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贡湖生态环境分析及措施精品资料_第1页
易贡湖生态环境分析及措施精品资料_第2页
易贡湖生态环境分析及措施精品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 20 易贡湖生态环境分析及措施 摘要 受滑坡堆积体溃决影响 易贡湖湖区水面大量萎缩 湖区土地沙化 湿地系统退 化 水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 标体系法 依据易贡湖溃决前后的卫片解译成果 对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 境状况和生态环境演替规律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湖区生态环境逐年变差 逆向演替加速 为遏制易贡湖溃生态环境逆向演替趋势 初步提出了在湖口筑坝 的工程措施 以抬高湖水位 恢复易贡湖生态 推动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指数 生态恢复措施 易贡湖 西藏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是因为暴雨 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 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发生后 生态环境遭到极为严 重破坏 灾难后的生态环境演变也存在两种趋势 一种是进一步恶化 一种是正 向演替 但历时漫长 研究泥石流灾难后灾区的生态环境演变 提出并实施相应 的辅助措施 推动生态环境正向演替 对人类构建现代生态文明 营造绿色家园 提高生存质量 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文试就西藏易贡湖生态环境演替问题进行探 讨 1 湖区概况 易贡湖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 易贡藏布干流下游段 下距 G318 交通咽喉通麦大桥约 25km 湖区气候宜人 土地肥沃 是西藏易贡茶叶和易贡辣 椒的唯一产区 大约 1900 年藏历 7 月间 易贡藏布左岸扎木弄沟发生大型泥石 流堵塞易贡藏布形成易贡堰塞湖 经过 100a 的演变 易贡湖已形成约 22km2 的 水面 湖中云雾游荡 雪山倒影 湖滩平原水鸟飞翔 湖周果林茂密 茶园垅垅 成为 人间仙境 2000 年 4 月 易贡湖左岸的扎木弄沟再次发生特大型泥石流 堵塞易贡湖口 导致湖水位急剧暴涨 6 月 11 日易贡湖滑坡堆积体溃决 湖水下 泄造成湖口河道下切 湖内水位急剧下降 水面大量萎缩 导致枯季湖底裸露 仅存狭窄河道 目前 湖区土地沙化 湿地系统退化 水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易贡茶叶也失去了以前的口感 旅游发展受困 经济发展受限 2 易贡湖溃决前后环境状况分析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 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 包括人工 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 物质和能量 或作用的总和 包括影响人类生存与 发展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生态系统是一 个不断演化的动态平衡系统 它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超过了系统自 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 其结构和功能将遭到破坏 物 质和能量输出输入无法平衡 必将造成生态失调 甚至造成生态灾难 目前 区 域环境状况分析一般是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法进行综合评价 利用综 合指数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状态 易贡湖生态环境状况 分析依据的是 1999 年 7 月 易贡湖溃决前 和 2013 年 7 月 易贡湖溃决后 的湖区 卫片解译成果 主要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等方面对易贡湖溃决前 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以揭示易贡湖湖区生态环境变差的缘由 2 1 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易贡湖溃决后 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 溃决前 后各类土地拼块数量以及面积的变化情况见表 1 和图 1 通过对湖区土地利用格 局对比分析发现 2000 年易贡湖溃决后 湖区林地 水域等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 减少 林地面积减少了 141 55hm2 水域面积减少较多 达 1414 95hm2 比溃 20 20 决前减少了约 43 5 2 2 湖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2 2 1 生态环境状态指数计算采用国家环境保护部 2015 年 3 月 13 日发布的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发布稿 HJ192 2015 提供的方法 依据易贡 湖 1999 年和 2013 年湖区卫片的解译成果 对湖区 面积 170 49km2 的生态环境 状态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生物丰富度指数 植被覆盖度指数 水 网密度指数 土地胁迫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5 个 各归一化系数均采用全国归一 化系数标准 归一化系数 100 A 最大值 A 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 值 生态环境状态指数计算公式为 EI 0 35 生物丰度指数 0 25 植被覆盖 指数 0 15 水网密度指数 0 15 100 土地协迫指数 0 10 100 污染 负荷指数 环境限制指数 1 式中 生物丰度指数 生物多样性指数 生境质量指 数 2 生物多样性指数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623 