导记录表 2 3 写作提纲 3 4 论文提要 5 5 论文正文 6 6 参考文献 15 7 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 16 8 答辩记录表 17 9 审查意见 18 1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女性不孕症患者心 理状况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张 专业护理指导教师李 职称主 管护师毕业论文研究的内容及要求 一 研究内容目的了解我国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特征 心理障碍情 况以及其治疗进展 方法从KI 维普期刊全文 万方数字资源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文献30 篇 将相关文献进行摘录 编码和综合分析 结果研究发现 较多女性不孕症患者存在心理障碍 具体表现为以 下14个方面焦急心理 紧张心理 恐惧心理 悲观心理 怕羞心理 抑郁心理 焦虑心理 幻想心理 孤独心理 自卑和负罪感 人 格缺陷 悲伤心理 怀疑心理 良好的心理 许多研究还处于心理 健康状况描述以及一些心理治疗方面 而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脑 机制研究 基因研究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还相当缺乏 而且对医生 有关于心理健康治疗方面的专业培训也较缺乏 结论应进一步深化 和完善不孕女性的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手段 关键词女性不孕心理障碍研究进展 二 要求 1 拟定提纲根据所定题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拟定提纲 2 撰写初稿查阅书籍 写出初稿 3 修改定稿通过指导教师的多次修改完善定稿 毕业论文写作进度计划 1 期限自xx年3月2日起至xx年5月13日 2 具体进度安排时间完成内容xx 3 2至xx 3 28定选题方向 确定 选题 查阅和收集资料 拟定论文写作提纲 xx 3 29至xx 4 30写出论文初稿 xx 5 1至xx 5 9反复修改论文 完成论文第 二 三搞xx 5 10至xx 5 13论文定稿 并提交论文 2毕业设计 论文 教师指导记录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试点单位重庆市 永川广播电视大学指导教师李 学生姓名学号1051xx04184专业护 理第一次指导指导时间xx 3 2 xx 3 28指导内容确定选题方向并拟出协作提纲 第二次指导指导时间xx 3 29 xx 4 30指导内容指导学生写出初稿 第三次指导指导时间xx 5 1 xx 5 9指导内容指出第一稿中不足之处 并从文章结构上进行分析 从而完成第二稿 第四次指导指导时间xx 11 21 xx 11 27指导内容指出第二稿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 完成第三 稿 第五次指导指导时间xx 5 10 xx 5 13指导内容指导修改第三稿 然后定稿 3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进展摘要了解我国女性不孕患者的 心理特征 心理障碍情况以及其治疗进展 从KI 维普期刊全文 万方数字资源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文献30篇 将相关文献进行摘录 编码和综合分析 研究发现 较多女性不孕症患者存在心理障碍 具体表现为以下14 个方面焦急心理 紧张心理 恐惧心理 悲观心理 怕羞心理 抑 郁心理 焦虑心理 幻想心理 孤独心理 自卑和负罪感 人格缺 陷 悲伤心理 怀疑心理 良好的心理 但许多研究还处于对女性不孕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以及一些心 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面 而在深入揭示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脑机制 研究 基因研究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还相当缺乏 而且对医生有关 于心理健康治疗方面的专业培训也较缺乏 所以 在今后的研究中 可侧重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不孕女性的心 理健康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手段 特别应该加强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 脑机制研究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干预研究等 另外分子水平及心理疾病的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 深入研究与探讨 另外 要加强医生的心理健康的专业培训 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 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并在实践中检验 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女性不孕 心理障碍 研究进展 前言 不孕症是影响男女双 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问题 1 不孕症中女性因素约占425 0 37 0 2 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率在3 5 11 3 3 且近年的发 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编印的 不育夫妇标准检查与诊断手册 中指 出女子婚后夫妇同居1年以上 性生活正常 男方生殖功能正常 未 