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本章重点 史记 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一般掌握 1 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创作 史记 主客观因素3 史记 的体例4 汉书 等其他历史散文的特色 第一节司马迁和他的 史记 一 司马迁的生平 前145 字子长 夏阳 今陕西韩城 人 其一生大约 与武帝相始终 汉元封三年 前108 继父职任太史令 开始写作 史记 太初四年 前93年 完成 有著名散文 报任安书 和 悲士不遇赋 为咏怀之作 二 史记 的成书 1 客观条件 时代背景 生活在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对这种转变产生了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历史与时代的要求 西汉帝国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要求对以往历史作全面的总结 中国历来重视修史 历史的发展要求出现一部通史 帝王的重视 汉武帝重视文化 收集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在太史宫 为编撰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条件 2 主观条件 家庭的影响 读万卷书 出身于史官世家 家学渊博 其父司马谈的学术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司马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次漫游的经历 行万里路 历次出游都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 并广泛考察各地民风 民情 为写作 史记 打下雄厚的基础 著书过程中 前99 遭遇 李陵之祸 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 对社会 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从此 发愤著书 前后历经14年 终于完成了这部空前的巨著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王迹所兴 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 论考之行事 略推三代 录秦汉 上记轩辕 下至于兹 为 太史公书 史记 太史公自序 第二节关于 史记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汉文学史纲要 一 体例 性质 原名 太史公书 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 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 是第一部以写人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 共130篇 52万余字 由12本纪 30世家 70列传 10表 8书组成 本纪 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 关于天文 历法 水利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专史世家 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 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 少数列传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这五种体例构成了 史记 的体系 被称为 纪传体 以后稍加变更就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二 史记 创作的目的 1 究天人之际 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 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 他反对以天道干预人事 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天属于自然现象 与人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这种观点与汉武帝所提倡的儒学正宗的所谓 天人感应 学说相对立 2 通古今之变 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 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 司马迁对于历史上出现的政治改革 总是采取称赞的态度 在研究历史时 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 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 成一家之言 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 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 表达他的某些社会 政治思想 司马迁写 史记 窃比 春秋 寄寓理想于其中 他的理想也是靠历史事实的叙述来体现的 三 史记 的思想倾向 揭露统治者的暴行 暴政 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农民起义的合理性 歌颂反抗暴政的刺客和侠客和一些具有优良品质的中下层社会人物 歌颂爱国人物和对历史有贡献的人物 第二节 史记 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一 史记 以写人为核心 把叙事和写人紧密结合在一起 史记 不仅为上层人物作传 而且也为许多中下层人物立传 共写了四千多个人物 极大地拓展了史载人物的阶层和范围 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 史记 众多成功人物的塑造 得力于司马迁极富表现力的手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 A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 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 以突出其主要特点 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个方法被称为 互见法 例如 高祖本纪 主要写刘邦起义 战斗 开国的经历 写他的知人善任 雄才大略 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 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 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 而刘邦性格中狡诈 阴刻 残忍 无赖的一面 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项羽本纪 不仅通过范增之口写刘邦 贪于财货 好美姬 并且写了刘邦的无赖和无情 此外 萧相国世家 还写了刘邦如何猜忌功臣等 这样 通过本传和其他人物的传记补充叙描 刘邦完整的经历及其多侧面的性格特征就充分表现出来 同时 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 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 例如 李将军列传 记叙李广一生战功盖世却备受压抑的经历 主要表现李广一代名将的风采及其遭遇的坎坷 用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与此同时 还穿插其他一些事件写出了李广性格中的其他一些方面 这些描述丰富了这一人物形象 使其更加血肉丰满 B 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 项羽本纪 和 高祖本纪 中 年轻气盛 好勇斗狠的项羽 与世故老成 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 对待同样的事情 他们的言谈举止却不相同 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 都说过一句意愿相同的话 但项羽说 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则说 嗟乎 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的鲁莽直率 刘邦的持重刻深 宛然可见 C 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性格特点 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 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去塑造 是司马迁写人的又一特点 鸿门宴 是这方面的代表篇章 D 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例如 项羽本纪 中霸王别姬的细节描写写出项羽刚强的外表下柔情的一面 陈涉世家 中陈涉辍耕之垄上的喟叹写出了其胸怀大志的性格 心理描写的例子如 李斯列传 中写李斯一生中在不同处境下的多次喟叹 从中可以看到李斯一生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 集中体现了李斯的精神品质 E 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前引刘邦 项羽见秦始皇的语言描写就是典型例子 再如 陈涉世家 中写陈涉幼时伙伴进宫见到陈涉当王的情形时所说的话 伙颐 涉之为王沉沉者 质朴无忌 一副艳羡和惊讶的表情 总之 史记 人物传记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 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节 史记 的地位与影响 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体例 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较完整地记叙了汉代以前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活动 使后代有史可察 有案可稽 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 文学观都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 使百代而下 史官不能易其法 学者不能舍其书 六经 之后 惟有此书 史记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 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体裁和叙事方式直接影响着中国传统小说 并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是古代散文的楷模 被后代推崇为 古文 的崇高典范 使我国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第三节班固和 汉书 班固 32 92 字孟坚 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 人 东汉著名史学家 受其父的启发 班固于明帝永平元年开始写 汉书 经20多年的努力 公元82年完成 关于 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记载了西汉上起高祖元年 前206 下至王莽地皇四年 23年 共230年间的历史 共100篇 分为120卷 按体例有12纪 8表 10志 70列传 对 史记 有所发展 将 书 改为 志 艺文志 是在刘向的 七略 的基础上写成 著录了当时流传可见的图书 为我国图书目录学的渊源 论述了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 是我国第一部初具规模的文化史 汉书 的贡献 新创 古今人表 和 百官公卿表 后者对汉代的官制作了具体记载 是关于我国古代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 2 思想主旨 崇奉正统的儒家思想 褒贬人物根据儒家伦理道德标准 缺乏司马迁的深刻的见识和大胆的批判精神 但还是重视客观历史事实的 有些传记暴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 一些传记也接触到了人民的疾苦 优秀的人物传记如 苏武传 苏武牧羊清 任伯年作 3 汉书 的写作风格 笔法精密 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 预示吉凶 如 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 中对霍 金二人的刻画 对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特别加以强调 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各种制度的演变 强化叙事的力度 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 且一以贯之 如凡属传闻类的小故事全部置于篇末 为所写人物作一生的总结 避免了平铺直叙 增加了波澜起伏 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