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 一 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一 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 中 每小题中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题号题号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 答案答案 B BD DB BC CD DC CA AB BB BA AB BD DC CD DC C 题号题号 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24252526262727282829293030 答案答案 C CC C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屡遭列强入侵的屈辱史 又是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来入侵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屡遭列强入侵的屈辱史 又是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来入侵的 抗争史 据此请回答抗争史 据此请回答 1 91 9 题题 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 2 中国近代史上 使我国遭到主权破坏的第一个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007 年 9 月 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以 6910 万港元的价格 购入原属圆明园海晏堂 12 生肖 水力钟 喷泉的马首铜像 并决定将其捐赠给国家 受到国人的称赞 这一精美的 艺术珍品是在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马关条约 的各项内容中 最能反映此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要求是 A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等 5 辛丑条约 签订后 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 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 义国家要在此 A 开商埠 B 建教堂 C 办工厂 D 设使馆 6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7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在 这些条约中 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 赔款 B 割地 C 开设工厂 D 设立使馆界 8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两则材 料都 A 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 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 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 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9 下列人物中 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 作出卓越贡献的 林则徐 左宗棠 康有为 邓世昌 A B C D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是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 努力奋斗的过程 请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是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 努力奋斗的过程 请回 答答 10 2010 20 题 题 10 下列近代化运动中 最早提出 自强 求富 口号的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1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B 湖北织布局C 江南制造总局D 福州船政 12 梁启超在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中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 了 第一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于是福州船政局 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 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为 改变制 度 中国近代进行了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 B C D 13 2008 年全国两会十大最受关注话题仍重在民生 提到 民生 我们就会想到三民主 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生主义 14 是中国自由神 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 齐心协力 完 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以上挽联是为谁而写的 15 近代以来 中国进 入了艰难求索 曲折发展 的时期 其中为推翻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 争取民主 共和而掀起的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6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都主张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7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高举 民主 和 科学 两 面大旗 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 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 它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8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 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 下列四组搭配中 错误的一组是 A 林则徐 虎门销烟 B 邓世昌 黄海大战 C 左宗棠 洋务运动 D 陈独秀 戊戌变法 20 下列推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大前提 近代史上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 小前提 林则徐和康有为均主张向西方学习 结论 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是一样的 A 正确 错误 B 都正确 C 正确 错误 D 错误 正确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的一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的一 个高度的概括 据此请回答个高度的概括 据此请回答 21 3021 30 题题 21 共争青岛归还 同看国贼罢黜 欢呼学生罢课 庆贺商店开门 这首打油诗反映的 重大历史事件是 A B C D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22 90 年前 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 今天我们依然隆重地纪念她 这主要 是因为 A 她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她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她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3 2004 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要培育形成 12 个重点 红色旅游 区 其中属于沪浙 上海 浙江 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 开天辟地 党的创立 B 遵义会议 生死攸关 C 延安精神 革命圣地 D 开国大典 国旗飘扬 24 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 潍坊市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 他们选 择了上海 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A 辛亥革命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红军长征 D 中共七大 2525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 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影片再现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 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影片再现 的是 的是 C C A A 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 B 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 C 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 D 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26 和 八一 建军节的来历有密切关系的历史事件 A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 上海工人起义 27 小明为井冈山市 红色旅游推介会 撰写宣传语 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 改革开放的窗口 28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 历史记录的第一次 长征的胜利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是在 C A 1934 年 10 月 B 1935 年 1 月 C 1935 年 10 月 D 1936 年 10 月 29 右图是一历史爱好者在贵州拍摄的一处会议旧址照片 如果让你为这幅照片选择一个 主题词 你会选择 A 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 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 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30 群龙得首自腾翔 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 天空无限任飞扬 这首诗是 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所作 而 群龙得首 是指该会议确立了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B A 陈独秀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二 非选择题 共二 非选择题 共 3030 分 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相关任务 12 分 材料二 17 世纪后期至 18 世纪末 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 史称 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 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 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和产业革命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 却茫然无知 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 视西方科学技术为 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 之后 的 100 多年 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 国际地位急剧衰落 沦为半殖民地 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7 年 11 月 19 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1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 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 清政府被迫与外 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 请你写出三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6 分 2 19 世纪中后期 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 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面对列 强侵略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你写出两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4 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2 分 323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212 分 分 材料 材料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 先是 于是福建船政学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 先是 于是福建船政学 堂 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堂 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 不足不足 摘自梁启超摘自梁启超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结合所学知识 请回答 1 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一部分中国人怎么办的 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分 2 因 制度上感觉不足 中国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 各有什么历史意义 4 分 3 因为 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这场运 动的主要领导人物有哪些 这场运动的具有怎样的性质 6 分 33 阅读下面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