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9分子生物学实习心得分子生物学室实习报告前言分子诊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疾病的诊断、疗效监测等多方面都逐渐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但真正能很好的将分子生物学诊断信息运用好的医务工作者还只是少数,不少医生目前仍对传统的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可信度仍然怀有质疑的态度,更不用说一些刚发展起来的检验项目。因此检验专业的实习生不仅要掌握分子诊断学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更应该孰知其临床意义,更好的与临床进行沟通,才能更好的运用先进的检验诊断技术为患者服务。 实习目的:熟悉分子室常规的检查项目,掌握标本的签收和处理,掌握 PCR 的原理,核酸的提取,PCR 仪的使用,熟悉核酸杂交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杂交仪的使用。了解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实习内容:2 / 291HBV DNA 检测、HCV RNA 检测:核酸提取是扩增前最主要的步骤,每个环节都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主要步骤:每个 EP 管加 100 微升 DNA 浓缩液,再加 100 微升待测血清,震荡混匀,离心 12000rpmx10min,用加样枪弃上清,加 30微升 DNA 提取液,震荡,金属浴 10min,离心 12000 rpmx5min。提取后,配试剂,加样,扩增 1h45min,扩增仪型号为 7300。分析结果。注意,金属浴过程中,金属浴箱要盖上,每个 EP 管要盖严,防止加热过程中发生爆管,造成实验室的污染。若发生爆管,详细记录好发生爆管的标本编号,爆管发生的原因,时间等情况。HSV-II 型病毒DNA 检测、HPV 病毒 DNA 检测的标本均为分泌物,标本加生理盐水,震荡,取 1ml 至 EP 管,离心 12000rpmx5min,弃上清,注意沉淀易漂起,不要讲沉淀弃掉,加 50 微升 DNA提取液,震荡,金属浴 10min。然后配试剂,加样,扩增1h20min,PCR 仪为 7600。检验结果需要与患者的病史、临床信息综合分析,绝对不可仅仅只凭 PCR 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2核酸杂交 主要是指 HPV21 型检测,标本多为女性的阴道分泌物,首先提取 DNA,进行核酸体外扩增,得到扩增产物,然后金属浴煮沸,淬火,得到大量单链的 DNA 片段,3 / 29将单链 DNA 片段加入到 500 微升杂交液中,并到产物分析间进行核酸的杂交,每台杂交仪可一次做 15 个标本,应注意防止漏液和交叉污染。3其他 流式细胞术等,但由于标本量较少,平时多的不多。实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子生物学室的实习感觉还是太过短暂,再加之实习人数多,操作的机会少,特别是标本少的项目,基本还是处于见习的状态,而且相比其他组的实习,缺乏主动思考的的动力,也许事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也许是跟老师交流太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加强相关学习,真正掌握好这这一门新兴的学科,为今后的学习、该工作或者科研服务实习感想:一个月的实习很快结束了,每天其实都在做着大量的重复工作,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厌烦,相反我觉得这是一门艺术,因为没有谁能保证 2 次加样的量是完全一样的,4 / 29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是通过不断的练习,规范我们的操作,使每次加样量尽可能的减小误差,会做不代表能做好,真正的快乐就在于,将别人认为枯燥无聊的工作做的完美无瑕。分子诊断学是一门有力的科研武器,不仅可以运用于临床诊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一门学科,在学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在实习结束之际,我要感谢分子生物学室每一位老师,感谢他们耐心、亲切的教导,是他们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教育了我,是他们团结协作、融洽的工作气氛感染了我。他们循循善诱给我讲解,他们耐心规范了我的操作,他们给予我很大的信任与鼓励, 。而我能做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真负责地工作,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专业的的优秀人员。祝福分子生物学室每一位老师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分子生物学学习心得5 / 29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微观生物学的发展速度可谓惊人。作为一名本科生,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基础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或是研发工作打下基础,这样才能跟得上知识和信息发展的脚步。