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解表类药膳解表类药膳 凡以解表类药食为主制作而成 具有凡以解表类药食为主制作而成 具有 发汗 解肌 透疹等作用 用以预防或解发汗 解肌 透疹等作用 用以预防或解 除外感表证的药膳食品 均属于解表类 除外感表证的药膳食品 均属于解表类 主要适用于六淫之邪侵入肌表 症见恶寒主要适用于六淫之邪侵入肌表 症见恶寒 发热 头痛 身痛 脉浮等 亦可用于麻发热 头痛 身痛 脉浮等 亦可用于麻 疹初起 疮疡初起 浮肿兼见表证者 疹初起 疮疡初起 浮肿兼见表证者 表证是指邪气在肌表 一般而言 外表证是指邪气在肌表 一般而言 外 感六淫伤人 大多先出现表证 此时病位感六淫伤人 大多先出现表证 此时病位 尚浅 在肌表 在皮毛 故用解表剂可使尚浅 在肌表 在皮毛 故用解表剂可使 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外邪六淫有寒热之异 人体有虚实之外邪六淫有寒热之异 人体有虚实之 别 故外感表证又有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别 故外感表证又有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 等不同 因此解表类药膳也分为发散风寒等不同 因此解表类药膳也分为发散风寒 2 类和发散风热类 类和发散风热类 发散风寒类药膳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发散风寒类药膳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见有恶寒恶风重 发热轻 肢体酸痛 鼻见有恶寒恶风重 发热轻 肢体酸痛 鼻 塞流清涕 口不渴 舌青薄白 脉浮紧等 塞流清涕 口不渴 舌青薄白 脉浮紧等 常用辛温解表的药食主要有生姜 葱 荆常用辛温解表的药食主要有生姜 葱 荆 芥 防风 苏叶 主要代表方有生姜粥 芥 防风 苏叶 主要代表方有生姜粥 五神汤 姜糖苏叶饮等 五神汤 姜糖苏叶饮等 发散风热类类药膳适用于外感风热表发散风热类类药膳适用于外感风热表 证 见有发热重 恶风恶寒轻 头痛 鼻证 见有发热重 恶风恶寒轻 头痛 鼻 塞流粘稠黄涕 口渴 咽痛 脉浮数等 塞流粘稠黄涕 口渴 咽痛 脉浮数等 常用辛凉解表的原料主要有菊花 薄荷 常用辛凉解表的原料主要有菊花 薄荷 芫荽 荸荠 银花 主要代表方有银花茶 芫荽 荸荠 银花 主要代表方有银花茶 桑菊薄竹饮等 桑菊薄竹饮等 3 第一节第一节 发散风寒发散风寒 生姜粥生姜粥 来源来源 饮食辨录饮食辨录 组成组成 粳米粳米 50g 生姜 生姜 5 片 连须葱片 连须葱 数茎 米醋适量 数茎 米醋适量 制法与用法制法与用法 将生姜捣烂 与粳米将生姜捣烂 与粳米 同煮粥 粥将熟时加入葱 醋 稍煮即成 同煮粥 粥将熟时加入葱 醋 稍煮即成 乘热食 覆被取微汗出 乘热食 覆被取微汗出 功效与应用功效与应用 解表散寒 温胃止呕 解表散寒 温胃止呕 适用于外感风寒之邪引起的头痛身痛 无适用于外感风寒之邪引起的头痛身痛 无 汗呕逆等症 汗呕逆等症 方解方解 本方是以生姜 粳米为主料本方是以生姜 粳米为主料 配制而成的药膳食品 具有解表散寒 温配制而成的药膳食品 具有解表散寒 温 胃止呕之效 胃止呕之效 4 方中生姜辛温发散 可发汗解表 温方中生姜辛温发散 可发汗解表 温 胃止呕 是治疗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 胃止呕 是治疗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 头痛 鼻塞之要品 临床治疗轻微感冒 头痛 鼻塞之要品 临床治疗轻微感冒 可以本品单味煎服即效 粳米甘平 为温可以本品单味煎服即效 粳米甘平 为温 中益气之佳品 粳米又善助药力 葱为常中益气之佳品 粳米又善助药力 葱为常 用的调味品原料 可发汗解表 散寒通阳 用的调味品原料 可发汗解表 散寒通阳 是治疗感冒风寒轻证的常用品 且常与生是治疗感冒风寒轻证的常用品 且常与生 姜配伍 