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有答案)_第1页
广州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有答案)_第2页
广州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有答案)_第3页
广州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有答案)_第4页
广州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 从此次起改理综三科一体考试 共说明 从此次起改理综三科一体考试 共 150 分钟 设计每科分钟 设计每科 50 分钟 以下为物理部分 分钟 以下为物理部分 广州市中学广州市中学 2012 2013 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部分 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部分 2012 年 10 月 一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4 分分 题 共题 共 16 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多选或不选不能得分 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多选或不选不能得分 1 关于惯性的大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惯性的大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 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 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 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 B 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水平面上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 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水平面上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 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 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 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 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 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 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2 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的速率变化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的速率变化的快慢程度 C 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 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 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D 加速度逐渐减小时 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加速度逐渐减小时 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3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4 某一时刻 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 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 A 向心力相同向心力相同 B 线速度相同 线速度相同 C 向心加速度相同向心加速度相同 D 离地心的距离相同离地心的距离相同 二 双项选择题 二 双项选择题 6 分分 题 共题 共 30 分 每个小题均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若选错分 每个小题均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若选错 0 分 若少分 若少 选但没选错得选但没选错得 3 分 分 5 有关运动的合成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有关运动的合成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不是直线运动 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不是直线运动 B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 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 D 两个初速度为零且不共线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为零且不共线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6 如图所示 物块 如图所示 物块 a b 的质量均为的质量均为 m 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 在水平推力 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 在水平推力 F 作作 用下 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 用下 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 A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mg B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2mg 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mg D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2mg 7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心加速度越大 物体速度的大小变化越快 向心加速度越大 物体速度的大小变化越快 B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 C 物体做离心运动时 物体做离心运动时 轨迹一定是曲线轨迹一定是曲线 D 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是为了防止汽车做离心运动 