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必修第一部分 必修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地球表面形 态态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2010 舟山模拟舟山模拟 读下图 读下图 完成完成 1 3 题 题 1 按照发生的顺序 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按照发生的顺序 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解析 表示板块张裂 岩浆上升 地表开始隆起 表示板块张裂 岩浆上升 地表开始隆起 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 地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 地 壳变薄 岩浆上升明显 壳变薄 岩浆上升明显 表示岩层断裂 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表示岩层断裂 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B 正正 确 确 答案 答案 B 2 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 可能位于 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 可能位于 A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C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解析 解析 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 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 没有明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 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 没有明 显的高低起伏 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 显的高低起伏 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 D 正确 正确 答案 答案 D 3 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 可能是 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 可能是 裂谷裂谷 海岭海岭 山系山系 海沟海沟 A B C D 解析 解析 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 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 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 断裂则形成海沟 断裂则形成海沟 答案 答案 A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读图回答 4 5 题 题 4 图中内 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图中内 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 褶皱 岩浆喷出 沉积 岩浆侵入 断裂 褶皱 岩浆喷出 沉积 岩浆侵入 断裂 B 断裂 褶皱 岩浆喷出 沉积 岩浆侵入 断裂 褶皱 岩浆喷出 沉积 岩浆侵入 C 岩浆喷出 褶皱 沉积 岩浆侵入 断裂 岩浆喷出 褶皱 沉积 岩浆侵入 断裂 D 褶皱 岩浆侵入 岩浆喷出 沉积 断裂 褶皱 岩浆侵入 岩浆喷出 沉积 断裂 解析 解析 由图中岩层的排列顺序可知 沉积岩由图中岩层的排列顺序可知 沉积岩 2 是最先形成的 后受到水平挤压作是最先形成的 后受到水平挤压作 用岩层弯曲 而后岩浆沿着沉积岩用岩层弯曲 而后岩浆沿着沉积岩 2 的薄弱地带喷出形成山峰的薄弱地带喷出形成山峰 岩浆岩 岩浆岩 1 侵入侵入 了岩浆岩了岩浆岩 2 和沉积岩和沉积岩 1 可见先沉积了沉积岩 可见先沉积了沉积岩 1 后岩浆侵入形成了岩浆岩 后岩浆侵入形成了岩浆岩 1 断 断 层面穿越了所有岩层 可见最后发生的是断裂 层面穿越了所有岩层 可见最后发生的是断裂 答案 答案 A 5 图中 图中 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 泥沙沉积泥沙沉积 B 岩层断裂岩层断裂 C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 D 水平挤压水平挤压 解析 解析 山峰山峰 的成因是岩浆喷出凝固而成 洞穴的成因是岩浆喷出凝固而成 洞穴 是流水的溶蚀作用 是流水的溶蚀作用 是岩层是岩层 断裂 断裂 是岩层受到巨大的水平挤压作用而发生弯曲 是岩层受到巨大的水平挤压作用而发生弯曲 答案 答案 D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 据图回答据图回答 6 7 题 题 6 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解析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虚线为等高线 从从图中可以看出 虚线为等高线 从 a 至至 b 经过了山谷 山脊 且 经过了山谷 山脊 且 a 处处 海海 拔在拔在 150 200 m 之间 只有之间 只有 A 图符合 图符合 答案 答案 A 7 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山谷 山谷 背斜背斜 B 山脊 山脊 向斜向斜 C 山谷 山谷 向斜向斜 D 山脊 山脊 背斜背斜 解析 解析 从等高线上看 甲处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为山脊 从岩层新老关系从等高线上看 甲处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为山脊 从岩层新老关系 上看 甲处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是向斜 上看 甲处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是向斜 答案 答案 B 8 2009 北京高考北京高考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 地貌示意图 图中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 地貌示意图 图中 A 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 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 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 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解析 解析 分析图像可知 乙处为河流入海口处 应为三角洲 而河流冲积扇应位于分析图像可知 乙处为河流入海口处 应为三角洲 而河流冲积扇应位于 山麓地带 丙处为凸岸 河流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 对岸为凹岸 河流侵蚀作用山麓地带 丙处为凸岸 河流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 对岸为凹岸 河流侵蚀作用 较强 天然气为沉积矿床 并且应位于背斜的顶部 丁处不可能是天然气 从岩较强 天然气为沉积矿床 并且应位于背斜的顶部 丁处不可能是天然气 从岩 层的形态看 戊处岩层明显上拱为背斜 层的形态看 戊处岩层明显上拱为背斜 答案 答案 D 9 2009 广东文基广东文基 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 河流入海口常形成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 河流入海口常形成 水下沙坝水下沙坝 其 其 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 B 堆积作用 堆积作用 C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D 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 解析 解析 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 河流入海口水流减缓 河水中的泥沙沉积下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 河流入海口水流减缓 河水中的泥沙沉积下 来 由于未露出水面 形成来 由于未露出水面 形成 水下沙坝水下沙坝 答案 答案 B 下图为下图为 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读图完成 10 11 题 题 10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 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 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为向斜成岭处为向斜成岭 B 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 处有可能找到石油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D 处岩石比处岩石比 处岩石坚硬处岩石坚硬 解析 解析 图中图中 处为向斜未形成山岭 图示区域主要为褶皱而没有断层 故地质基处为向斜未形成山岭 图示区域主要为褶皱而没有断层 故地质基 础较为稳定 础较为稳定 为背斜 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故可能找到石油 为背斜 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故可能找到石油 处为背斜顶部 处为背斜顶部 处为向斜槽部 后者岩石更坚硬 处为向斜槽部 后者岩石更坚硬 答案 答案 C 11 上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上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 甲 甲 B 乙 乙 C 丙 丙 D 丁 丁 解析 解析 甲处地势高 气温低 可能形成冰川地貌甲处地势高 气温低 可能形成冰川地貌 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 可 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 可 形形 成冲积扇成冲积扇 丙处位于河流中游 可形成冲积平原 丁处位于河口 可形成河 丙处位于河流中游 可形成冲积平原 丁处位于河口 可形成河 口口 三角洲三角洲 答案 答案 A 