即连须葱白汤 再加食醋调味 姜配伍 即连须葱白汤 再加食醋调味 并健胃消食 四味相伍 共奏解表散寒 并健胃消食 四味相伍 共奏解表散寒 温胃止呕之效 本品食用方便 老幼咸宜 温胃止呕之效 本品食用方便 老幼咸宜 是治疗风寒型感冒初起之良方 是治疗风寒型感冒初起之良方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本品为辛温之剂 素有本品为辛温之剂 素有 阴虚内热及热盛之证者忌用 外感表证属阴虚内热及热盛之证者忌用 外感表证属 风热者忌用 风热者忌用 附方附方 5 1 生姜粥 生姜粥 圣济总录圣济总录 由生姜 由生姜 去去 皮切细皮切细 10g 炙枇杷叶 炙枇杷叶 6g 为末为末 粳米 粳米 100g 组成 先煎生姜 枇杷叶 滤取汁 组成 先煎生姜 枇杷叶 滤取汁 入粳米煮粥 侯熟 少入盐 酱等佐料即入粳米煮粥 侯熟 少入盐 酱等佐料即 成 空腹温服 功能解表散寒 化痰止咳 成 空腹温服 功能解表散寒 化痰止咳 理气和胃 适用于风寒束表所致头身疼痛 理气和胃 适用于风寒束表所致头身疼痛 咳逆喘呕 咳逆喘呕 2 生姜炒米粥 生姜炒米粥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 由生 由生 姜姜 50g 炒米 炒米 50g 红糖组成 先将生姜洗 红糖组成 先将生姜洗 净 切成薄片 与炒米同煮成粥 再加入净 切成薄片 与炒米同煮成粥 再加入 红糖搅匀即可 趁热服 感冒愈后即停 红糖搅匀即可 趁热服 感冒愈后即停 功能为解表发汗 疏散风寒 适用于外感功能为解表发汗 疏散风寒 适用于外感 风寒 鼻塞流涕 咳嗽 食欲不振或伴有风寒 鼻塞流涕 咳嗽 食欲不振或伴有 恶心呕吐者 恶心呕吐者 6 五神汤五神汤 来源来源 惠直堂经验方惠直堂经验方 组成组成 荆芥 苏叶各荆芥 苏叶各 10g 茶叶 茶叶 10g 生姜 生姜 10g 红糖 红糖 30g 治法与用法治法与用法 红糖加水适量 烧沸 红糖加水适量 烧沸 使红糖溶解 荆芥 苏叶 茶叶 生姜用使红糖溶解 荆芥 苏叶 茶叶 生姜用 另锅加水文火煎沸 倒入红糖溶解搅匀即另锅加水文火煎沸 倒入红糖溶解搅匀即 成 趁热饮 成 趁热饮 功效与应用功效与应用 发汗解表 适用于风发汗解表 适用于风 寒感冒见恶寒 身痛 无汗 寒感冒见恶寒 身痛 无汗 方解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为风寒感冒之本方所治之证为风寒感冒之 初起 治宜辛温解表 初起 治宜辛温解表 方中荆芥为轻扬之品 可祛风解表 方中荆芥为轻扬之品 可祛风解表 善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发热 无汗等善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发热 无汗等 症 苏叶为辛温发散之品 能解表散寒 症 苏叶为辛温发散之品 能解表散寒 7 开宣肺气 常与生姜相须配伍 以增强发开宣肺气 常与生姜相须配伍 以增强发 散解表之功 茶叶苦甘而凉 可解百毒 散解表之功 茶叶苦甘而凉 可解百毒 清头目 红糖甘温 既可温中散寒 助诸清头目 红糖甘温 既可温中散寒 助诸 药发散在表之风寒 又可作为调味品 缓药发散在表之风寒 又可作为调味品 缓 诸药辛辣苦涩之异味 本方作用和缓 为诸药辛辣苦涩之异味 本方作用和缓 为 祛风 散寒 解表之轻剂 可作为外感病祛风 散寒 解表之轻剂 可作为外感病 流行期间的预防药膳 也可用于风寒感冒流行期间的预防药膳 也可用于风寒感冒 初起症状较轻者 初起症状较轻者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及表虚自汗者阴虚内热及表虚自汗者 忌用 外感表证属风热者忌用 忌用 外感表证属风热者忌用 姜糖苏叶饮姜糖苏叶饮 来源来源 本草汇言本草汇言 组成组成 生姜生姜 3g 苏叶 苏叶 3g 红糖 红糖 15g 8 制法与用法制法与用法 将生姜 苏叶洗净 将生姜 苏叶洗净 切成细丝 同置茶杯内 加沸水浸泡切成细丝 同置茶杯内 加沸水浸泡 5 10 分钟 放红糖拌匀即成 每日分钟 放红糖拌匀即成 