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课题5 古代寓言二则 时间时间班级班级七年级教师教师 科目科目语文课时课时 2 课型课型 一 教材内容分析 一 教材内容分析 郑人买履 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 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下 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 讽刺世上很 多人不顾实际情况 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刻舟求剑 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 战国时 楚国有个人乘船渡 江 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 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船靠岸之后 他立 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 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 这则寓言故 事 用来调整那些办事拘泥固执 不知变通的人 二 教学重 难点 二 教学重 难点 了解寓言的寓意 了解寓言的寓意 三 三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 掌握部分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背诵两则寓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四 学情分析 四 学情分析 这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 郑人买履 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 刻舟求剑 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 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 虽然 有重复之嫌 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 在教学时 重点应 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 进度不宜太快 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 故安排 两课时 五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及学法的设计 五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及学法的设计 讲解法 讨论法 六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六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 课文朗读 七 教学过程 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一 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两则古代寓言 这两则寓言同学们可能以这一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两则古代寓言 这两则寓言同学们可能以 前也听过 不过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是两则文言文 通过这一课的学前也听过 不过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是两则文言文 通过这一课的学 习 我们要掌握有关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习 我们要掌握有关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二 文学常识 二 文学常识 1 1 什么是寓言 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寓言是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是带有劝谕或讽刺的故事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是带有劝谕或讽刺的故事 这 这 不但具备劝告 讽刺的功能 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不但具备劝告 讽刺的功能 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2 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韩非 战国末年思想家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出身于韩国贵族韩非 战国末年思想家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出身于韩国贵族 家庭 在政治主张变法图强 积极向韩国君主献计献策 却不被采用 家庭 在政治主张变法图强 积极向韩国君主献计献策 却不被采用 于是他转而埋头著述之中 在这些作品中他把法 术 势思想熔为一于是他转而埋头著述之中 在这些作品中他把法 术 势思想熔为一 体 从而大大丰富了法家学说的思想内涵 这些作品传到秦国后 受体 从而大大丰富了法家学说的思想内涵 这些作品传到秦国后 受 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视 受到秦王的重用 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视 受到秦王的重用 三 课文解析 三 课文解析 1 1 范读课文 范读课文 2 2 提学生朗读课文 注意纠正朗读的节奏和字音 提学生朗读课文 注意纠正朗读的节奏和字音 3 3 根据以前听说过的故事 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根据以前听说过的故事 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4 4 根据课下注释 由学生讨论如何翻译课文 由各组派代表发 根据课下注释 由学生讨论如何翻译课文 由各组派代表发 言 言 5 5 补充课文注释 补充课文注释 履 鞋子 履 鞋子 欲 想要 欲 想要 置 放 置 放 自度其足 自己量好了脚的尺码 度 忖度 这里作动词用 即自度其足 自己量好了脚的尺码 度 忖度 这里作动词用 即 计算 测量的意思 后面的计算 测量的意思 后面的 度度 字 作名词用 就是量好的尺码 字 作名词用 就是量好的尺码 至之市 等到赶到集市时 至 到 等到 之 到至之市 等到赶到集市时 至 到 等到 之 到 去 市 集市 去 市 集市 操 操持 带上 拿着的意思 操 操持 带上 拿着的意思 通假字 通假字 坐 同坐 同 座座 就是座位 这里指椅子 凳子一类的家具 就是座位 这里指椅子 凳子一类的家具 反 同反 同 返返 返回 返回 四 提问 四 提问 这个郑国人为什么最后没能买上鞋子 他犯了什么错误 这个郑国人为什么最后没能买上鞋子 他犯了什么错误 明确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明确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 码 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因而闹出了大笑话 连鞋子也买不到 思想码 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因而闹出了大笑话 连鞋子也买不到 思想 僵化 不知道随机应变 僵化 不知道随机应变 五 小结 五 小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什么道理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不论做什么事情 都要随机应变 根据实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不论做什么事情 都要随机应变 根据实际 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不可顽固守旧 不知变通 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不可顽固守旧 不知变通 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则寓言教学第二则寓言 刻舟求剑刻舟求剑 一 检查预习情况 一 检查预习情况 提学生朗读这则寓言 提学生朗读这则寓言 二 作者简介 二 作者简介 吕不韦 战国末年秦国宰相 他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 完成了吕不韦 战国末年秦国宰相 他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 完成了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 这部著作 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 以道家理论为基这部著作 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 以道家理论为基 础 以名 法 墨 农 兵 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 以封建大一统础 以名 法 墨 农 兵 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 以封建大一统 政治需要这宗旨 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 政治需要这宗旨 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 三 课文解析 三 课文解析 1 1 学生都比较熟悉这个故事 在翻译课文时以学生为主体 教 学生都比较熟悉这个故事 在翻译课文时以学生为主体 教 师加以适当点拨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这则寓言寓意的分析上 