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共厕所新建及升级改造设计指引_第1页
深圳市公共厕所新建及升级改造设计指引_第2页
深圳市公共厕所新建及升级改造设计指引_第3页
深圳市公共厕所新建及升级改造设计指引_第4页
深圳市公共厕所新建及升级改造设计指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公共厕所深圳市公共厕所 新建及升级改造设计指引新建及升级改造设计指引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 2017 年 4 月 前言前言 为使深圳市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城市发展要求 提升城市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水平 满足市民更舒适的如厕需要 制定本设计指引 本指引体现了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 14 2016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发布的 深圳市高品质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标准 试 行 以及其它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根据深圳公厕建设的实际情况 本指引把公厕的设计工作分成两大类 一 一 升级改造 升级改造 1 翻新改造 主体结构不变 内部装修 设备 设施全部翻新 2 人性化改造 保持公厕现状 仅增设必要设备 设施 二 二 新建 新建 包含合法扩建的部分 本指引将以上情况所须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制成表格形式 各单位可根据需要查阅相关内容 深圳市窗口地区 中央商务区 风景名胜区 核心商业区等人群活动密集的区域以及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需要按照较高 品质进行建设 改造和维护管理的公共厕所必须达到本指引要求并满足 深圳市高品质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标准 试行 的所 有要求 其余区域的公共厕所参考本指引 指引中备注栏标有 的为必选项 特殊情况可酌情放宽 标有 的为可选项 指引中所有图片仅供参考 目录目录 一 升级改造一 升级改造 1 11 1 翻新改造翻新改造 1 1 1 功能布置 1 1 1 2 尺寸 7 1 1 3 设备数量 10 1 1 4 采光 11 1 1 5 通风 12 1 1 6 置物 14 1 1 7 厕内环境 16 1 1 8 安全设施 17 1 1 9 辅助设施 18 1 1 10 装修 21 1 1 11 标识系统 22 1 21 2人性化改造人性化改造 1 2 1 入口处的优化 25 1 2 2 标识优化 25 1 2 3 洗手处的优化 26 1 2 4 男性小便区的优化 29 1 2 5 厕位区的优化 31 1 2 6 厕内环境的优化 35 1 2 7 求助系统 37 1 2 8 管理的优化 37 二 新建二 新建 2 1 功能布置 38 2 2 尺寸 44 2 3 设备数量 47 2 4 采光 48 2 5 通风 49 2 6 置物 51 2 7 厕内环境 53 2 8 安全设施 54 2 9 辅助设施 55 2 10 装修 58 2 11 标识系统 59 三 造型及外立面参考图三 造型及外立面参考图 3 1 造型及外立面参考图 62 1 一 一 升级改造升级改造 现状公共厕所不能改变建筑轮廓线位置及空间划分 只能对外部 内部装修及设备 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的 应遵循本章节要求 1 1 翻新改造 内外装修较旧 设备设施不齐全或损坏较多 采光通风条件较差 整体较脏乱的现有公共厕所 翻新改造 内外装修较旧 设备设施不齐全或损坏较多 采光通风条件较差 整体较脏乱的现有公共厕所 改造重点是装修的翻新以及设备设施的更换补充 应遵循以下要求 