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03448_第1页
物理实验报告03448_第2页
物理实验报告03448_第3页
物理实验报告03448_第4页
物理实验报告0344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19 20 姓名 陈晓丹 郑礼为 学号 163701101417 班级 16 交通运输 2 班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非线性电阻特性研究 实验目的 1 针对所给的各种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 选择一定的实验方法 设计合适的检测电路 选择配套的仪器 测绘出他们的伏安特性曲线 2 学习从实验曲线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 3 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 比较各种非线性电阻的特性 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讨论 实验仪器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 实验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3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4 数据记录 与处理 1 实验内容 请先按教材电路图自行连接电路 1 电源电压U从到大依次增加 测定 U 0 5 1 0 3 5V 时示波器显示的七组磁滞 回线的最大横坐标 u 1和最大纵坐标 u 2的值 记录数据至表 1 然后利用公式 3 29 和 3 32 计算七组Hm和Bm值 在坐标纸上作Bm Hm曲线 即是基本磁化曲线 表 1 基本磁化曲线 U V u1 Hm u2 Bm 0 5 0 9 1 2 1 5 1 8 2 1 2 4 2 7 3 0 3 5 2 令 U 3 5V R1 2 5 记录关键点即 abcdef 各点的电压至表 2 根据式 3 29 和 式 3 32 计算 B m Hm Br HC 等参数 在坐标纸上绘制磁滞回线 表 2 B H曲线 测量 点 u1 V H A m u2 V B T 测量 点 u1 V H A m u2 V B T ab00 c00d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5 e00f00 2 数据处理 1 在坐标纸上作Bm Hm曲线 即是基本磁化曲线 2 在坐标纸上绘制饱和磁滞回线B H 曲线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6 注 作图要求用坐标纸画图或计算机软件处理 表格中贴不下的 可以另附页或贴在实验报告的背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小组内编号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声速的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7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8 数据记录 与处理 实验内容 共振法和相位法测声速 表 1 共振干涉法 驻波 测声速数据记录 测量 次数i 位置 i X mm 频率 if 测 量 次 数 i 位置 i X mm 频率 if 6iiiLXX mm 17 28 39 410 511 612 表 2 相位差 如图形李萨 法测声速数据记录 测量 次数i 位置 i X mm 频率 if 测量 次数i 位置 i X mm 频率 if 6iiiLXX mm 17 28 39 410 511 612 数据处理 用表 2 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用逐差法计算 i L 并求其平均值 16 i LL 计算波长平均值 13 L 计算声速vf 求波长的不确定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9 类分量 uA mm 2 13 1 i LL n n 类分量对结果影响较小 忽略不计 合成不确定度 u uA mm 求频率的平均值 f fi 合成不确定度 u u 求频率的不确定度 类分量 2 1 i Af ff uS n n H z 类分量对结果影响较小 忽略不计 22 ABf uH z 声速的表达式 vfm s 声速的不确定度 22 f v u u uv f m s 测量结果表达 v v uv m s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0 注 作图要求用坐标纸画图或计算机软件处理 表格中贴不下的 可以另附页或贴在实验报告的背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三线摆法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1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3 数 据 记 录 与 处 理 实验内容 实验数据记录 表1有关长度测量的记录表 项目 次数 上盘悬孔 间距 cma 下盘悬孔 间距 cmb 待测圆环小圆柱体 直径 2 cm x R 放置小圆 柱体两孔 间的距离 2 cmx 内直径 1 2 cmR 外直径 2 2 cmR 123 平均值 下盘质量 m 0 待测圆环的质量m 圆柱体的质量m 两圆盘的垂直距离 H 0 根据公式 2 16 计算出R r 表 2 累积法测周期的数据记录表 下盘下盘加圆环下盘加两圆柱 111 222 333 摆动 50 个 周期所 需时间 s 平均平均平均 周 期 s T0 T1 Tx 2 数据处理 1 根据式 2 12 计算出待测圆环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I 并计算待测圆环绕中心轴的转动 1 惯量理论值 I理论 m R12 