分子生物学作为微观生物学的根基,学好它无疑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献,是有关不同类型的弥散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基因表达分析的。弥漫型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是在临床上异构的:40% 的患者目前的治疗反应良好,长期生存,而其余屈服于疾病。我们认为这种可变性在自然历史反映了识别分子在肿瘤异质性。两个不同的分子形式的 DLBCL 有着不同的 gene 表达模式,表明了 B 细胞有不同的分化阶段。一种是表达中心 B细胞的基因表达特征,另一种是表达体外激活诱导外周血B 细胞。其中中心 B 细胞的存活率大于激活 B 细胞。我们发现肿瘤的分子分类的基础上的基因表达可以识别以前未被发现和临床癌症的重要亚型。构建了一个特异性的 DNA 微阵列,分析淋巴恶性肿瘤的基因表达,判断基因表达模型和肿瘤表型,最后利用分层系统树图得出结论。从文献中我了解了 DNA 微阵列技术,掌握了 DNA 微阵列技术的方法,学会了分析分层系统树图,更认识到了弥漫型6 / 29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研究的重要性。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前沿的学科,我们只有努力学习英语,经常阅读中外文献,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才能了解分子生物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掌握分子生物学中的研究分析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分子生物的学习,第一,我掌握了以中心法则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了解了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锻炼了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 接触了微观生物学前沿,培养了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学习分子生物学提高了我们的微观生物学素养,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了解了最新的微观生物学进展,让我们对生物学科研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7 / 29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 / 29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9 / 29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大学校门跨入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10 / 29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五、存在的问题。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11 / 293 , . s, , ,分子生物学报告工作总结06 级生物工程制药 第四组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缺少创新性,而且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听,缺少主动性。本学期开学分子生物学老师提出“快乐教学” ,既让各组同学自己选题、自己创作向同学们讲解分子生物方面的知识,既可以锻炼同学们自主创新能力,又可以增加同学对学习的乐趣。本组作为第四组经过两周的准备,于 XX 年 11 月 13 日在生物北楼 225 做了这次分子生物学报告。报告情况的概述本小组共有 7 名成员,分别是组长:刘大志;组员:张恒、郑磊、宗亮、刘骞、邓吉昌、傅效伟。12 / 29小组成员分工如下:PPT 制作:刘大志、张恒、郑磊材料搜集:刘骞、宗亮、邓吉昌记录员:傅效伟10 月 28 日下午 2:30,我们小组开了第一次讨论大会,主要是讨论报告的主题,还有确定以什么形式讲这次报告。经过全体成员接近半小时的激烈讨论,将报告的话题初步确定为“生物信息” ,因为“生物信息”现在研究比较热门。并打算 10 月 30 日下午将搜集到的所有资料汇总,但是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与“生物信息”有关的资料少之又少,而且“生物信息”的内容太枯燥,估计讲起来也不会吸引同学。于是经过 11 月 1 日的再次讨论最终决定不做生物信息方面的报告,将主题再次改为“人类基因组计划” ,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不仅网上的材料很多,而且大家都听过人类基因组计划,也许都会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确定这个主题也是受分13 / 29子生物学课的启发,因为我们刚好讲到基因,这个主题可以对老师讲过的内容进行一下拓展。由于本组没有口才太好的成员,因此为了能做出有特色的报告,本来打算在报告的过程中能表演个节目来表现报告的主题,比如,歌曲或小品之类的,这样也许会更与众不同一些,但是编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歌曲或小品之类的,对我们这群没有艺术功底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尤其在这么短的时间编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这个想法就取消了,只能走老路。