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卷_第1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卷_第2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卷_第3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卷_第4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0 页 人教版备考人教版备考 20202020 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 16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小小朋朋友友 带带上上你你一一段段时时间间的的学学习习成成果果 一一起起 来来做做个个自自我我检检测测 吧吧 相相信信你你一一定定是是最最棒棒 的的 一 一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207207 分分 1 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小题 华歆 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 难之 朗曰 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 王之优劣 注 辄 就 难之 对这件事感到为难 耳 罢了 既已纳其自托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 船上托身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俱乘船避难 幸尚宽 后贼追至 携拯如初 2 用现代汉语写出 世以此定华 王之优劣 一句的意思 3 从文段内容看 你认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 写写你的理由 2 15 分 阅读文言文 完成练习 学弈 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 第 2 页 共 20 页 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1 诲 在文中的意思是 2 找出两个人学弈时不同表现的句子 3 选出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思 援弓缴 而射之 B 思援 弓缴 而射之 C 思援弓 缴 而射之 4 本文要说明的道理 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要善于观察 实事求是 B 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 是因为智力上有差别 C 学习应专心 不可三心二意 3 14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 智意所及 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 太祖 欲知其斤重 访之群下 咸莫能 出其理 冲曰 置象大船上 而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 则校 可知矣 太祖悦 即施行焉 注释 太祖 即曹操 曹冲的父亲 校 ji o 通 较 比较 施行焉 按这办法做了 1 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曹操想称大象的重量 大臣们的表现是 曹冲称象的办法是 2 曹冲与王戎的相同之处是 4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 第 3 页 共 20 页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 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 给划线字注音 盂沧孰汝知乎 2 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 我以 日始出时去 人近 及 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 也 孰 为汝多知 乎 3 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 二是间接引用句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 将第二句改写 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4 孰为汝多知乎 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 这说明了什么 5 两小儿的 辩斗 对你有什么启发 请联系实际谈谈 5 26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第 4 页 共 20 页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 给下列字注音 盂沧孰汝 2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3 翻译 两小儿辩日 全文 4 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 孰为汝多知乎 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 这说明了什么 6 两小儿的 辩斗 对你有什么启发 请联系实际谈谈 7 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 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第 5 页 共 20 页 8 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 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 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 6 8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 吾年七十 欲学 恐已暮矣 师旷日 何不炳烛 乎 平公日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 好学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孰与 昧行 乎 平公日 善哉 注 炳烛 点燃蜡烛 盲臣 师旷自谦之辞 师旷是个盲人 所以这么说 阳 这里指阳光 孰与 一种固定格式 用来比较 相当于 比 怎么样 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暮 戏 闻 善 2 下列句子中 之 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臣闻之 B 如日出之光 C 默而识之 D 学而时习之 第 6 页 共 20 页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7 12 分 课外阅读 约不可失 魏文侯 与虞人 期猎 是日 饮酒乐 天雨 文侯将出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 公将焉 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 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 身自罢 之 注释 魏文侯 战国时魏国国君 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 掌管山泽的官 罢 停止 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 饮酒乐 天雨 公将焉之 岂可不一会期哉 2 与 公将焉之 中 焉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 身自罢之 4 这则小故事中 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8 13 分 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 欲学 恐巳暮矣 师旷曰 暮 何不炳烛 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 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 乎 平公曰 善哉 第 7 页 共 20 页 注释 炳烛 点烛 盲臣 师旷为盲人 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暮 闻 善 2 用 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3 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 意在说明 9 10 分 阅读古文 完成练习 融七岁时 值 祖父六十寿诞 宾客盈 门 一盘酥梨 置 于寿台之上 母令融分之 融遂 按 而分 各得其所 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 问曰 他人得梨巨 唯己独小 何故 融从容 对 曰 尊老敬长 为人之道 也 父大喜 注 值 遇 遇到 盈 满 置 放置 摆放 遂 于是 就 故 缘故 原因 从 容 不慌不忙 悠闲舒缓 道 道理 1 把古文中的词语和意思用线连起来 尊老敬长 