避孕而未受孕 或曾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1年不孕者 称为女性不孕 症 不孕症是一种特殊的疾病 是一种生殖无能的状态 它同时也影响 着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 由于女性对不孕的反应强 对怀孕和生 育有更大的欲望 而且受到社会 家庭 文化的压力和影响 所以 女性不孕症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大 较多出现心理障碍 本文就近10年来有关不孕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心理学是一门能令人产生神秘遐想的学科 自古以来 洞悉人的心灵 改变人的思想 甚至通过心理活动控 制人的行为 是许多思想家 政治家 乃至平民百姓们所奢望已久 的 那么 究竟什么是心理学 或者 心理学都在研究些什么呢 心理 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 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临床心理学涉及心理正常 心理不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的 识别与鉴别 心理正常是指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或者说不包含有精神病症 状的心理活动 而心理不正常即心理学中的异常心理 是指具有典型精神障碍 俗 称 精神病 症状的心理活动 此为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对象 而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另一对范畴 是在正常范围内 用来讨 论 正常心理 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 关系协调 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 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而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出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早在两千多年前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强调健康和心理之间的关 系 强调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提出治疗的两种手段 即药物治 疗和语言治疗 语言治疗指的是以谈话的方式治疗疾病 即我们所说的心理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从生理角度讲 健康意味着个人有着强健的体魄 能够享受生活 并且有能力适应自然环境 从心理角度讲 健康的人应该有情感满 足和自尊及社会幸福感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够享受生活 能 够较好的适应周围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环境 这种健康概念的提出 强调人的整体性 即生物 心理与社会协调 一致和平衡 心理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 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反过来亦作用 于心理状态 它们之间存在着互动性的循环促进和制约机制 有害的物质因素固然可以造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 消极悲观的心 理因素不仅能够造成精神疾病 还可以引起生理疾病 所以说 一切顽固的 沉重的优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方 便之门 51 1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目前 西方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规模 已相当可观 国外心理健康研究具有的特点政府重视 起步早 范围广 规模大 手段现代化 形式多样化 从业人员资格培训严格等 在拥有40多个分支学科的美国心理学会中 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 临床心理学是首屈一指的最大分支 临床心理学家不仅在精神病院 工作 而且在各种综合性医院 公共卫生部门 各种心理卫生诊所 以及学校 儿童指导机构等都有他们的工作岗位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已呈现出以下特点每所学校都设有专门从事心理 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工作者 心理健康教育已从学校发展到社会和家 庭 政府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广泛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 从重视消极的方面 即心理咨询和心 理治疗 发展到重视积极的方面 即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心理学家们还设计了各种教案 主要涉及学生个人与社会适应方面 的问题 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国家把小学生的心理行为指导列入课程 学校配有受过专业训 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这些教师本身是中小学的学科教师 但同 时又在大学里进修过学校心理教育有关课1 2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 