2009 广东高考广东高考 莫问桑田事 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 莫问桑田事 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 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 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 人世更悠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 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 人世更悠 悠 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 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 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 回答回答 12 13 题 题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数家新住处 应位于乙地应位于乙地 C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解析 解析 从图示可看到河湾处出现凹岸和凸岸 这是由于在河流发育成熟期 由于从图示可看到河湾处出现凹岸和凸岸 这是由于在河流发育成熟期 由于 河流的侧蚀作用加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 在凸岸堆积的缘故 因为该河地处北半河流的侧蚀作用加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 在凸岸堆积的缘故 因为该河地处北半 球 右岸冲刷较厉害 西岸球 右岸冲刷较厉害 西岸 甲地所在岸甲地所在岸 为侵蚀岸 东岸为侵蚀岸 东岸 乙地所在岸乙地所在岸 为堆积岸 为堆积岸 数家新住处数家新住处 就应位于地势平坦的堆积岸 河流曲流发育比较典型的河段一般就应位于地势平坦的堆积岸 河流曲流发育比较典型的河段一般 位于中下游地区 由等高线分布可判断该河段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流向应自北向位于中下游地区 由等高线分布可判断该河段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流向应自北向 南流 南流 答案 答案 B 13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流向 流向 B 含沙量 含沙量 C 汛期 汛期 D 流量 流量 解析 解析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 山脉与盆地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而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 山脉与盆地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而 地势的高低 可以影响河流的流向 地势的高低 可以影响河流的流向 答案 答案 A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 回答 回答 14 15 题 题 14 下列地貌与 下列地貌与 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溶洞 溶洞 B 裂谷 裂谷 C 沙丘 沙丘 D 戈壁 戈壁 15 沙尘暴发生时 沙尘暴发生时 天昏地暗 日月无光天昏地暗 日月无光 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 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 用属于用属于 A B C D 解析 解析 读图可知 读图可知 为风化 侵蚀作用 为风化 侵蚀作用 为搬运作用 为搬运作用 为堆积作用 溶洞为堆积作用 溶洞 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 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 A 项正确 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戈壁是项正确 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戈壁是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 搬运作用 属于图中的搬运作用 属于图中的 答案 答案 14 A 15 C 二 综合题二 综合题 16 读 读 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区的地形是该地区的地形是 判断理由是 判断理由是 2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理由是 判断理由是 3 A B C 三地中 三地中 地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 判断理由是地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 判断理由是 4 C 层中有化石存在吗 层中有化石存在吗 解析 解析 第第 1 题 根据等高线上的数据可以看出 中间低 四周高 为盆地地形 题 根据等高线上的数据可以看出 中间低 四周高 为盆地地形 第第 2 题 根据岩层中间新 两侧老 可判断该地地质构造为向斜 第题 根据岩层中间新 两侧老 可判断该地地质构造为向斜 第 3 题 喀斯题 喀斯 特地貌分布在可溶性岩类地区 特地貌分布在可溶性岩类地区 A 处为石灰岩 容易发育成喀斯特地貌 第处为石灰岩 容易发育成喀斯特地貌 第 4 题 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 题 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 答案 答案 1 盆地盆地 该地四周高 中间低该地四周高 中间低 2 向斜向斜 岩层中间新 两翼老岩层中间新 两翼老 3 A A 处为石灰岩处为石灰岩 4 没有没有 17 下面是关于 下面是关于 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 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请你把缺少的部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请你把缺少的部分 补充完整 补充完整 1 研究方法 模拟实验法 研究方法 模拟实验法 2 研究目的 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研究目的 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 浓缩浓缩 在几分钟内完成 通过模拟实验在几分钟内完成 通过模拟实验 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3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4 厘米厘米 30 厘米的厘米的 竹片竹片 或者是或者是 4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内力作用过程 是一个受力的过程 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内力作用过程 是一个受力的过程 竹片与岩石都具有 刚刚 性性 和和 塑性塑性 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 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 5 实验过程和现象实验过程和现象 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 6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 褶皱 断层和火山褶皱 断层和火山 地震地震 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的原因是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的原因是 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 解析解析 本题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行试题设计 能较好地考查 本题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行试题设计 能较好地考查 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选择实验用材时 要根据对褶皱和断层的理解 选择一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选择实验用材时 要根据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快消品策划营销方案
- 咸宁团建活动策划方案公司
- 说明文知识总结
- 赣州税务筹划咨询方案
- 2025年营养师鉴定考试冲刺指南:实操技能强化与理论巩固试卷
- 城市智慧化发展案例分析
- 2025年度深基坑专项方案测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水利设施管养人员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模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年安全员考试通关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学术英语(综合)》课后答案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人际关系-寝室篇》课件
- 水产微生物学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三段式距离保护
- 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所生中国籍子女赴香港定居申请表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 第5课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课件
- 跨境电商亚马逊运营实务完整版ppt课件-整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GB∕T 31038-2014 高电压柴油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
- 基层工会经费财务规范化建设
- 亚硒酸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预防接种家长课堂(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