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国文学史笔记(尚学峰)整理_第1页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笔记(尚学峰)整理_第2页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笔记(尚学峰)整理_第3页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笔记(尚学峰)整理_第4页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笔记(尚学峰)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先秦 主讲教师 尚学锋 工作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说明 根据听课笔记整理 疏漏之处还请见谅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它面向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开设 这门课主 要向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和特点 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各个时代文学发展的概况 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历史上各种文 学体裁发生 发展及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各个时期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 特点 地位及影 响 各种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文学主张 创作成就 特点及影响 中国文学史 课程指定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课程参考资料 学前准备及课程学法指导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当学过中学的历史课程 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 应当学过文学概论课 能够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术语 应当具有一定的 古汉语阅读能力 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古代的文学作品 第一节 先秦文学总论 一 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和主要样式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代建立之前的文学 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 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发展阶段 文学的样式有神话 诗歌和散文 二 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 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 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 正式出现 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 夏朝的文学 尚书 中的 夏书 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而成的 夏朝的诗歌有早期的歌谣 候人 歌 和夏桀时的民谣 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早期的文字记载 甲骨卜辞 卜辞通纂 第三七五片 癸卯卜 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南来雨 其自北来雨 卜辞通纂 第七三五片 手写 铜器铭文 小臣邑斚铭 癸巳 王易小臣邑贝十朋 用作母癸 彝 惟王六祀 彡日 在三月 商代的散文还有 尚书 中的 商书 以及 周易 中的 卦辞 和 爻辞 卦爻辞 羝羊触藩 不能退 不能遂 大壮 上六 睽孤 见豕负涂 载鬼一车 先张之弧 后说之弧 匪寇 婚媾 睽 上九 枯杨生稊 老夫得其女妻 无不利 大过 九二 井渫不食 为我心恻 可用汲 王明 并受其福 井 九三 鸣鹤在阴 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 吾与尔靡之 中孚 九二 艮其背 不获其身 行其庭 不见其人 艮 卦辞 周朝的文学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历史散文空前地发展起来 尚书 中的 周书 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了突出的进展 显示了古代散文在日益成熟 周书 之外 诸侯国也各有国史 保留至今的 诗经 是周 代乐官搜集和编定的乐歌 诗经 成为我国诗歌史上辉煌的第一页 战国的文学 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 左传 和 国语 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史料 但它们的成书都在战国时期 而 战国策 的出现 更是把历史散文推向了新的高峰 在南方的楚地 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楚辞 战国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高潮 三 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应用性与现实性 先秦文学尚处在文学的初起阶段 这一时期 文学还没有同学术及其它艺术形式完全 分离 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 而是带有很强的应用性 先秦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作品 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关 其中总是大胆地表现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看法与感受 