改造重点是装修的翻新以及设备设施的更换补充 应遵循以下要求 1 1 1 功能布置 内部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厕内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 本条要求的尺寸可酌情降低 功能布置 内部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厕内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 本条要求的尺寸可酌情降低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视线 遮蔽 入口视线遮蔽设计示意图为优化通风效果 并防止门扇开启产生危险 男 女厕 应保持大门常开 为此 必须要有视线遮蔽的设计 避 免厕内 外视线直通 2 干湿 分区 为避免洗手区用水导致厕内其他空间地面湿滑 1 男 女厕必须要有明显的干湿分区 洗手区独立设 置 2 必要时可将洗手区改造至公厕外 3 第三 卫生 间 不低于宽 2m 进深 2m 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 较适宜的基本平面如下 1 改造前有独立无障碍卫生间 且尺寸满足第三卫生 间要求的 应改造成为第三卫生间 2 改造前有独立无障碍卫生间 但尺寸不满足第三卫 生间要求的 保留并完善无障碍卫生间功能 但不 要求设置第三卫生间 有空间的可适当增设设备 3 第三卫生间应具备以下设备 设施 a 成人坐便器 b 成人洗手盆 c 折叠婴儿台 兼置物台 d 儿童坐便器 e 儿童洗手盆 f 折叠婴儿座椅 g 挂钩 h 冷暖空调 i 紧急呼叫器 j 废纸篓 4 轮椅回转直径不应小于 1 5m 5 内部无障碍设计应满足 无障碍设计规范 4 独立 无障 碍卫 生间 及无 障碍 厕位 供使用轮椅或站 蹲不方便者使用的厕位 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基本平面 无障碍厕位基本平面 1 改造前有独立无障碍卫生间的必须保留 2 没有第三卫生间或独立无障碍卫生间 且男 女厕 能通过无障碍通道到达的 应尽量在男 女厕内各 设置一个无障碍厕位 且应满足 无障碍设计规范 的相关要求 5 母婴 室 母婴室是用于照顾哺乳期幼儿或孕妇休息的空间 参考平面如下 1 改造后可空置出不满足第三卫生间尺寸要求的独立 空的公厕 经调研需要设置母婴室的 应优先选择 将其改造成母婴室 2 当空间无法满足婴儿车进入 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防 盗措施供婴儿车存放 工具 间或 工具 柜 1 工具必须隐藏放置 2 改造后无法提供独立工具间的 可结合装修设计工 具柜 6 值班 室 供值班人员工作 休息的空间 参考平面如下 1 改造前有值班室的应保留 2 改造前无值班室的 且改造后无法提供值班室的 应给值班人员提供休息座椅 且应有遮风避雨的功 能 7 1 1 2 尺寸 内部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厕内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 本条要求的尺寸可酌情降低 尺寸 内部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厕内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 本条要求的尺寸可酌情降低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洗手 盆 洗手位使用空间不低于宽 800mm 进深 600mm 两个 洗手位应间隔 800mm 以上 小便 斗 满足站立要求的空间 隔板能有效遮蔽视线 1 每个小便站位 含小便池 深不小于 750mm 宽不 小于 700mm 2 独立小便器间距不应小于 750mm 3 独立小便器间隔板宽度不小于 450mm 高度不小于 1800mm 8 大便 厕位 满足蹲 坐要求的空间 并且足够设置其他必要的 设施 1 蹲便厕位长 1 5m 宽 1m 2 坐便厕位长 1 5m 宽 1 2m 厕位 隔板 1 高度不应小于 1 8m 