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线方案_第1页
施工放线方案_第2页
施工放线方案_第3页
施工放线方案_第4页
施工放线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拓海拓海 第一江岸工程第一江岸工程 施工测量专项方案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 公司公司 20112011 年年 5 5 月月 2525 日日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2 企业精神 务实创新 主动进取 高效求精 诚信团结 建筑理念 做好每个细节 铸造建筑精品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3 重重 庆庆 中中 科科 建建 设设 集集 团团 有有 限限 公公 司司 施施工工测测量量专专项项方方 案案 会会 签签 表表 编 号 工程名称拓海 第一江岸工程结构形式框剪 规 模17 5 万 层 数33 层 编制部门拓海 第一江岸项目部编 制 人魏军 编制时间2011 年 5 月 25 日报审时间2011 年 6 月 8 日 审批部门 审 批 意 见 项 目 部 签字 章 年 月 日 集团 工程管理部 签字 章 年 月 日 集团 计划成本中心 签字 章 年 月 日 集团总工办 签字 章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签字 章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4 年 月 日 目录 一 编制依据 3 二 工程概况 3 三 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3 四 施工测量 3 一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3 二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4 三 0 00 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5 四 0 00 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6 五 0 00 以上高程的传递 7 六 0 00 以下标高控制测量 7 七 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7 五 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8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5 施工测量专项方案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一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 一 拓海 第一江岸工程施工图纸 二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二 工程概况二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建设的 拓海拓海 第一江岸第一江岸 建建 1 41 4 7 7 8 8 楼楼 工程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姚桥镇汉碑村 由 1 栋 18 层住宅 5 栋 33 层住宅及二 层地下室等项目组成 建筑面积共计约 17 5 万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 5 万 结构形式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 三 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三 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一 人员组织 安排 1 名专业测量员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现场工长全力配合 二 设备配置 仪 器 名 称数量用 途设 备 性 能 尼康尼康 DTM 452C 全站仪全站仪1 台转坐标点及定主轴线 2mm 2ppm Leica zL 激光垂准仪1 台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1 20000 电子经纬仪1 台投测轴线测角精度 2 DS 水准仪2 台标高测量与传递精度 每公里往返测 1mm 无线对讲机6 部通讯联络5 公里 50m 钢尺2 把轴线 标高量测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6 5m 钢尺2 把量测 台式计算机2 台内业计算及资料 四 施工测量四 施工测量 一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 对放线办给定的市政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交接 将市政测量网点引测到场内平面控 制网 对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 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 场内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察 遵循先整体 后局部 高精 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 安全 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用混凝 土保护 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 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控制线位设置见放线记录 3 利用全站仪 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城市网点坐标 P1 P2 P3 P4 进行坐标和 距离复测 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 再测设建筑物主轴线 纵向 4 条 横向 3 条 然后采用 经纬仪方向线法引桩到开挖线以外安全 易保护的地方 作为场内首级控制网 4 场内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 依据 地下室平面图地下室平面图 采用极坐标 直角坐标定位放样 的方法加密出建筑物其它主轴线 经角度 距离等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 布设建筑物 平面矩形控制网 5 通过对图纸研究和施工现场的综合考虑 现场设置以下 三横四纵 控制轴线 X 方向 1 轴 8 轴 15 轴 Y 方向 A 轴 G 轴 N 轴 V 轴 6 地下室基础和各栋建筑主体完全依据专业测绘公司测设的控制轴网 现场使用经纬 仪进行测设放线 通对整体轴网控制既保证每栋建筑定位的准确性 同时也保证了各栋建 筑之间的间距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7 每栋建筑定位的复测 和墙柱定位控制线的测放结束后 再次用全站仪对各栋控制 线的定位进行复测 经复测无误后才能进行施工的各道工序 二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1 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市政 S1 561 083 水准基点 采用 DS3 级精度的水准仪对 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 校测合格后 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 联测场内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7 平面控制点 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 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 在场内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 埋设后每月进行 一次联测检查 现场水准点的引测位置为 1 号楼距基坑边缘 15 远处的滨江路路员石上 作 为各栋建筑施工时的标高引测点 3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 水准 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注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 km 4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针见下表 等 级 仪 器 型 号 视 线 长 度 前后视较 差 m 前后视累 计差 m 最低地 面高度 m 基辅或红 黑读数 差 基辅或红黑 所测较差 DS1100m1 0mm1 5mm三 级DS375m 360 3 2 0mm3 0mm 三 0 00 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采用经纬仪 根据平面控制网 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测一次 保证桩位准确 2 轴线投测方法 0 00 以下的地下室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 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 3mm 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 2mm 3 首先依据场内轴线控制桩和地下室开挖平面图 测放出基坑开挖上口线 并用白 石灰撒出 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设计标高时 用经纬仪二次投测出基坑边线和电梯井 集水坑控制轴线 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等 级 高差全中误 差 mm km 路线长度 Km 仪器 型号 水准 与已知点 联测次数 附合或环线 次数 平地闭合差 mm 三 等 6 50 DS1 DS3 铟瓦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返各 一次 12L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8 