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 19 目录目录 第第 1 1 章章 基本资料基本资料 2 一 地理及气候 2 二 耕地面积 2 三 治理要求 2 四 设计内容 3 第 2 章 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4 一 灌溉系统布置 干 支渠 4 二 排水系统规划 4 第 3 章 排涝流量计算 5 一 设计标准 5 二 排涝模数计算 5 三 流量推算 6 第 4 章 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和排水沟断面设计 6 一 排水沟的设计水位 6 二 排水沟断面设计 11 第 5 章 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和装机容量 11 一 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 11 二 装机容量的确定 16 第 6 章 排水闸排涝演算 17 一 排涝闸排水流量 17 二 时段内排水量 17 三 入湖总水量 17 四 内湖蓄水量变幅 18 五 内湖蓄水量 18 六 内湖计算水位 18 七 水闸排涝演算演示 18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2 19 第第 1 1 章章 基本资料基本资料 一 一 地理及气候地理及气候 南方 沿江滨湖圩垸区 地势低 比降一般在 1 2000 1 6000 之间 常受 涝 渍灾害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降雨 1200mm 年内分布不均 雨季 5 9 月 占 70 多年平均蒸发量 1010mm 二 二 耕地面积耕地面积 白湖垸总面积 60km2 耕地面积 44 5 km2 其中水田 40 km2 旱地 4 5 km2 村庄 道路 林地等 10 km2 白湖水面面积 5 3 km2 三 三 治理要求治理要求 由于该垸地势较平坦 降雨集中 雨季新平江水位高 内水排泄不畅 易 发生渍涝 夏季气温高 作物耗水量大 旱象也相当严重 因此白湖垸经常遭 受涝 渍 旱等灾害 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为此 当地水利部门已着手对 白湖垸进行治理 提出了下列规划标准及治理要求 1 除涝标准 十年一遇三日暴雨 210mm 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水深 暴雨时期荒地 村庄 道路及林带等径流系数为 0 6 水田有效滞涝水深为 60mm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 暴雨期间三日水面蒸发量为 10mm 2 排水闸 拟在白湖出口陈家村附近规划一座排水闸 闸底高程 19 5m 闸宽 2m 闸 高 4m 白湖在新平江高水期间用以调蓄部分涝水 汛后 9 月份以后 利用该 闸把部分涝水排出 并要求双季晚稻收割前 10 月 5 日 将白湖水位降至 20 7m 以便落干水层收割双季稻 并有利于红花草子的生长 本次规划要求进行汛后排水闸排涝能力演算 如不能如期达到要求 需要 对闸的尺寸进行调整 3 排水泵站 雨季白湖日常水位控制在 20 7m 暴雨后允许短期上升至 22 0m 根据附近 水文气象资料分析 雨季两次暴雨的间隙时间 l0 15 天 为了腾空白湖容积以 迎接下次暴雨 在五 六 七月中 要求在雨后 12 天将白湖水位降至 20 7m 外排站设计外江水位 26 1m 设计水泵平均效率系数为 0 75 为此 拟在陈家 村附近建一座电动排涝泵站 主要用来在汛期两次暴雨间隙腾空白湖容积以迎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3 19 接下次暴雨 该站的外江设计水位为 26 1m 相应的排涝流量称排湖流量 该排涝泵站还有另一个功能是在汛期暴雨期间抢排白湖蓄不下来的水 相 应的排涝流量称排田流量或抢排流量 本部分要求对泵站进行设计 包括设计 流量 扬程 功率等 泵站的设计流量应取排湖流量和抢排流量中较大者 4 开闸期间降雨 蒸发及新平江水位资料 根据对降雨资料的分析 白湖垸大暴雨多发生在五 六 七月 在此期间 为了发挥白湖的滞涝作用 白湖日常水位应控制在 20 7m 进入八月后 雨量 减少 白湖水位可适当升高 但不能超过 22 0m 汛后待新平江水位降至 22 0m 以后 可开闸排涝 设计年开闸排水期间新平江日平均水位及白湖垸的降雨 蒸发资料见表 1 1 表表 1 1 新平江开闸排水期间日平均水位新平江开闸排水期间日平均水位 月9 月10 月 日10152025305 新平江日平均水位 m 2221 821 521 320 920 2 表表 1 2 新平江开闸排水期间蒸发 降雨资料新平江开闸排水期间蒸发 降雨资料 月9 月10 月 日10 1516 2021 2526 301 5 蒸发量 mm 1715141519 9 降雨量 mm 20353000 径流系数0 40 40 4 5 灌溉泵站 为了保证农业稳产 高产 拟在白湖镇设置灌溉泵站 以西河为灌溉水源 对垸内农田进行提水灌溉 设计灌溉保证率 90 本次规划仅进行泵站位置的 布置 不进行设计 6 地下水位控制 参照附近地区经验 根据作物对地下水位要求 垸内地下水位限制在离地 