2 隔板及门距地应大于 100mm 小于 150mm 9 10 走道 同时满足站立 开门 通行等行为的通道宽度 1 单排厕位 外开门走道不应小于 1 3m 内开门走道 不应小于 1 1m 2 双排厕位 外开门走道不应小于 1 5m 内开门走道 不应小于 1 3m 3 与小便斗相对时 与小便斗隔板边缘距离应满足双 排厕位的要求 11 1 1 3 设备数量设备数量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厕位 1 人流量密集的商业区 购物中心 商场等 公园 旅游景点等区域及场所 女蹲 坐位总数与男蹲 坐 立位总数 含小便站位 下同 的比例不应小于 2 1 部分场所宜按 5 2 的比例设置 2 其他场所具体计算公式参考 深圳市高品质公厕建 设管理标准 试行 洗脸 盆 1 洗手盆数量参考 深圳市高品质公厕建设管理标准 试行 2 每个洗手区应至少设置一个儿童洗手盆 3 每个洗手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无障碍洗手盆 小便 斗 1 每个小便区应至少设置一个儿童小便斗 2 每个小便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无障碍小便斗 可与儿 童小便斗结合设置 大便 器 1 公共厕所应以蹲便器为主 坐便器数量参考 深圳 市高品质公厕建设管理标准 试行 12 1 1 4 采光采光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光源 1 优先选用自然采光 在不影响隐私的前提下大量引 入自然光 2 必须设置人工光源 保证公厕开放时间均有良好的 照度 3 灯具应便于打扫和维护 应选用嵌入式灯具 灯泡 管 不得直接显露在外 4 不推荐选用悬挂式灯具 色温选用暖色照明灯光 使厕内显得明亮 柔和 照度 1 公厕灯光照度不得小于 300lx 同时符合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的要求 2 应选用节能灯具 夜间灯光可使用时间与厕所开放时间一致 镜前 灯 供使用者整理容装 洗手区必须设置镜前灯 13 1 1 5 通风通风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自然 通风 1 优先采用自然排风 2 自然通风宜通过窗户 门 百叶窗或其他户外开口 的方式实现 在不影响隐私的前提下大量引入自然 风 3 应确保厕所换气次数在 5 次 小时以上 4 厕所的纵轴宜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 大便区应设置 在下风处 机械 通风 1 机械通风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 采用交叉通风方式 机械通风的通风口的位置应根据气流组织设计的结 果布置 气流组织设计的原则应保证通风所提供的 新鲜空气先经过人的呼吸区 2 应确保厕所换气次数在 15 次 小时以上 40m h 厕所臭味强度不大于 1 级 3 进气格栅应设置在室内较低高度位置 排气管应伸 出建筑物的外部位置 在室外路面至少 2m 以上高度 排出 进气量应低于排气量 保证室内一定的负压 条件 4 公共厕所排水管道的主干管应设通气管 通气管宜 14 采用排水塑料管 管径不小于 75mm 独立 换气 1 每个大便隔间宜设置独立的抽吸式换气格栅或预留 改造空间 2 应采用感应式 有人使用时自动开启工作 3 独立换气的换气次数不得小于 5 次 小时 15 1 1 6 置物置物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小置 物区 小置物区用于放置市民随身钱包 钥匙等小物件 1 男厕小便斗前方应设置 2 洗手盆附近应设置 3 大便隔间应设置 可结合纸巾盒设置 4 安装高度根据洁具安装情况确定 应在市民方便使 用的高度 5 不小于 120mm 深 16 大置 物区 大置物区用于放置市民随身书包 挎包等大物件 1 不小于 250mm 深 2 第三卫生间 母婴室应设置 3 小便斗前方宜设 4 大便隔间宜设置 如条件不允许 应设两个挂衣钩 用于悬挂书包 挎包等 5 安装高度根据洁具安装情况确定 应在市民方便使 用的高度 挂衣 钩 1 每个厕位内 第三卫生间内 母婴室内应设不锈钢 