4 地下室基坑土方机械开挖至基底以上 300mm 处采用人工开挖 再用经纬仪测放出 底板底面尺寸进行人工开挖 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 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 经对中整平后 后视同一方向桩 轴线标志 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 在同 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 2 条 以此作角度 距离的所有校核 5 经校核无误后 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 支模板的依据 模板支好后 用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施工放线精度要求如下表 建筑物结构特征 测距相 对中误 差 测角中 误差 测站测定高 差中误差 mm 起始与施工 测定高程中 误差 竖向传递轴线 点中误差 mm 钢筋混凝土结构 高度 20 30m 1 50000516mm4 6 当每一段轴线测设完后 必须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记录 四 0 00 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1 平面控制测量 在建筑物首层内侧设轴线控制网 内控法 0 00 以上的轴线 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 2 各栋控制轴线的留设主要依据全站仪测定的 三横四纵 控制轴网来测设 依据地 下室平面图 地下室建地 04 改图 计算出控制轴网与各栋轴线间的关系 测设出控制轴 线 再在控制轴线的基础上放各栋的轴网线 并对各栋的控制点用全站仪加以检查复核 确保定位准确 3 首层放线验收后 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 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 在建筑物内做内控点 每栋建筑至少 4 6 个基准点 埋设在首层相应的位置 偏离轴线约 1 米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 4mm 20cm 20cm 钢板 钢针刻划十字线 钢板通过锚固筋与 首层楼面钢筋焊牢 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 向上各层在 相应位置留设 20cm 20cm 预留洞 4 竖向投测前 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 校测精度不低于建筑物平面矩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9 形控制网精度 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5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6 轴线控制点的投测 采用激光垂准仪 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垂准仪 调校到准直 状态后 打开激光垂准仪 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 然后在楼板口处用接收靶接 收 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斑直径 达到最佳状态时 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 仪 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 光环 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 并将接收 靶固定 用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 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 2 3 个点 作为角度及距离校 核的依据 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 应组成闭合图形 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7 施工层放线时 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主轴线 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五 0 00 以上高程的传递 1 在第一层的剪力墙和框架柱浇筑好后 从墙柱下面的已有标高点 通常是 1 米线 向上用钢尺沿墙身量距 标高的竖向传递 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 当传递高 度超过钢尺长度时 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钢尺需加拉力 尺长 温度三差修正 2 施工层抄平之前 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 当较差小于 3mm 时 以 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 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并进行一次精 密定平 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 3mm 六 0 00 以下标高控制测量 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 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场内水准点 是否被碰动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 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 0 00 以下标高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 对每层标高基准点 必须正确 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 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 校核后三点的较差 不得超过 3mm 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 基准点设置边坡稳定位置 可 高 度 m 允许误差 mm 每 层 3 全 高 1 1000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10 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竖平面 用红色三角作标志 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 便于施工 中使用 七 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1 轴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底的结构面上 供支模板时定位使用 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 供浇筑砼时控制砼板面标高 2 框架柱 剪力墙垂直度检测 柱和墙身模板支好后 在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标出轴线点 两点相连并弹出墨线 对 柱墙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可用垂球法 3 测量重点控制点 1 建筑总体垂直度控制 为了保证建筑物总体垂直度 在 0 00 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 利用 经纬仪方向线法将建筑物角点与主轴线投测到外墙的外立面 并弹墨线标记 每层允许轴 线偏差不超过 2mm 并保证每个立面投测的轴线至少 3 条 2 模板标高施工测量 支模架水平钢管 楼板模板高度复核 浇砼时设板面 H 0 5m 标高点 浇砼时标高点 间拉线控制板的浇筑厚度 同时 在楼层砼浇注后 在楼面上用 M5 0 水泥砂浆砌筑一定数 量的砖墩 砖墩顶面为楼面结构标高 200mm 把砖墩作为装修时细部测量的依据 同时还 可以同室外引测的标高进行复核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装修施工时 由于墙遮挡 装修 细部测量多次引测的测量累积误差 五 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五 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测量工作必须选派专业技术人员 2 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 如经纬仪 水准仪 激光铅直仪和钢尺等 3 每次施测在原测点进行 测完后均要做闭合检查 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 所有 0 00 以上部位标高的引测均由 0 00 开始 以三层为一个阶段 每阶段的每 一层设一组严格检查的控制点做基点 此阶段的标高 均由此点向上引测 以此方法逐段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案 重庆中科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11 向上引测 5 测距误差不得超过 1 1000 引角误差不得超过 20 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超过 3mm 建筑物全高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3H 1000 H 为建筑物总高度 且全高 CH 90m 时不大于 15mm 6 施工放线前 测量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 掌握各个房间的细部尺寸 放线前检查测 量工具 保证测量工具的精确性 放线时作好测量记录 放线工作结束后 重新复核一遍 使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7 施工测量放线后的后续工作施工 以所放线为依据 同时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