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藏医基础知识 五元学说三因学说阴阳学说藏医的治疗方法 五元学说 五元即土 水 火 风 空五种物质元素 三因学说 三因即隆 赤巴 培根三种因素 风气津液 隆赤巴培根 风火水土 中医 三因 五元 阴阳 寒热 学说 阴与阳代表两种既对立又统一 相互关联而又矛盾的事物的现象 藏医学中 阴阳 概念多以寒 热 日 月 水 火 强 弱 峻 缓 动 静等意思相对的名词来表述 尤其是以寒 热来表述的更多 几乎成了阴阳的代名词 治疗方法 藏药的治疗方法平息法 补益法 消散法汗法 油疗法 泻下法药浴法 擦涂法 手术法催吐法 滴鼻法 缓导泻法峻导泻法 利尿法 热罨法金针穿刺法 放血疗法 火灸等18种 藏药基础知识 藏药与五元药物的六味 八性 十七效配伍方法 原则剂型和用药禁忌常用方剂 藏药与五元 空元为药物生长提供空间 土元为药物生长之本源 水元为药物生长的湿能 火元为药物生长的热源 风元为药物生长的动力 五元缺一不可 药物 五元成分 土性药 水性药 火性药 风性药 空性药 稀 凉 重 钝 润 柔 软等 热 锐 干 糙 轻 腻 动等 轻 动 寒 糙 燥等 重 稳 钝 柔 润 干 空 虚 药性 药物的六味 八性 十七效 六味 生 生 生 药物的六味 八性 十七效 三化味 三化味药物或食物 甘咸味 三胃火消化 酸味 苦辛涩味 甘 赤巴病和隆病 酸 隆病和培根病 苦 赤巴病和培根病 药物的六味 八性 十七效 八性 重 腻 凉 钝 轻 糙 热 锐 药物的六味 八性 十七效 十七效 十七效与五元 十七效的功能 配伍方法 原则 配伍方法按味配方按性 效配方 将性 效相同或相近的药味配伍到一个方剂中 或将与疾病性质相反的一类性效药物配伍于一个方剂中 相当于中医相须法 按化味配方 将化味相同的药物配伍在一起 谓之按化味配方 按药物部位配伍 用以治疗不同部位的疾病 配伍方法 原则 配伍原则君 臣 佐 使配伍原则同类方剂按君臣佐使分类一个方剂中按君臣佐使配伍找温和配伍原则 是为抑制一些峻烈药物功效 或克服某些药物的功效不足 发挥各药味的协同作用所采取的一种配伍方法 从配方找温和 即将相同性味的药物配伍在一起 以发挥各药味的协同作用从归经找温和 即方剂中加入五脏六腑的归经药物 以增强药方的专向性从对治找温和 即一切草药有鼓动隆势 扑杀胃火及耗损正精的负面作用加减原则 根据具体疾病 病人的体质 年龄 气候 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不同情况 灵活化裁 加减药味或药量寒 热药性分别配伍的原则 寒 热性质对立的药味不能出现于同一方于中 剂型和用药禁忌 剂型汤剂 散剂 丸剂 糊剂 酥油丸 灰丹剂 膏剂 药酒 胶囊等 用药禁忌配伍禁忌 性质相反的药物不可配伍于同一方剂中 饮食禁忌 如鱼肉反乳类 乳类反水果 鱼肉反鸡蛋 豆叶 红块糖 乳酪相反 蘑菇反白芥子油 鸠肉反乳酪 蜂蜜不可与等量植物油食用 新酥油置铜器过十天有毒 用小檗火烧狮肉有毒 服寒水石后忌食蘑菇和蒲公英 食用酥油后忌饮凉水 肉类沾染乳类 酸性食物 糌粑则有毒 热熟肉密封置七天有毒 酸性食物忌与乳类同食 前食末消继而食之 食用不习惯之品和不按时食等 都会变成毒物 妊娠用药禁忌 大凡剧毒药 峻泻药 活血祛瘀药等应忌用或慎用 常用方剂 部分常用方剂简介七十味珍珠丸 由珍珠 猫眼石 佐太 西红花等70味药精练制成 功能开窍醒神 镇惊熄风 活血通络 二十五松石丸 由松石 藏茵陈 麝香 天竺黄 牛黄等25味药加工而成 功能舒肝解郁 利胆退黄 消炎解毒 二十五珊瑚丸 由珊瑚 西红花 獐牙菜 麝香等25味药物精制而成 功能醒脑开窍 疏筋通络 化瘀止痛 六味安消散 由诃子 寒水石 藏木香等6味药配制而成 功能和胃健脾 导滞消积 润肠通便 理气 降脂 仁青芒觉 由佐太 牛黄 西红花 螃蟹 芒果 白檀香等70余种药物特殊加工而成 功能解毒消炎 降水通淋 祛腐生肌 利尿消肿 滋补强身 仁青常觉 由西红花 诃子 麝香等160余种天然药精练制成 功能消炎解毒 健脾和胃 活血消肿 止痛 常用方剂 部分常用方剂简介二十五味鬼臼丸 由鬼臼 藏茜草 熊胆 藏紫草等25味药制成 功能祛风镇痛 调经止血 补气养血 洁白丸 由诃子 寒水石 石榴子 红花等14味药加工而成 功能健脾和胃 止痛止吐 三十五味沉香丸 由沉香 檀香 塞北紫堇 小伞虎耳草 短管兔耳草等35味药加工而成 功能清瘟泻热 宽胸益肺 祛风通痹 降脂丸 由诃子 紫檀香 沙棘膏 宽筋藤等药物精制而成 功能清血除脂 用于高血脂症 二十九味能消散 由藏水香 