材质挂衣钩 承重不小于 6 8kg 2 宜采用双挂钩形式 安装在门背后 设置在方便所 有使用者的高度 男厕挂钩高 1 7m 女厕挂钩高 1 6m 17 1 1 7 厕内环境厕内环境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灭蚊 灯 1 每个功能空间必须设置一个灭蚊灯 2 灭蚊灯应尽量设置在墙面最高处 避免对公厕使用 者产生影响 干燥 设备 1 每个功能空间必须设置干燥设备如地面吹风机 电 扇等 但其设置位置不应对公厕使用者产生影响 2 地面吹风机宜结合洗脸盆下方空间隐藏设置 除臭 剂 1 每个功能空间应设置除臭剂 2 除臭剂设置在高处 避免对公厕使用者产生影响 18 1 1 8 安全设施安全设施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厕位 扶手 每个大便隔间至少在一侧设置安全扶手 紧急 呼叫 1 每个功能空间内宜设置一个紧急呼叫器 呼叫器与 值班人员随身设备相连 2 无障碍卫生间必须设置 有婴 儿座 椅的 隔间 为保证随行婴儿安全设置的座椅 男 女厕应至少设置一个带有儿童座椅的坐便器隔间 19 1 1 9 辅助设施辅助设施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感应 式洁 具 1 洗手龙头 小便斗 蹲便器 坐便器均应采用感应 式设备 2 有条件的应同时设置手动阀门 面镜 1 洗手区必须设置面镜 每个洗手盆必须单独设置面 镜 2 面镜设置位置 不得通过反光 看到厕内没有遮挡 的如厕空间 洗手 液 1 每个洗手区必须设置洗手液 2 每两个洗手盆之间必须设置一个洗手液 3 应采用泡沫式洗手液 4 应采用自动感应设备 20 烘手 机 1 每个洗手区必须设置自动感应的烘手机 2 当男 女厕洗手区集中设置时 应靠近男 女厕入 口处分别设置一个烘手机 手部 消毒 液 1 人员密集场的公厕所必须设置自动感应的手部消毒 液设备 2 其他场所可根据需要提供任何形式的手部消毒液 擦手 纸 1 每个洗手区必须设置擦手纸 2 当男 女厕洗手区集中设置时 应靠近男 女厕入 口处分别设置擦手纸 废纸 篓 每个擦手纸设备附近必须设置一个废纸篓 建议与擦手 纸合并设置 21 弃物 篓 1 女厕隔间必须设置弃物篓供女性丢弃特殊用品 2 弃物篓应采用脚踏式或隐藏式 马桶 消毒 每个马桶隔间应设置一次性马桶坐垫纸或马桶消毒液 音姬 可播放流水声的电子设备 每个厕位隔间宜设置一个音姬 音姬中除了有流水声外 还应添加中国风纯音乐 拖把 池 1 每个功能空间尽量设置一个拖把池 2 拖把池尽量隐藏设置 22 1 1 10 装修装修 名称要求备注 外部 装修 1 建筑造型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外观和色彩与周边环境协调 避免过于传统的设计手法 2 结合造型设计 立面设计 研究新型材料的应用 内部 装修 1 避免过于传统的设计手法 体现深圳年轻城市的活力 2 结合室外设计 研究新型材料的应用 材料 选择 1 应选用环保建筑材料 耐用 抗破坏 防潮 防滑 耐脏 易保养 避免使用油漆涂料 防火性能符合 规范要求 2 发散思维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 防滑砖 石材 不锈钢 玻璃 铝板 陶板以及市面上新出现的 材料均可使用 23 1 1 11 标识系统标识系统 属于环境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共厕所标识 应满足深城管 2010 75号文件 关于发布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相关指引和规范的通 知 中关于公共厕所表示系统设置规范的要求 其他公共厕所可参照本条要求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基本 要求 1 公共厕所图形标识的中文字体应为大黑简体 英文 字体应为 Impact 体 2 标志内的图形应采用本指引内提供的素材 3 标志应具有夜间辨识的功能 4 标志颜色 材料 尺寸不限 但应结合建筑造型 装修进行设计 做到明晰 美观 设置 位置 1 路边应有带方向指引的主标识 2 公厕较显眼立面上应有主标识 3 不同功能空间入口处显眼位置应有功能标识 