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归园田居(其三)》同步训练A卷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归园田居(其三)》同步训练A卷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归园田居(其三)》同步训练A卷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归园田居(其三)》同步训练A卷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归园田居(其三)》同步训练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3030 课课 归园田居 其三 归园田居 其三 同步训练同步训练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717 题 共题 共 5151 分分 1 2 分 下列作品 作家 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星星变奏曲 江河 中国 B 雨说 郑愁予 中国台湾 C 蝈蝈与蛐蛐 济慈 英国 D 夜 叶赛宁 美国 2 2 分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 中 父亲的病 一文 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 我 父亲治病的情形 医生开的药方里常 有奇特的药引 B 回忆我的母亲 选自 朱德选集 作者朱德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 军事家 C 列夫 托尔斯泰 节选自 三作家 作者是茨威格 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 D 美丽的颜色 选自 居里夫人传 体裁是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 迹 根据各种书面的 口述的回忆 调查等相关材料 加以选择性的编排 描写与说明而成 3 5 分 根据课文默写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八则 吴楚东南坼 杜甫 登岳阳楼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归园田居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 渔家傲 第 2 页 共 8 页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 游山西村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 山坡羊 潼关怀古 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 别云间 4 5 分 根据课文内容和提示默写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 破阵子 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黄鹤楼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 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 蝉 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 鹧鸪 莲是高洁的象征 周敦颐在 爱莲说 中以 来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质 5 5 分 请向别人介绍有关作者铁凝的情况 6 2 分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荒秽 田地里的野草杂物 B 荷 扛着 C 草木长 草木丛生 D 但 但是 7 2 分 下面对 归园田居 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五言律诗 语言朴素 意境恬淡 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第 3 页 共 8 页 B 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 这种生活虽然辛苦 但却充实愉快 C 带月荷锄 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 实情实景 生动感人 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 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 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 欲无愿的心境 8 2 分 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A 种豆 南山 下 草盛 豆苗 稀 B 晨兴理 荒秽 带月荷 锄归 C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D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9 2 分 归园田居 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 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 不加雕饰 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 弃 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 带月荷锄归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 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 五六句看似平淡 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 但使愿无违 这里的 愿 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 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 种豆南山下 与 采菊东篱下 有着同样的韵律 同样的韵味 采菊是十分认真的 而种豆则是漫不经 心的 10 2 分 归园田居 中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交代劳动的地点 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 三 四两句写早出晚归 辛勤劳动 荒秽 各种杂草 C 五 六两句承 荷锄归 写回家穿草而行 露沾衣湿 D 结尾两句抒情 愿 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 11 2 分 对 归园田居 的分析 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 4 页 共 8 页 A 种豆南山下 平淡之语 带月荷锄归 幽美之语 前实后虚 相互补衬 完美和谐 B 种豆南山下 夕露沾我衣 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 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 朴素的语言 白描的手法 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D 以 衣沾 写躬耕的艰辛 而归隐生活的乐趣远大于辛劳 故 不足惜 12 2 分 归园田居 中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B 本诗点睛之笔的诗句是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C 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是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13 2 分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14 2 分 下列作家 作品 朝代 或国别 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 归田园居 南朝 B 屈原 九章 战国 C 刘勰 文心雕龙 南朝 D 狄金森 篱笆那边 美国 15 4 分 按要求默写 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 本诗的点睛之笔 反映劳作艰辛 但躬耕田园的志向不改 表达作者厌恶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的句子 第 5 页 共 8 页 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 16 5 分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 标示出来 种豆南山下 晨兴理荒秽 17 5 分 饮酒 中的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与 归田园居 中的哪两句可以互为印证陶渊明的田 园之乐和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二 二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8 5 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 射人先射马 杜甫 前出塞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 无题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 浣溪沙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 躬耕自食 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王安石的 登飞来峰 诗中蕴含站得高 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19 5 分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 遁世 的 第 6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717 题 共题 共 5151 分分 1 1 2 1 3 1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