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政治备考 90 道辨析题 5 47 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发 展科学技术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 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 2 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科学文化两个部分 其中 思想道德是先 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 3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 一方面 我们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另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 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不可分割 48 没有民族的团结和平等 就没有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答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 因为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 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2 我国历史表明 什么时候民族关系和睦 政治就会稳定 经济就会获得发展 什么时候民族关系恶化 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 经济就会受到破坏 国家就难以发展 可见 没有民族的团结和平等 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 3 所以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49 许多成功人士用 加法等式 提纲挈领地揭示了自己成功的秘诀 如 天才 1 的灵感 99 的汗水 爱迪生 成功 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方法 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成功 拼搏 智慧 邓亚平 辨题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上这些成功人士的公式过时了 答 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进行创新以增强国家的活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2 以上成材公式说明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因为艰苦奋斗是人 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 艰苦奋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中 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3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就是要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把创 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结合起来 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50 某校九年级 1 班同学对 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的关系 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 下面是吴华同学的观点 理想 理想 有钱就想 前途 前途 有钱就途 假如你 是该班的一名学生 你赞同同学的观点吗 并说明理由 答 不赞成 1 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综观人类历史 只有 国家兴旺发达 经济发展 政治文明 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 生活富足 社会才能安定祥 和 井然有序 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另外国家的兴旺 富强也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 斗 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 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 这也是我们应具备的高尚品质 2 吴华的这种理想是追求个人享受的庸俗理想 作为青少年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 崇高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 是照耀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 是我们不懈奋斗的 精神支柱 3 我们只有将自己的理想同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 才会产生无私无畏的巨 大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 分实现 如果脱离时代 脱离人民 必将一事无成 51 民族精神现在已经过时了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 答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在今天 既要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 也要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 们民族的灵魂 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永远不会过时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系到 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人民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 依法办事 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使之成为 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 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52 背景 2005 年 是西藏自治区成立 40 周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 从落后的 封建农奴制跨入崭新的社会主义时代 少数民族自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百万翻身农奴过上 了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 辩题 确保少数民族的自主权利就能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和发展 答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1 确保少数民族的自主 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和发展的一个条件 能够 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 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和发展 2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和发展还必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也少不了国家政策的扶持 当然更离不开少数民族 人民自身的努力 5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符合中国实际 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它 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 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它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 因此 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既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又要实施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54 党的 十七大 报告明确提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 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 一意谋发展 辨题 只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就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 1 观点错误 2 落实科学发展观 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 低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增强综合国 力 3 落实科学发展观 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坚持 以人为本 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 享 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它要求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全 面 协调 可持续地发展 5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做到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 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要 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 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要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着力转变不适应符合科学发展 观的思想观念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55 负责是对成人 职业人员的要求 与青少年无关 答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含义 对责任的承担叫做负责 负责的含义 负责是对人的一生的道德要求 没有年龄 限制 说明与任何人都有关 对青少年来说 作为子女 具有尊重 理解 孝敬父母和维护 家庭美好生活的责任 作为学生 具有遵守校纪 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责任 作为公民 具 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责任 青少年的责任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负责 都应该有责任感 自 觉承担对自己 集体 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结论 56 现实生活中 有的同学承担责任后获得回报时兴高采烈 一旦付出代价则垂头 丧气 答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这是没有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 价之间的关系 错误的根源 承担责任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齐鲁大联考数学试卷
- 施工方案管理培训内容(3篇)
- 户外丛林寻宝活动方案策划(3篇)
- 配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3篇)
- 新闻编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安考试题库做法及答案
-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目及答案
- 心理学应用题目及答案
- 心肺复苏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 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
- 催化重整装置大赛题库(技师、高级技师)
- 如何预防四季豆中毒
- 柯桥区高校毕业生引聚政策实施细则(暂行)
- 新员工安全培训试题2
- 硫酸法钛白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柴油供货合同范本模板
- 2022年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模板(投标版)(完整版)
- 防汛机械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