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是为了防止汽车做离心运动 8 关关于于人人造造卫卫星星与与宇宇宙宙飞飞船船的的下下列列说说法法中中 正正确确的的是是 A 如如果果知知道道人人造造地地球球卫卫星星的的轨轨道道半半径径和和它它的的运运行行周周期期 利利用用万万有有引引力力恒恒量量 就就可可算算出出 地地球球的的质质量量 B 两两颗颗绕绕地地球球做做圆圆周周运运动动的的人人造造 卫卫星星 轨轨道道半半径径越越大大 运运行行线线速速率率越越小小 角角速速度度也也越越 小小 向向心心加加速速度度也也越越小小 且且绕绕地地球球一一圈圈的的时时间间越越长长 C 一一艘艘绕绕火火星星飞飞行行的的宇宇宙宙飞飞船船 宇宇航航员员从从舱舱内内慢慢慢慢走走出出并并离离开开飞飞船船 飞飞船船因因质质量量减减小小 所所以以受受万万有有引引力力减减小小 故故做做离离心心运运动动 会会远远离离火火星星 D 原原来来在在同同一一轨轨道道上上沿沿同同一一方方向向绕绕行行的的人人造造地地球球卫卫星星一一前前一一后后 若若后后一一卫卫星星要要追追上上前前 一一卫卫星星并并发发生生碰碰撞撞 只只要要将将后后者者速速率率增增大大一一些些即即可可 9 初速度为 初速度为 vo的平抛物体 某时刻物体的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 则 的平抛物体 某时刻物体的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 则 A 该时刻物体的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相等 该时刻物体的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相等 B 该时刻物体的速率等于 该时刻物体的速率等于 0 5v C 到该时刻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 到该时刻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 D 物体运动的时间为 物体运动的时间为 g v2 0 23 g v02 三 非选择题 共三 非选择题 共 54 分 分 12 1 8 分 在分 在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的实验中 的实验中 1 下列是实验过程中的三个实验步骤 下列是实验过程中的三个实验步骤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 把橡皮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 把橡皮 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 另一端拴两根细线 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 另一端拴两根细线 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 皮条 使它与细线相连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皮条 使它与细线相连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 点 在白纸上记下点 在白纸上记下 O 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 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 在纸上根据在纸上根据 Fl和和 F2的大小 应用平行四边的大小 应用平行四边 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 F 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 记下此时测力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 记下此时测力 计的读数计的读数 F 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 请指出 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 请指出 中是中是 中是中是 中是中是 2 图乙中的图乙中的 F 与与 F 两力中 方向一定沿两力中 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方向的是 填 填 F 或者或者 F 2 10 分分 在在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 受力的关系受力的关系 实验中 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 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 左 侧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软线 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侧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软线 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 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 木块右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 木块右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 的纸带相连 在重物牵引下 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做的纸带相连 在重物牵引下 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做 匀加速运动 重物的质量为匀加速运动 重物的质量为 M 木木块块质质量量为为 m 如如图图 所所示示 是是甲甲同同学学用用以以上上装装置置 通通过过打打点点计计时时器器在在纸纸带带上上打打出出的的一一些些连连续续 的的点点 它它们们之之间间的的距距离离分分别别为为S1 S2 S3 S4 S5 S6 打打点点计计时时器器所所用用交交流流电电 周周期期为为 T 根根据据给给以以上上数数据据求求 木块的加速度木块的加速度 a 乙同学用同一套装置 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乙同学用同一套装置 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 所示的所示的 a F 图线 原因可能是 图线 原因可能是 丙 丁两位同学用同一套装置 画出了各自得到的丙 丁两位同学用同一套装置 画出了各自得到的 a F 图线如图图线如图 所示 说明这两个同所示 说明这两个同 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并比较其大小 并比较其大小 用的较大 填用的较大 填 丙丙 或者或者 丁丁 当当 M 和和 m 的大小关系满足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 才可以认为绳子对木块的拉力等于重物时 才可以认为绳子对木块的拉力等于重物 的重力 的重力 13 18 分 如图 