每日 2 次 趁热次 趁热 服 服 功效与应用功效与应用 发汗解表 祛寒健胃 发汗解表 祛寒健胃 主治风寒感冒见发热 恶寒 头身痛等 主治风寒感冒见发热 恶寒 头身痛等 对同时患有恶心 呕吐 胃痛 腹胀等症对同时患有恶心 呕吐 胃痛 腹胀等症 的胃肠型感冒 则更为适宜 的胃肠型感冒 则更为适宜 方解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 为风寒所致 本方所治之证 为风寒所致 治宜辛温解表 发散风寒 治宜辛温解表 发散风寒 方中苏叶辛温 可发表散寒 理气和方中苏叶辛温 可发表散寒 理气和 营 能治疗感冒风寒见恶寒发热 咳嗽气营 能治疗感冒风寒见恶寒发热 咳嗽气 喘等 喘等 本草正义本草正义 记载 记载 紫苏 芳香气紫苏 芳香气 烈 外开皮毛 泄肺气而通腠理 上则通烈 外开皮毛 泄肺气而通腠理 上则通 闭塞 清头目 为风寒外感灵药 闭塞 清头目 为风寒外感灵药 叶本叶本 9 轻扬 则风寒外感用之 疏散肺闭 宣通轻扬 则风寒外感用之 疏散肺闭 宣通 肌表 泄风化邪 最为敏捷 肌表 泄风化邪 最为敏捷 其与生姜相其与生姜相 须配伍 可增强发散解表散寒之功 红糖须配伍 可增强发散解表散寒之功 红糖 甘温 既可温中散寒 助苏叶 生姜发散甘温 既可温中散寒 助苏叶 生姜发散 在表之寒 又可作为调味品 缓生姜 苏在表之寒 又可作为调味品 缓生姜 苏 叶辛辣苦涩之味 本方可作为外感病流行叶辛辣苦涩之味 本方可作为外感病流行 期间的预防药膳 也可作为风寒感冒初起期间的预防药膳 也可作为风寒感冒初起 阶段的治疗药膳 阶段的治疗药膳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素体阴虚 或湿热内蕴 素体阴虚 或湿热内蕴 或外感风热者忌用 或外感风热者忌用 附方附方 1 姜葱苏叶橄榄汤 姜葱苏叶橄榄汤 饮食疗法饮食疗法 由新鲜橄榄由新鲜橄榄 连核连核 60g 葱头 葱头 15g 生姜 生姜 苏叶各苏叶各 10g 组成 将上组成 将上 4 味加水味加水 2 碗半 碗半 共煎至共煎至 1 碗 去渣取汁 稍加食盐调味即碗 去渣取汁 稍加食盐调味即 10 可 温热服 功能为解表散热 健胃和中 可 温热服 功能为解表散热 健胃和中 适用于风寒感冒见发热头痛 鼻流清涕 适用于风寒感冒见发热头痛 鼻流清涕 脘腹胀满 恶心等 脘腹胀满 恶心等 2 姜葱梨鸡蛋 姜葱梨鸡蛋 饮食与长寿饮食与长寿 由 由 梨梨 120g 生姜 生姜 15g 葱白 葱白 15g 鸡蛋 鸡蛋 2 枚组枚组 成 将梨 葱白 姜煎汤 将鸡蛋打入碗成 将梨 葱白 姜煎汤 将鸡蛋打入碗 中搅匀 用煎好的沸汤冲入即成 乘热顿中搅匀 用煎好的沸汤冲入即成 乘热顿 服 覆被取汗 功能为散寒解表 适用于服 覆被取汗 功能为散寒解表 适用于 风寒束表型感冒见发热头痛 鼻流清涕 风寒束表型感冒见发热头痛 鼻流清涕 咳嗽等 咳嗽等 3 葱白粥 葱白粥 老年人饮食指南老年人饮食指南 由 由 新鲜连根葱白新鲜连根葱白 15 20 根 粳米根 粳米 60g 组成 组成 先将粳米煮粥 煮至半熟时 加入葱白同先将粳米煮粥 煮至半熟时 加入葱白同 煮熟即成 温热服 功能为发汗散寒 温煮熟即成 温热服 功能为发汗散寒 温 中止痛 适用于老年人体弱易伤风感冒而中止痛 适用于老年人体弱易伤风感冒而 11 见恶寒 发热 头痛 鼻塞流涕 或伴有见恶寒 发热 头痛 鼻塞流涕 或伴有 腹痛腹泻等症 腹痛腹泻等症 12 第二节第二节 发散风热发散风热 银花茶银花茶 来源来源 疾病的食疗与验方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组成组成 银花银花 20g 茶叶 茶叶 6g 白糖 白糖 50g 制法与用法制法与用法 水煎服 每天水煎服 每天 1 次 次 连服连服 2 3 天 天 功效与应用功效与应用 辛凉解表 适用于风辛凉解表 适用于风 热感冒见发热微恶风寒 咽干口渴等症 热感冒见发热微恶风寒 咽干口渴等症 方解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 为风热感冒 本方所治之证 为风热感冒 治宜宣散风热 治宜宣散风热 方中银花可轻宣疏散 