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 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 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 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 一 自主预习 1 正有理数及 0 的加法运算 小学已经学过 引入负数后 加法有哪 几种情况 2 足球循环赛中 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 失球数记为负数 它们的 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 4 个球 失 2 个球 蓝队进 1 个球 失 1 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 蓝队的净胜球为 3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 我们规定向左为负 向右为正 如果 物体先向右运动 5m 再向左运动 3m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二 合作探究 1 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 向西为负 那么一个人向东走 4 米 再向东走 2 米 两次共向东走了 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 向西为负 那以一个人向西走 2 米 再向西走 4 米 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 很明显 两次共向西走了 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如图所示 如果向西走 2 米 再向东走 4 米 那么两次运动后 这个人从起点向 2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东走了 米 写成算式就是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 图所示 利用数轴 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先向东走 3 米 再向西走 5 米 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 先向东走 5 米 再向西走 5 米 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 先向西走 5 米 再东西走 5 米 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 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 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 或向西 走 5 米 第二秒原地不动 两秒后这 个人从起点向东 或向西 运动了 米 写成算式就是 2 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 3 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的两数相加 取 的符号 并把 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 的加法的符号 并用较大 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一个数同 0 相加 仍得 三 当堂评价 例 1 计算 3 9 4 7 3 9 例 2 1 填空 4 6 3 8 7 7 9 1 6 0 0 3 3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2 课本 P18 第 1 2 题 要点归纳 有理数加法法则 四 拓展提升 一 判断题 1 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2 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3 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 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4 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 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二 已知 a 8 b 2 当 a b 同号时 求 a b 的值 当 a b 异号时 求 a b 的值 总结反思 说说你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五 课后检测 一 选择题 1 若两数的和为负数 则这两个数一定 A 两数同负B 两数一正一负 C 两数中有一个为 0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 两个有理数相加 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数 则这两个数 A 都是正数B 都是负数 C 互为相反数D 符号不同 3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 那么这两个数 A 都是正数B 都是负数 C 都是非负数D 至少有一个正数 二 判断题 1 若某数比 5 大 3 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 3 2 若 a 0 b 0 则 a b 0 3 若 a b 0 则 a b 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4 若 x y 0 则 x y 5 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 0 4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三 填空 1 5 7 3 8 3 8 3 15 0 5 7 7 0 2 一个数为 5 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 4 这两个数的和为 3 5 8 4 9 2 11 2 11 四 计算 6 8 11 34 25 76 五 A 地海拔高度是 78 米 B 地比 A 地高 38 米 C 地比 B 地高 12 米 求 B C 两地的海拔高度 六 潜水员原来在水下 15 米处 后来上浮了 8 米 又下潜了 20 米 这 时他在什么位置 要求用加法解答 七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八 教学反思 5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城北中学 136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 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有理数的加法 二 主备 鲁 芬 审核 陈重庆时间 2014 年 9 月 日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 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 推广的合理性 2 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3 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 培养学生观察 比较归纳及运算能 力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其运用 难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一 自主预习 1 小学时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 先说说 再用字母写在下面 2 计算 30 20 20 30 8 5 4 8 5 4 思考 观察上面的式子与计算结果 你有什么发现 二 合作探究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 1 试一试 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 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分别填入下列 和 内 并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 和 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 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分别填入下列 和 内 并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 和 2 你能发现什么 请说说自己的猜想 6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3 由上可以知道 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 