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_第1页
急性腰扭伤_第2页
急性腰扭伤_第3页
急性腰扭伤_第4页
急性腰扭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腰扭伤,定义:是指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 本病俗称“闪腰岔气”,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三类人: 1.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2.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 3.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者。如治疗及时,手法运用恰当,疗效极佳。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可致损伤加重而转变成慢性腰痛。,解剖生理,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而无骨性结构保护,既承受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又从事着各种复杂的运动,故腰部在承重和运动时,过度的负重、不良的弯腰姿势所产生的强大拉力和压力,容易引起腰段脊柱周围的肌肉、筋膜和韧带损伤。,解剖生理,腰背部的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和腰背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肉和韧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解剖生理,椎骨:1.腰椎:椎体大,关节突关节面由额状位变为矢状位,所以伸屈比较灵活;五个腰椎中,第三腰椎的横突最长,所受到的拉力最大,出于生理前凸的中间,使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所以扭伤的机会较多。2.骶骨 :在近端与第5腰椎形成腰骶关节,远端与尾骨相连,左右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解剖生理,腰背部的软组织(肌肉、筋膜、韧带)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1.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斜方肌:三角形阔肌,起自颈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止于锁骨外侧半、府峰和肩胛冈外侧半。其上部纤维收缩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下角外旋,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下降肩胛骨,中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肩胛骨固定时,单侧收缩可使头颈部偏向同侧而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颈后仰。,解剖生理,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1.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背阔肌:三角形阔肌,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缘以及腰背筋膜后层。肌纤维向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该肌能内收、内旋、后伸肱骨。,解剖生理,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2.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 骶棘肌:为腰背部最强厚的肌肉。该肌以一个总肌腱起于骶骨背面、骶髂韧带和髂嵴后份,向上纵行排列于脊柱棘突和肋角之间的沟内,分为外、中、内3条肌柱。骶棘肌为强大的伸肌,主要作用是后伸躯干和维持直立,一侧骶棘肌收缩也可侧屈躯干。,解剖生理,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2.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 横突棘肌:包括由浅至深的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3层。肌纤维起于各椎骨的横突,向上止于上数椎骨的棘突,愈深层肌纤维愈短。半棘肌纤维一般向上跨越5个椎骨,多裂肌纤维一般跨越3个椎骨,而回旋肌纤维仅只跨越1个椎骨。,解剖生理,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2.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 深层短肌:指横突间肌、棘突间肌等最深层的,位于相邻椎骨之间的短肌,其作用是协同横突棘肌维持躯干的姿势。躯干无论位于何种姿势,腰背部肌肉都处于收缩状态,以抵抗重力。腰背部深肌收缩还可使躯干屈、伸、侧屈和回旋。,解剖生理,腰背筋膜腰背筋膜分浅、深两层包绕在骶棘肌周围。其浅层贴于骶棘肌表面,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向外与背阔肌腱膜紧密结合,尤其厚韧。深层位于第12肋和髂嵴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向外分隔骶棘肌和腰方肌,在骶棘肌外侧缘与浅层会合,再向外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之一。腰背筋膜对骶棘肌起着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作用。,解剖生理,韧带 1.棘上韧带:连接胸、腰椎的纵行韧带 2.棘间韧带:位于相邻棘突之间的韧带脊柱过度前屈超过90度或腰部旋转时易损伤腰部韧带。,解剖生理,关节 1.关节突关节:连接腰椎 2.腰骶关节:腰椎和骶骨之间的关节,由L5的下关节突和骶骨的上关节突构成,是脊柱运动的枢纽。 3.骶髂关节:有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病因病机,腰部急性损伤,多因卒然感受暴力所致,或由于腰部活动时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或用力过度,或搬运抬扛重物时,肌肉配合不协调,以及跌仆闪挫,使腰部肌肉、韧带受到剧烈地扭转、牵拉等,均可使腰部受伤。