寒水石等25味药制成 功能祛寒化痞 消食 调肝益肾 八味沉香散 由沉香 肉豆蔻等8味药制成 功能宁心安神 蒙医基础知识 蒙医学的主要内容三根七素及与三根的关系三秽 蒙医基础知识 蒙医学的主要内容 三根理论 七素三秽的物质基础 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等 三根 赫依 希日 巴达干 为三根 是人体的本基 赫依 属五元之气 中性 是生命活动 包括语言思维 动力的支配者希日 属五元之火 是机体阳成热能的基物巴达干 属五元之土和水 是机体阴或寒性的基物七素又称七精 分别为精华 血 肉 脂 骨 髓及红或白精 是机体的构成物质 七素与三根之间有着互依互养的关系 当三根变态时 体征表现在七素 反之七素反常时 一根失常或其平衡受到破坏 三秽 稠 稀 汗等三种排泄物 是七素生化过程中的产物 对诊治疾病有重要参照意义 蒙药基础知识 药味 药力 药能 药物功能的内容 药味与五元的关系 蒙药理论 组方依据和准则传统剂型用药方法 剂量和用药禁忌 蒙药理论 药味 即甘 酸 咸 苦 辛 涩 药味与五元 甘味以土 水 酸味以火 土 咸味以水 火 苦味以水 气 辛味以火 气 涩味以土 气含量为主 所以 甘味药可补属土 水的 巴达干 苦味药能克属火的 希日 等等 药力 用阴阳学说高度归类繁多的药性 即寒性或者热性为药力 寒和热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寒性药治热性病 反之亦然 从量的角度还分为寒 极凉 凉 微凉 中 微温 温 极温 热等等级 蒙药理论 药能 也称药效能 是药物去克制三根之20种特性的效能名称 共有17个 称作十七效 重 腻二效克制 赫依 病的轻 燥等主要特性 寒 钝二效克制 希日 病的热 锐等主要特性 轻 热二效克制 巴达干 病的重 寒等主要特性 药物功能 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治疗效果为药物功能 蒙医配方和临床用药多以药物功能为依据 此外 尚有 药物八性 药物化味 及 药物五元 等理论 指导着蒙药采集 加工 炮制 配方和临床使用 组方依据和准则 组方依据依据药味配组依据药物功能配组依据药物化味配组组方准则 包括方剂组成 各组成数量和药量比例等 方剂组成 由君 臣 佐 使四个成分组成方中各组成数量 主要根据病情而定 一般大致规定为 治轻病 君 臣各1味 佐2昧 使3味组成 治中病 君 臣各1味 佐3味 使5味组成 治重病 君 臣各2味 佐5味 使9味组成 所以蒙药方中味数7 10 18者居多 方中药量比例 一般是恒定的 而且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动 但尚未确定或需要调整时 应遵循下列原则之一 按君药5份 臣药4份 佐药3份 使药1份的比例确定 来源于藏医经典的药方 则君药比其他组成略多或2倍 其他诸组成各1份 传统剂型 传统剂型汤剂 汤散 散剂丸剂膏剂灰剂油剂 6种 此外还有搅合剂与酒剂 现已不常用 用药方法 剂量和用药禁忌 用药方法蒙医有口服 外敷 外涂 洗 泡 漱 熏 吸 喷 灌肠 腔内滴等用药方法 其中口服最为多用 是蒙医传统用药的主要途径 服药十则 治疗寒证及驱虫药 早晨空腹服 补养或下清 赫依 通便 通经 药 食前服 上行 赫依 理气 药 食间服 司命 赫依 镇静 药 食药交替服 平喘 祛痰或催吐药 不定期服 止逆药 与食混服 止噎或开胃药 夹食服 饭前饭后各一半 治 巴达干 病或毒剧麻药及催眠药 睡前服 用药方法 剂量和用药禁忌 用药剂量一般有毒 峻烈 过热或过寒性药 用量宜小 从小剂量试服至常用量汤剂的用量比丸剂为重 单味药量应比复方为重轻病用量不必过重 重病则适当增加老年人 儿童 妇女及体弱者用药剂量宜小常用剂量按成人计 汤剂 每次3 5g 一日3 4次散剂 每次1 5 3g 一日2 3次丸剂 除毒麻药外 每次11 15粒 一日1 2次儿童用药剂量不满1周岁的婴儿 按成人剂量的1 8以下1 5岁儿童按成人剂量的l 46 15岁儿童 按成人剂量的1 2分别计算用药 用药方法 剂量和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一般毒剧 刺激性药 峻烈泻剂和具有稀血 活血 破痞功能的药孕妇禁用缓泻剂和具有利尿 活血化瘀功能的药孕妇慎用病证用药禁忌一定要辨别病证的寒热性质 对热证忌热 温性药 对寒证忌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