4 隔间应有供辨别蹲便 坐便的标识 男 女厕 此标识表示男 女厕 24 男厕 此标识表示男厕 女厕 此标识表示女厕 第三 卫生 间 此标识表示第三卫生间 无障 碍卫 生间 此标识表示无障碍卫生间 母婴 室 此标识表示母婴室 25 婴儿 厕位 此标识表示婴儿厕位 婴儿台 坐便 器 此标识表示厕位为坐便器 蹲便 器 此标识表示厕位为蹲便器 有婴 儿座 椅的 厕位 此标识表示厕位有婴儿座椅 主标 识 设置于路边指示牌 公厕较显眼位置的公厕主标识 将上述标识组合使用 以明确表明公厕内的具体功能 供市民辨识 26 1 2 人性化改造 内外装修较新 设备设施较齐全 采光通风条件较好 整体干净的现有公共厕所 改造重点是添置人性化设备 人性化改造 内外装修较新 设备设施较齐全 采光通风条件较好 整体干净的现有公共厕所 改造重点是添置人性化设备 设施 应遵循以下要求 设施 应遵循以下要求 1 2 1 入口处的优化入口处的优化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视线 遮蔽 入口视线遮蔽设计示意图为优化通风效果 并防止门扇开启产生危险 男 女厕 应保持大门常开 为此 必须要有视线遮蔽的设计 避 免厕内 外视线直通 1 2 2 标识的优化标识的优化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功能 标识 的补 1 公厕主标识应明显 引导路径清楚 准确 2 各功能标识应明显 引导路径清楚 准确 3 坐便器 蹲便器应在厕位门外侧有明显辨别标识 27 充及 优化 4 室外标识应便于夜间辨识 1 2 3 洗手区的优化洗手区的优化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感应 冲水 装置 1 洗手龙头应采用感应式设备 2 有条件的应同时设置手动阀门 小置 物区 小置物区用于放置市民随身钱包 钥匙等小物件 1 洗手盆附近应设置 2 安装高度根据洁具安装情况确定 应在市民方便使 用的高度 3 不小于 120mm 深 洗手 液 1 每个洗手区必须设置洗手液 2 每两个洗手盆之间必须设置一个洗手液 3 应采用泡沫式洗手液 4 应采用自动感应设备 28 擦手 纸 1 每个洗手区必须设置擦手纸 2 当男 女厕洗手区集中设置时 应靠近男 女厕入 口处分别设置擦手纸 废纸 篓 每个擦手纸设备附近必须设置一个废纸篓 建议与擦手 纸合并设置 烘手 机 1 每个洗手区必须设置自动感应的烘手机 2 当男 女厕洗手区集中设置时 应靠近男 女厕入 口处分别设置一个烘手机 手部 消毒 液 1 人员密集场的公厕所必须设置自动感应的手部消毒 液设备 2 其他场所可根据需要提供任何形式的手部消毒液 29 镜前 灯 供使用者整理容装 洗手区必须设置镜前灯 儿童 洗手 盆 1 洗手盆大于 1 个时 应将其中一个改为方便儿童使 用的高度 2 改造确实有困难的 应在其中一个洗手盆下方设置 可收纳的垫高台 垫高太底部及踩踏面必须有防滑 功能 无障 碍洗 手盆 每个公厕的洗手区应至少配备一个无障碍洗手盆 且应 满足 无障碍设计规范 相关要求 30 1 2 4 男性小便区的优化男性小便区的优化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感应 冲便 装置 1 小便斗应采用感应式设备 2 有条件的应同时设置手动阀门 小置 物区 小置物区用于放置市民随身钱包 钥匙等小物件 1 男厕小便斗前方应设置 2 安装高度根据洁具安装情况确定 应在市民方便使 用的高度 3 不小于 120mm 深 无障 碍小 便斗 1 每个小便区应至少配备一个无障碍小便斗 该小便 斗可与儿童小便斗结合设置 且应满足 无障碍设 计规范 相关要求 31 隔板 1 每个小便斗之间的隔板最低点应与小便斗最低点齐 平 最高点距地面不应低于 1800mm 2 隔板宽度 距离小便斗安装墙面起不应小于 450mm 32 1 2 5 厕位区的优化厕位区的优化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感应 冲便 装置 1 蹲便器 坐便器应采用感应式设备 2 有条件的应同时设置手动阀门 隔板 1 高度不应小于 1 8m 2 隔板及门距地应大于 100mm 小于 150mm 小置 物区 小置物区用于放置市民随身钱包 钥匙等小物件 1 深度不小于 120mm 2 可与纸巾盒合并 33 大置 物区 