师加以适当点拨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这则寓言寓意的分析上 补充课下注释如下 补充课下注释如下 涉 跋涉 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涉 跋涉 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契 用刀子雕刻 契 用刀子雕刻 所从坠 掉下去的地方 坠 掉下去 所从坠 掉下去的地方 坠 掉下去 从 依照 按照 从 依照 按照 所契者 刻有记号的地方 所契者 刻有记号的地方 是 指示代词 这儿 是 指示代词 这儿 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 惑 迷惑 糊涂 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 惑 迷惑 糊涂 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 反问句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反问句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像这样找剑 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像这样找剑 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省略句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省略句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涉江者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涉江者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 2 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世界上事物 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人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世界上事物 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人们 想问题 办事情 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 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想问题 办事情 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 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3 3 讨论课后作业第一题 讨论课后作业第一题 也许你早就知道课文中的两则故事 想一想 类似这两则故事中也许你早就知道课文中的两则故事 想一想 类似这两则故事中 的人物 我们现代生活中有吗 与同学讨论讨论 这些人的思维方法的人物 我们现代生活中有吗 与同学讨论讨论 这些人的思维方法 错在哪里 错在哪里 在现实生活中 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 也许是不会在现实生活中 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 也许是不会 有的 但类似这样的 倒确是有的 有的人 说话 办事 想问题 有的 但类似这样的 倒确是有的 有的人 说话 办事 想问题 只从本本出发 不从实际出发 本本上有的 他就相信 本本没有写只从本本出发 不从实际出发 本本上有的 他就相信 本本没有写 但实际存在着的 他就不相信 在这种人看来 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但实际存在着的 他就不相信 在这种人看来 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 趔 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 这样 思想当然就要合理化 行动就要碰趔 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 这样 思想当然就要合理化 行动就要碰 壁 壁 渡江的楚国人刻舟求剑 最终的结果必将是一无所获 这则寓言渡江的楚国人刻舟求剑 最终的结果必将是一无所获 这则寓言 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 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 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4 4 讨论 讨论 学了本课这两则寓言后 你认为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学了本课这两则寓言后 你认为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寓言故事大多简短 却包含了深刻的思想 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寓言故事大多简短 却包含了深刻的思想 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 事中体现出来 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寓言故事大多具有鲜明的哲理性事中体现出来 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寓言故事大多具有鲜明的哲理性 和讽刺性 和讽刺性 四 布置作业 四 布置作业 1 1 根据本课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 联系生活 写一篇读后感 根据本课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 联系生活 写一篇读后感 2 2 背诵这两则寓言 背诵这两则寓言 3 3 作 作 学习提要与检测学习提要与检测 八 教学评价设计 八 教学评价设计 1 知识评价 1 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 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 然而有注释可 供借助 因此 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 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 重在感悟 积累的策略 教学 中 要尽量让学生自主 合作和探究学习 让他们自己质疑 释疑 教师适当点拨 扶助 必要时精当讲解 不要讲语法知识 教材中的注释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 句 还可让 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 表达方法的不同 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 但不要让学生死 记硬背这些注释 2 能力评价 1 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 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 两则寓言除具体内 容 不相同外 有许多相同之处 2 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是 古人读古文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 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 两则寓言的朗读 除了须正确停顿 突出重音外 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九 教后反思 九 教后反思 古代寓言二则 是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第一单元的第五课 这一单元主要的 教学目标是为刚刚踏入中学校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模拟题库讲解【考点提分】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粮油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分式》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5计算机三级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秦皇岛市事业单位招聘641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主管护师(中级)预测复习附答案详解AB卷
- 导游资格考试高分题库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广东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19人(第一批)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4-2025学年教师公开招聘模考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银行岗位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高清版)DZT 0261-2014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 GB/T 22562-2008电梯T型导轨
- GB/T 11638-2020乙炔气瓶
- GB/T 10081-2005矩形内花键长度系列
- GA/T 1968-2021法医学死亡原因分类及其鉴定指南
- GA 1551.6-2021石油石化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石油天然气管道企业
- 《古筝的艺术流派》
- 徐州的传统民俗
- DDI高绩效辅导经典课程讲义
- 公共秩序部车辆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