11 月 2 日下午 2:30,将小组各成员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由刘大志、张恒、郑磊同学进行 PPT 制作,先确定了 PPT的结构,即在 PPT 上怎样将 HGP 体现出来,先讲什么后讲什么。PPT 结构如下:HGP 由来、HGP 研究的内容、各国研究进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内容。经过一天的制作 PPT 初步完成,但是只是粗品,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最后由张恒同学对 PPT 进行修改、加工,完美的 PPT 终于横空出世。11 月 3 日早晨,由刘大志同学进行报告稿的整理,并打印出来发给大家,让大家提前对自己讲的内容有个了解。14 / 29本来定在 11 月 6 日作报告,由于种种原因被推迟了一周,定于 11 月 13 日做报告。11 月 13 日晚上 6:30 作分子报告,首先是第三组作报告,然后由我们第四组作报告,我们组一共六个人作报告,傅效伟同学在台下作报告记录。最后由老师作点评,然后是组长对报告进行总结。报告大概进行了一个小时,经过我们的共同的努力,我们的报告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报告做得还算成功。报告感想作为本组组长,我对这次报告有很多感想。首先通过做这次报告,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团队精神,所谓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这次报告正是我们小组团队精神的最好体现,在制作PPT 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有搜集资料的,有整理资料的,有制作 PPT 的,还有写讲稿的。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如果没有小组各成员的密切合作,就不会将工作做好,甚至不能成功完成工作。 其次,通过这次报告,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知识,甚至比上课时收获的还要多,因为上课时我们是被动地听,没有我们主动参与,因此也就不能15 / 29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而这次报告与以往的上课不一样,完全由我们自己支配时间,设计工作计划,我们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才能将工作做好。并且当你全身心投入到其中时,尤其是当你真的从其中学到了知识的时侯,你就会体会到很大的乐趣和成就感。因此希望接下来各组也能认认真真的投入到其中,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分子报告的真正意义。再次,这次报告锻炼我们的组织能力。从开始 PPT 制作到报告结束,我们组织了多次会议讨论和策划怎样做 PPT,怎样讲报告。另外在申请教室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与校领导接触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在以前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在与校领导接触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胆量与应变能力。最后,通过这次报告我知道了一个道理,这次报告只是一次展示我们团队的机会,我们不能把它当成负担,因此也就不要太在意报告的分数。在学习过程中也是这样,要知道我们学习完全是为了我们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能做分数的奴隶。要清楚自己真正学会了多少东西,如果没学到知识,分数再高也是自欺欺人,16 / 29将来也会被淘汰。以上是我的感想。在报告结束后,我们小组其他成员也谈了对这次报告的感想。 宗亮同学认为:我们虽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小组的全部成员都享受其中。我们第 4 小组的选题围绕着课本上老师讲过但是同学们了解并不深入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几周的时间搜集资料和查阅各类文献。从选题到制作,我们每个小组成员默契合作,保证优质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而现场展示的时候,我自告奋勇为 PPT做收尾陈述,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我们顺利和精彩的完成了报告。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得到的经验和感想有很多。掌握了更实用的资料查阅能力,锻炼了自己演讲和临场发挥的能力,还有最重要的,增强了大家的团队协作意识。这次活动给我如此多的帮助,希望还有机会可以再参加。刘骞同学认为:这次分子报告感觉是很有意义的一次课外的拓展活动,至少相对于以前其它学科的课外活动来讲,它更有价值。以前的形式往往都是期末写一篇和学科挂钩17 / 29的论文等等,大同小异。个人感觉学生的作品往往就是网上资料的拼凑,只不过是应付而已,既得不到什么知识,而且养成对待自己论文不严肃的根基。在报告的前期准备中自己查阅了很多资料,尽量让自己对内容了然于心,力图在讲台上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来引导同学们进入我们的报告中来,而不是一味的照着黑板上念。