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与朱元思书》同步训练(I)卷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与朱元思书》同步训练(I)卷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与朱元思书》同步训练(I)卷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与朱元思书》同步训练(I)卷_第4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与朱元思书》同步训练(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7 7 课课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9797 分分 1 5 分 文章在总写中 用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 在分写 异水 时 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 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 奇山 时 通过泉响 鸟鸣 蝉转 猿叫 反衬了 山的 的特点 之后 通过 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 的抒情短论 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 最后 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 突出了树多的特点 与前文一句 相照应 2 8 分 解释下列各项中的多义词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以军礼见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3 16 分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2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3 天山共色 巧言令色 4 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第 2 页 共 11 页 5 急湍甚箭 可爱者甚蕃 6 好鸟相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蝉则千转不穷 人穷志短 8 与朱元思书 孤常读书 4 6 分 隆中对 节选自 作者 字 朝史学家 所著 记载了 三国的历史 5 2 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上文 即 与朱元思书 选自 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 字叔庠 南朝梁文学家 原文题目中的 书 即书信 它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 文中 窥谷忘反 一句中的 反 现在写作 返 意为返回 这是文言文的通假字现象 句中的 窥 是看的意思 而今义是偷看 这是文言文的古今异义现象 C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是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 省略主语 高山 即 高山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是骈句 而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是散句 D 皆生寒树 句中的 寒 是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的意思 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好鸟相 鸣 与 君子好逑 句中 好 意思不同 分别是 美丽的 喜欢 6 2 分 读课文 口技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 突然听见屏风里抚尺一拍 所有坐着的人静悄悄的 B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 接着一个妇人被惊醒 打着哈欠 伸着懒腰 说着梦话 C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坐满了的客人没有一个伸长脖子的 都偏着头凝神听着 微笑 着 暗暗赞叹着 D 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 过了一会儿 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 成百上千的小孩哭了起 来 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 7 2 分 下面加线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 发鸠之山 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 第 3 页 共 11 页 B 且焉置土石 C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D 善莫大焉 8 2 分 读 木兰诗 选出对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 经历了千百战斗 有的死了 有的胜利归来 B 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 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 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 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 从军十年 经历了千百次战斗 将军死去了 壮士归来了 9 2 分 下列对课文 与朱元思书 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一句从大处着笔 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 文中通过写水的 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 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 异 C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 令人陶醉其中 流连不已 D 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 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 寄情山水的情感 10 2 分 下列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作动词 向东向西 B 夹岸高山 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 往高处远处伸展 C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动词使动用法 使 平息 D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动词 奔跑 11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公将鼓之 B 蹴尔而与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 先帝不以臣卑鄙 皆以美于徐公 第 4 页 共 11 页 D 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且焉置土石 12 2 分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哀转久绝 B 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C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D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分 13 2 分 下列与 猿则百叫无绝 中的 绝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B 佛印绝类弥勒 C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D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14 4 分 仿照下列画线的句子进行续写 山虽无言 然非无声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 是它愤怒的吼叫 15 2 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译文 2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译文 16 10 分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2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17 5 分 文中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 三峡 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 5 页 共 11 页 18 5 分 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文中 京京像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 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19 5 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但愿人长久 苏轼 水调歌头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登飞来峰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蒹葭 与朱元思书 中表达作者厌弃尘世 企图归隐的句子是 请把辛弃疾的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默写完整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20 3 分 加下划线字注音 水皆缥碧急湍甚箭泠泠作响 21 3 分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互相轩邈嘤嘤成韵横柯上蔽 22 2 分 下列加横线的词不能解释为 全 或 都 的一项是 A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B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C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3 5 分 解释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第 6 页 共 11 页 从流飘荡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二 二 阅读题阅读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4 13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 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 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耳 1 解释划线词的词义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庭下如积水空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3 简答 在句式 节奏方面看 陶文带有骈文特点 所用整句 多以 构成对偶 句式整齐 节奏感较强 苏轼的这篇文章所用散句 均有 间用整齐句式 节奏舒缓 从思想感情看 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 的苏轼是受到 贬谪的 人 答谢中书书 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 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第 7 页 共 11 页 25 7 分 阅读理解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 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 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1 下面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窥谷忘反 通 返 B 在昼犹昏 夜晚 C 负势竞上 向上 D 从流飘荡 随着 2 此句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运用了什么写法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9797 分分 1 1 2 1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第 9 页 共 11 页 3 8 4 1 5 1 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