状1 2 1对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大据预测 进入21世纪后我国 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 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 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殷大奎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 2000年第1期 第4 5页因此 虽然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历 史较短 但是随着人们心理问题的增多 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迅速 发展 从我国目前行政部门的正式文件和政策到新闻媒体的热烈讨 论 我国已经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已经成为当前 我国一项重要和十分紧迫的任务 总体上 从国家到地方 从社会到个人 我国对心理健康及其研究 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1 2 2心理健康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目前 虽然我国还没有像美国国家 心理健康研究所那样的大型心理健康研究机构 但是我国中国科学 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行为 系统 分子水 平上开展心理健康研究 这些研究包括研究情绪机制对儿童的环境适应与创新的影响 建立 心理障碍和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评价 诊断和干预平台 确定情绪调 节的若干条神经回路 阐明成瘾行为的调控机制 建立心理适应的 评价系统与训练方法 提出认知老化的神经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等 目前该实验室正拟逐步建成国内最完善的心理健康研究平台 此外 国内其他心理学研究机构也开展了方方面面的心理健康方面 的调查与研究 1 2 3较系统地开展了从业人员培训工作6在心理健康人员专业培训 方面 目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学校中从事心理辅导与 咨询工作教师的培训 另一方面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 在师资培训方面 许多省 市或地区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做了大量 工作 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专职教师的认证工作 如北京市2000年确立了14个区县的294所中小学为市级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与实验单位 天津市对89 的市区学校 56 的郊区学校 18 的县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短期培训 培训教师超过 了4000人次 截至xx年年底 每所学校都有1 3名教师拿到了市教委 颁发的上岗合格证 俞国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中国教育报 xx年1 2月17日 第5版对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 我国国家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组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有关专家制定和出台了 心理咨询师 国家职业标准 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培训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一项新型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 心理咨询师设为三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 理咨询师 即初级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 即技师级 和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心理咨询师 即高级技师级 目前我国尚未有一级心理咨询师的认证 二级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已经开始开展 填补了专 业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不足 2我国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研究综述2 1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 况的调查研究王会 4 等对68例不孕患者进行观察 交谈和医学检查 并按HAS和HDS标准单独进行精神状态评分后发现 同正常育龄妇 女相比 不孕症妇女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随着不孕症时间的延迟 焦虑与抑郁评分亦升高 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 焦虑与抑郁均有显著性差异 该文认为受传统观念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的影响 女性不孕症 患者承受许多人尤其是配偶及其父母及亲戚朋友的不理解 都无疑 使不孕患者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女性不孕症的心理障碍与其年龄 