又能清热解毒 方中银花可轻宣疏散 又能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发热而微恶风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发热而微恶风 寒者多具良效 茶叶苦甘而凉 清头目 寒者多具良效 茶叶苦甘而凉 清头目 13 除烦热 利小便 生津液 解百毒 白糖除烦热 利小便 生津液 解百毒 白糖 甘寒 可除烦热 生津液 且能改善银花甘寒 可除烦热 生津液 且能改善银花 的苦味 的苦味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素体阳虚或脾虚便溏者素体阳虚或脾虚便溏者 忌用 忌用 附方附方 1 银花饮 银花饮 中华食物疗法大全中华食物疗法大全 由银花由银花 30g 山楂 山楂 10g 蜂蜜 蜂蜜 250g 组成 组成 将银花 山楂放入锅内 加清水适量 用将银花 山楂放入锅内 加清水适量 用 武火烧沸武火烧沸 3 分钟后 将药汁滤入盆内 再分钟后 将药汁滤入盆内 再 加清水煎熬加清水煎熬 3 分钟 滤出药汁 将两次药分钟 滤出药汁 将两次药 汁一起放入锅内 烧沸后 加蜂蜜 搅匀汁一起放入锅内 烧沸后 加蜂蜜 搅匀 即成 代茶饮 功能辛凉解表 适用于风即成 代茶饮 功能辛凉解表 适用于风 热感冒见头痛发热 口渴等症 热感冒见头痛发热 口渴等症 2 菊花汤 菊花汤 古今长寿妙方古今长寿妙方 由甘 由甘 14 菊花菊花 干品干品 白糖各 白糖各 40g 组成 将甘菊花放组成 将甘菊花放 入锅内 加清水入锅内 加清水 400ml 加热稍煮一二滚即 加热稍煮一二滚即 可 保温半小时过滤加白糖 搅拌溶解后 可 保温半小时过滤加白糖 搅拌溶解后 放冰箱放冰箱 2 小时即可 作冷饮服 功能为散小时即可 作冷饮服 功能为散 风清热 明目醒脑 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风清热 明目醒脑 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 的发热 头痛 头晕 目眩 口渴等 的发热 头痛 头晕 目眩 口渴等 桑菊薄竹饮桑菊薄竹饮 来源来源 广东凉茶验方广东凉茶验方 组成组成 桑叶 菊花各桑叶 菊花各 5g 苦竹叶 苦竹叶 白茅根各白茅根各 30g 薄荷 薄荷 3g 制法与用法制法与用法 将洗净的桑叶 菊花 将洗净的桑叶 菊花 苦竹叶 白茅根 薄荷放入茶壶内 用沸苦竹叶 白茅根 薄荷放入茶壶内 用沸 水冲泡温浸水冲泡温浸 10 分钟即可 频饮 亦可放冷分钟即可 频饮 亦可放冷 后作饮料饮用 后作饮料饮用 15 功效与应用功效与应用 辛凉解表 适用于风辛凉解表 适用于风 热感冒见身热不甚 微恶风寒 咽干口渴 热感冒见身热不甚 微恶风寒 咽干口渴 咳嗽等 咳嗽等 方解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为风热型感冒本方所治之证为风热型感冒 之初起 外邪袭表 故微恶风寒 受邪轻之初起 外邪袭表 故微恶风寒 受邪轻 浅 所以身热不甚 风热伤津 故咽干口浅 所以身热不甚 风热伤津 故咽干口 渴 肺失清肃 故气逆而咳 宜辛凉之品渴 肺失清肃 故气逆而咳 宜辛凉之品 疏风散热 疏风散热 方中桑叶甘苦而寒 轻清凉散 能清方中桑叶甘苦而寒 轻清凉散 能清 疏肺经及在表之风热 菊花辛甘苦而微寒 疏肺经及在表之风热 菊花辛甘苦而微寒 能疏风解表 清散上焦之风热 竹叶甘淡能疏风解表 清散上焦之风热 竹叶甘淡 而寒 能清上焦之热而止烦渴 生津液 而寒 能清上焦之热而止烦渴 生津液 白茅根味甘性寒 能清泄肺胃之蕴热 薄白茅根味甘性寒 能清泄肺胃之蕴热 薄 荷辛凉 轻扬升浮 清利头目 善解风热荷辛凉 轻扬升浮 清利头目 善解风热 之邪 诸药相合 能疏风热 生津液 为之邪 诸药相合 能疏风热 生津液 为 16 治疗和预防风热感冒之良方 治疗和预防风热感冒之良方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素体阳虚或脾虚便溏者素体阳虚或脾虚便溏者 忌用 忌用 附方附方 