大置物区用于放置市民随身书包 挎包等大物件 1 不小于 250mm 深 2 大便隔间宜设置 如条件不允许 应设两个挂衣钩 用于悬挂书包 挎包等 3 安装高度根据洁具安装情况确定 应在市民方便使 用的高度 挂衣 钩 1 大便厕位门内侧内应设不锈钢材质挂衣钩 承重不 小于 6 8kg 2 宜采用双挂钩形式 安装在门背后 设置在方便所 有使用者的高度 男厕挂钩高 1 7m 女厕挂钩高 1 6m 弃物 篓 1 女厕隔间必须设置弃物篓供女性丢弃特殊用品 2 弃物篓应采用脚踏式 34 婴儿 座椅 为保证随行婴儿安全设置的座椅 男 女厕应至少设置一个带有儿童座椅的坐便器隔间 安全 扶手 每个大便隔间至少在一侧设置安全扶手 音姬 可播放流水声的电子设备 每个厕位隔间宜设置一个音姬 音姬中除了有流水声外 还应添加中国风纯音乐 35 马桶 消毒 每个马桶隔间应设置一次性马桶坐垫纸或马桶消毒液 折叠 婴儿 台 婴 儿厕 位 男 女厕 无障碍卫生间内必须设置婴儿护理区域或可 折叠的婴儿台 婴儿厕位 无障 碍厕 位 无障碍厕位基本平面 没有第三卫生间或独立无障碍卫生间 且男 女厕能通 过无障碍通道到达的 应尽量在男 女厕内各设置一个 无障碍厕位 且应满足 无障碍设计规范 的相关要求 36 1 2 6 厕内环境的优化厕内环境的优化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机械 通风 1 机械通风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 采用交叉通风方式 机械通风的通风口的位置应根据气流组织设计的结 果布置 气流组织设计的原则应保证通风所提供的 新鲜空气先经过人的呼吸区 2 应确保厕所换气次数在 15 次 小时以上 40m h 厕所臭味强度不大于 1 级 3 进气格栅应设置在室内较低高度位置 排气管应伸 出建筑物的外部位置 在室外路面至少 2m 以上高度 排出 进气量应低于排气量 保证室内一定的负压 条件 4 公共厕所排水管道的主干管应设通气管 通气管宜 采用排水塑料管 管径不小于 75mm 除臭 剂 1 每个功能空间应设置除臭剂 2 除臭剂设置在高处 避免对公厕使用者产生影响 37 干燥 设备 1 每个功能空间必须设置干燥设备如地面吹风机 电 扇等 但其设置位置不应对公厕使用者产生影响 2 地面吹风机宜结合洗脸盆下方空间隐藏设置 灭蚊 灯 1 每个功能空间必须设置一个灭蚊灯 2 灭蚊灯应尽量设置在墙面最高处 避免对公厕使用 者产生影响 38 1 2 7 求助系统求助系统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紧急 呼叫 1 每个功能空间内宜设置一个紧急呼叫器 呼叫器与 值班人员随身设备相连 2 无障碍卫生间必须设置 1 2 8 管理的优化管理的优化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工具 间或 工具 柜 1 工具必须隐藏放置 2 改造后无法提供独立工具间的 可结合装修设计工 具柜 拖把1 每个功能空间尽量设置一个拖把池 39 池2 拖把池尽量隐藏设置 二 二 新建新建 经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新建的公共厕所 现有公厕合法扩建的部分 都应遵循本条要求 2 1功能布置 内部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厕内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 本条要求的尺寸可酌情降低 功能布置 内部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厕内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 本条要求的尺寸可酌情降低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视线 遮蔽 入口视线遮蔽设计示意图为优化通风效果 并防止门扇开启产生危险 男 女厕 应保持大门常开 为此 必须要有视线遮蔽的设计 避 免厕内 外视线直通 40 干湿 分区 为避免洗手区用水导致厕内其他空间地面湿滑 1 男 女厕必须要有明显的干湿分区 洗手区独立设 置 2 必要时可将洗手区改造至公厕外 