强调的是有自己的东西。其次,这次报告也是一次非常有效的学习机会,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往往自己不会很深入的研究,直接结果是在考完试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它就会在我们的记忆中消失,而这次报告是专题式的,它能深入的阐述老师上课讲过的东西,是一种讲座式的报告,但有没有讲座里那些晦涩的知识和语言。因此,我感觉在这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会在我的记忆中保留很长一段数间。郑磊同学认为:通过这次分子讨论,首先使我接触到了一些很前沿的东西,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其次,因为是自己亲手参与了 PPT 的制作、讲解活动,并非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所以这次活动的举行,给我影响是大而深刻的。18 / 292016 分子生物学 实验二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一 质粒 DNA的小量制备 DNA 的含量、纯度与分子量的电泳法测定实验三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 质粒 DNA 的小量制备一、实验原理要把一个有用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进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需要运载工具,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这种工具就叫载体。载体的设计和应用是 DNA 体外重组的重要条件。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下列条19 / 29件:(1)是一个复制子,载体有复制点才能使与它结合的外源基因复制繁殖;载体在受体细胞中能大量增殖,只有高复制率才能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大量扩增;载体 DNA链上有 1 到几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识别与切割位点,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载体具有选择性的遗传标记,如有抗四环素基因,抗新霉素基因等,以此知道它是否已进入受体细胞,也可根据这个标记将受体细胞从其他细胞中分离筛选出来。细菌质粒具备上述条件,它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之一。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稳定遗传因子,大小在 1120kb 之间,具有双链闭合环状结构的 DNA 分子,主要发现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细胞中。质粒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能力,能使子代细胞保持它们恒定的拷贝数,可表达它携带的遗传信息。它可独立游离在细胞质内,也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它离开宿主的细胞就不能存活,而它控制的许多生物学功能也是对宿主细胞的补偿。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严密控制型和松弛控制型。前者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染色体不复制时,它也不复制。每个细胞内只含有 1 个或几个质粒分子。后者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复制,在20 / 29细胞里,它有许多拷贝,一般在 20 个以上。通常大的质粒如 F 因子等,拷贝数较少,复制受到严格控制。小的质粒,如 ColE 质粒,拷贝数较多,复制不受严格控制。在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时,染色体 DNA 复制受阻,而松弛型 ColE质粒继续复制 1216h,由原来 20 多个拷贝可扩增至 10003000 个拷贝,此时质粒 DNA 占总 DNA 的含量由原来的 2增加到 4050。所有分离质粒 DNA 的方法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分离和纯化质粒 DNA。采用溶菌酶可破坏菌体细胞壁,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使细胞壁解,经溶菌酶和阴离子去污剂处理后,细菌染色体 DNA 缠绕附着在细胞壁碎片上,离心时易被沉淀出来,而质粒 DNA 则留在清液中。用乙醇沉淀、洗涤,可得到质粒 DNA。质粒 DNA 的相对分子量一般在 106107 范围内,如质粒pBR32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质粒 pUC19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在细胞内,共价闭环 DNA 常以超螺旋形式存在。如果两条链中有一条链发生一处或多处断裂,分子就能旋转而消除链的张力,这种松弛型的分子叫做开环 DNA。在电泳时,同一质粒如以 cccDNA 形式存在,它比其开环和线状DNA 的泳动速度快,因此在本实验中,自制质粒 DNA 在电泳21 / 29凝胶中呈现 3 条区带。二、实验目的1掌握最常用的提取质粒 DNA 的方法和检测方法。