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病因,可分为两大类1.直接暴力:撞击,挤压。(挫腰)2.间接暴力: a.动作失调 b.姿势不当 c.重心失衡 d.腰部活动准备不足以上原因造成脊柱平衡失调,肌肉等受到强烈的牵拉,从而造成扭伤。,病机,中医扭伤之后,血离经脉,瘀血阻滞,气血不运,脉络壅阻不通,不通则痛。西医扭伤之后 局部充血、水肿,渗出物增加血肿 组织缺血缺氧,小血管扩张 代谢产物堆积 刺激神经末稍 疼痛 肌肉痉挛 静脉回流受阻 组织缺血缺氧,小血管扩张形成恶性循环,临床表现,急性腰扭伤多为间接外力所致,轻者为骶棘肌和腰背筋膜不同程度的损伤;较重者可发生棘上、棘间韧带的损伤;严重者可发生滑膜嵌顿后关节紊乱等。根据受损部位的不同,临床常区分为肌筋膜扭伤、韧带损伤和后关节滑膜嵌顿3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1.腰部疼痛2.活动受限,临床表现,(一)腰部疼痛:腰部因损伤部位和性质不同,可有刺痛、胀痛或牵扯样痛。疼痛一般较剧烈,部位较局限,且有局部肿胀,常牵掣臀部及下肢疼痛。 (二)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甚至不能翻身起床、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检 查,1.局部压痛:伤后多有局限性压痛,压痛点固定,与受伤组织部位一致。2.腰部肌肉痉挛:多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痉挛,多发生在骶棘肌、腰背筋膜等处。这是疼痛刺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站立或弯腰时加重。3.脊柱侧弯: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一般是脊柱向患侧侧弯。疼痛和肌肉痉挛解除后,此种畸形可自行消失。,检 查,4.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诊 断,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出现典型的剧痛、活动受限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其次受伤部位固定压痛点,下肢牵扯痛、腰肌痉挛、脊柱侧弯和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诊断要点,腰肌筋膜扭伤症状:外伤后出现腰部局限性、持续性剧痛,痛点明确,活动不能,翻身、起床困难咳嗽、深呼吸时痛剧。体征: 1.竖脊肌或腰骶关节处压痛明显且固定,多伴有臀部、大腿后部及大腿根前内侧部牵扯痛。 2.单侧或双侧竖脊肌、臀大肌痉挛。 3.脊柱生理屈度改变,多为患侧侧凸。 4.直腿抬高、骨盆旋转试验可呈阳性辅助检查:x线平片可排除骨折、音质增生、椎向盘退变等情况。,诊断要点,腰部韧带损伤症状:有腰部过度前屈受伤史,表现为脊柱正中线上疼痛,前屈时痛剧,可牵涉至骶部或臀部。体征: 1.脊柱正中线上有表浅压痛。棘突上压痛提示棘上韧带损伤棘突之间压痛提示棘间韧带损伤。 2.痛点封闭有效。辅助检查:x线检查对棘上韧带损伤诊断意义不大,但棘间韧带造影术对棘间韧带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诊断要点,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状:弯腰或转腰活动后突发剧烈腰痛,伴情绪紧张、被动体位,轻微活动或咳嗽、大声讲话等均使疼痛加剧。疼痛可牵涉腰骶、臀及大腿后侧等部位。体征: 1.腰部活动严重受限,尤以后伸为著。 2.腰肌广泛痉挛,腰骶部小关节处压痛明显。一般不诱发放射痛。 3.痛点封闭无效。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排除骨折、椎间盘退变等。,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严重的棘上、棘间韧带断裂,棘突、关节突骨折、横突骨折、椎体压缩骨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除拍正位X线片以外,必要时让患者腰椎屈曲位拍摄侧位和斜X线片,以显示上述病理改变。如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则可见棘突间隙加宽。急性腰扭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易鉴别,尤其是未出现下肢放射痛以前,更不易鉴别。可先行治疗观察,待症状明显后方可鉴别。,手法治疗,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取穴及部位: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及腰臀部等。 主要手法:滚、按、揉、点压、弹拨、扳、擦法等。,手法治疗操作方法,1.滚揉舒筋法:患者取俯卧位,自然放松。医者站于一侧,用滚、揉等轻柔手法在局部施术35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2.点拨镇痛法:医者用拇指点压、弹拨等稍重刺激手法依次点压肾俞、阳关、志室、大肠俞、环跳及阿是穴,在点压穴位时应加以按揉或弹拨,以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度。可调和气血,提高痛阈,从而减轻疼痛。,手法治疗操作方法,3.理筋整复法:患者俯卧,医者先施腰椎后伸扳法扳动数次,然后用腰部斜扳法,常可听到患者腰部有“咯嗒”声响。此法可调整后关节紊乱,使错位的关节复位,嵌顿的滑膜回纳。4.推拿揉擦法:上法结束后,再以推拿揉捏法自上而下施述35遍,最后直擦腰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以达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目的。,中药治疗,1辨证:气滞血瘀,不通则痛。2立法:活血化窃,行气止痛。3处方:生大黄 摈榔 枳壳 当归 白芍 红花 甘草4加减法 (1)偏于气滞血瘀疼痛剧烈加三棱、穿山甲、三七粉。 (2)偏于肝肾亏损腰膝无力加川断、午膝、杜仲、熟地。,其他治疗,冰敷、热敷口服西药(扶他林片剂等)物理治疗(超短波、低周波、磁振热等)外用药物(利百素等),注意事项,1.损伤早期要减少腰部活动,卧板床休息,以利损伤组织的修复。2.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法,以免加重损伤。 3.注意局部保暖,病情缓解后,逐步加强腰背肌肉锻炼。,按 语,急性腰扭伤多由间接外力所致,90以上发生在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