职业 婚龄 不孕年限及对待不 孕的态度 性生活满意度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其心理障碍主要 体现在自卑感 心神不安 精神紧张 焦虑抑郁 社交减少 对生 活失去信心 不愿与人交往 导致人际关系敏感偏执 李少琴 5 等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艾森克个性问卷 E 对27例不孕症患者和29例已婚已育的正 常健康者进行评定和测试 结果发现不孕症患者SCL 90评定总分 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正常健康者 躯体化 强 迫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等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健康者 2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5 不孕症患者精神质 P 神经质 N 掩饰性 L 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内 外向 E 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1 其认为不孕症患者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具有情绪不稳定 焦 虑 紧张 易怒 掩饰的个性特征 提示在治疗及护理不孕症患者 躯体疾病的同7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 并进行相应的 心理治疗 防止其不良情绪的发生 从而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 治疗 祁秀娟 6 等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女性不孕患者进行调查 采用医院焦 虑及抑郁量表 HADS 测定心理状态 结果发现213例不孕症妇女焦虑发生率为31 92 抑郁发生率为23 9 4 焦虑伴抑郁患者36例 发生率为18 9 中 小学文化程度不孕症妇女焦虑 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大学及以上 文化程度不孕症妇女 P 0 01 不孕症妇女压力主要源自自身 家庭 社会及两种以上因素 对日 常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担忧和烦躁 该文认为不孕症是一种身心疾病 躯体治疗的同时 做好心理支持 及卫生宣教 提高妇女自我调整能力以利于生殖能力的恢复 郑凯 7 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以自评的方式调查随机抽取的78例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状况 结果发现不孕症妇女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评分高于正常人群 且各因子均高于正常人群 P 5年 周围环境压力大 家庭经济条件差 月人均收入 300元 夫妻或婆媳关系紧张者更 易产生较重不良心理情绪 主要的心理障碍体现在自卑 焦虑 抑郁 失落和缺乏信心 同时 冗长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及迫切的求治心理往往使他们处于极度的紧 张状态 据统计 约60 的神经官能症妇女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 降低了正 常受孕率 同时由于缺乏信心 影响正常治疗的进行 受孕后又由于盼子心切 精神紧张 容易导致流产 早产或异位妊娠 所有这些因素如果 不及时给予心理治疗 消除心理障碍 则将导致不孕的恶性循环 11 宋爱芹 12 等对86例不育妇女及86例已生育的健康妇女进行了心理 状况 个性特征 社会支持及一般情况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与已生育的健康妇女相比 不育妇女每周性生活次数少 满意程度低 存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她们的个性特征有一定程度的 改变 表现为8偏于内向 情绪不稳 好掩饰的个性缺陷 并且所获 社会支持较少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结婚年限 每周性生活次数 人际关 系敏感 抑郁 焦虑 精神病性 阳性症状数和主客观支持是不育 的 危险 因素 Hart 13 研究认为 不孕 育 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同时负面的心 理状态也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及治疗效果 李明 14 分析多篇有关不孕症患者心理特点的文献后认为 生殖是 人类繁殖的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是自然人本性的需求 当正常的 生殖生理功能障碍 个体会产生 异常的 与众不同的 异端的 疑病心理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负面因素 诸如朋友的眼光 周围人的只言片语 又会加重这种消极情绪的产生 孩子的有无 可以影响一个家庭的整体结构 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述因素为不孕 育 症患者带来的内在和外在压力对其心理和社会 适应能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其结果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特 点 2 2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分析近年国内外有很多关于不孕 症患者心理特征的研究 