面 0 5m 以下 7 沟道通航要求 由于垸内规划有公路网 因此一般河道均无通航要求 规划中仅考虑干沟 通航民船 因此 干沟中日常水深不得小于 0 5m 沟道的宽度不小于 2 米 四 四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1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1 排水和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 一般只要求布置干 支两级 在白河下游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4 19 靠近白湖较低的地区选择典型地块布置排水灌溉系统直到田间渠系 并绘制 1 500 平面规划布置图 另外对相应的建筑物进行布置 包括灌溉泵站 排涝 泵站 排涝闸以及交叉建筑物等 2 排水沟道排涝流量计算 主要计算干沟各段的设计排涝流量 3 排水沟道纵横断面设计 从各支沟选择参考点推求各支沟要求干沟的水 位 并初步确定干沟的日常水位线和排涝水位线 划分抽排区和自排区 根据 设计排涝流量确定干沟各段的横断面 最后绘制干沟纵横断面图 2 电动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和装机容量的确定 根据排涝站排田 暴雨期间排走白湖蓄积能力的水 和排湖 在汛期两次 暴雨间隙腾空白湖容积以迎接下次暴雨 两项任务 分别计算排田流量和排湖 流量 并进行扬程和装机容量的确定 3 排水闸排涝演算 校核排水闸的尺寸 根据汛后新平江的平均水位及相应的蒸发 降雨资料 校核排水闸的尺寸 是否满足排涝要求 即排水闸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 9 月 10 至 10 月 5 日 将 白湖水位降至 20 7m 如不满足 需要重新调整排水闸尺寸 第 2 章 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一 一 灌溉系统布置 干 支渠 灌溉系统布置 干 支渠 1 水源 西河 2 取水方式 抽水 取水口尽量位于区域高处 且有利于取水的地方 3 干渠 干渠布置在高处 南北两侧 有利于控制整个面积 4 支渠 支渠根据地形布置 西部单面坡时 支渠单向控制 与支沟 相邻布置 东部地形有起伏 支渠可沿脊线布置 采用双向布置 与支 沟相间布置 二 二 排水系统规划排水系统规划 排水系统的布置 包括承泄区和排水出口的选择 各级排水沟道的布置 闸泵湖联合运用必要的建筑物 1 承泄区 用于承泄灌区的涝水 本灌区新平江为承泄区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5 19 2 白湖 用于雨季滞涝 调蓄圩垸的涝水 3 干沟 白河 4 支 斗 农布置 支沟基本垂直于干沟 且垂直于等高线利于排水 白湖附近局部地区难以自排入湖 可设置二级泵站 先将涝水排入沟中 在提排至上级沟道或直接抽排至白湖 具体抽排面积在纵断面设计过程 中 由参考点要求干沟水位与干沟设计水位的关系确定 5 排水闸 新平江在白湖出口处陈家村已拟建一排水闸 汛期外江水 位高时关闸 汛后外江水位低时开闸放水 本次需要校核拟建排水闸的 排涝能力 6 排涝泵站 拟在陈家村建一排涝泵站 排涝泵站有两个用途 一是 汛期两次暴雨间隙 12d 内将白湖水位降至雨季正常水位 以腾空库容 迎接迎接下次暴雨 二是在设计暴雨期间 3 日暴雨内 需要抢排白湖 无法容纳的水量 第 3 章 排涝流量计算 一 一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10 年一遇 3 日暴雨 3 日排除 二 二 排涝模数计算排涝模数计算 由于水网垸区有一定的调蓄能力 不论排水面积多少 平均排除法是比 较适用的 t R q 4 86 综 综合 旱水 旱旱水水 综合 FF FqFq q 式中 q综合 综合排涝模数 m3 s km2 R综 综合径流深 mm t 规定的排水时间 d 水田 旱地 EhPR 田蓄 PR 带入数据 计算如下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6 19 mmEhPR1401060210 田蓄 mm1262106 0 PR 旱荒 540 0 3 4 86 140 4 86 t R q水 23 kmsm 486 0 3 4 86 126 4 86 t R q旱荒 23 kmsm 5256 0 5 41040 5 410 486 040540 0 23 旱荒水 旱荒旱荒水水 综合 kmsm FF FqFq q 三 三 流量推算流量推算 645 28 5 545256 0 3 综合设 sm FqQ 干沟各段排涝流量的推求 支够流量推求 支综支 Fq Q 式中 Q支 支沟的设计排涝流量 m3 s F支 支沟控制面积 km2 干沟各段流量为该段之前汇入干沟的各支沟流量之和 列表给出各支沟控制面积 支沟流量 干沟各段流量如下 支沟 123456789 换算 面积 4 95 4 40 7 29 9 90 5 32 6 27 4 71 7 76 3 92 Q 设 2 602 2 311 3 831 5 202 2 794 3 295 2 473 4 077 2 061 干沟各段流量见下表 沟段 OAABBCCD 流量 2 602 8 208 14 512 23 790 第 4 章 