41 第三 卫生 间 不低于宽 2m 进深 2m 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 较适宜的基本平面如下 1 场地充足 位于重要区域的高品质公厕必须设置第 三卫生间 2 第三卫生间应具备以下设备 设施 a 成人坐便器 b 成人洗手盆 c 折叠婴儿台 兼置物台 d 儿童坐便器 e 儿童洗手盆 f 折叠婴儿座椅 g 挂钩 h 冷暖空调 i 紧急呼叫器 j 废纸篓 3 轮椅回转直径不应小于 1 5m 4 内部无障碍设计应满足 无障碍设计规范 42 独立 无障 碍卫 生间 及无 障碍 厕位 供使用轮椅或站 蹲不方便者使用的厕位 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基本平面 无障碍厕位基本平面 在一层新建的公厕应设置独立无障碍卫生间 或无障碍 厕位 43 母婴 室 母婴室是用于照顾哺乳期幼儿或孕妇休息的空间 参考平面如下 1 场地充足 位于重要区域的高品质公厕必须设置母 婴室 2 当空间无法满足婴儿车进入 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防 盗措施供婴儿车存放 工具 间或 工具 柜 1 工具必须隐藏放置 2 尽量提供独立工具间 也可结合装修设计工具柜 44 值班 室 供值班人员工作 休息的空间 参考平面如下 1 应设置值班室 2 由于场地限制无法提供值班室的 应给值班人员提 供休息座椅 且应有遮风避雨的功能 45 2 2 尺寸 内部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厕内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 本条要求的尺寸可酌情降低 尺寸 内部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厕内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 本条要求的尺寸可酌情降低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洗手 盆 洗手位使用空间不低于宽 800mm 进深 600mm 两个 洗手位应间隔 800mm 以上 小便 斗 满足站立要求的空间 隔板能有效遮蔽视线 1 每个小便站位 含小便池 深不小于 750mm 宽不 小于 700mm 2 独立小便器间距不应小于 750mm 3 独立小便器间隔板宽度不小于 450mm 高度不小于 1800mm 46 大便 厕位 满足蹲 坐要求的空间 并且足够设置其他必要的 设施 1 蹲便厕位长 1 5m 宽 1m 2 坐便厕位长 1 5m 宽 1 2m 厕位 隔板 1 高度不应小于 1 8m 2 隔板及门距地应大于 100mm 小于 150mm 47 48 走道 同时满足站立 开门 通行等行为的通道宽度 1 单排厕位 外开门走道不应小于 1 3m 内开门走道 不应小于 1 1m 2 双排厕位 外开门走道不应小于 1 5m 内开门走道 不应小于 1 3m 3 与小便斗相对时 与小便斗隔板边缘距离应满足双 排厕位的要求 49 2 3 设备数量设备数量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厕位 1 人流量密集的商业区 购物中心 商场等 公园 旅游景点等区域及场所 女蹲 坐位总数与男蹲 坐 立位总数 含小便站位 下同 的比例不应小于 2 1 部分场所宜按 5 2 的比例设置 2 其他场所具体计算公式参考 深圳市高品质公厕建 设管理标准 试行 洗脸 盆 1 洗手盆数量参考 深圳市高品质公厕建设管理标准 试行 2 每个洗手区应至少设置一个儿童洗手盆 3 每个洗手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无障碍洗手盆 小便 斗 1 每个小便区应至少设置一个儿童小便斗 2 每个小便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无障碍小便斗 可与儿 童小便斗结合设置 大便 器 公共厕所应以蹲便器为主 坐便器数量参考 深圳市高 品质公厕建设管理标准 试行 50 2 4 采光采光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光源 