样适应 即 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 式子表示为 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 和 用式子表示为 想想看 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 三 当堂评价 例 1 计算 16 25 24 35 2 48 4 33 7 52 4 33 例 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 90 千克 10 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 91 91 91 5 89 91 2 91 3 88 7 88 8 91 8 91 1 10 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10 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 少千克 想一想 你会怎样计算 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 四 拓展提升 1 计算 9 2 5 625 1 4 3 2 8 5 4 75 3 5 2 2 3 2 5 7 3 1 7 3 6 0 3 1 1 7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2 6 筐西红柿 以每筐 50 千克为标准 超过的质量记为正数 不足的 质量记为负数 称得的结果记录如下 5 3 4 1 2 3 总计是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6 筐西红柿总质量是多少 五 课后检测 1 计算 2 311 7 3 1 4 1 6 5 3 2 4 1 6 3 5 1 6 3 8 2 45 2 44 4 45 3 56 4 2 绝对值不大于 10 的整数有 个 它们的和是 3 填空 若 a 0 b 0 那么 a b 0 若 a 0 b 0 那么 a b 0 若 a 0 b 0 且 a b 那么 a b 0 若 a 0 b 0 且 a b 那么 a b 0 4 如果 a 0 则 a a 5 某储蓄所在某日内做了 7 件工作 取出 950 元 存入 5000 元 取出 800 元 存入 12000 元 取出 10000 元 取出 2000 元 问这个储蓄所这一 8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天 共增加多少元 6 有 10 袋小麦 重量分别为 单位 千克 91 91 91 5 89 91 2 91 3 88 7 88 8 91 8 91 1 这十袋小麦一共 多少千克 如果每袋小麦以 90 千克为标准 10 袋小麦共计超过多少千克或 不足多少千克 7 某检修小组称作一辆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 约定前进为正 后退为 负 某一天从公司出发到收工时 所走路程 单位 千米 为 15 2 5 1 10 3 2 收工时 检修小组离公司多远 若每千米耗油 0 8 升 则他们这天从出发到回公司共耗油多少升 七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9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八 教学反思 10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城北中学 136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 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有理数的减法 一 主备 鲁 芬 审核 陈重庆时间 2014 年 9 月 日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2 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 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不转化思想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应用 难点 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解决数学问题 一 自主预习 在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有理数的加法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活中有没有需要用减法的呢 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 8844 米 吐鲁番盆地的 海拔高度约为 154 米 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 试试看 计算的算式应该是 2 长春某天的气温是 2 3 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 温差是最 高气温减最低气温 单位 显然 这天的温差是 3 2 想想看 温差到底是多少呢 那么 3 2 3 还记得吗 被减数 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 被减数 减数 二 合作探究 1 我们不妨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8 3 也就是求一个数 使 3 8 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 5 3 8 所以 8 3 5 2 这样的减法太繁了 让我们想一想有其他方法吗 如 8 5 易得 8 3 5 比较 两式 我们有什么发现 11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3 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 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1 3 1 3 所以 1 3 1 3 0 3 0 3 所以 0 3 0 3 4 师生归纳 法则 字母表示 三 当堂评价 计算 3 5 0 7 7 2 4 8 4 1 5 2 1 3 四 拓展提升 1 计算 37 47 53 16 210 87 1 3 2 7 12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2 1 1 4 3 2 2 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 表示数 8 的点与表示数 3 的点 表示数 2 的点与表示数 3 的点 五 课后检测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 减去一个负数 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 减去一个正数 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D 零减去任何数 差都是负数 2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若 a 0 b 0 则 a b 0 B 若 a 0 b 0 则 a b 0 C 若 a 0 b 0 则 a b 0 D 若 a 0 b 0 且 a b 则 a b 0 3 已知一个数加 3 6 和为 0 36 则这个数为 4 已知 b 0 则 a a b a b 从大到小排列为 5 已知 a 3 b 4 且 a b 则 a b 的值为 6 计算 1 3 3 1 2 1 13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0 2 1 2 1 2 1 1 7 已知 a 8 b 5 c 3 求下列各式的值 a b c a c b 8 请你编写符合算式 20 8 的实际生活问题 七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14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八 教学反思 15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城北中学 136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 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 2 主备 鲁芬 审核 陈重庆时间 2014 年 9 月 日 学习目标 1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换 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 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继续 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 通过加法运算练习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 合运算 导学指导 一 自主预习 1 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 