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和排水沟断面设计 一 一 排水沟的设计水位排水沟的设计水位 1 排渍水位 日常水位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7 19 排渍水位要求在日常能控制地下水位在一定深度 通过在各支沟选择参考点 推求各支沟要求干沟的水位 Z排渍 将各支沟的 Z排渍按桩号点会在图上 并 于设计日常水位线进行对比 各参考点在平面图上的位置也应该标记出来 如果日常水位线在白湖入口处的高程 Z沟末 20 7 0 2 m 且任何一条支 沟的 Z排渍均大于干沟的设计日常水位 则全圩垸的水均可自流 否则部分 不能自排 需要划分抽排区和自排区 选择参考点 要求每一支沟选择 2 个参考点 一个为最低点 一个为师出 最远点 干沟比降 1 8000 支沟比降 1 4000 1 10000 斗沟比降 1 2000 1 5000 农沟坡降一般与地面坡降一致 取 1 4000 列表计算各支沟要求的排渍水位 zLiDAz 农排渍0 A0 参考点地面高程 m D农 农沟排渍水位离地面距离 本设计中要求地下水位限制在地面 0 5m 以下 由此确定 D农 0 5 0 2 0 3 0 7 0 8m Li 农 斗 支各级沟道沿程水头损失之和 m Z 排渍水位线的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m 包括闸 过路建筑物如过 路涵 上下级沟道水位落差等的损失 一般过闸水头损失取 0 05 0 1 上下级 沟道水位落差一般取 0 1 0 2m 其中hH 农 D 式中 H 作物生长要求控制的地下水埋深 取 0 5m h 相临农沟中心处地下水位距离农沟水面的高度 一般不小于 0 2 0 3m 取 0 2m 具体计算如表 3 1 所示 推求设计日常水位时 从干沟入白湖点 F 取 20 9 往前推 依次减去各段干 沟的沿程损失 并将其与排渍水位进行比较 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表 4 2 排渍水位与设计日常水位比较表排渍水位与设计日常水位比较表 干沟点号 OABCD 距 A 点距离 km 01 782 985 186 88 排渍水位 m 19 996 21 2267921 4892921 7642922 06429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8 19 设计日常水 位 m 20 921 122521 272521 547521 76 根据表 3 2 中排渍水位与设计日常水位相对大小 并与表 3 1 中个支沟比 较可得 在排渍水位时 所有支沟都可实现自排 但在入湖口处 需要抽排 需在白湖入口处 O 点建二级泵站 2 排涝水位 选择参考点 列表计算各自的排涝水位 ZLihZ 0排涝 A 式中 A0参考点地面高程 m h 农沟首端与田面的距离 m 一般为 0 2m Li 农 斗 支各级沟道沿程水头损失之和 m Z 排涝水面线的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m 通过在各支沟选择参考点推求各支沟要求干沟的水位 Z排涝 将各支沟的 Z排 涝按桩号点会在图上 并于设计日常水位线进行对比 各参考点在平面图上 的位置也应该标记出来 如果日常水位线在白湖入口处的高程 Z沟末 22 0 2 m 且任何一条支沟的 Z排涝均大于干沟的设计日常水位 则全 圩垸的水均可自流 否则部分不能自排 需要划分抽排区和自排区 具体计算如表 3 2 所示 推求干沟设计水位时 从干沟入白湖点 F 取 22 2m 往前推 依次减去各 段干沟的沿程损失 并将其与排涝水位进行比较 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表 4 4 排涝水位与设计水位比较表排涝水位与设计水位比较表 干沟点号 OABCD 距 O 点距离 km 01 782 985 186 88 排涝水位 m 20 496 21 7267921 9892922 2642922 56429 设计日常水 位 m 22 222 422522 572522 847523 06 根据表 3 4 中排涝水位与设计水位相对大小 并与表 3 3 中个支沟比较可得 在排涝水位时 所有支沟均需要抽排 故在入白湖口处建一座二级泵站 实 现对支沟的抽排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9 19 4 1 排渍水位计算 支沟 A0 D 农L 农i 农 Li1 L 斗i 斗 Li2 L 支i 支 Li3 li z B 分 最低 23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100 一支 最远 24 50 77000 0010 716000 000250 420000 0001430 286 1 386 0 350 22 064 22 064 最低 23 2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300 二支 最远 24 350 77000 0010 718000 000250 4527000 0001430 386 1 536 0 350 21 764 21 764 最低 22 8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1 