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短、实、活”让新闻生辉_第1页
“新、短、实、活”让新闻生辉_第2页
“新、短、实、活”让新闻生辉_第3页
“新、短、实、活”让新闻生辉_第4页
“新、短、实、活”让新闻生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新、短、实、活 ” 让新闻生辉 “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涌现的先进典型 ”,让媒体体现并反映人民群众的声音,展现人民群众的生活,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才能使新闻传播真正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才能让群众想看、愿看、爱看。为此,必须坚决按照新闻工作基本规律办,在 “新、短、实、活 ”上下工夫。在报道时效上,要尽量快捷,让人能看;在报道内容上,要贴近受众需要,让人想看;在报道形式上,要符合读者接受习惯,让人愿看。 求 “ 新 ” 新闻是求 “新 ”的事业。新闻之 “新 ”,首先在于报道时效之 新,就是要在第一时间传递新闻,让世人知道天下大事、重要的事、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刚刚发生甚至是正在发生的新闻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来,因为时过境迁,就会削弱甚至完全丧失新闻的价值。再者,受众都有一种 “先睹为快 ”的心理倾向,谁报道最先,就听谁的,谁在受众中的影响就大;受众还有 “先入为主 ”的认识倾向,一旦接受了某种观念,被其报道倾向所影响,对后来的观点和报道倾向就会产生排斥性。因此谁抢先,谁就有可能在舆论导向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只有快才能保持新闻的新鲜感。 但是今天,翻开我们的报纸, “近日 ”、 “近期 ”、 “近来 ”、 甚至 “近年来 ”这样的新闻仍不绝于版面。在网络时代,新闻的寿命在大大缩短,更要注意时效性,更需要抢第一时间。这要求我们快速反应、快速采访、快速写稿、快速发稿。快是为了避免放 “马后炮 ”,因为慢了就不是新闻,慢了会让新闻变成旧闻,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新闻之 “新 ”,更在于报道内容之新、方式之新。求新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决定的,求新是新闻的主要特征和写作新闻的第一要求,是新闻生命力所在,也是时代的需要和读者的呼唤。要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必须以新的事实、新的时效、新的立意、新的角度、新的手法、新的语言、新的深度 、新的构思等取胜。 这就要求我们要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努力避免政策宣传文件化、工作报道概念化、会议报道模式化、典型报道脸谱化等现象,努力实现新闻宣传作品题材多样化、形式多样化、风格多样化。在报道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时,要突出新闻价值,使报道 “有血有肉 ”;在报道典型时,要使典型既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又让人感到可信可亲可学;在报道重点工作时,既要全面准确,又要生动鲜活,使同一主题的报道多角度多侧面,避免内容形式的雷同和单一。要充分运用现场画面、同期声、图表、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多种报道形式,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表 现力。这要求我们除了要深入第一线,到第一现场去亲自观察,去发现外,还要善于从纷 繁的现象中嗅出新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新闻敏感,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要有准确的判断,在事物的共性中寻觅个性,从而写出 “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的东西来。 求 “ 短 ” 提倡写短新闻是时代的需要,是广大读者的需要,更是党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简短,是新闻的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只有新闻短了,才能发得快、发得多;只有新闻短了,才能适合群众的需要。 有的人认为篇幅越长分量越重,影响越大,几百字能写明白的稿件,非要把稿件写得很长。其 实,这种人并不真正了解新闻的规律,他们不是作为读者提出这种看法的。当他们作为读者时,看别人的报道,也是不喜欢长的。新闻要发挥诸多功能,与怎样写报道至关重要。新闻宣传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理解、接受,使舆论引导真正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合力的作用。倘若新闻动不动就上千甚至数千字,拖泥带水,让人看了生厌,读不下去,也就谈不上发挥指导作用了。有的人认为 “豆腐块 ”没分量,打不动读者的心,忽视甚至轻视对短新闻的锤炼打磨。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实际上新闻越短越难写,越短越需要水平。法国在组织一次体育报道比赛时,一 位名叫纽隆的新闻爱好者用 “嘟嘟0 比 0”这不足 10 个字的超短新闻稿报道了一场足球赛, 结果独占鳌头,获得 美元奖金,而不少名记者的大块头文章却名落孙山,这就是短文的魅力。 要写好短新闻,编辑记者就必须遵循新闻规律,树立以短为贵的理念。在新闻界,早就有人呼吁要学会做 “五短身材 ”文章,即短文章、短章节、短段落、短句子、短标题。叶圣陶说过,一篇东西 “500 字可以说完的,不要说到 600 个字 ”。因此,我们要像拍电报一样计较文章的字数,不断锤炼文字、娴熟技巧、改进文风,用精妙洗炼的笔墨,传播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的最 重要的信息,做到短而不淡,短而不俗,短而不浅,短而不空,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求 “ 实 ” 实就是新闻报道要真实、言之有物、不空洞。不仅要对事实本身负责,还要对事实使用的准确性负责,不夸大、不缩小,做到全面、准确、客观、公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新闻一旦失实 ,不仅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有半点的虚构,不能添枝加叶,更不能搞无中生有,虚假报道是新闻的大敌。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 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新闻不仅要做真,更要做实。 ”新闻报道内容必须具体、 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不少人认为,新闻稿一方面要求写得短小精悍,一方面又要求写得内容充实,二者似乎有矛盾。其实,篇幅短小和空洞无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纠正那些认为短新闻没有分量,体现不出作者水平的错误看法,还要正确区分短小精悍与简单肤浅之间的界限。 新闻要做实,就要学会取舍,抓亮点。那些只求篇幅上长而空洞无物、泛泛而谈的稿件是不可取的。只要作者围绕主题,精心选材,精心写作,舍得删去与叙述事实或阐明主题关系不大或可有可无的材料,是完全可以 写出篇幅既短小精悍而内容又丰富充实的短新闻的。只有突出鲜明集中的主题,方能揭示出新闻中蕴涵的内在意义,使新闻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 求 “ 活 ” 活就是新闻报道要 “鲜活 ”。新闻的活力与生命力来源于“鲜 ”,新闻的魅力与影响力来源于 “活 ”;新闻作品只有足够“鲜活 ”,才有感染力,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才能引发共鸣,才会产生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板着面孔说教的老套式新闻对观众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感染力更是无从谈起。如果一篇新闻稿件,形式上循规蹈矩,报道 1 方法缺乏新意,文字上沉闷乏味,即使报道的是有价值的事实,读者也不会欢 迎。 因此,我们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善于发掘新闻价值, 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敢于打破常规,写出新意。要变 “我说你听 ”的思维为 “寻找卖点 ”,心里装着读者,学会用老百姓的语言来写,要设身处地地想想读者能从这篇报道中了解些什么、读者想从这篇报道中了解些什么、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根据不同的新闻事实采用最适合的形式来表现,使文章跳跃灵动起来,让读者感到亲切。把新闻写活、写生动,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入手,大题小做,以小见大。求活,就要音容笑貌跃然纸上。语言上要见人、见物、见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