从 来不回避现实问题 2 独创性与典范性 先秦文学带有初创期的特点 这一时期 文学创作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循 因此也 就没有什么束缚创作的框框 不同的作者都力图在作品中自由地表现自己 作品带有鲜明 的个性和独创性 不同的体式和风格互相争奇斗妍 各放异采 正是由于先秦文学的独创 性 它成了后代文学的典范被人们所称道和取法 3 鲜明的地域特征 诗经 和儒家 墨家 法家的散文 产生于北方 表现了北方人民重实际而轻冥想 的特点 屈原和宋玉的作品 想象丰富 文辞华丽 则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 庄子 的奇 思遐想 除了受楚文化的影响 又与齐地有关海洋的传说有关 同是北方的文学 也由于 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面貌不同 诗经 中的十五国风 就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 的差别 第二节第二节 原始歌谣与神话原始歌谣与神话 一 原始歌谣 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 最初的诗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 原始人在生活 实践中 产生了交往和抒发感情的需要 除了借助语言之外 他们还会发出一些抑扬顿挫 的呼声 这种呼声就是歌唱的前身 当人们在有声无义的呼声中加入简单的语言 就形成 了最简单的诗歌 吴越春秋 中记载的 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宍 肉 短短的四句八字 写出了人们砍削竹子 制造弹弓 射出弹丸 投击野兽的整个劳动 过程 是一种质朴简略的原始猎歌 吕氏春秋 第三节第三节 诗经诗经 的结集与流传的结集与流传 一 名称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五 六百年间 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在先秦 它被称作 诗 或 诗三百 汉代以后 它作为儒家经典的 权威地位被确定下来 于是又有 诗经 之称 二 内容 诗经 按 风 雅 颂 分类编排 风 即 十五国风 共 160 篇 雅 分 小雅 大雅 小雅 74 篇 大雅 31 篇 共 105 篇 颂 包括 周颂 31 篇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鲁颂 4 篇 商颂 5 篇 共 40 篇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 风 雅 颂的区分与音乐 有关 诗经 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 风 雅 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 风 乐调 大雅 崧高 篇说 吉甫作诵 其诗孔硕 其风肆好 风 即是指乐调 左 传 成公九年说 钟仪 操南音 范文子曰 乐操土风 土风 就 是指钟仪演奏的地方乐调 十五国风 就是用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 这些 乐歌既代表了各国的音乐面貌 在内容上又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该国的风土和风俗 雅 正 同时又与 夏 古字相通 小雅 大雅 就是 小夏 大夏 墨子 第四节第四节 诗经诗经 的内容的内容 颂 用于庙堂祭祀 主要是颂赞之作 雅 出自各级贵族之手 内容主要是颂赞和 怨刺 大雅 的作者地位较高 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 诗 小雅 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 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 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 国风 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 广泛地反映了不同地区 不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 1 颂赞诗 周颂 第五节 诗经 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 诗经 的艺术成就 1 鲜明的形象性 诗经 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 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 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 主人公形象 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 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 有的作品在抒 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 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 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 写来渲染气氛 烘托感情 小雅 第六节第六节 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历史散文的形成与 尚书尚书 1 古代历史散文的形成 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出现的 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 早在殷商时代 朝廷就有了记载史事 掌管典籍的人员 甲骨文中称为 史 尹 作册 等 第七节第七节 春秋春秋 国语国语 一 春秋 的有关常识和写作特点 1 春秋 的有关常识 A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 春秋 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 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 后来 被儒家当作经书 B 书中按年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 