具体归纳如下2 2 1焦急心理有的妇女得了 不孕症 盼子心切 病急乱投医 听说某地名医有祖传秘方 就慕名登门求医 听说远方有某名医治疗不孕症有高深造诣 千里寻医在所不惜 东 碰西撞 缺乏系统检查 沈进 15 认为 焦急心理的不孕患者由于盼子心切 内心不甘认可 总认为未找到名医 翻开她的病史 这里去治 那里也瞧 看到广告总想试一试 没有 稳定而延续的治疗方案及过程 到头来经济上的损失且不说 既耽 误了治疗时机 还给心理上强加了沉重的负担 荆秋荣 16 认为虽然夫妻同居两年以上未怀孕才被诊断为不孕 但 是 在临床实践中 由于她们的迫切心理 也为了早诊断 早治疗 常常对婚后一年仍未妊娠者就已开始治疗了 在治疗过程中 病人往往恨不得几天就把病治好 并且同时尝试好 几种治疗方法 包括从报刊杂志 电视或亲朋好友处得到的方法和 所谓的秘方 2 2 2紧张心理一些不孕病人 旅途劳累 环境变迁 精神紧张 远 地去接受 人工受精 往往影响受孕成功率 有些新婚夫妇 实行旅游结婚 住亲戚家 斗室同居 精神紧张 出现暂时性阳痿 如缺乏性知识 心理压力无法解除 日后可发展 至难治性阳痿 导致不孕 沈进 15 认为紧张心理的不孕患者 往往多见于婚后缺乏性生理卫 生知识 或因居住不良 性生活时精神高度紧张 生理功能的不和 谐 久而久之 更加重了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 进而引起内分泌功 能紊乱而致不孕 9杨翠莲 17 认为有些不孕患者有明显的社会 家庭或自身的心理压 力 对辅助生殖治疗结局十分在意 切盼怀孕成功 对治疗过程中 任何环节均十分紧张 过分积极配合治疗 经常提问 并坚信怀孕 可能性极大 2 2 3恐惧心理某些神经质类型患者 对性刺激敏感 性交怕痛 出 现阴道痉挛 无法进行性生活 往往造成多年不孕 经过心理治疗 并建立正常夫妻生活后 即可怀孕 许立红 18 等认为由于缺乏性知识 导致心理异常 有的妇女由于 工作 学习或其他因素导致性欲低下 无性兴奋高潮 夫妻间不能 协调 影响夫妻间的感情 由于对性生活有恐惧心理 从而影响了 怀孕 反之 因急于受孕刻意安排性生活时间 亦可影响性生活的协调 此外 大男大女婚后对生育的顾虑和恐惧 一方面担心不会怀孕 另一方面怕怀孕 这种矛盾心理也会导致不孕 沈进 15 认为某种神经质类型不孕患者 如婚前曾遭强暴等 对性 刺激极为敏感 性交时往往出现严重性交痛甚至阴道痉挛 以致产 生恐惧心理 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 造成多年不孕 2 2 4悲观心理有学者认为有些病人 结婚时夫妻感情很好 由于婚 后不孕 膝下犹虚 生活似乎失去了任何色彩 对生活也失去了兴 趣 以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谐 进一步增加了受孕的难度 许立红 18 等认为有些患者求治愿望迫切盼子心切 抱着一次就成 功的心理急于求成 一旦失败即产生悲观情绪烦躁失望 失去自信 沈进 15 认为 悲观心理的不孕患者由于久婚不孕 心灵蒙上了一 层阴影 因而往往对生活和治疗丧失了信心 只是在别人的引导催 促之下才来来咨询一下 以此聊以自慰 即诊时可见其忧心重重 精神疲惫 询其病史可知其常抑郁寡欢 偶遇不顺心则心胸痞闷 这都是由于盼子不得 内心痛苦 长期处 于精神重压之下所造成的心理障碍 具有这类心理状态的病人多有性冷淡现象 且夫妻感情紧张甚至濒 于崩溃 2 2 5怕羞心理一些高龄产妇 当询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晚怀孕 为什 么这样晚才找医生 他们往往叙述有结婚多年不孕史 由于思想闭塞 存有怕羞心理 不敢到医院检查 等年龄大了 心 理发了急 才硬着头皮去找妇科医生看病 耽误了治疗时机 2 2 6抑郁心理陆亚文等 19 研究认为 不孕妇女精神症状比对照组 多 抑郁程度重 发生率62 中度 重度抑郁者占27 抑郁测评 与Downey等 20 研究报道的不孕妇女74 6 有情绪改10变 的结果接近 提示情绪障碍也是我国求治不孕妇女突出的心理问题 他们为无子 女而烦恼 生活工作能力下降 部分人有自杀念头 迫切需要心理 支持和帮助 Fatemeh等 21 对在伊朗的一个生殖研究中心的370例女性不孕病人 心理症状的研究表明 沮丧的发生率为40 8 焦虑的发生率86 8 同时研究还发现 焦虑和沮丧的发生最常见于不孕病程4年 6年中 特别是严重的沮丧发生在不孕病程的7年 9年中 这一研究结果与Jones等 22 的研究结果相近 张素芳 23 认为不孕患者由于没有孩子而感到生活中缺少一部分 既无兴趣参加社交活动 又担心朋友问及此事 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情感压抑或不愿外露 甚至对家庭成员隐瞒病情 其原因认为周 围无思想观念 态度与之相一致的人 以至周围无亲密朋友 造成 苦闷孤独 情绪不能宣泄 达不到心理平衡 情绪处于压抑状态 心理得不到松弛 深感孤独无助 所以表现为抑郁状态 加重心理 负担和精神压力 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的可导致 强迫症 人 格障碍 严重影响了夫妻和家庭间的和谐 有些患者可导致性功能障碍 其原因是将自然的性生活变成有计划 有目的的过程 使性和谐和性快感抛在一边 性生活的目的就是 妊娠 一旦妊娠失败则表现为女性性冷淡 男性阳痿 早泄 金珍淑 24 认为大都数夫妇都以为自己的生育能力正常 想要小孩 随时可以 当不能怀孕时 显得吃惊 很沮丧 都不敢面对现实 导致情绪低落 忧愁郁闷 不愿人际交往 从而孤独敏感 2 2 7焦虑心理许立红 18 认为受孕是人天赋的本能与权利 无法自 我安排 不孕患者做了很多努力 花费了许多时间及金钱 而无任何结果时 会产生焦虑无助感 并且每一次治疗都是在焦急的期盼与等待中 度过的 一旦下次月经来潮会感到失望和懊丧 在月经前后 特别是因某种因素月经期延迟则精神焦虑加重 患者 感到悲伤或担心 虽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表情平静 无忧无虑 内心 却潜藏着过分紧张的心理抑制 蒋丽娜 25 研究后认为当不孕患者知晓自己没有生育能力时往往感 到震惊 不敢相信甚至出现焦虑情绪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传统观念认为似乎没有孩 子的家庭即为不完整家庭 老年人祈盼能早日见到第三代 抱孙心切 这样反而会加重女性不孕患者的压力 她们的情绪变化频繁而又强烈 