1 优先选用自然采光 在不影响隐私的前提下大量引 入自然光 2 必须设置人工光源 保证公厕开放时间均有良好的 照度 3 灯具应便于打扫和维护 应选用嵌入式灯具 灯泡 管 不得直接显露在外 4 不推荐选用悬挂式灯具 色温选用暖色照明灯光 使厕内显得明亮 柔和 照度 3 公厕灯光照度不得小于 300lx 同时符合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的要求 4 应选用节能灯具 夜间灯光可使用时间与厕所开放时间一致 镜前 灯 供使用者整理容装 洗手区必须设置镜前灯 51 2 5 通风通风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自然 通风 1 优先采用自然排风 2 自然通风宜通过窗户 门 百叶窗或其他户外开口 的方式实现 在不影响隐私的前提下大量引入自然 风 3 应确保厕所换气次数在 5 次 小时以上 4 厕所的纵轴宜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 大便区应设置 在下风处 机械 通风 1 机械通风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 采用交叉通风方式 机械通风的通风口的位置应根据气流组织设计的结 果布置 气流组织设计的原则应保证通风所提供的 新鲜空气先经过人的呼吸区 2 应确保厕所换气次数在 15 次 小时以上 40m h 厕所臭味强度不大于 1 级 3 进气格栅应设置在室内较低高度位置 排气管应伸 出建筑物的外部位置 在室外路面至少 2m 以上高度 排出 进气量应低于排气量 保证室内一定的负压 条件 4 公共厕所排水管道的主干管应设通气管 通气管宜 52 采用排水塑料管 管径不小于 75mm 独立 换气 1 每个大便隔间宜设置独立的抽吸式换气格栅或预留 改造空间 2 应采用感应式 有人使用时自动开启工作 3 独立换气的换气次数不得小于 5 次 小时 53 2 6 置物置物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小置 物区 小置物区用于放置市民随身钱包 钥匙等小物件 1 男厕小便斗前方应设置 2 洗手盆附近应设置 3 大便隔间应设置 可结合纸巾盒设置 4 安装高度根据洁具安装情况确定 应在市民方便使 用的高度 5 不小于 120mm 深 54 大置 物区 大置物区用于放置市民随身书包 挎包等大物件 1 不小于 250mm 深 2 第三卫生间 母婴室应设置 3 小便斗前方宜设 4 大便隔间宜设置 如条件不允许 应设两个挂衣钩 用于悬挂书包 挎包等 5 安装高度根据洁具安装情况确定 应在市民方便使 用的高度 挂衣 钩 1 每个厕位内 第三卫生间内 母婴室内应设不锈钢 材质挂衣钩 承重不小于 6 8kg 2 宜采用双挂钩形式 安装在门背后 设置在方便所 有使用者的高度 男厕挂钩高 1 7m 女厕挂钩高 1 6m 55 2 7 厕内环境厕内环境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灭蚊 灯 1 每个功能空间必须设置一个灭蚊灯 2 灭蚊灯应尽量设置在墙面最高处 避免对公厕使用 者产生影响 干燥 设备 1 每个功能空间必须设置干燥设备如地面吹风机 电 扇等 但其设置位置不应对公厕使用者产生影响 2 地面吹风机宜结合洗脸盆下方空间隐藏设置 除臭 剂 1 每个功能空间应设置除臭剂 2 除臭剂设置在高处 避免对公厕使用者产生影响 56 2 8 安全设施安全设施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厕位 扶手 每个大便隔间至少在一侧设置安全扶手 紧急 呼叫 1 每个功能空间内宜设置一个紧急呼叫器 呼叫器与 值班人员随身设备相连 2 无障碍卫生间必须设置 有婴 儿座 椅的 隔间 为保证随行婴儿安全设置的座椅 男 女厕应至少设置一个带有儿童座椅的坐便器隔间 57 2 9 辅助设施辅助设施 名称基本描述及图例要求备注 感应 式洁 具 洗手龙头 小便斗 蹲便器 坐便器均应采用感应式设 备 有条件的应同时设置手动阀门 面镜 1 洗手区必须设置面镜 每个洗手盆必须单独设置面 镜 2 面镜设置位置 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