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ppt_第1页
第3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ppt_第2页
第3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ppt_第3页
第3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ppt_第4页
第3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3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会计学院审计系恽碧琰 2 学习内容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鉴证业务的定义 要素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鉴证业务的目标 三方关系人和三方关系 职业怀疑态度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和要素 业务执行 3 职业规范体系图P45 管理标准 道德标准 技术标准 4 3 1审计准则 执业准则的发展 1996 1 1 第一批 9个审计准则 1个实务公告 3个执业规范指南 1997 1 1 第二批 8个具体审计准则 3个实务公告 1999 7 1 第三批 9个具体审计准则 2个实务公告 2001 7 1 第四批 1个具体审计准则 2个实务公告 修订1个实务公告 2002 7 1 第五批 2个具体审计准则 2个实务公告 2003 7 1 第六批 1个具体审计准则 1个实务公告 1个执业规范指南 修订2个具体审计准则 2006年 新执业准则48个 5 执业准则体系框架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1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41个 1 1 一般原则与责任 8个 11 2 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应对 5个 12 3 审计证据 12 13 4 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 3个 14 5 审计结论与报告 4个 15 6 特殊领域 9个 1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业务准则 1个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2个 3 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 2个 4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1个 5 鉴证业务准则 6 执业准则目录表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1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Independentauditstandards 1 一般原则与责任 8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 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 审计工作底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 与治理层的沟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7 2 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 5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 计划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 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 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8 3 审计证据 1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 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 存货监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 函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 分析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 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 会计估计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 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 关联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 持续经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 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 期后事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 管理层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9 4 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 3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 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 考虑内部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 利用专家的工作5 审计结论与报告 4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 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 非标准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 比较数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 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10 6 特殊领域 9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 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 验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号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2号 银行间函证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3号 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 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2号 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3号 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1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 财务报表审阅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12 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01号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11号 代编财务信息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 业务质量控制 13 一 鉴证业务的定义 要素 P46 一 鉴证业务的定义1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 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例 2 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 财务报表 3 鉴证对象是指鉴证对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 财务报表反映的内容 即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 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14 练习题1 多选 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是为了增强下列 利害关系人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 A 管理层和治理层B 证券交易机构C 股东 债权人D 金融机构及潜在投资者 答案 BCD 3 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15 二 业务要素 5要素 1 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 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人 三 2 鉴证对象是鉴证对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 鉴证什么 四 3 标准即用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的基准 当涉及列报时 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评价标准 五 4 获取充分 适当的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提出鉴证结论的基础 收集证据 六 5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鉴证对象信息 或鉴证对象 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 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一定保证程度的结论 出报告 七 3 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16 二 鉴证业务的要素 鉴证对象 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报告 证据 标准 CPA 预期使用者 责任方 17 例题2 单选 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2007年ABC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 下列选项中属于 鉴证对象 的是 A ABC公司2007年财务报表B ABC公司2007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该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C ABC公司2007年度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D ABC公司2007年利润表 答案 B 18 三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按鉴证对象内容和提出报告形式 P47 1 含义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 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 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 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 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 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19 责任方 预期使用者 两种途径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注册会计师 鉴证对象 责任方认定 鉴证对象信息 评估和计量 形成 获取 再评估和计量 形成 注册会计师鉴证结果 比较 鉴证报告 对责任方认定或鉴证对象 阅读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鉴证业务 20 责任方 注册会计师 鉴证对象 责任方认定 鉴证对象信息 也可能没有 评估和计量 形成 再评估和计量 形成 注册会计师鉴证结果 鉴证报告 仅对鉴证对象 预期使用者 一种途径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直接报告鉴证业务 21 2 区别 以 财务报表审计和 IT系统鉴证为例 1 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对象信息的方式不同 预期使用者不通过审计报告便可获取责任方认定 即财务报表 可能不存在责任方认定 或虽然存在 但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鉴证报告获取上述信息 2 注册会计师提出结论的对象不同 鉴证对象信息 即所审计的财务报表 鉴证对象 即IT系统可应用性 安全性 完整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控制的有效性 22 2 区别 以 财务报表审计和 IT系统鉴证为例 3 责任方的责任不同 责任方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 即对财务报表编制负责 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负责 即对IT系统可应用性 安全性 完整性和可维护等方面控制的有效性负责 4 鉴证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不同 以书面形式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明确提及责任方认定例如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ABC公司 编制的20 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20 年度的 以书面形式提供鉴证报告 直接提及鉴证对象和标准 