上起鲁隐公元年 前 722 年 下至 鲁哀公十四年 前 481 年 共 242 年的史事 2 春秋 记事的特点 A 春秋 的记事极为简略 每记一事 只寥寥数语 不带什么文学色彩 但它的语言简练明白 遣词造句都很讲 究 如僖公十六年载 春 王正月 戊申朔 陨石于宋五 是月 六鹢退飞 过宋都 简洁明了 错落有致 比起佶屈聱牙的 尚书 确实有了很大进步 B 春秋 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通过用语和行文寄予褒贬爱憎裁定是非曲直 对僭号称王的吴楚之君 即贬称为 子 凡悖礼作乱 以下杀上者 都斥之为 弒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鲁隐公四年春 卫公子州吁杀卫桓公而自立为君 后来又被卫人所杀 春秋 记载此 事说 卫州吁弒其君 卫人来告乱 九月 卫人杀州吁于濮 一 弒 一 杀 褒 贬自明 庄公三十二年庆父使人杀鲁君子般 春秋 写道 冬十月乙未 子般卒 公子庆父 如齐 春秋 这种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 对后代散文也有不小的影响 二 国语 的有关常识 第八节第八节 左传左传 的编纂和思想倾向的编纂和思想倾向 一 左传 的有关常识 1 左传 的书名 左传 原名 左氏春秋 汉哀帝时 刘歆为 左传 争立学官 认为它和 春秋公 羊传 春秋谷梁传 一样 都是解释 春秋 的作品 因而称之为 春秋左氏传 后来 西晋杜预作 春秋经传集解 又把它和 春秋 合为一书 2 左传 的作者 司马迁认为 左传 的作者是左丘明 班固则进一步指出 左丘明是 鲁太史 但自 唐代以来 不断有人提出异议 现在看来 大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 成 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3 左传 的记事 左传 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 前 722 年 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 468 年 此 外 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 魏 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二 左传 的思想倾向 1 左传 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儒家 其中有保守的一面 也有进步的一面 A 从保守的一面来看 作者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 态度相当矛盾 昭公三年 齐国晏婴到晋国 请继室 事毕之后 与晋国叔向有一段充满感慨的对话 叔向曰 齐其何如 晏子曰 此季世也 吾弗知 齐其为陈氏矣 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 民参其力 二入于公 而衣食其一 公聚朽蠹事宜而三老冻馁 国之诸市 屡贱踊贵 民人痛疾而或 燠休之 其爱之如父母 而归之如流水 欲无获民 将焉辟之 叔向曰 然 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 戎马不驾 卿无军行 公乘无人 卒列无长 庶民罢敝 而宫室滋侈 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 民闻公命 如逃寇雠 栾 郤 胥 原 孤 续 庆 伯 降在皂隶 政在家门 民无所依 君日不悛 以乐慆忧 公室之卑 其 何日之有 晏子曰 子将若何 叔向曰 晋之公族尽矣 肸闻之 公室将卑 其宗族枝叶先落 则公从之 肸之宗 十一族 唯羊舌氏在而已 肸又无子 公室无度 幸而得死 岂其获祀 身为旧贵族的晏婴和叔向 对此感到忧心忡忡 书中生动展现了当时宗法关系日益窳 坏的现实 作者清醒地看到了统治者的腐朽 民心的向背以及旧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趋势 但其同情又显然在晏婴 叔向这一类人物一边 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旧礼制 维护周天子的权威 敢于揭露统治 者的丑行 却又反对 犯上 与 弑君 对当时出现的顺应历史潮流的革新措施 或直接 斥为 非礼也 或借孔丘等人物之口加以非议 暴露出维护旧事物的保守立场 B 从进步的一面来看 左传 集中反应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 a 左传 以肯定的态度记载了那些民重于天 民重于神的进步观点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庄公三十二年 史躄说 吾闻之 国将兴 听于民 将亡 听于神 僖公二十八年 楚国在城濮被晋国打败 楚国荣季说 非神败令尹 令尹不勤民 实自败也 哀公元年 吴师欲伐楚 楚令尹子西说 吴王夫差 视民如雠 而用之日新 夫先自 败 安能败我 b 书中进一步宣扬了民为邦本 民重于君的思想 襄公十四年 晋悼公对师旷说 卫人出其君 不亦甚乎 师旷却答道 或者其 君实甚 若困民之主 匮神乏祀 百姓绝望 社稷无主 将安用之 天之爱民甚矣 岂使一人肆于民之上 以从其淫 而弃天地之性 必不然矣 昭公三十二年 史墨针对鲁君被季氏所逐 死于国外 发表评论说 鲁君世从其失 季氏世修其勤 民忘君矣 虽死于外 其谁矜之 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 自古以然 c 从民本思想出发 书中多方面揭露了 残民 困民 的统治者 赞扬了 恤民 用民 的政治家 他把国与民联系起来 大力提倡爱国保民的思想和行为 这是书中具 有进步意义的重要内容 d 左传 的民本思想又很不彻底 书中一面提倡人重于天与神 一面又有不少宣扬天命 占卜和鬼神迷信的言论 一方 面表现了历史的局限 一方面也是由于此类记载出于史官的传诵 第九节第九节 左传左传 的写作特点的写作特点 一 总论 晋代范宁说它 艳而富 春秋谷梁传序 唐代刘知几称 其言简而要 其事详而 博 史通 第十节第十节 左传左传 作品选讲作品选讲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记载了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在鄢地打败共叔段这一历史事件 通过这一事件 表现 了春秋时期统治者内部为争权夺利而骨肉相残的斗争 郑伯克段于鄢 原文 初 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 惊姜氏 故名曰 寤生 遂恶之 爱共叔段 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 