不孕可引起情绪波动 情绪变化又 导致受孕困难 从而形成不孕的恶性循环 使她们背负上沉重的精神负担 造成许多不孕女性出现了焦虑的情 绪 张素芳 23 认为夫妇同居 性生活正常 未避孕 月经规律者并不 一定都能怀孕 大多数夫妇不会有顾虑和焦虑 有些女性 当家庭或丈夫对此有疑问时 则意识到自己的生殖11功 能可能有问题 首先是女方到处就医问诊 加之家庭的不理解和冷 漠 使女性焦虑不安 这样加重了心理负担 严重者可影响内分泌 从而导致排卵障碍 陆亚文等 19 研究认为 不孕妇女精神症状比对照组多 焦虑发生 率高 15 提示情绪障碍也是我国求治不孕妇女突出的心理问题 他们为无子 女而烦恼 生活工作能力下降 部分人有自杀念头 迫切需要心理 支持和帮助 Fatemeh等 21 对在伊朗的一个生殖研究中心的370例女性不孕病人 心理症状的研究表明 沮丧的发生率为40 8 焦虑的发生率86 8 同时研究还发现 焦虑和沮丧的发生最常见于不孕病程4年 6年中 特别是严重的沮丧发生在不孕病程的7年 9年中 这一研究结果与Jones等 22 的研究结果相近 金珍淑 24 认为对不孕的焦急心理 加上不孕带来的痛苦 导致心 情紧张 每日在焦急 忧虑中度过 2 2 8幻想心理有些妇女结婚多年不孕 盼子心切 积思成疾 出现 闭经 继而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类似早孕反映 停经4 6个月时自觉出现 胎动 继而脂肪肥厚 腹部膨隆 此即所谓 幻想妊娠 其实此非真正妊娠 何会出现这些症状 据研究 可能由于这种心理因素 通过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 破坏了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引起了体内的孕激素增高 而使排卵抑制 故出现闭经 由于心理矛盾可转换成躯体症状 故可表现恶心 呕吐 胎动等症 状 医学心理学上称为 转换性癔症 2 2 9孤独心理许立红 18 认为在人们对女性的母亲形象期望普遍较 高的社会中 不孕患者个人自我评价及社会对患者的看法可能会损 害不孕患者的自尊心 在此情况下 即使工作中取得成功 也不认为是值得高兴的事 由 于没有孩子而感到生活中缺少一部分 没有兴趣参加社交活动 把 自己封闭起来 情感不敢或不愿外露 甚至对家庭成员隐瞒病情 从而达不到心理平衡 情绪处于压抑状态 心理不能松弛 形成 强迫型 人格障碍 因而产生孤独感 尤其当亲朋好友携儿带女进 出社交场合时 孤独感更加强烈 2 2 10自卑和负罪感荆秋荣 16 认为由于不能生育 在单位或社区 不孕患者不愿去人员集中的地方 因其他妈妈谈论各自的孩子 使她们感到是一种情感伤害 如一句简单的话 你的孩子多大啦 都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周围人的流言蜚语更是令人难以忍受 2 2 11人格缺陷张素芳 23 认为不孕夫妇经过多年的连续诊治无效 最终采取助孕技术人工受精或试管12婴儿 对此往往抱有很高的 期望 并且认为这是治疗妊娠的最后机会 一旦妊娠失败 要承受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由于不孕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压抑 不愿与他人交谈 交往 将一切 苦闷都埋在自己心里 从而造成不良的心理恶性循环 加重精神压 力 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工作取得成绩 也总是高兴不起来 并且时常因一点小事而大怒 据国内文献艾森克人格问卷 E 调查结果显示 不育妇女有神经质和 偏于内向的个性缺陷 情绪不够稳定 孤独 不喜欢接触人 相关分析也表明 神经质 精神质越突出 精神症状就越多 2 2 12悲伤心理蒋丽娜 25 认为不孕患者往往开始于治疗的不成功 对医生的诊断感到意外和震惊 她们认为不孕症不可能发生在自 己身上 很难接受不孕的现状 她们可能经历悲痛 压抑 震惊 否认 愤怒 内疚 孤独 甚至 在这种沉重打击下精神完全崩溃 女性为丧失妊娠 分娩 哺乳等女性特权而难过 有时她们还不得不为社会的岐视和朋友 亲人的不理解而难过 暗 自流泪 不是滋味 金珍淑 24 认为生育是夫妻间的正常愿望 愿望不能实现 最终认 为是女性有病 女性首先承受痛苦 又很难与人述说 故独自悲伤 失望 Fatemeh等 21 对在伊朗的一个生殖研究中心的370例女性不孕病人 心理症状的研究表明 沮丧的发生率为40 8 2 2 13怀疑心理金珍淑 24 认为不孕症患者会怀疑医生的诊断及检 查结果的可靠性 到处乱求医 对治疗没有正确的认识 加上反复 住院 给经济 家庭带来影响 导致精力不集中 多疑 使家庭生 活秩序被打乱而难以应付 2 2 14良好的心理杨翠莲 17 认为有些不孕患者拥有良好心理 该类患者夫妻 婆媳关系和睦 没有明显思想压力及悲观情绪 对 有无子女无刻意追求 抱着尝试心态 对经治疗后能否怀孕有较充 分的心理准备 2 3心理因素与不孕疾病的关系人体生殖周期的调节是由下丘脑一垂 体一卵巢轴来完成的 同时下丘脑的功能又受大脑皮质的制约 情 志因素刺激传大脑后会产生一定的情绪 人体情绪的直接调节中枢 在边缘系统下丘脑和边缘系统有着广泛的神经联系 如长期存在不 良心理因素 可作用于神经系统 通过性腺轴释放出激素 其中主 要是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卵泡刺激13素及黄体生成激 素 这些激素的释放和抑制不但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 还可破坏生 殖内分泌的平衡 使人体代谢发生一系列变化 从而影响机体的生 理功能和行为 26 受孕虽然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生理现象 但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 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心理一社会紧张刺激因素在不孕症的致病因素中占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7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下的妇女 