2了解制备原理及各种试剂的作用。三、实验材料和试剂材料:大肠杆菌,分别含 pET28a 质粒和 pEGFP-N3 质粒,携带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试剂:1. LB 培养基:10g/L 胰蛋白胨,5g/L 酵母提取物,10g/L NaCl,用 NaOH 调 pH 至左右。如固体培养基则添加 15g/L 琼脂。2. 溶液。3. 溶液。22 / 294. 溶液。5. 酚/氯仿液(V/V1/1)。6. 无水乙醇7. 70乙醇8. TE 缓冲液。仪器: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台式高速离心机、台式小型振荡器、EP 管(微量离心管)、加样器(20uLlmL)、吸头。四、操作步骤1取菌液置于 Ep 管中,10000rpm 离心 3min。2弃上清,加入 150L GET 缓冲液,在涡旋混合器上充分混匀,在室温下放置 10min。23 / 293加入 200L 新配制的/L NaOH(内含 1SDS),加盖,颠倒 23 次,使之混匀,冰上放置 4min,最多不能超过5min。4加入 150L 冰冷的乙酸钾溶液。加盖后,颠倒数次使之混匀,冰上放置 15min。54,10000rpm 离心 5min,上清液吸至另一干净的 Ep中,如上清液浑浊则需重新离心一次。6于上清液中加等体积酚/氯仿液,振荡混匀,4,12000rpm 离心 2min,小心吸取上清液,转移至另一 Ep 管中,注意勿将两液相中间的白色蛋白薄层吸出。7向上清液加入 2 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室温放置min。用离心机于 12000rpm 离心 5min。小心吸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一张纸巾上,以使所有液体流出。8用 70乙醇洗涤沉淀一次,12000rpm 离心 3min,除尽乙醇,室温自然干燥(将离心管倒置于一张纸巾上),备用。24 / 299用 30uL 含无 DNA 酶的胰 RNase(20 ugmL)的 TE 重新溶解 DNA,置于 4保存。五、注意事项1收集菌体提质粒前,培养基要去除干净,同时保证菌体在悬浮液中充分悬浮,所以加 GET 后要充分混匀。2在添加溶液与溶液后溶液的混合一定要柔和,采用上下颠倒的方法,千万不能在旋转器上剧烈振荡。其中加入溶液后,溶液变成澄清,并有黏性;加入溶液后,出现絮状沉淀。3苯酚具有腐蚀性,能造成皮肤的严重烧伤及衣物损坏,使用时应注意。如不小心皮肤上碰到苯酚则应用碱性溶液、肥皂及大量的清水冲洗。4苯酚可以用于抽提纯化 DNA,由于苯酚的氧化产物可以使核酸链发生断裂。所使用的苯酚在使用前25 / 29必须经过重蒸,且都必须用/LTris-HCl ()进行平衡。所以取酚/氯仿/异戊醇时应取下层溶液,因为上层是 Tris-HCl液隔绝空气层。5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时,应充分混匀。经酚/氯仿/异戊醇抽提后,吸取上清液时注意不要把中间的白色层吸入,其中含有蛋白质等杂质。6实验中,涉及酚/氯仿溶液的操作要格外小心,而且与之接触的吸头、Ep 管,全部弃用,不回收。六、思考题1裂解细菌时需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答: 操作第三步之后应注意不可剧烈震荡,以免细菌 DNA断裂混进质粒中,导致提取质粒 DNA 不纯;严格注意在冰上操作,防止 DNA 变性;打开或者关上离心管盖注意拇指不要碰到管口,防止染菌。26 / 292质粒的基本性质有哪些?答: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稳定遗传因子,大小在1120kb 之间,具有双链闭合环状结构的 DNA 分子,主要发现于细菌、放线菌和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护牙齿毕业论文
-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与流量优化方案
- 毕业论文答辩跨系
-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和设计
- 道路运输两类人员安全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生儿护理查房
- 2025年物体打击应急演练脚本范文
- 2025年上肢骨折护理记录范文
- 2024社区《网格员》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 毕业论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 2024年福建投资集团招聘真题
- 2025年乡村方面的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26道医院财务科岗位面试真题及答案
- 农业机械无人驾驶协同系统接口设计与数据交换规范
- 2025年“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笔试高频考点题库考试试题【含答案】
- 研发样品管理办法
- 儿科护理实习出科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指南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柯坦镇葛庙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四川乐山市中区物理高一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DB54-T 0481-2025 西藏地区220kV和110kV变压器中性点 过电压间隙保护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