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 为之请制 公曰 制 岩邑也 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 使居之 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 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中 五之 小九 之一 今京不度 非制也 君将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 焉辟害 对曰 姜氏何厌 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 无使滋蔓 蔓 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 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 国不堪二 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 臣请 事之 若弗与 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 无庸 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廪延 子封曰 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 不义不暱 厚将崩 大叔完聚 缮甲兵 具卒乘 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 曰 可矣 命子封 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 大叔出奔共 书曰 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 故不言弟 如二君 故曰克 称郑伯 讥失教也 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 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 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闻之 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 小人有母 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 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公曰 尔有母遗 繄我独无 颍考叔曰 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 且告之悔 对曰 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 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 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 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 颍考叔 纯孝也 爱其母 施及庄公 诗 曰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其 是之谓乎 对上课的总结 本文内容分析 周代社会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之上的 这种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礼为基本的 人伦规范 按照礼的要求 血缘亲属之间应当互相亲爱 子女对父母 弟弟对兄长更应该 尊敬和服从 这就是所谓孝和悌 这一切 在郑庄公家庭内部都被破坏了 姜氏只因偏爱小儿子 就要改变继承关系 她的企图失败之后 又支持共叔段用武力推翻郑庄公 而郑庄公对母亲不孝 对弟弟不慈 也完全违背了宗法伦理 作者对此深恶痛绝 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本文的写作特点 A 叙事详密 微婉含蓄 暗寓讽刺 文章不仅写出了事件的全过程 而且前有追叙以交代缘由 后有补充以说明后事 全 文结构严密 层次分明 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引人入胜 B 善于在叙事中刻划人物 郑庄公狡诈 残忍而又虚伪 文中通过他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前后表现 特别是通过 他和臣下的几次对话 表现了他的思想 性格和心理活动 使这个人物血肉丰满 跃然纸 上 C 语言精粹简练 文中大量运用短句式 用语极为简洁省净 但又极为生动 对叙述事件 刻划人物起 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战国策战国策 的编纂和思想特点的编纂和思想特点 一 战国策 的有关常识 1 战国策 书名 体例 编者和基本内容 战国策 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最初有 国策 国事 事语 长书 修书 短长 等名称 2 体例 西汉后期 刘向校理群书 对 错乱相糅莒 的上述资料加以整理 去其重复 得三 十三篇 按国别分为东周 西周 秦 齐 楚 赵 魏 韩 宋 卫 中山十二策 定其 名为 战国策 3 编者及内容 此书原来的作者亦非一人 大约是战国秦汉之际纵横家一流人物 书中主要记载了当 时谋臣策士的言行 这些谋臣策士中 大部分是纵横家 他们游说于诸侯权贵之间 为之 出谋划策 进行合纵连横的活动 有人因此而显赫一时 1973 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有一些与之类似的作品 被人们称作 战国纵横 家书 其中有的篇章不见于今本 战国策 可知当时还有不少同类作品广为流传 鉴于 此书的性质 也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二 战国策 的思想倾向 战国策 一书 生动反映了历史的巨变 表现了那些 游说权谋之徒 的思想特点 1 重士的思想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战国策 以大量事实展示了士的重要作用 说明贵士 用士的巨大效果 如 燕策一 记燕昭王为向齐国报仇 师事郭隗 招诱天下之士 于是 乐毅自魏往 邹衍自齐往 剧辛自赵往 士争走燕 燕国终于强大起来 联合五国以伐齐 秦策一 有 当此之时 天下之大 万民之众 王侯之威 谋臣之权 