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前叶以及中 枢神经介质的改变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对其它脑区产生一种相应影 响 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植物神经一内分泌的反应 进而影响性腺功 能 使妇女排卵功能受抑制 产生闭经或引起阴道 子宫及输卵管 痉挛性收缩 宫颈粘液异常 盆腔瘀血等改变 进而造成不孕 28 罗氏 29 指出过度的抑郁 焦虑等情致因素可通过大脑皮层干扰下 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内分泌功能 导致排卵障碍和内分泌功能紊 乱 造成不孕 李氏 30 经研究认为情志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排卵功能 也会改变阴 道的酸碱度 不利于精子存活而导致不孕 同时 情志因素还可使输卵管痉挛 宫颈粘液分泌异常而引发不孕 这与现代医学的 生殖功能障碍大部分由心理因素引起 及 情绪 障碍可引起卵巢功能失调 子宫内膜与受孕条件不同步 的观点相 符 近年来通过对情志因素与不孕症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 认为情 志刺激 精神压力 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 这种免疫抑制与血 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有关 有关情志因素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不孕症发生的假设 主要集 中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 认为内分泌激素与神经递质的相互 作用是情志因素影响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 李明 14 认为 患者强烈的内心体验对患者的生理机能产生较大的 反作用 即过大的心理压力会严重地影响患者内分泌系统 导致内 分泌紊乱 致使临床治疗的多次失败 疾病往往是由综合性因素造成的 单纯的心理因素是否导致不孕 育 文献尚未有肯定的结论 多数学者认为 反之 又会影响生育 2 4不孕女性心理健康的治疗与护理相关研究2 4 1不孕女性心理障 碍的治疗措施在不孕症治疗中 目前存在只重躯体而忽略心理治疗 的倾向 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不孕症患者的健康关照 医务人员对不孕妇女应表示理解 同情和支持 这是我们不容忽视 的治疗方法和前提之一 一般性心理治疗抓住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赖心理 与患者进行友好 和睦 深入交谈 建立和谐 融洽的医患关系 深入细致地讲解相关疾病的发生 发展及治疗前景 以及治疗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处理方法 就专业问题回答患者的各种疑问 说明不孕症并非仅此数人 消除 不公心理 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情绪上的稳定 4 对个别有隐14私的患者可进行个别交谈 并为患者保密 指出产生 心理障碍的症结所在 着重疏导 促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渐进松弛疗法针对患者存在的紧张 焦虑 抑郁情绪 采用渐进松 弛疗法进行放松训练 让患者坐在沙发上 微闭双眼 全身放松 并按操作程序进行训练 每次练习20min 经过连续2次训练 患者基本掌握了操作训练程 序 嘱回家后每日进行2次训练 每次要求15min 20min 认知疗法在进行放松训练之后 我们根据患者存在的抑郁情绪 对 其进行认知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认知 与其一起分析 讨论和记治疗日记的方 法 说明不良认知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 使其逐渐能以理性的认知 方式去面对现实 该治疗方法1次 W 每次进行30min 60min 2 4 2不孕女性心理健康的治疗与护理相关研究提高女性不孕症患者 对不孕症的认识女性不孕症患者在知道更多的不孕症知识后 能够 提高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为她们提供有效的预防 治疗不孕症的 信息 很多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紧张 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基于于对生育 妊娠的不良认知 健全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支持系统社会环境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压 力常常影响其应对方式 导致其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社会应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其亲属应对其帮 助和精神支持 在不孕症治疗早期 女性不孕症患者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特 别是其丈夫的关心和支持 夫妻关系越亲密 使她们承受压力能力 增强 社会应为女性不孕症患者建立心理支持系统 营造一个宽松 的生活环境 才有利于女性不孕症患者调整心态 消除心理障碍 减少抑郁等负性情绪 增加受孕机会 对女性不孕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策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不 孕症的密切相关 不孕症影响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 而不良的心理 