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doc_第1页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doc_第2页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doc_第3页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doc_第4页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一)(无答案) 新人教版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深谙(n)亵渎(xi)器宇轩昂 匡扶 B、真挚(zh) 记载(zi) 不可置信 枯燥 C、拊掌(f) 揶揄(y)忍俊不禁 付诸 D、脍炙人口(hu) 马厩(ji) 言少意丰 浮燥 1、D(脍kuai燥-躁)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你看他小小年纪,又是生活在讲日语的环境里,却能对中国语文(汉字)有这样清楚的 和感受,真叫人高兴。(2)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这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 。(3)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 的魅力。A、反映 幻想 独一无二 B、反应 幻想 举世无双C、反映 联想 举世无双 D、反应 联想 独一无二2.D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诸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的激烈论战,展示了他的过人机智与伟大的胸襟。 B、只要你用心认读汉字,品味汉字,就一定会发现它神奇魅力。 C、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由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的一生都将同充满魅力的汉字做伴。 D、本文把100多个左右有关“笑”的词语连缀成篇,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祖国的语言是多么的丰富和生动。3.D(去掉左右)4、将“这样,花费的时间少少的,得益往往是多多的”。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越来越觉得时间因有限而宝贵了!(A)越来越不愿把时间掷进长篇大文里去了!(B)读,总是择篇幅小小而含量大大的。(C)除了短诗、千字文,我便找言少意丰的来读。(D)幸好,找到了:这便是对联。4.C二、(9分,每小题3分) 汉字的魅力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一个汉字“明”字,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雷”“雪”“霜”这些字,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读到这儿,不由得笑出声来。你看他小小年纪,又是生活在讲日语的环境里,却能对中国语文(汉字)有这样清楚的反应和感受,真叫人高兴。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你们开始教孩子学方块字时,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感到头疼,又不容易记。但是,如果你们能够耐心地、细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有山、都有”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仅仅才跨进园门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大得很,简直无边无涯,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 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由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的一生都将同充满魅力的汉字做伴,依靠它浮游生活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和科技的海洋,依靠它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走过几十年岁月的每一段征程。随着学业增长,他当然可能再去学会一门或两门外国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同许多在海外长大的孩子那样。但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将来攻读什么学科,钻研什么专业,他无论如何一定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娴熟深谙自己的母语,那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他的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啊!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家用电器、电脑不多久就要换代,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全文不长,译成中文也仅有一百零几个字:“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我想: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渎吧?5、本文从三个方面谈到了汉字的魅力,下面不属于这三方面内容的一项是( )A、表形魅力 B、表意魅力C、精神魅力 D、文化魅力5.D(段写的是表形魅力;段写的表意魅力;写的是精神魅力;文中没有专门写文化魅力)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至少有两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B、第3段中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汉字的表形魅力必定会吸引孩子主动学习。C、文章引用屠格列夫的散文诗是为了赞美汉字的精神魅力。D、文章结尾一段强调不应该随便更改伟大作家的文章。6.D(结尾亵渎只是作者客气自谦的说法)7、下面几种情况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将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会精神。愁者心上秋,一个愁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悲秋文化,令人玩味。C、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成绩考试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D、全球汉语热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C(这种情况与汉字的魅力正好相反)三、(9分,每小题3分)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寄迹刘表 投靠 B 粮食鲜薄 少C 社稷安危 国家 D 诚为天下笑耳 果真8.D(实在)9、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光先用糜粥以饮之A 夫以甲兵不完 B 然后用肉食以补之C 以残年余力 D 我以不贪为宝 9、B(A、C凭借,D把,B来)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孔明以治病养身之道论述战争的策略,反驳张昭对自己的蔑视,以说明目前出现的种种不利只是暂时的.B 孔明以管仲乐毅自比,说明自己用兵不在他人之下,自信而富有智慧.C 孔明列举汉高祖刘邦,淮阴侯韩信都不是常胜将军,是为了证明?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小的失败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最后的决胜.D孔明在反驳张昭时,一再强调刘备的大仁大义,其目的是为了赞扬刘备的仁德之举,从而说服大家都归顺于刘备.10.D(目的是为了说明刘备拒曹是正义之战,是人心所向,与经昭为首的主降派的论调针锋相对)四、(14分)11、用自己的话翻译下而的句子(6分) (1)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 (2)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 11(1)大鹏飞翔万里,它的志向哪里是群鸟能理解的呢? (2)私下的认为管仲乐毅用兵也未必能够超过这样。12、填空。(共8分,每空2分)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 ,燕然未勒归无计。 (4) ,将军白发征夫泪 12,(1)衡阳雁去无留意(2)枯藤老树昏鸦(3)浊洒一杯家万里(4)人不寐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8分)语文天生浪漫(节选)熊芳芳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因为,语文天生浪漫。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_ _。14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加以分析。(6分)答_ _。15通读上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析。(4分)答 _。1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作者写陶潜、孟郊、王昌龄、李白等,是为了阐释语文来自于浪漫、悠闲、宁静的心境。B作者写盘古、女娲、精卫、夸父等,是为了描绘出祖先大胆的想象和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C作者写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写雪莱、但丁等,生动地阐释了从浪漫心灵出发的语文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深广,走向博大。D全文围绕“语文天生浪漫”这一话题,信手拈来,既有诗句和神话传说,又有文学长廊中的历史人物,材料丰富、很有感染力。E本文饱含激情,语言流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层层展开,阅读本文,给人在浪漫的语文世界徐徐穿行之感。13(4分)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古人的浪漫情怀;并为“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作铺垫,同时,与上文的“遥远”和标题中的“天生”一词相照应。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其作用,回答出一个角度且言之成理给2分。14(6分)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3分)浪漫的语文呼唤着浪漫的情怀,唯有具备一些浪漫的情怀,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3分)只要围绕上述两个要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15(4分)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集中合理,分析有理有据,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给满分。若分析两点,扣2分;若分析多点,则不记分。16C D(A王昌龄因浪漫引发了豪壮的情怀;B是为了阐释“语文从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这一观点;E未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六、(8分)随着电脑文字录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没用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中小学生也加入到了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中,这对汉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为了让学生们提高写字意识,学校开展了以“汉字书法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7、你准备在学校做一次调查,请为调查问卷“学生练字现状”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分) 18、下面是中国教育报对某地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请归纳出图表中所反映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总份数份数 书写情况字迹辨识不清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字迹漂亮40614113 问题 建议: 19、你的好朋友王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