一个质量为分 如图 一个质量为 m 1kg 的小球沿半径为的小球沿半径为 R 0 9m 的竖直半圆轨道做圆周的竖直半圆轨道做圆周 运动 恰好经过最高点运动 恰好经过最高点 B 取 取 g 10m s2 求 求 1 经过 经过 B 点的速度点的速度 vB的大小 的大小 2 小球经 小球经 B 点抛出以后 在水平地面上的落地点到点抛出以后 在水平地面上的落地点到 A 点的距离 点的距离 3 若小球过最高点时 对轨道的压力为 若小球过最高点时 对轨道的压力为 30N 则小球在 则小球在 B 点的速度又为多大 点的速度又为多大 14 18 分 如图所示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放着质量分 如图所示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放着质量 mA 2kg 的滑块的滑块 A 可看成质点 可看成质点 和质量和质量 mB 4kg 长 长 L 6m 的薄板的薄板 B 设 设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间动摩擦因数为 0 2 且 且 A B 之间的最之间的最 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因向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因向 B 板施加水平拉力板施加水平拉力 F 20N F 作用作用 2s 后撤去后撤去 F 取 取 g 10m s2 求 求 1 施加 施加 F 力时 滑块力时 滑块 A 和薄板和薄板 B 的加速度各是多大 的加速度各是多大 2 t 2s 时 仍处在薄板时 仍处在薄板 B 上的滑块上的滑块 A 距离薄板 距离薄板 B 的左端有多远 的左端有多远 3 请通过计算说明 最终滑块 请通过计算说明 最终滑块 A 是否会从薄板是否会从薄板 B 左端滑出薄板 左端滑出薄板 图 图 图 A B 第二次月考答案 物理部分 第二次月考答案 物理部分 2012 年 10 月 题号123456789 答案CCBDCDADBDABBD 三 非选择题 共三 非选择题 共 54 分 分 12 1 8 分 在分 在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的实验中 的实验中 1 中是中是 还要记录两个力的方向还要记录两个力的方向 中是中是 根据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中是中是 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2 F 答到要点即可 每空 答到要点即可 每空 2 分 分 2 10 分分 在在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力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中 实验中 2 123654 9 T SSSSSS 没有平衡摩擦力没有平衡摩擦力 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倾角太小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倾角太小 答案意思关键 平衡摩擦力不足 答案意思关键 平衡摩擦力不足 木块的质量木块的质量 丙丙 Mm 13 18 分 分 每小题 每小题 6 分 分 1 恰好经过 恰好经过 B 点 则在点 则在 B 点 重力充当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点 重力充当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 分 分 3 分 分 R v mmg B 2 smsmgRvB 3 9 010 2 小球接着以 小球接着以速度从速度从 B 点平抛点平抛smgRvB 3 每个式子 每个式子 2 分 共分 共 4 分 分 代入数据得 代入数据得 2 分 分 2 2 1 2gtR tvx B mx st 8 1 6 0 小球的落地点离小球的落地点离 A 点的距离为点的距离为 1 8m 不求出时间 直接字母运算也可以 不求出时间 直接字母运算也可以 上一问算错数 这里直接用了字母运算 不影响本小题情况 本小题也给全分 上一问 上一问算错数 这里直接用了字母运算 不影响本小题情况 本小题也给全分 上一问 做错 本小题平抛关系对的 本小题只扣结果分 本小题做成了合位移的扣做错 本小题平抛关系对的 本小题只扣结果分 本小题做成了合位移的扣 2 分 分 3 最高点球对轨道的压力为 最高点球对轨道的压力为 3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 其反作用力是轨道对球向下的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 其反作用力是轨道对球向下的 弹力 大小也为弹力 大小也为 30N 设这时速度为 设这时速度为 v 则对于球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对于球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4 分 分 R v mNmg 2 分开写成 分开写成两个式子的 每个式子两个式子的 每个式子 2 分 共分 共 4 分 分 NmgF R v mF 合合 与 2 代入数据得代入数据得 2 分 分 smsm m RNmg v 6 1 9 0 3010 没有 没有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或者或者 相互作用力关系相互作用力关系 文字不扣分 文字不扣分 没有字母结果直接给出数字结果的不扣分 本题中漏掉单位扣 没有字母结果直接给出数字结果的不扣分 本题中漏掉单位扣 1 分 分 1 分封顶 分封顶 14 18 分 分 每小题 每小题 6 分 分 1 假设力 假设力 F 作用时作用时 A B 能相对静止地一起运动 能相对静止地一起运动 则它们的共同加速度则它们的共同加速度 22 3 3 42 20 smsm mm F a BA 则则 A 所受的所受的 B 给给 A 的静摩擦力使的静摩擦力使 A 产生的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产生的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NNamf A 6 623 3 静 而而 B 给给 A 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的最大静摩擦力为NNgmA41022 0 所以 假设不成立 所以 假设不成立 A B 间发生相对滑动 是滑动摩擦力 间发生相对滑动 是滑动摩擦力 判断思路上也可以计算 判断思路上也可以计算 A 的加速度最大值小于共同加速度 的加速度最大值小于共同加速度 以上判断过程 以上判断过程 2 分 分 对于对于 A 2 分分 22 2 102 0smsmg m gm a A A A 对于对于 B BBA amgmF B 的加速度的加速度 2 分分 22 4 4 1022 020 smsm m gmF a B A B 2 t 2s 时时 A B 对地位移 对地位移 2 分分mmtaS AA 422 2 1 2 1 22 2 分分mmtaS BB 824 2 1 2 1 22 则则 A B 间相对位移间相对位移 S SB SA 8m 4m 4m 这时 仍处在薄板这时 仍处在薄板 B 上的滑块上的滑块 A 距离薄板 距离薄板 B 的左端的左端 L S 2m 2 分分 3 力 力 F 撤消瞬间 撤消瞬间 滑块滑块 A 的速度的速度 向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