皆欲决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 未烦一兵 未战一士 未绝一弦 未折一矢 诸侯相亲 贤于兄弟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 桑户捲枢之士耳 伏轼撙衔 横历天下 延说诸侯之王 杜左右之口 天下莫之能伉 如 齐策四 载 齐宣王见颜斶 曰 斶前 注亦曰 王前 宣王不悦 左右曰 王 人君 也 斶 人臣也 王曰 斶前 亦曰 王前 可乎 对曰 夫斶前为慕势 王前为 趋士 与使斶为趋势 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愤然作色曰 王者贵乎 士贵乎 对曰 士贵耳 王者不贵 2 崇实尚利的观念 楚攻韩 韩派尚靳求救于秦 秦宣太后开口便先谈利 说 夫救韩之危 日费千金 独不可使妾少利焉 韩策二 吕布韦见到在赵为质的秦公子异人 回家便问其父 耕田之利几倍 珠玉之赢几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然后资助异人以投机 孟尝君被齐王放逐 门客离他而去 谭石子劝他说 事之必至者 四野 理之固然 者 富贵则就之 贫贱则去之 此事之必至 理之固然者 请以市谕 市 朝则满 夕则 虚 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 求存故往 亡故去 愿君勿怨 齐策四 3 重 权借 尚 时势 的思想 在这种政治思想指导下 谋略 外交与游说的作用被抬到无以复加的地位 所谓 比 之堂上 禽将户内 拔城于樽俎之间 折冲席上 齐策五 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战国策战国策 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 一 总论 战国策 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成就 作为谋臣策士游说活动的记录 其文章也有鲜 明的时代特点 在记言和叙事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二 辩丽横肆的辞令 游说辞令是 战国策 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 这些说辞纵横驰骋 辩丽恣肆而又浅显 生动 富于形象性 与 左传 的行人辞令有了很大不同 张仪游说秦王 先列举他的许 多失策 继而称赞秦国之强 然后鼓动他说 臣昧死望见大王 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 举赵亡韩 臣荆魏 亲齐燕 以成伯王之名 朝四邻诸侯之道 大王试听其说 一举而天下之不破 赵不举 韩不亡 荆魏不臣 齐燕 不亲 伯王之名不成 四邻诸侯不朝 大王斩臣以殉于国 以主为谋不忠者 秦策一 又如 秦策三 写范睢说秦王 也是极力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 听起来慷慨激昂 披 肝沥胆 实为巧言利口 故弄玄虚 如苏秦劝齐王扣留楚太子 竟一口气举出十种不同的结果 一一加以演绎 蔡泽说范睢 先令人激怒范睢说 燕客蔡泽 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 彼一见秦王 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 见面之后 又大讲功成身退之理和对方的危险处境 终于使他让出 了相位 鲁仲连说辛垣衍 声称 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引起对方强烈反应 然后才详述 帝秦之弊 这些说辞都以夸张声势取胜 敢想敢说 奇伟恣肆 B 战国策 的辞令词藻富丽 准确传神 句式错综变化 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排比及夸张 比喻等手法 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例如 齐策一 记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 齐南有太山 东有琅邪 西有清河 北有渤海 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齐地方二千里 带甲数十万 粟如丘山 齐车之良 五家之兵 疾如锥矢 战如雷电 解如风雨 即有军 役 未尝倍太山 绝清河 涉渤海也 临淄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竽 鼓瑟 击筑 弹琴 斗鸡 走犬 六博 蹹踘者 临 淄之途 车毂击 人肩摩 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 挥汗成雨 家敦而富 志高而扬 C 战国策 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 如 画蛇添足 鹬蚌相争 狐假虎威 骥 服盐车 南辕北辙 等 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 为了使听者易于接受 战国策 中的寓 言大都浅显易懂 三 富于传奇色彩的叙事 战国策 的叙事也有很高成就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 再现了谋臣策士们在战国政治 舞台上的卓越风采 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迹 又用不少夸张 渲染乃至虚 构 表现人物性格 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 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形神兼备 例如 秦策一 记苏秦早年以连横说秦王 受到冷遇 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弊 黄金百斤尽 资用乏绝 去秦而归 羸滕履毂 负书担橐 形容枯槁 面目黧黑 状有归 愧 色 归至家 妻不下衽 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 妻不以我为夫 嫂不以 我为叔 父母不以我为子 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 陈箧数十 得 太公阴符 之谋 伏而诵之 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 引锥自刺其股 血流至足 曰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 年 揣摩成 曰 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 