无需提及责任方认定 例如 我们对ABC公司20 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期间IT服务系统可应用性 安全性 完整性 和可维护性等方面控制有效性进行了审查 23 例题3 判断 A注册会计师接受甲公司的委托 对甲公司管理层编制的下属子公司乙公司IT系统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进行鉴证 甲公司拟将该评价报告提交给其他预期使用者 要求 指出该项鉴证业务属于下表中何种业务类型 直接在表格中相应位置打 答案 1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 2 其他鉴证业务 24 例题4 多选 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属于直接报告业务的有 A 对ABC公司2007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B 对ABC公司的IT系统鉴证C 对ABC公司2007年度预测性财务信息进行审核D 对ABC公司2007年开发的新产品进行质量鉴证 答案 BD 25 1 合理保证 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 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P48 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例 1 保证程度 高水平但低于百分之百的保证程度 2 业务风险 可接受的低水平 3 提出结论的方式 积极方式 P640 4 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 合理保证是一个与积累必要的证据相关的概念 它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 系统的执业过程 获取充分 适当的证据 P58 四 鉴证业务的目标P48 26 2 有限保证 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 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P48 以财务报表审阅为例 1 保证程度 适度水平的保证程度 2 业务风险 可接受的水平 3 提出结论的方式 消极方式 P718 731 4 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 有限保证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 时间 范围等方面受到有意识的限制 它提供的是一种适度水平的保证 P58 四 鉴证业务的目标P48 27 四 鉴证业务的目标 鉴证业务的风险水平 期望 可接受的低水平 可接受水平 提出结论的方式 积极式 消极式 28 3 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3 合理保证鉴证业务的证据收集程序 P57 1 了解鉴证对象及其他的业务环境事项 在适用的情况下包括了解内部控制 第13章 2 在了解鉴证对象及其他的业务环境事项的基础上 评估鉴证对象信息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13章 3 应对评估的风险 包括制定总体应对措施以及确定进一步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 第14章 4 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实施进一步程序 包括实施实质性程序 以及在必要时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第14章 5 评价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第9章 29 3 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4 为什么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P58 由于下列因素的存在 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零几乎不可能 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1 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2 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3 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4 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 5 在某些情况下鉴证对象具有特殊性 30 例5 单选 注册会计师执行下列业务中 对保证程度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代编财务信息不需要任何程度的保证B 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仅需要有限保证C 内部控制审核业务有可能是有限保证也有可能是合理保证D 验资要合理保证 答案 B 31 例题6 单选 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 保证程度最高的是 A 财务报表审计B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C 内部控制审核D 对财务信息执行的商定程序 答案 A 32 二 三方关系人与三方关系 P50 1 三方关系人三方关系人分别指注册会计师 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 也可能不是同一方 1 注册会计师 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 有时也指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2 责任方分两种情形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 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或人员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 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并可能同时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或人员 3 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 3 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33 二 三方关系人与三方关系 P50 2 三方关系三方之间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 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 3 是否存在三方关系人是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鉴证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 那么该业务不构成一项鉴证业务 3 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34 注册会计师 CPAFIRMS 责任方 也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之一 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 鉴证对象 鉴证对象信息 可能来自同一企业 但不是同一方 董事会和管理层 鉴证业务的目的 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 委托人 非单独存在的一方 提出结论 鉴证业务三方关系 35 例题7 多选 在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业务中 下列属于 预期使用者 的有 A 股东及潜在投资者B 债权人C 管理层D 证券交易机构 答案 ABCD 36 例题10 判断 责任方也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 10答案 例题8 判断 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中 责任方就是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和人员 8答案 例题9 判断 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两者就是同一方 9答案 37 三 职业怀疑态度 P55 1 职业怀疑态度的含义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 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 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2 职业怀疑态度降低的风险 1 忽略了可疑的情况 2 在决定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时使用了不恰当的假设 3 对证据进行了不恰当的评价 38 3 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三 职业怀疑态度 P55 3 怀疑文件记录伪造等异常情况处理要求如果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 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 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 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 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39 例题11 判断 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 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 因此注册会计师不用评价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 例题12 判断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 并对所有证据持怀疑态度 答案 40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准则旨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 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 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 其他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一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1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 审阅准则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 过程合格 2 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结果合格 3 3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Qualitycontrolstandards 41 3 3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Qualitycontrolstandards 二 质量控制制度的七要素 1 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 职业道德规范 3 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4 人力资源 5 业务执行 6 业务工作底稿 7 监控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针对七项要素制定政策和程序 确保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形成书面文件 并传达到全体人员 要素 42 三 业务执行 P72 一 业务执行的含义1 业务执行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委派项目组按照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具体执行所承接的某项业务 使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2 业务执行的四个环节 1 对业务执行情况的指导 监督与复核 2 业务执行中的咨询 3 意见分歧的处理与解决 4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3 3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43 二 对业务执行情况的指导 监督与复核1 总体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要求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对业务执行实施指导 监督与复核 2 具体要求 1 指导的具体要求 2 监督的具体要求 3 复核的具体要求 项目组内部复核 3 3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44 例题13 单选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要求对业务执行实施指导 监督与复核的人员是 A 项目负责人B 主任会计师C 项目组D 部门经理 答案 A 45 三 咨询1 总体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政策和程序 以合理保证 1 就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进行适当咨询 2 可获取充分的资源进行适当咨询 3 咨询的性质和范围得以记录 4 咨询形成的结论得到记录和执行 2 具体要求 1 形成良好咨询文化 2 合理确定咨询事项 3 适当确定被咨询者 4 充分提供相关事实 5 考虑利用外部咨询 6 完整记录咨询情况 3 3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46 四 意见分歧1 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处理意见分歧应当符合下列两点要求 1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