A 每个人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 宾客盈门 B 唯独自己的是最小的 唯己独小 C 尊敬老人和比自己年长的人 各得其所 D 宾客挤满门庭 2 猜一猜 依次将所选的答案填在文中的横线处 孔融会按什么方法分梨 A 远近亲疏 B 长幼次序 C 高矮胖瘦 孔融回答了什么让父 大喜 A 先来后到 不偏不倚 第 8 页 共 20 页 B 树有高低 人有老幼 C 梨有大小 人有亲疏 3 短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A 母亲让孔融分梨 孔融主动把小梨留给自己的事 B 孔融的祖父过生日的事 4 孔融 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A 孝敬父母 B 谦恭敬让 C 自强不息 10 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题 有王告大臣 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时彼众各以手触 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 象类何物 触牙者即言 象形如萝菔 根 其触耳者言象 如箕 其触头者言象 如石 其触鼻者言象 如 杵 其触脚者言象 如臼 其触脊 者言象 如床 其触腹者言象 如瓮 其触尾者言 象 如绳 注 萝菔 萝卜 箕 簸箕 扬米去糠的器具 杵 ch 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 用于舂 ch n 米等 臼 ji 用石或木制成的舂 ch n 米的器具 脊 这里指背部 瓮 w n 一种盛东西的陶器 腹部较大 1 用 标出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2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象类何物 时彼众盲各以手触 第 9 页 共 20 页 3 解释后面句子 其触耳者言象 如箕 4 给本故事拟一个标题 应当是 5 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1 6 分 课外阅读 欧阳公 四岁而孤 家贫无资 太夫人 以 荻 画地 教以书 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 而家无书读 就闾里 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 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 欧阳公 指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 孤 幼年丧父 资 财务 钱财 太夫人 指欧阳修的母亲 以 用 办法 荻 d 多年生草本植物 与芦苇相似 书 写 闾 l 里 街坊 乡里 1 结合语境和注释 理解下列下划线字的含义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公四岁而孤 家贫无资 孤 幼年丧父 资 财务 钱财 B 太夫人以荻画地 教以书字 以 用 办法 以 原因 C 以至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 惟 只是 务 致力 从事 D 及其稍长 而家无书读 及 等到 而 但是 2 根据下面的句子 写出相关成语 太夫人以荻画地 教以书字 以至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 3 及其稍长 而家无书读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 欧阳修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 下笔已如成人 的根本原因是 A 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 第 10 页 共 20 页 B 太夫人教子有方 C 邻里街坊都有藏书 慷慨借给他阅读 D 他刻苦读书 心无旁骛 12 19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园中有榆 其上有蝉 蝉方奋翼悲鸣 欲饮清露 不知螳螂之在后 曲其颈 欲攫 而食之也 螳螂 方欲食蝉 而不知黄雀在后 举其颈 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 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 迎而欲弹 之 童子方欲弹黄雀 不知前有深坑 后有掘株 也 注 攫 抓 掘株 截断的树桩 1 解释字义 园中有榆 其上有蝉 其 曲其颈 欲攫而食之也 其 举其颈 欲啄而食之也 举 其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童子方欲弹黄雀 不知前有深坑 后有掘株也 3 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4 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13 27 分 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 弃去 过小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 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媪 o 年老的妇人 杵 ch 棒槌 卒业 完成学业 1 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第 11 页 共 20 页 去 方 欲 还 2 给多音字注音 组词 磨 还 3 用 是 与 否 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过小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 弃去 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 5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14 14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 尝 与诸 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 折枝 诸儿竞 走 取之 唯 戎 不动 人问之 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注 尝 曾经 诸 众 游 游玩 玩耍 子 指果实 折枝 把树枝压弯了 折 弯 曲 竞 争逐 争着 走 跑 之 它 这里指李子 唯 只 仅 信然 确实这样 第 12 页 共 20 页 1 结合注释 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取之信然 2 说说王戎是如何判断李子是苦的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5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问题 孙休好射雉 孙休 好射雉 至其时 则晨去夕反 群臣莫不止谏 此为小物 何足甚耽 休曰 虽为小物 耿介 过人 朕所以好之 注释 孙休 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 后继位 雉 野鸡 耽 沉溺 贪恋 耿介 正直 有节操 1 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 孙休好射雉 则晨去夕反 此为小物 何足甚耽 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孙休在位期间 颁布良制 嘉惠百姓 促进了东吴的繁荣 从文中看 孙休是个 的人 16 8 分 文言文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 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 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 我为不信 吾为子先行 子随吾后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 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第 13 页 共 20 页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 以为畏狐也 1 你会用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吗 这个成语是 2 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3 长百兽 中的 长 的解释 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身体比百兽长 ch ng B 做百兽的首领 zh ng C 比百兽长得快 zh ng D 比百兽有长处 ch ng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 以为畏狐也 第 14 页 共 2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207207 分分 1 1 1 2 1 3 2 1 2 2 2 3 2 4 3 1 3 2 第 15 页 共 20 页 4 1 4 2 4 3 4 4 4 5 5 1 第 16 页 共 20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