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题.doc_第1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题.doc_第2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题.doc_第3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题.doc_第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怅然()一稔()轻飏()熹微() 眄庭柯() 流憩()出岫() 翳翳() 盘桓()棹孤舟() 寻壑() 耘耔()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乃瞻衡宇(_通_,_)(2)景翳翳以将入(_通_,_)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园日涉以成趣()(2)时矫首而遐观()(3)策扶老以流憩()(4)或棹孤舟()(5)生生所资()(6)幼稚盈室()(7)眄庭柯以怡颜()(8)悦亲戚之情话()(9)乐琴书以消忧()4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2)将有事于西畴古义:_;今义:泛指,范围扩大。(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_;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乐夫天命复奚疑(4)农人告余以春及(5)将有事于西畴(6)既自以心为形役(7)遂见用于小邑(8)稚子候门(9)寓形宇内复几时(10)乃瞻衡宇,载欣载奔6文学常识填空。陶渊明(365427),名_,字_,_(朝代)诗人,世称_。他以写_诗为主,著有陶渊明文集。7名句填空。(1)_,奚惆怅而独悲?_,_。(2)实迷途其未远,_。(3)_,鸟倦飞而知还。(4)木欣欣以向荣,_。善万物之得时,_。(5)_,临清流而赋诗。(一)阅读小序,完成15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会有四方之事()(2)家叔以余贫苦()(3)彭泽去家百里()(4)皆口腹自役()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便求之寻程氏妹丧于武昌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3下列各句与“遂见用于小邑”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将有事于西畴 B复驾言兮焉求C既自以心为形役 D载欣载奔4下列选项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缘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陶渊明妹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5翻译下列句子。(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2)求之靡途(3)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B景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C乃瞻衡宇 瞻:看见。D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B.乃瞻衡宇 乃设九宾礼于廷C.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D.门虽设而常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8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基础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舟遥遥以轻飏遥遥:遥远的样子。B景翳翳以将入 翳翳:阴暗的样子。C泉涓涓而始流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策扶老以流憩 B或棹孤舟C园日涉以成趣 D乐琴书以消忧3对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舟遥遥以轻飏农人告余以春及木欣欣以向荣家叔以余贫苦A和不同,和相同。B和不同,和不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相同,和相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以寻壑 D善万物之得时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归田园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8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_;_。9李华同学的语文老师上课时曾解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中的“五斗米”是薪俸少,而李华在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则认为:“五斗米”是日薪,是指薪俸高,这么高的薪俸却不为之折腰,更能体现陶渊明的节操,李华觉得杂志上说得有道理。于是,他想找语文老师交流一下。请你为李华拟写一段话,既要说明李华的观点,又不至于让老师听后感到尴尬。注意:语言要得体,字数在100字左右。 答案与解析基础积累1chngrnyngxminqxiyhunzhohz2(1)衡横横木(2)景影日光3(1)名词作状语,每天(2)名词作状语,有时(3)名词作动词,拄着(4)名词作动词,用桨划(5)动词作名词,生活(6)形容词作名词,小孩(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8)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4(1)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2)指耕种之事(3)(宫室、山水)幽深曲折的样子5(1)、(2)、(3)是宾语前置句。(4)、(5)是介词结构后置句。(6)、(7)是被动句。(8)是省略句,“稚子”后省略“于”;(9)是省略句,“寓形”后省略“于”。(10)固定句,载载;一边一边6潜元亮东晋靖节田园7(1)既自以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觉今是而昨非(3)云无心以出岫(4)泉涓涓而始流感吾生之行休(5)登东皋以舒啸文本研读(一)1.(1)恰逢,正赶上(2)介词,因为(3)距离(4)役使2C解析:老朋友,所以;不久。3C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固定句,载载;一边一边4A解析:“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错误,概述不全面。5(1)维持生活需要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2)求官找不到门路。(3)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差。(二)6.B解析:“景”通“影”,日光。7D解析:D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修饰。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副词,于是。C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8B解析:“皇帝的故乡”错,“帝乡”在这里应指仙境。9(1)(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回到巢中。(3)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能力提升1A解析:“遥遥”应为“漂摇放流的样子”。2C解析:C项,名词作状语,每天;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策:拄着;棹:用桨划;琴书:弹琴读书。3C解析:和都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关系;是介词“把”;是介词“因为”。4D解析:A项“亲戚”古义为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为有婚姻关系的人,不包含家人。B项“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农事;今义是泛指,范围扩大。C项“窈窕”古义指(宫室、山水)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 C解析:C项为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6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7“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