状态过来影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 心理护理对女性不孕症患者来说具有积极效果给予女性不孕 症患者心理疏导不孕症的心理障碍会导致女性焦虑不安 急需要护 理人员给予心理疏导 可转移她们的不良情绪 提高她们的心理健 康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提供诉说她们烦恼的机会 特别是夫妻之间的诉说 更能缓解女性的压力 护理人员应调节夫妻关系 缓解女性承受的压力 减少女性不孕症 患者的抑郁和不安等情绪 护理人员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 可以促进女性不孕症患者提高治疗 效果 增强她们治疗的信心 提高受孕率 3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发展方向15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较多女性 不孕症患者存在心理障碍 具体表现为以下14个方面焦急心理 紧 张心理 恐惧心理 悲观心理 怕羞心理 抑郁心理 焦虑心理 幻想心理 孤独心理 自卑和负罪感 人格缺陷 悲伤心理 怀疑 心理 良好的心理 而且 情志因素可通过影响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 影响免疫功能 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但许多研究还处于对女性不孕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以及一些心 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面 而在深入揭示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脑机制 研究 基因研究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还相当缺乏 而且对医生有关 于心理健康治疗方面的专业培训也较缺乏 所以 在今后的研究中 可侧重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不孕女性的心 理健康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手段 特别应该加强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 脑机制研究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干预研究等 另外分子水平及心理疾病的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 深入研究与探讨 另外 要加强医生的心理健康的专业培训 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 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并在实践中检验 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今后对不孕症的诊治过程中 在治疗疾病本身的同时 配合相应 的心理治疗 以期提高妊娠率 提高不孕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4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多种因素相关 关注多种因素对 女性不孕症的影响 对女性不孕症患者采取躯体治疗 同时注重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的 心理状态 对其采取心理护理治疗 这是对女性不孕症治疗的新发 展 16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主编 中华妇产科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10 2590 2 王永来 内镜技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xx 19 11 666 3 刘晓珊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156例疗效分 析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xx 21 9 563 564 4 王会 张雁 毛旭华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分析 J 中国医药导 报 xx 12 3 120 5 李少琴 许素莲 黄宇松 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人格特 征分析 J 现代护理 xx 13 8 734 735 6 祁秀娟 吕映频 王春莲等 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 其影响因素调查 J 现代预防医学 xx 34 19 3713 3714 3719 7 郑凯 陈雯 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状况分析 J 中国妇幼 保健 xx 22 3059 3060 8 吴向晖 王焱 黄诚 不孕妇女心理状况分析 J 中原医刊 1 999 26 3 42 43 9 孙爱军 孙岩 周远征 丁颖 何方方 住院治疗的不孕患者心理 健康调查 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xx 9 10 12 14 10 李玉霞 王长娟 杜艳辉 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治疗探讨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xx 24 3 271 11 罗丽兰 不孕与不育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