900 三支 最远 24 50 77000 0010 719000 000250 47535000 0001430 500 1 675 0 350 21 775 21 775 最低 22 8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1 900 四支 最远 23 80 77000 0010 713500 000250 337534000 0001430 486 1 523 0 350 21 227 21 227 最低 22 3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1 400 五支 最远 230 77000 0010 721600 000250 5450000 0001430 714 1 954 0 350 19 996 19 996 最低 23 2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300 六支 最远 24 550 77000 0010 722000 000250 5525000 0001430 357 1 607 0 350 21 893 21 893 最低 22 8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1 900 七支 最远 240 77000 0010 715000 000250 37527000 0001430 386 1 461 0 350 21 489 21 489 最低 22 8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1 900 八支 最远 23 80 77000 0010 715000 000250 37528000 0001430 400 1 475 0 350 21 275 21 275 最低 22 30 7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1 400 九支 最远 22 80 77000 0010 713000 000250 32528000 0001430 400 1 425 0 350 20 325 20 325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0 19 4 3 排涝水位计算 支沟 A0 D 农L 农i 农 Li1 L 斗i 斗 Li2 L 支i 支 Li3 li z B 分 最低 23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600 一支 最远 24 50 27000 0010 716000 000250 420000 0001430 286 1 386 0 350 22 564 22 564 最低 23 2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800 二支 最远 24 350 27000 0010 718000 000250 4527000 0001430 386 1 536 0 350 22 264 22 264 最低 22 8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400 三支 最远 24 50 27000 0010 719000 000250 47535000 0001430 500 1 675 0 350 22 275 22 275 最低 22 8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400 四支 最远 23 80 27000 0010 713500 000250 337534000 0001430 486 1 523 0 350 21 727 21 727 最低 22 3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1 900 五支 最远 230 27000 0010 721600 000250 5450000 0001430 714 1 954 0 350 20 496 20 496 最低 23 2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800 六支 最远 24 550 27000 0010 722000 000250 5525000 0001430 357 1 607 0 350 22 393 22 393 最低 22 8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400 七支 最远 240 27000 0010 715000 000250 37527000 0001430 386 1 461 0 350 21 989 21 989 最低 22 8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2 400 八支 最远 23 80 27000 0010 715000 000250 37528000 0001430 400 1 475 0 350 21 775 21 775 最低 22 30 200 001000 00025000 0001430 000 0 000 0 200 21 900 九支 最远 22 80 27000 0010 713000 000250 32528000 0001430 