R22 2 2 求圆环转动惯量的不确定度OO 由于我们的重复测量次数不够 因此只计算各测量量的 B 类不确定度 各测量量的 类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如下 a 周期 T 1的 B 类不定度 先看计时器的精度 仪器说明书上查找 有精度则 仪等于精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4 度 如果没有精度 取 仪 0 01s 其分布为正态分布 则周期的不确定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5 uT1 uT0 1 50 3 s b 两盘间距 H 0的 类不定度 用卷尺或钢板尺测量 最小分度为 mm 仪取最 3仪 mm 小分度的一半 其分布为正态分布 则 H 0的 不确定度 u H c 下盘半径R的 类不定度 用游标尺测下盘孔间距b 游标卡尺最小分度为mm 它的误差限为 仪 mm 其分布为均匀分布 则R的不确定度 u R 1 33 仪 mm d 上盘半径r的 B 类不定度 用游标尺测下盘孔间距a 游标卡尺最小分度为 mm 它的误差限为 仪 mm 其分布为均匀分布 则R的不确定度 u R 1 33 仪 mm e 质量m的 B 类不定度 本实验给出测量质量的仪器误差限 仪 0 1 g 其分布为均匀 分布 则m的不确定度 u m um0 g 3 仪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6 合成不确定度 0 2 2 22242 22 1001 2 0 0 1 4 mm H Rr I TTuT umu uu UI RrHm TmT kgm 2 3 测量结果表达 I I UI T1 mT1 2uT12 4 m0T0uT0 2 0 12 m0T02 kgm 2 注 作图要求用坐标纸画图或计算机软件处理 表格中贴不下的 可以另附页或贴在实验报告的背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光栅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7 实验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8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19 数据记录 与处理 实验内容 次数1次数1 k 1 1 L 1 R k 1 1 L 1 R d 汞光谱中的绿色 546 07 nm 1 k 1 1 L 1 R k 1 1 L 1 R 汞光谱中的紫色 d 1 数据处理 1 由式 4 4 计算汞灯绿光的 1 然后利用式d sin k 4 1 计算 d 2 由式 4 4 计算汞灯紫光的 1 然后利用式 4 1 计算 3 计算汞灯紫光波长的不确定度u 直接测量量为 用分光计读数盘测量 它的仪器误差限为1 则仪器误差限 仪 1 取均匀分布 不计 A 类不确定度 则 的不确定度u rad 利用式 3 4 4 并且根据不确定度传递理论可以得到 的不确定度 1 u u rad 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0 利用式 4 4 并根据不确定度传递理论可得到理论推导可得汞灯紫光 的不确定度u 为 u d cos 1u nm 4 测量结果表达 u nm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1 注 作图要求用坐标纸画图或计算机软件处理 表格中贴不下的 可以另附页或贴在实验报告的背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光的等厚干涉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2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3 数据记录 与处理 实验内容 显微镜读数 mm 环序 m 左 方右 方 环的半径 rm mm 左 方读数 右方读数 2 r m2 mm 2 16 17 18 19 20 26 27 28 29 30 数据处理 选两种方法处理 1 作rm2 m图 由斜率 R 计算 R 2 根据 10 5 式用逐差法求出R 3 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R值 方法一 方法二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4 注 作图要求用坐标纸画图或计算机软件处理 表格中贴不下的 可以另附页或贴在实验报告的背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霍尔效应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5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6 实验内容 表 1 测量 V H 随IS 的变化 IM 0 5 A IS IM IS IM IS IM IS IM I S mA V 1 mV V 2 mV V 3 mV V 4 mV V H mV 1 00 1 50 2 00 2 50 3 00 表 2 测量 V H 随 I M 的变化 IS 3 mA IS IM IS IM IS IM IS IM IM A V 1 mV V 2 mV V 3 mV V 4 mV V H mV 0 10 0 15 0 20 0 25 0 30 0 35 数据记录 与处理 0 4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27 0 45 0 50 数据处理 1 在坐标纸上 或用计算机软件 画出VH IS曲线 并说明斜率的含义 2 在坐标纸上 或用计算机软件 画出VH IM 曲线 并说明斜率的含义 表 3 测绘螺线管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 本步骤选做 调节IS 3 00mA IM 0 500A 测得数据填入下表并在坐标纸上画出 B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