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 上升 4 5 千米 下降 3 2 千米 上升 1 1 千米 下降 1 4 千米 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 少千米 2 8 10 6 4 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 你会做吗 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二 合作探究 1 加法 减法统一成加法 由于减法可以改写成加法进行运算 因此所有加法 减法的运算在有理 数范围内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如 12 5 8 9 可以改写成 12 5 8 9 做一做 1 9 5 15 9 2 2 5 8 3 14 12 25 17 2 有理数加法运算中 加号可以省略 如 12 8 12 8 12 8 12 8 12 8 9 5 15 20 9 5 15 20 练一练 将 15 63 35 24 12 先统一成加法 再省略 加号 16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3 加 减混合运算中 号的理解 1 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 第一个数除外 如 5 3 8 7 可读作负 5 减去 3 加上 8 减去 7 2 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 5 3 8 7 可以看作是 5 3 8 7 可读作负 5 负 3 正 8 负 7 的和 4 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 练一练 1 3 5 4 2 26 43 24 13 46 三 当堂评价 问题 1 计算 1 4 9 7 13 2 11 39 5 10 2 5 4 19 问题 2 在抗洪抢险中 人民解放军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 民 早晨从 A 处出发 晚上到达 B 处 记向东方向为正方向 当天航行路 程记录如下 单位 千米 14 9 8 7 13 6 10 5 1 B 在 A 何处 2 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 0 5 升 油箱容量为 29 升 球途中 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四 拓展提升 1 把 a b c 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并读出来 2 做游戏 解答问题 从 56 开始逐次加 1 得到一连串整数 56 55 54 53 问题 1 在这串数字中第 100 个整数是什么 2 求这 100 个整数的和 小结与反思小结与反思 1 1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 课后检测 1 判断题 1 运用加法交换律 得 7 3 3 7 2 5 4 9 5 4 1 3 两个数相加 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4 两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17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5 零减去一个数 仍得这个数 2 选择题 1 把 5 3 1 5 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A 5 3 1 5 B 5 3 1 5 C 5 3 1 5 D 5 3 1 5 2 算式 8 7 3 6 正确的读法是 A 8 7 3 6 的和 B 正 8 负 7 正 3 负 6 的和 C 8 减 7 加正 3 减负 6 D 8 减 7 加 3 减 6 的和 3 两个数相加 其和小于每个加数 那么这两个数 A 同为负数 B 异号 C 同为正数 D 零或负数 4 甲数减去乙数的差与甲数比较 必为 A 差一定小于甲数 B 差不能大于甲数 C 差一定大于甲数 D 差的大小取决于乙是什么样的数 3 计算下列各题 1 17 32 23 2 6 12 8 3 7 4 3 1 2 2 5 3 6 4 5 4 7 6 9 8 5 5 73 8 9 2 5 6 16 25 16 15 4 10 7 5 4 0 2 0 6 0 8 18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城北中学 136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 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 1 主备 鲁 芬 审核 陈重庆时间 2014 年 9 月 日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 发展归纳 猜测等能力 2 能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3 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积的符号的确定 导学指导 一 自主预习 1 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什么 2 计算 1 2 2 2 2 2 2 2 3 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二 合作探究 1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 3 9 3 2 6 3 1 3 3 0 0 学生讨论 交流 归纳总结 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增 1 积逐次递减 3 2 引入负数后 上述规律能成立吗 如果能成立 完成下面乘法运算 3 1 3 2 3 3 学生讨论 交流 并回答 3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 3 9 2 3 6 1 3 3 0 3 0 利用你发现的规律 完成下面的计算 1 3 2 3 3 3 学生讨论 交流 展示 19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4 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上述所有算式 你能发现乘数和积之 间有什么关系 由上可知 1 2 3 2 2 3 3 2 3 4 2 3 观察上面的式子 你有什么发现 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师生归纳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并把 绝对值相乘 注意 1 上面的法则是对于只有两个因子相乘而言的 2 做乘法的步骤是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任何数同 0 相乘 都得 0 三 当堂评价 例 1 教材例 1 2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吗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 3 2 3 2 1 5 1 2 四 拓展提升 1 计算 1 3 4 2 1 1 2 2 3 3 2 4 199 0 3 4 2 11 9 29 2 教材例 3 小结与反思小结与反思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 2 多个有理数相乘时 应注意什么 多个有理数相乘时 应注意什么 20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五 课后检测 1 课本 P30 练习 1 2 3 题 2 用正 负数分别表示提价与降价 提价记为正 降价记为负 若每件 商品降价 5 元 售出 60 件后 与按原价销售同样数量的商品相比 销售额 有何变化 3 已知两个有理数 a b 如果 ab 0 且 a b 0 那么 A a 0 b 0 B a 0 b 0 C a b 异号 D a b 异号 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4 若 0 则 abba 2 5 ba 5 计算 1 2 6 5 3 2 10 9 4 5 2 7 2 6 7 3 4 7 1 0 25 4 4 1 2 3 15 8 24 5 6 已知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 a b c d 它们满足 abcd 25 求 a b c d 的值 21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城北中学 136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 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 2 主备 鲁 芬 审核 陈重庆时间 2014 年 9 月 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 发展学生观察 归纳 猜测 的能力 2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分配 律 3 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运用运算律 