400 1 425 0 350 20 825 20 825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1 19 二 二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 1 干沟各段横断面设计 根据排涝设计流量确定沟道的过水断面 设计底宽一般为 0 5 的整数倍 便 于施工 通航民船要求 沟道的日常水深应不小于 0 5m 宽度应不小于 2 0m 2 干沟纵断面设计 首先根据干沟沿线各桩号的地面高程线 然后 根据干沟对控制地下水位 的要求以及选定的干沟比降 逐段绘出日常水位线 再根据通航 养殖要求所 确定的干沟各段水深 定出沟底高程线 最后 再由沟底向上 根据排涝设计 流量要求的水深 绘制干沟最高水位线 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是相互联系的 需要配合进行 纵断面设计时注 意减少雍水现象 发生该现象时 可通过调整底宽 从而改变设计水深 纵断面图应包括桩号 地面高程 最高水位 日常水位 沟底高程 沟底 比降 挖深等 2 0m 0 025n 8000 1 i 设计底宽一般为 0 5 的整数倍 便于施工 通航民船要求 沟道的日常水深应不小于 0 5m 宽度应不小于 2 0m 沟段 名称 底宽 b m 水深 h m 边 坡 系 数 m 渠床 糙率 n 流量 Q m3 s 设计流 量 Q m3 s 渠道输 水能力 校核 断面 流速 v m s 不淤 流速 v m s 不冲 流速 v m s OA 段 6 52 8520 02523 066 23 790 0 030 0 663 0 350 851 AB 段 52 4520 02514 340 14 512 0 012 0 591 0 350 810 BC 段 41 9920 0258 158 8 208 0 006 0 514 0 350 765 CD 段 2 51 320 0252 550 2 602 0 020 0 385 0 350 682 第 5 章 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和装机容量 一 一 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 1 绘制白湖水位 水面面积 蓄水容积曲线图 白湖水位 m 17181920212223 水面面积 km2 0244 85 15 35 5 蓄水容积 0140380790126017202180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2 19 104m2 由白湖水位 水面面积 容积关系表可得如下图表 2 抢排流量 排田流量 计算 注意单位换算 1 总产水量计算 V总 1000 P h田 E F水 1000 P F旱 10000 1000 210 60 10 40 1000 0 6 210 14 5 10000 742 7 万 m3 式中 F总 圩垸总的排涝面积 km2 2 抢排流量计算 tT V Q 3600 10000 抢排 抢排 式中 Q抢排 抢排流量 m3 V抢排 抢排水量 万 m3 T 排水天数 d 本设计中 T 3d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3 19 t 每天开机小时数 h 一般电排为 18 22h 本设计取 t 20h 带入数据得 s tT V Q m249 10 2033600 382 22110000 3600 10000 3 抢排 抢排 3 抢排流量计算 沟蓄湖蓄总抢排 VVVV 式中 V总 设计暴雨期间圩垸内的总产水量 万 m3 V湖蓄 设计暴雨期间白湖可以滞蓄的水量 万 m3 V沟蓄 设计暴雨期间圩垸内沟道 主要指干沟 可以滞蓄的水量 万 m3 带入数据得 3 沟蓄湖蓄总抢排 m万382 221 433 10885 5107 742 VVVV 4 白湖滞蓄水量 21max VVVVV 湖日常湖湖蓄 式中 V湖最高 白湖最高水位 22 0m 对应的白湖容积 万 m3 V湖日常 白湖日常水位 20 7m 对应的白湖容积 万 m3 分别为三日暴雨期间湖面降雨量和蒸发量 21 VV 3 湖2 3 湖最高1 m万185 520 07 53 5 10 m万3 11110 3 5210 10 AEV APV 查白湖水位 水面面积 蓄水容积曲线图 白湖水位 h 22 0m 2 湖最高 3 5kmA 3 max 1720mV万 湖 白湖日常水位 h 20 7m 2 07 5 kmA 湖日常 3 1103mV万 湖日常 2 max 湖日常湖湖 AAA 式中 E 设计暴雨期间 3 日内 湖面的降雨强度 mm A湖最高 白湖最高水位 22 0m 对应的湖面积 km2 A湖日常 白湖日常水位 20 7m 对应的湖面积 km2 综上 3 21湖日常max湖湖蓄 m万7 742 185 53 111 11031720 VVVVV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4 19 5 排水沟滞蓄水量 沟蓄指沟道在降雨期间的蓄涝能力 即排涝水位和排渍水位之间的容积 一般仅考虑干沟的蓄涝能力 由于干沟断面分段变化 V沟蓄可按设计的干 沟分段列表计算 最后汇总求得 2 1沟日常沟最高沟蓄 VVVVV 式中 V沟最高 沟道排涝水位对应的容积 万 m3 V沟日常 沟道日常水位对应的容积 万 m3 V1 设计暴雨期间 