薄荷粥薄荷粥 医余录医余录 由干薄荷 由干薄荷 15g 鲜鲜 品品 30g 粳米 粳米 50g 冰糖组成 先将薄荷煎 冰糖组成 先将薄荷煎 汤汤 不宜久煎 一般煮不宜久煎 一般煮 2 3 分钟分钟 去渣取汁 去渣取汁 粳米洗净煮粥 待粥将熟时 加入冰糖适粳米洗净煮粥 待粥将熟时 加入冰糖适 量及薄荷汤 再煮量及薄荷汤 再煮 1 2 沸即可 稍凉后服 沸即可 稍凉后服 每日每日 1 2 次 功能为疏散风热 清利咽喉 次 功能为疏散风热 清利咽喉 适用于风热感冒见头痛目赤 咽喉肿痛 适用于风热感冒见头痛目赤 咽喉肿痛 也可作为夏季防暑解热饮料使用 也可作为夏季防暑解热饮料使用 芫荽发疹饮芫荽发疹饮 来源来源 岭南草药志岭南草药志 17 组成组成 芫荽芫荽 60g 荸荠 荸荠 40g 胡萝卜 胡萝卜 100g 制法与用法制法与用法 将芫荽 胡萝卜 荸将芫荽 胡萝卜 荸 荠洗净 切碎 先将胡萝卜 荸荠放入锅荠洗净 切碎 先将胡萝卜 荸荠放入锅 内 加水内 加水 1200ml 煎至 煎至 600ml 再加芫荽 再加芫荽 稍煮即可 温热饮用 连服稍煮即可 温热饮用 连服 3 5 天 天 功效与应用功效与应用 透疹清热 主要适用透疹清热 主要适用 于小儿麻疹初起 疹出未畅 症见发热恶于小儿麻疹初起 疹出未畅 症见发热恶 风 喷嚏 口渴等 风 喷嚏 口渴等 方解方解 本方所治麻疹是由于感受时本方所治麻疹是由于感受时 邪疫毒所致 治宜发汗 透疹 解表 邪疫毒所致 治宜发汗 透疹 解表 方中芫荽为发汗透疹之品 方中芫荽为发汗透疹之品 能辟一切能辟一切 不正之气 故痘疮出不爽快者 能发之不正之气 故痘疮出不爽快者 能发之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 主要用于麻疹初期 透疹 主要用于麻疹初期 透疹 不畅 凡风寒外束 疹出不快者 以本品不畅 凡风寒外束 疹出不快者 以本品 18 内服可见发汗解表与透疹之效 胡萝卜甘内服可见发汗解表与透疹之效 胡萝卜甘 平 平 凡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联合体授权委托协议书模板
- 网络安全漏洞治理承诺书(5篇)
- 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业种植资源开发协议
- 2025-2030儿童语言培训行业市场现状与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2025-2030儿童编程教育市场现状分析与政策支持预测及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 文化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
- 企业内审自查清单与风险评估工具
- 我家的变化与成长记事作文5篇
- 团队绩效评估工具模板全面版
- 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样本
- 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第2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讲义 10第十章 费用报销模块
- 2025-2030中国汽车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秋季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医用物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星环科技
- 足球运动康复训练计划
- 农村养殖技术培训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 面试各种测试题目及答案
- 出版专业中级实务复习笔记
- 2025年网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