见赵王于华屋之下 抵掌而谈 赵王大悦 封为武安君 受相印 革车百乘 绵绣千纯 白璧百双 黄金万镒 以随其后 约从散横 以抑强秦 将说楚王 路过洛阳 父母闻之 清宫除道 张乐设饮 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 倾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 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 嫂 何前踞而后卑也 嫂曰 以 季子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 嗟乎 贫穷则父母不子 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 势位 富贵 盖可忽乎哉 战国策 叙事记言 都以人物为纲 书中所记 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谋异策 转危 为安 运亡为存的事迹 因此 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作 品带有传奇色彩 如 齐策四 冯谖客孟尝君 一节 冯谖一出场便给人以不同寻常之感 接着 作者 又通过弹铗而歌 焚券市义 营造三窟等情节 不断制造悬念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 展 现了冯谖的奇士风采 另外 作者在写人叙事时 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 如 齐策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 邹忌几次览镜自照的心理活动 赵策四 触龙说赵太后 中触龙与赵太后对话的情景以 及赵太后态度的转变 都写得细入毫发 惟妙惟肖 四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A 先秦历史散文奠定了古代史传散文的传统 史家用记载史实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 表达思想见解 他们或在叙事中寄寓褒贬爱憎 或敢于秉笔直书 这种以史见志的精神被 后代史传文学作家发扬光大 先秦历史散文把严谨的史笔与生动的文学表现手法结合起来 达到了真实性与形象性 的统一 B 我国古代的小说与史传文学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先秦历史散文是我国古代小说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中华汉语学习网 官方网站 的一个重要源头 C 先秦历史散文的风格 语言和写作技巧 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 第十三节第十三节 战国策战国策 作品选讲作品选讲 庄辛说楚襄王庄辛说楚襄王 庄辛谓楚襄王曰 君王左州侯 右夏侯 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专淫逸侈靡 不顾 国政 郢都必危矣 襄王曰 先生老悖乎 将以为楚国祅祥乎 庄辛曰 臣诚见 其必然者也 非敢以为国祅祥也 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 楚国必亡矣 臣请辟于赵 淹留 以观之 庄辛去之赵 留五月 秦果举鄢 郢 巫 上蔡 陈之地 襄王流揜于城阳 于是使 人发驺徴庄辛于赵 庄辛曰 诺 庄辛至 襄王曰 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 今事至于此 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 臣闻鄙语曰 见兔而顾犬 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 臣闻 昔汤 武以百里昌 桀 纣以天下亡 今楚国虽小 绝长续短 犹以数千里 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 六足四翼 飞翔乎天地之间 俛啄蚊蝱而食之 仰承甘露而饮之 自以为无患 与人无争也 不致夫五尺童子 方将调饴胶丝 加己乎四仞之上 而下为蝼 蚁食也 蜻蛉 其小者也 黄雀因是以 游于江海 淹乎大沼 俯噣白粒 仰栖茂树 鼓翅奋 翼 自以为无患 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公子王孙 左挟弹 右摄丸 将加己乎十仞之上 以其类为招 昼游乎茂树 夕调乎酸咸 倏乎之间 坠于公子之手 夫黄雀 其小者也 黄鹄因是以 游于江海 淹乎大沼 俯啄鳝鲤 仰啮菱衡 奋其 六翮而凌清风 飘摇乎高翔 自以为无患 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射者 方将修其蒲卢 治 其矰缴 将加己乎百仞之上 被礛磻 引微缴 折清风而抎矣 故昼游乎江河 夕调乎鼎 鼐 夫黄鹄 其小者也 蔡灵侯之事因是以 南游乎高陂 北陵乎巫山 饮茹溪之流 食 湘波之鱼 左抱幼妾 右拥嬖女 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 而不以国家为事 不知夫子发方 受命乎宣王 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灵侯之事 其小者也 君王之事因是以 左州侯 右夏侯 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饭封禄之粟 而载方府之金 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 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 不知夫穰侯方 受命乎秦王 填黾塞之内 而投己乎黾之外 襄王闻之 颜色变作 身体战慄 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 与淮北之地也 作品分析 一 本文的内容 本文是庄辛对楚襄王的两次进谏之辞 楚襄王淫逸侈靡 不顾国政 庄辛及时对他进 行劝谏 但他拒不接受 导致楚国被秦攻破 几乎灭亡 在这种情况下 庄辛又一次向楚 襄王讲居安思危的道理 使他受到触动 文章表现了庄辛忧国的热情 深湛的见识和高超的论辩才能 庄辛的进谏很像游士之 辞 但他为国家深谋远虑 又与一般的纵横游说之士不同 二 本文的写作特点 1 夸张渲染 危言耸听 以声势夺人 庄辛第二次进谏时 楚襄王已经历了国家的破败 主动请回庄辛 向他求教 按正常 情况 庄辛应向楚襄王献策 帮助国家渡过这场危机 但他却并不这样 而是再次渲染楚 王面临的危险局面 其实是答非所问 这种故意在对方面前卖关子 张大其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