2011 评定 生境质量指数 Abio 0 35 林地 0 21 草地 0 28 水域湿地 0 11 耕地 0 04 建设用地 0 01 未利用地 区域面积 Abio 参考值取 511 2642131067 植被覆盖指数 Aveg 0 5 林地面积 0 3 草地面积 0 2 农田面积 区域面积 水网密度指数 Ariv 河流长度 区域面积 Alak 湖库 近海 面积 区域面积 Ares 水资源量 区域面积 3 土地胁迫指数 Aero 0 4 重度侵蚀面积 0 2 中度侵蚀面积 0 2 建设用地面积 0 2 其他土地胁迫 区域面积 污染负荷指数 0 20 ACOD COD 排放量 区域 年降雨总量 0 2 ANH3 氨氮排放量 区域年降雨总量 0 20 ASO2 SO2 排放 量 区域面积 0 10 AYFC 烟 粉 尘排放量 区域面积 0 20 ANOX 氨氮化物 排放量 区域面积 0 10 Asol 固废物丢弃量 区域面积 经计算 易贡湖溃决 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指数分别为 65 79 和 58 23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2 2 2 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判断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发布稿 HJ T192 2015 按照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将生态环境分为 5 级 即优 良 一 般 较差和差 生态环境状况评判标准见表 3 000 年溃决前 易贡湖湖区的生 态环境指数为 65 79 生态环境状况为良 植被覆盖度较高 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适合人类生存 2000 年溃决后 湖区的生态环境指数为 58 23 生态环境状况 仍然为良 但是生态环境质量相比溃决前已明显变差 2 2 3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析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发布稿 HJ T192 2015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 将生态环境质量 变化幅度分为 4 级 即无明显变化 略有变化 好或差 明显变化 好或差 显 著变化 好或差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 4 2000 年溃决前后易贡湖湖区 生态环境指数由 65 79 减小到 58 23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 EI 为 7 56 由此可知 易贡湖溃决后 湖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差 3 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分析 依据易贡湖溃决前的 1987 1992 年和溃决后的 2004 2013 年湖区遥感卫片的解 译成果 通过计算 1987 1992 年湖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 67 04 和 66 45 生态环境为 良 生态环境指数变化 EI 为 0 59 属于 无明显 变化 说明该湖溃决前湖区生态环境无明显变化 2004 2013 年湖区生态环境状 况指数分别为 60 64 和 58 23 生态环境为 良 但生态环境指数变化 EI 为 2 4 属于 略有变化 说明湖区生态环境状况逐年变差 逆向演替加速 4 工程措施 20 20 易贡湖溃决前后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分析说明 溃决前 湖区生态环境演替基本处 于稳定状态 溃决后则为逆向演替 并有加速趋势 湖区生态自然修复难以实现 为防止湖区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受破坏 需采用必要的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环境修 复措施 以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稳定性 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 维持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为保障易贡湖湖区生态环境正向演替 初步研究拟 在易贡湖口修建拦河坝抬高易贡湖水位至 2212m 形成湖长 15km 湖宽 1 8km 最大水深 22m 湖面 20km2 库容约 1 1 亿 m3 的水体 恢复易贡湖 2000 年溃决 前良好的生态环境 挡水建筑物采用混合坝 主河床布置混凝土滚水坝 右岸布 置土石坝 之间布置连接段 大坝坝顶高程 2218 00m 滚水坝堰顶高程 2211 20m 最大坝高 21 5m 大坝上游设置长 15m 厚 1m 的混凝土铺盖 下游 设置下挖式消力池 长 16m 厚 1m 河床右岸布置砂砾石坝 坝顶高程 2218 00m 坝顶宽 5m 坝体上游面设置土工膜防渗 底部接防渗墙 工程实施 后 易贡湖水面将增加至 20km2 接近于 2000 年易贡湖溃决前湖面面积 可改变 湖区现有土地利用结构 增加湖泊水环境容量 扩大水生生物生存空间 改善湖 区小气候 遏制湖区生态系统逆向演替 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 5 结论 通过在当贡湖口修建拦河坝抬高易贡湖水位 扩大湖区水面 可基本遏制湖底土 地裸露和区域土地沙化 减少水土流失 提高易贡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湖泊生 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保障湖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稳定 维持湖区生态系统正向演 替 参考文献 1 HJ192 201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S 2 HJ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 3 G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