3 日内 沟面的降雨量 万 m3 V2 设计暴雨期间 3 日内 沟面的蒸发量 万 m3 10 沟最高 1 PAV 式中 P 设计暴雨期间 3 日内 湖面的降雨强度 mm A沟最高 沟道排涝水位对应的面积 km2 20 AA E 沟日常 沟最高沟 2 AEV 式中 A沟日常 沟道日常水位对应的面积 km2 沟段 名称 底宽 b m 边坡 系数 m 排涝 h m 排渍 h m 长度 V 最 高 V 日 常 A 最 高 A 日常 V1 V2 V 沟蓄 OA 段 6 522 851 5517806 189 2 649 0 032 0 023 0 669 0 027 AB 段 522 451 2512002 911 1 125 0 018 0 012 0 373 0 015 BC 段 421 990 8922003 494 1 132 0 026 0 017 0 553 0 021 CD 段 221 40 417001 142 0 190 0 013 0 006 0 271 0 010 10 433 3 排湖流量 依据资料有 雨季两次暴雨的间隙时间 10 15d 为了腾空白湖库容以迎接下次 暴雨 在 5 月 6 月 7 月 3 个月中 要求外排站在雨后 12d 将白湖水位由 22 0m 降至 20 7m 其对应的流量为排湖流量 1 排湖流量 Q排湖的计算 排湖 T 12d tT V Q 3600 10000 湖蓄 排湖 式中 Q排湖 排湖流量 m3 s T 排水天数 d T 12d t 每天开机小时数 h 本设计取 t 20h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5 19 带入数据得 s tT V Q m118 7 20 12 3600 043 615 10000 3600 10000 3 湖蓄 排湖 2 排湖水量 V排湖的计算 排湖期间的湖蓄和沟蓄的计算类似抢排期间 只是排湖期间的蒸发量与抢排期 间不同 而且排湖期间不考虑降雨的产生 沟蓄 湖蓄排湖 VV V 式中 V 湖蓄 排湖期间的白湖的蓄涝容积 万 m3 V 沟蓄 排湖期间的沟道的蓄涝容积 万 m3 其中 3 沟沟日常沟最高 沟蓄 3 湖湖日常湖最高 湖蓄 m万228 3 0659 0474 5768 8 VVV m万815 611 185 511031720 VVV V V 式中 V湖 排湖期间湖面的蒸发量 万 m3 V沟 排湖期间沟面的蒸发量 万 m3 3 湖日常湖最高 湖 m万185 5 10 20 5 075 3 ET 20 AA V 3 沟日常沟最高 沟 m万0659 0 10 20 0 05900 0728 ET 20 AA V 式中 排湖期间每日蒸发强度 mm d 一直暴雨期间 3 日蒸发量为 10mm 则 3 3mm d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6 19 综上 3 沟蓄 湖蓄排湖 m万043 615 228 3815 611 VV V 4 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 比较排田流量和排湖流量 取大值 Q设 max Q抢排 Q排湖 10 249m3 s 二 二 装机容量的确定装机容量的确定 已知外排站设计外江水位 26 1m 设计水泵平均效率系数为 0 75 1 泵站设计扬程 75 5 321 126 2 1 设内设外设损设内设外设 mHHAHHHH 式中 设计外水位 m 是选泵的依据 一般用临界期较常出现的外河H设 水位进行分析得到 此处由资料知取 26 1m 设计内水位 m 水泵运行期间经常出现的内水位 此处取白湖H内 最高水位与日常水位的平均值 21 35 20 722 0 2H 内 设计损失水位 m H设损为 H设计 H设内 的 0 15 倍至 0 2 倍 H设损 系数 1 15 1 2 本设计取 A 1 2 A 2 水泵的有效功率 kw HgQ N51 572 1000 7 5249 10 891000 1000 设设 有效 式中 水泵的有效功率 kW 或 1000 N有效 千克力米秒 水的密度 1000kg m3 重力加速度 9 8 牛顿 1 千克力 9 81 牛顿 g 泵站的设计流量 m3 s Q设 设计外水位 m H设 3 水泵的轴功率 34 763 5 70 51 572 有效 轴 kw N N 式中 水泵的效率 此处为 0 75 白湖垸排水规划设计 17 19 4 水泵的设计装机容量 kw N KN01 916 1 0 34 763 21 传 轴 配 K 为动力机备用系数 取 K 1 2 为机械传动效率 取 1 0 传 传 第 6 章 排水闸排涝演算 已知闸底高程 19 5m 闸宽 b 2m 闸高 4m 判断在 10 月 5 日之前 是否 将白湖水位降到预定水位 20 7m 根据汛后新平江的平均水位及相应的蒸发 降雨资料 较核排水闸的尺寸 是否满足排涝要求 如不满足 需要重新设计排水闸 排涝闸排水流量排涝闸排水流量 排涝闸建议按宽顶堰出流计算 流态判断和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淹没流 2 3 75 0mbHQ H h 自由流 2 3 75 0mbHQ H h 式中 H 闸前水深 m h 闸后水深 m b 闸孔宽度 m 侧收缩系数 取 0 9 流速系数 取 0 9 m 宽顶堰流量系数 取 1 6 二 二 时段内排水量时段内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