使运算简化 导学指导 一 自主预习 1 请同学们计算 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 6 5 5 6 2 3 4 5 3 4 5 问题 1 你能用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分配律吗 问题 2 如果用 a b c 分别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 那么 你能用这些 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 二 合作探究 1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 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 把你的发现 相互交流交流 2 怎么样 在有理数运算律中 乘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 成立吗 3 归纳 总结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 积 即 ab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乘 积 即 ab c 乘法交换律 ab ba 乘法结合律 ab c a bc 22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分配律 a b c ab ac a b 也可以写成 a b 或 ab 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 号可以写成 或 省略 4 新知应用 用两种方法计算 12 1 2 1 6 1 2 解法一 解法二 三 当堂评价 三 当堂评价 例 1 教材例 1 解 讨论交流 1 比较例 4 中两种解法 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 解法 2 用了什 么运算律 哪种解法运算量小 2 运用运算律真的能节省时间吗 分两个大组 比一比 四四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 1 课本第 33 页练习第 1 题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999 125 8 3 看谁算得快 算得准 1 7 2 9 18 4 3 5 14 11 18 3 9 11 12 9 4 7537 36 96418 23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小结与反思小结与反思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五 课后检测 课后检测 1 计算 注意运用分配律简化运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 3 4 5 6 0 7 8 9 10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1 25 39 4 2 125 25 4 8 3 运用分配律化简下列的式子 1 例 3x 9x x 2 13x 20 x 5x 3 9 1 x 13x 3 12 18 9 4 z 7z 8z 4 计算 1 2 8 1 4 1 1 2 1 8 48 6 1 4 3 36 1 12 1 5 计算 1 2 5 4 3 4 1 1 34 0 7 5 13 3 1 7 2 34 0 3 2 13 6 已知求的值 032 yxxyyx4 3 5 2 1 2 24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城北中学 136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 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 1 主备 鲁 芬 审核 陈重庆时间 2014 年 9 月 日 学习目标 1 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 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 会进行有理数 的除法运算 2 了解倒数概念 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3 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 通过有 理数的除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除法法则和除法运算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归纳出除法法则及商 的符号的确定 导学指导 一 自主预习 1 小红从家里到学校 每分钟走 50 米 共走了 20 分钟 问小红家离 学校有 米 列出的算式为 2 放学时 小红仍然以每分钟 50 米的速度回家 应该走 分钟 列出的算式为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 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 3 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4 的倒数 3 的倒数 2 的倒数 二 合作探究 1 我们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这套法则运用到有理数的范围内同 样适用 如果用字母表示 怎么表示 a b a b 不为 0 1 b 2 思考 下列等式成立吗 8 4 8 8 4 8 1 4 1 4 3 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 15 3 由此你得出什么规律 4 一般的 有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以下关系 除以一个数 不等于零 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 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5 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即 a b a b 0 从有理数除法法则 容易得出 两数相除 同号得正 1 b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除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 都得 0 三 当堂评价 例 1 教材例 1 解 讨论交流 1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2 如何运用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四 拓展提升 1 课本第 35 页练习第 1 题 2 计算 1 2 0 1000 21 35 32 3 375 23 32 化简下列分数 1 2 3 3 6 3 9 m n 小结与反思小结与反思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 课后检测 1 P38 习题 1 4 第 4 5 题 已知 3 y x y 0 求的值 x y xy 3 某果品冷存库的室温是 3 现有一批水果要在 12 储藏 每小时 若能升温 3 几小时后能达到所要求的温度 4 如果 的商是负数 那么 ba 0 b A 异号 B 同为正数 C 同为负数 D 同号ba ba ba ba 5 化简下列分数 26 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统设计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黑龙江大庆大同区养老服务中心招聘真题
- 企业合规管理的总结与对策计划
- 2024年连云港市灌云县公安局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鸡东县司法局招聘民调解员笔试真题
- 2024年河南事业单位联考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广东珠海华洲街道招聘雇员笔试真题
- 2024年福建三明清流法院招聘笔试真题
- 怒江市重点中学2025年数学八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游戏开发的流程与测试试题及答案
- 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企业员工保密协议书范本
- 美国文学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
- 公司内部责任追究制度
-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公开课教学课件
- 年产12万吨石英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满二十四节气课件
- 2024年金华浦江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培训
- 公路水运检测师培训课件
- 咸阳亨通电力集团笔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